剪发易服
清朝甲午以后、中国社会出现的提倡和实行剪剃发辫、改易西式服饰的社会潮流
甲午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场提倡和实行剪剃发辫、改易西式服饰的社会潮流。革命党人在粤、港地区的剪发易服宣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1900年开始,粤、港革命党人就大力宣传剪发易服,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剪发易服行动,反满革命。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前后,革命党人又以剪发易服揭露清廷立宪骗局,并同清廷压制剪发易服的种种措施进行斗争。粤、港革命党人对剪发易服的宣传,是清末革命党人剪发易服舆论的代表,不仅使粤、港两地成为国内剪发易服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而且推动了清末剪发易服社会潮流的发展
剪辫运动
剪辫之风早已有之,早在1895年10月,广州起义事败后,孙中山与陈少白、郑士良逃亡日本。孙中山抵横滨后断发改装,以示与清廷决绝和革命到底的决心。
孙中山等革命者剪发易服,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事实上,来自民间的剪辫呼声,也已有多年。
独立撰稿人傅国涌曾撰文指出,剪辫之风,并非因辛亥革命的到来才兴起,从晚清开始,有识之士就不断呼吁剪辫子,一些大胆的言论也随之出现。1903年1月15日,天津《大公报》的征文题目赫然竟是《剪辫易服说》。
1903年3月15日,《大公报》刊出征文第一名获得者朱志父的《剪辫易服说》,他力主剪辫易服,认为这和废弓矢、立学堂一样,都是因时制宜之举。并希望从皇帝开始改穿西装,把剪辫易服与尚武精神、强健体魄联系在一起。《大公报》按语称之“新中国特别精神”,“唤二百余年来不醒之沉梦,呼数百万方里不返之国魂”。
据当年10月媒体报道,“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参加乡试时只好装假辫子入场考试。而胡适回忆,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还有一些激烈的同学往往强迫有辫子的同学剪去辫子。”
1903、1904、1906年,《大公报》先后三次发起以“剪辫易服”为中心的征文大讨论,发表了数篇关于“剪辫易服”的文章。这一切,都为后来剪发易服大行其道营造了一定的舆论氛围。
自1904年起,练兵处要改军服,辫子成了障碍。之后,新军官兵、警察剪辫子的越来越多。1910年,军谘大臣载涛干脆决定不再禁止禁卫军剪辫准其自由。在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留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新军脑后没有辫子的真实影像。更早几年,随同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40多个随员中,剪辫子的居半。
其实,早在南京临时政府下令剪辫子之前,1910年10月3日到1911年1月11日举行的资政院第一届常会上,就通过了剪发易服的议案。辛亥革命前夕,在清末状元张謇大办实业、教育的江苏南通,学生剪辫子已成为一种风气,张謇为避免太过张扬,还专门嘱咐已剪辫的学生装一条假辫子。
据《大公报》报道,1911年12月13日,袁世凯也剪去辫发,“以为各界之倡”。
易服运动
学者李跃乾曾对辛亥革命前后的断发易服进行系统研究,他指出,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在注意到西方人船坚炮利的同时,就有人注意到西方服饰的特点,比如林则徐,但他的观点是“夷服太觉不类”,说白了,那玩意儿不怎么样!
到了19世纪末,维新派康有为、宋恕等也十分重视服饰改革,康有为就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但是,变法失败,历史没有给康有为改革服饰的机会。
到了20世纪初,西风东渐,服饰变革势不可挡。以女子服饰为例,女子崇尚西式服式。据《崇德老人自订年谱》的描述:“庚子以后,风气弥开,男女皆尚高领窄袖,……凡西洋服饰若花边细钮绒毛衣之属皆为常御之品,而往时之阑干挽袖均捐废矣”。随着女学堂的兴起,各种女学生装也开始出现。当时的新式学堂,其章程多模仿日本或欧美,大都明确提出了不缠足和衣饰整洁的要求。
清末,一些军警部队已经引进西法操练新军,自然也要求在服饰上做出相应改革。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建立北洋武备学堂,聘德国教官训练,军服也参用德式,夏用黄卡叽布、草帽,冬用黑呢衣裤帽。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亦仿德制编练自强军,“令其悉照洋法操练,并其行军、应用、军火、器具、营垒、工程、转运、医药之法,亦俱仿之”。与此同时,袁世凯采用德操编练新军,官弁军衣靴鞋均仿德式,颜色一律纯用黑色。
那个时候,学生尤其是留学生,往往是易服最积极的实践者。1902年,时任驻美、日、秘公使的伍廷芳多次电告外务部,称留美学生“往往改易西装,自断发辫”。想想也是,你留着长长的辫子,穿着旧式长袍马褂,跟外国男女同学一起参加各种派对,要忍受各国同学异样的眼光和嘲讽,不别扭才怪!
甲午战后,国内开始举办各类新式学堂,而学堂中兼习西式体操遂成为学生易服的突破口。
但辛亥革命的到来,才真正将易服推向高潮。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这标志着在法律制度上对象征“级别等差”的封建服饰的彻底否定。
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更使得须臾不离身的服装摆脱了传统的尊卑等差,向着便于民众生活、实用、经济、美观的方向的发展。
当时针对服饰改革的讨论,还特别强调了“尚武”和保存国货,即在服装制作上要特别注意采用国产面料。
李跃乾认为,清朝的冠服制度,对于上至皇帝、下到官员及庶人的冠服形制、用料、颜色、纹饰、穿着使用等,都有等级森严的规定。清朝服饰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严内外,辨亲疏”、“分等级,定尊卑”的工具。
武昌起义得手、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以往服饰上的那种古板、单调、等级森严的局面,开始被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景象所取代。
在谈到当年人们服装的式样时,1912年9月8日出版的《大公报》的报道写道:“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而在色彩上,当年9月14日的报道称“洋洋洒洒,陆离光怪,如入五都之市,令人目不暇给”。
意义
从剪发到易服,一系列的变革之风,渗入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也强烈地昭示着,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8 22:03
目录
概述
剪辫运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