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
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情更轻、病程较短,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
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疾病分类
发病原因
副
伤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副
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胃酸过低、重度
营养不良、
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副
伤寒发病的因素。
发病机制
副
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
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
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
骨髓炎、肾
脓肿、
脑膜炎、急性
胆囊炎、
心包炎等。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病理生理
副伤寒甲、乙的病理变化大致与伤寒相同。主要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此病变镜检的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可见吞噬了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
性病变。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结节”。
主要病变部位在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胃肠炎型患者的肠道病变显著而广泛,且多侵及结肠。副伤寒丙的肠道病变不明显,肠壁可无溃疡形成,但体内其他脏器常有局限性化脓病变,可见于关节、软骨、胸膜和心包等处。
临床表现
(一)、多发群体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成年人的副伤寒以副伤寒甲多见。
(二)、疾病症状
潜伏期8~10天,少数可为3~16天。
1.副伤寒甲及副伤寒乙:与伤寒的表现极为类似。但病情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其临床经过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可有如下表现: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
便秘或
腹泻,下腹有轻压痛;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
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
脑膜炎);⑤肝
脾大:多数患者有
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
黄疸;⑥玫瑰疹。
2.副伤寒丙: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分为:①伤寒型:临床表现与伤寒及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相似;②急性
胃肠炎型:以
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③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的儿童。起病急,寒颤、高热,半数以上病人可出现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
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对诊断及观察病情都有价值,其消长与病情相一致。血小板也可减少。
2.尿常规 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型。
3.粪便常规 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可有黏液便甚至脓血便。
4.血培养 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逐渐下降,病程的任何阶段都可获得阳性结果。对已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化脓
性病灶中抽取的脓液亦可检出病原菌。
5.骨髓培养 较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可达90%以上,其阳性率受病程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较小。
6.粪便培养 整个病程中均可阳性,第3~4周阳性率最高,达75%,但应排除胆道带菌而患其他疾病者。
7.尿培养 病程第2周后出现阳性者可达50%。
8.胆汁培养 用十二指肠引流的胆汁培养,对病程后期的诊断和发现带菌者有意义。
9.肥达反应 肥达反应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的O抗原、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5种。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对伤寒及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
10.其他免疫学实验 检测血清或尿中副伤寒抗原或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对副伤寒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鉴别诊断
1.病毒感染 此类患者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
脾大或玫瑰疹,副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2周内自愈。
2.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夏秋。一般起病较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
头痛。第5~6病日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治疗后退热比伤寒快。
3.
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眼结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确诊有赖于相关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4.急
性病毒性肝炎 副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易与
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损害较轻,有
黄疸者
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副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且肝炎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
5.布氏杆菌病 患者有与病畜(牛、羊、猪)接触史,或有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本病起病缓慢,发热多为波浪型,退热时伴大汗,并有关节痛或肌痛等症状。病程迁延,易于复发。确诊须有血液或骨髓培养出病原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
6.急性粟粒性
肺结核 患者多有
结核病史或与
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发热不规则,常伴盗汗、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发病2周后Χ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有弥漫的细小粟粒状病灶。
7.
败血症 少部分
败血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增高,可与伤寒混淆。
败血症多有原发病灶,热型多不规则,常呈弛张热,伴寒战,无相对缓脉。白细胞总数虽可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8.其他
疟疾、
恶性组织细胞病、风
湿热以及变应性亚
败血症等,有时需进行鉴别。
急救措施
对于肠道大出血者应紧急手术治疗。
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1.氟喹诺酮类 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胆汁浓度高,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用作首选。氧氟沙星300mg,每日2~3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时1次静脉滴注;也可选用环丙沙星等。疗程为2周。儿童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2.头孢菌素类 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效果较好,胆汁浓度高,复发者少,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
3.氯霉素 氯霉素可用于非耐药菌株副伤寒的治疗。在疗程中应每周查血象2次,白细胞<2.5×109/L应停药,更换为其他抗菌药物。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溶血。本药对带菌者无效。婴幼儿、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氨苄西林 其适应证为:①对氯霉素等有耐药的患者;②不能应用氯霉素的患者;③
妊娠合并伤寒;④慢性带菌者。疗程不短于2周。本药优点是胆汁浓度高。
5.其他 对耐药菌株引起的副伤寒尚可选用阿米卡星及利福平等药物,但应注意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手术治疗
肠道大出血经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并发化脓病灶者,如发现
脓肿已形成,可行外科手术排脓。
疾病预后
大多预后良好。预后与病人的情况,年龄,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治疗方法,过去曾否接受预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毒力等有关。老年人,婴幼儿预后较差,明显
贫血,
营养不良者预后也较差。并发
肠穿孔,肠出血,
心肌炎,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
疾病预防
预防方法
1.管理传染源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或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每周1次)阴性方可出院。对带菌者应彻底治疗。连续大便培养4次阴性可恢复与食品、儿童有关的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
3.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
预防药物
目前无推荐的药物预防方法。
饮食注意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退热后,食欲增强时,仍应继续进食一段时间无渣饮食,以免诱发肠出血和
肠穿孔。
疾病护理
(一)、护理方法
注意皮肤及口腔的护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
(二)、注意事项
1.高热 适当应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类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2.
便秘 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剂和高压灌肠。
4.腹胀 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类药物。
5.激素的应用 对毒血症症状明显和高热患者如无禁忌可在足量有效的抗菌治疗下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
并发症
1.肠出血 多出现于病程第2~3周,可见大便潜血阳性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可由大便潜血试验证实;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呈现交叉现象,大便呈柏油样便或果酱样便,并有
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2.
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3周。多因饮食不当、饱餐或食用多渣难消化、易胀气食物所致,也可因滥用泻药、高压灌肠等使肠道压力增高诱发。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
呃逆、出冷汗、脉搏细速、体温暂时下降等,但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
腹膜炎征象,腹壁紧张,出现压痛与反跳痛,腹胀气,肝浊音界消失等,Χ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计数升高。
3.中毒性肝炎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
黄疸、肝脾肿大。
4.其他 如中毒性
心肌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肺部感染、
胆囊炎、
骨髓炎、肾盂
肾炎和其他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等。
专家观点
人是副伤寒杆菌的唯一宿主。被病人或携带者的排泄物污染的水或食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搞好水源管理是控制副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措施。对副伤寒无免疫力者,前往副伤寒高发地前应进行副伤寒的主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