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查县为西藏自治区
山南市辖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南部,位于东经92°14′-93°07′、北纬28°49′-29°43′之间。东接林芝市
朗县,南连
隆子县、
曲松县,西至
桑日县,北达林芝市
工布江达县。加查县南北长102.2公里,东西宽88.2公里,总面积4646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至公元7世纪,著名的吐蕃
赞普松赞干布先后兼并了境内诸部,建立了统一而强大的吐蕃王朝。当时卫、藏地区分为“四茹”,包括加查一带在内的达域被归入“约茹”范围,成为拱卫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的左翼之地。
吐蕃王朝于公元9世纪分崩离析,西藏社会随之进入一个漫长的分裂割据时期。这一期间各种政、教势力亦先后渗入到加查一带,并与本地割据势力结合形成封建割据局面。
在西藏佛教“后弘期”时,最早出现于加查地区的重要教派势力为宁玛派,但其实际影响不大。约在公元12世纪前半叶,达波噶举派的创始人、米拉日巴两大弟子之一的索南仁钦(即达波拉杰)在加查境内的达拉岗布山创建
达拉岗布寺,于此形成达波噶举派的根本道场,并由此逐渐发展形成了达波噶举派所谓“四大八小”各支系。
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
元、明两代统治者先后在西藏地区设立了行政机构来加强其统治。在元代所设的“十三万户”中,加查地区属于“牙里不藏思巴万户府”的统辖范围。明代的帕竹王朝亦维持了整个卫藏地区与中央政权之间的服属关系,加查一带则属帕竹王朝的“答噶尔卜寨”统辖范围。
至公元17世纪之后,佛教格鲁派逐渐以其日益强大的势力成为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系统。这期间由西藏地方政府在加查一带分别设立了加查和拉绥两个宗政权,由噶厦委派“宗本”进行行政管理,这一体制一直沿袭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
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加查地区由塔布地区工作委员会设立了加查、拉绥两个办事处。1959年5月,按照西藏工委的统一部署,将原属西藏地方政府的加查、拉绥两宗合并成立加查县,归划山南地区领辖。同年正式成立加查县人民政府及相应的下属行政机构,县治所在地为安绕乡仲巴村。
2016年2月,山南撤地设市,加查县属山南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9年至1987年加查乡、次久乡、巴乡、计乡属加查区;西贡乡、措古乡、郭西卡乡、江惹乡属洛林区;巴达乡属冷达区。
1959年设建岭达区、杂莫乡、拉绥区;1960年设安绕区、加查区;1969年岭达区、杂莫乡改公社;1973年拉绥乡改公社;1980年改拉绥区(辖4个乡);1982年杂莫公社复改为杂莫乡;1984年岭达公社恢复冷达区(当时辖4个乡)。
1987年撤区并乡时设立计乡、巴乡、措古乡、江惹乡、次久乡;多嘎乡、哲巴乡、西贡乡并为西贡乡;郭西卡乡、吉普乡合并为郭西卡乡;将嘎玉、安绕、仲坝3个乡并为安绕乡;加查乡、陇南乡合并为加查乡;利布乡、冷达乡合并为岭达乡;达乡与玛尼乡合并为巴达乡;拉索乡、亚云乡、拉绥乡合并为拉绥乡。
1997年,面积4504平方公里。辖13个乡(安绕乡、巴乡、计乡、杂莫乡、岭达乡、帮达乡、西贡乡、措古乡、拉绥乡、郭西卡乡、江惹乡、加查乡、次久乡)。县政府驻安绕乡仲坝村,海拔3260米,距拉萨市区350公里。
区划详情
加查县辖2个镇、5个乡:
加查镇、
安绕镇、
拉绥乡、
崔久乡、
坝乡、
冷达乡、
洛林乡。共有89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安绕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加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雅鲁藏布江中游,县政区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其东、北与
林芝市的
朗县、
工布江达县接壤;西接
桑日、
曲松两县;南与
隆子县毗邻。本县地理区域范围位于东经92°14′24″-93°7′10″、北纬28°49′43″-29°43′16″之间,行政区域面积为4430平方千米。,政区东西最大距离88.2公里,南北最大距102.2公里。
地形地貌
加查县地处
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与
喜马拉雅山大地构造单元之陷凹地带,地貌区域为藏南谷地。地貌区划为喜玛拉雅高山亚区多河流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全县平均海拔约4000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海拔在3100米-3500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安绕镇仲巴街海拔为3240米。由于第三纪以来地壳的强烈隆起和抬升,现代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全县境内地势高耸、重峦叠障,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80座。河流深切,地形复杂多样,大地貌为高山与深切峡谷的混合型。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地质
加查县纵跨冈底斯陆块、
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和喜马拉雅陆块,地质现象比较复杂。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南界断裂和北界断裂和崔久韧性剪切带(为区域上沃卡—
谢通门韧性剪切带东段)将上地壳分为四部份。北部为冈底斯陆块东部的拉萨地块东段,出露地层有中侏罗统叶巴组
片岩、
千枚岩和变质火山岩、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和板岩、上侏罗—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泥岩、下白垩统楚木龙组灰岩和砂岩及塔克那组灰岩。中北部为桑日—谢通门断块的西端,出露地层有前
震旦系念青唐古拉群片麻岩和片岩等、下白垩统比马组安山岩夹砂岩和灰岩、渐新统-中新统大竹卡组砾岩。中南部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出露地层有上三叠统朗杰学岩群砂板岩、侏罗-白垩纪的罗布莎蛇绿岩群和蛇绿混杂岩。南部为喜马拉雅陆块北部,仅出露了上三叠统涅如组砂板岩。此外,境内还广泛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气候
加查县属于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日温差大,雨季集中,冬春季干燥多风。年均气温8.9℃,年日照2750小时,年均降水492.7毫米,集中在5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3%,无霜期149天。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水、冰雹、霜冻、干旱、病虫害等,其中洪水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冰雹年均3次,集中在7~8月。
水文
加查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一个多水系、多湖泊分布的县,主要湖泊有
拉姆拉错、雍错、江斯拉错等大小湖泊160个,面积较小,多系
滑坡、
泥石流、洪积及
山崩等物质堵塞河谷而形成的
堰塞湖。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加查县已探明的主要有
砂金、
铬铁、
锑、石墨、
水晶、
滑石、花岗石等,其中砂金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沿岸,其平均品位在0.079克/立方米左右,成色达93%。分布在藏木乡一带的铬铁矿品位更是高达55.27%,储量在几亿吨以上。
动物资源
加查县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如
白唇鹿、
棕熊、
马熊、
麝、
藏羚羊、藏野鸡、
猕猴、
野牦牛、
蛤蚧(又名四脚蛇)、
猫头鹰等。
林业资源
加查县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是山南地区最高的县,达30.35%。林木储量为133.8万立方米。
水资源
加扎县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县境内共有大小湖泊160多个,大小河流200多条。雅鲁藏布江流经加查县境的长度约93公里,最大流量每秒4425立方米。截至2014年,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水电站藏木电站正在加查县境内兴建,电站为坝式开发。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263人,
加查镇总人口2526人。安绕镇总人口3788人。冷达乡总人口2113人。坝乡总人口996人。洛林乡总人口4792人。
拉绥乡总人口3519人。崔久乡总人口529人。
截至2012年,加查县共有6851户,2160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为:安绕镇:2019户、5370人;加查镇:1023户、3534人;拉绥乡1174户、3951人;冷达乡757户、2415人;洛林乡1227户、4296人;崔久乡224户、673人;坝乡427户、1369人。
2019年,加查县户籍人口为22977人。
民族
藏族占总人口的98.5%,另有少数汉族、
回族、
珞巴族、
门巴族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加查县以农为主的农牧兼营县,农业为该县的重要经济支柱。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60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267万元,第二产业1505万元,第三产业2833万元。
2019年,加查县地区生产总值181886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74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1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9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805万元。
第一产业
2014年,加查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7万元,其中农业3890万元,林业232万元,牧业1624万元。共有耕地1584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151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428公顷,油料89公顷。粮食总产量7900吨,油菜籽200吨,主要农作物为小麦、青稞、土豆、蚕豆、油菜等,一年一熟。共有草场2万公顷,年末牲畜存栏11.03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556.76吨,奶类产量3768.16吨,羊毛产量17.62吨。
经济林主要有桃、梨、苹果、核桃、花椒等。加查县的冬虫夏草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品种,产于海拔4500米雪线之上,年产量1500千克左右。
雅鲁藏布江水域有横口裂腹鱼、裸腹重唇鱼、双须叶须鱼等。
加查县从1964年开始引进栽培苹果,截止到2014年,全县沿江一带几乎每户都有自己的小果园,有两个大果园(园艺一场和园艺二场),分别占地500亩,全县共有果树13000余棵,年产苹果1367.9吨,总收入191.5万元,主要有祝光、国光、小国光、吉冠、红玉、黄香蕉等10几个品种。
加查县共有核桃400余亩7000多株,年产核桃200余吨,年产值120万元。加查县建设完成后,全县核桃将达到5400亩10.7万株,年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达到9600万元。
加查县到2005年,充分利用国各大荒坝,花椒面积达到1万亩,人均1万亩,总产达到300万公斤,加工转化200万公斤,实现方值1800万元。
第二产业
2014年,加查县工业总产值142万元,传统手工业有加查石锅、加查木碗等。投资49万元,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销售收入18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积极协调自治区扶贫办,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修建加查县索囊村索囊沟砂石公路。
第三产业
2014年前三季度,加查县国税局共组织各项收入6211万元,完成县级税收收入4768万元。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收入7700万元。
截至2014年10月底,加查县邮政局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达到2024万元,比2014年初增长近500万元。
社会
基建
加查县1976年建成县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千瓦,年发电量30万千瓦时。1992年,在色布珑河入江处建成1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
教育
截至2014年,加查县全县共有中小学29所,适龄儿童入学率79.87%。
卫生
截至2009年,加查县主要医院有加查县人民医院一家,另有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其他医疗机构。
社保
2014年全年,县民政局通过民生存折兑现了290人五保户供养金10.6万元,农村低保1700人的低保金211.3万元,城镇低保253人低保金120.9万元。80岁以上寿星老人211人的健康补贴金6.9万元,医疗救助395人的医疗救助金128.6万元,其中农村368人资金122万元,城镇27人资金6.6万元。7名退伍军人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和自主就业金51.8万元,重点优抚对象13人的抚恤金14.6万,共计兑现544.7万元。
交通
截至2014年,林邛公路为加查县主要干线公路,另有乡、村公路及加查吊桥,通车里程230公里。
拉林铁路也将从这里经过。国防公路东西向横贯县境,顺国防公路西行,距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16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350公里。
旅游
山水
加查县是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拉萨”旅游线路的一环。
县城以东旅游线上,主要景点有著名的神湖
拉姆拉措,藏传佛教白教祖寺达拉岗布寺,莲花生大师归隐地
莲花生达寺,和坝乡原始森林。琼果杰、
那玉河谷。
县城以西旅游线上,主要景点有结罗拉雪景,海拔高5088米的
布丹拉山雪峰、涅尔喀大瀑布、千年核桃树林。
崔久沟位于山南加查县崔久乡境内,是山南地区雅江北岸八大风景秀丽的沟谷之一,也是前往
拉姆纳错神湖朝圣旅游的重要通道。沟谷全长不到100公里,但河水落差却在2000 米左右。其上游为雪山、湖泊、草原风光。主要景点有拉姆纳错神湖、结罗拉雪山、那玉河谷。其中结罗拉雪山海拔5000 多米,为终年积雪的原始冰川,是崔久沟河水的主要发源地。
拉姆纳错神湖,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形似一面头盖骨形的镜子。藏语意为“悬在天上的仙女湖”,是历代高僧大德寻找转世灵童的观湖圣地,也是无数善男信女探求人生命运的宝镜。
那玉河谷则是崔久沟上游有名的牧场。崔久沟有“三圣河四圣山交汇胜地”的美称,而且有享誉藏区的黄教重要寺庙“
琼果杰寺”;是虫草生长的沃土,也是旅游者心中的天堂。每年夏季都会有不少游客或善男信女们由此进入神湖朝圣或观光。特别是每年5至6月的虫草采挖时节,人流如潮。
布丹拉山,是乘车往加查县必经之路,海拔5088米,从山底到山顶的环形公路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徐徐展开,登顶俯瞰,可饱览藏南谷地的秀丽风光。
布丹拉山,原称布喳拉山,传说是莲花生大师派乌鸦往琼果杰寺送经书,乌鸦叨书飞到布丹拉山时非常疲劳,于是张开嘴休息,经书便散落一地。人们为了记住这一传说并称其为布喳拉山,后人称布丹拉山。
在拉绥乡藏木境内,有一处非常壮观的天然大瀑布,瀑布是雅鲁藏布江江水流经此地,形成断流,产生多级瀑布,站在山脚下仰望涅尔喀,瀑布从大石崖间飞泻而下,落差近30米,洁白的水花飞扬四射,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还呈现伸手可及彩虹,在瀑布不远处有一块油光黑亮的石头,将鸡蛋打在石头上,几分钟后即熟。
受瀑布所阻,瀑布下江中鱼多,过去群众捕鱼多在该石上晒干。
千年核桃树
加查县安绕镇嘎玉附近,有两棵生于1300多年的核桃树,树干粗壮,要七、八名青年男子手挽手才能环抱,仔细觑视,树干上有形态各异的天然雕刻的花纹,栩栩如生;树叶繁茂形状象一把撑开的巨伞,好象一间大房子,可供30多人乘凉避雨,这棵千年核桃树一年可产500斤核桃,每年的8、9月份,你在树下随手可摘成熟的核桃品尝,悠闲而自在。
据说,这棵桃树曾是当地百姓向摄政上贡专用,后来听人们说,凡是摸过这棵古树的人都飞黄腾达。人们称它为“幸运千年”。在加查镇陇联附近也有一棵这样的千年古树。
琼果杰
琼果杰,海拔4350米,是去圣湖必经之路。这里的人们认为:琼果杰地呈八瓣莲花形,天现如意法轮之象,是福田妙地。人们还说,这里的草原上曾盛开着十三种吉祥的花卉。
拉姆拉错
圣湖称“拉姆拉错”、“拉姆”意为仙女、女神,“纳”意为湖面,“拉姆纳错”相传是西藏人民十分敬仰的班典女神寄魂湖,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约65公里。圣湖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群山环抱中的高山湖泊,形如马蹄。
据说,圣湖能呈现每一个去朝拜、神湖的人未来的命运,只要虔诚地向湖中凝望,圣湖就能为朝圣者显示出未来的各种景象。西藏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转世灵童,都是通过观圣湖所现的异象确定寻访的方向和原则的,而且该湖也是无数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运的宝镜。
去拉姆拉错先要到达距泽当128公里的加查县,泽当镇客运站每早8点均有发往加查县的车,然后再从加查县转向北往崔久乡,经过约20公里的颠簸土路可以到达琼果杰寺,这里就是去拉姆拉错汽车可以到达的终点了,然后徒步走将近15公里的山路。琼果杰寺附近可以租到马一直骑到圣湖边。
其他风景
朝拜圣湖途中有一片原始森林,位于坝乡脚布朗沟,海拔3100米。
结罗拉雪山,耸立在那玉河浴和琼果杰之间,海拔5000米。
那玉河谷,海拔4600米,人称神仙居住的地方;由来自结罗拉雪山圣洁的雪水滋养着这一片丰美的高山牧场。
遗迹
以加查县县城为中心,周围分布不少古墓,较集中的有安绕镇东布村古墓、西定村古墓群,洛林乡者母村古墓群,冷达乡帮达片古墓群。九世班禅、五世热振也诞生在加查。禄东赞、九世班禅和五世热振活佛都在加查留有遗迹。加查县县境内有古代墓葬和古寺庙,其中以古代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截至2014年,古墓葬地点有6处,总数约70多座,其中又以分布于安绕镇的墓葬最为密集,共计四处54座,占全县古墓葬总数的70%以上。加查县境内保留了古寺庙及古遗址,如达拉岗布寺始建于1121年,原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为《青史》《红史》《
汉藏史集》等诸多史籍所记载,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查县古遗址——碉楼遗址位于安绕诺米村北约0.5公里处的山脊上,该地点南侧紧临雅鲁藏布江,与江面的相对高差约80米,海拔3350米。
碉楼为木、石结构建筑,墙体用片石垒砌而成并有泥浆为粘合剂。内部楼层采用木坊,圆木搭筑而面。其平面为圆角方形,西、北墙体平面为方形,南、东墙为内方外圆。墙体厚1-1.3米,高约14米。碉楼内部南北长3.5,东西宽4.8米,底屋面积16.8平方米。门道辟于北墙底屋正中、宽1米。
根据残留的木坊分析,碉楼原为4屋,每层高3-4米,每一层的四面墙体均辟有射孔,底屋辟有2孔,第二层为4孔,第三层为3孔,第四层为5孔,各层射孔有逐层增多的趋势。这类射孔有两种形状,一为竖长方形,仅有北面临江一孔,高1.3、宽0.9米;另一种为坚长三角形,即内容对窄式,内高1.6、宽1.1米,外高1,宽0.4米。
射孔的上面多加架没横木用以铺没楼板,第二、三层墙体上遗有横木残留,直径0.1-0.2米。楼板采用未经研制的圆木铺成,圆木长约1.5,宽0.2、厚0.05米。底层未发现木质构件痕迹,仅见其东北,西北两角上有凸出墙体壁面的石板,可登援至上层。在调楼临江一面墙体的了望孔上方,以木枋出檐,上铺为板,可档风遮雨。
碉楼外墙体有连接的护墙两道,一道位于北侧,呈南北走向,长4米,墙体由石片砌成,厚约0.9米,上有两人射孔;第二道筑于南侧并向西延伸至悬崖边缘,石砌墙体厚0.7米,辟有3个射孔。两道护墙现存高度在4-8米之间。碉楼北面有石彻台阶数级,可由此进入碉楼内部。
据实地调查,该碉楼约在公元15世纪就已存在。相传当时碉楼所在的雅鲁藏布江上曾有唐东杰布建造的一座铁索桥(该处现为一座可通行汽车的钢缆吊桥),此桥建成时当地群众利用该楼在其内供塑了一尊唐东杰布塑像(今已不存)。由此推知碉楼建造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公元15世纪,有可能始建于公元13-14世纪之间。
名寺
计乡境内有自治区著名的白教母寺、达拉岗布寺、年接待朝圣者逾万。
琼果杰寺是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加措于公元1509年主持修建。当初的建筑仅是祖拉康(主殿),高共五层,经堂58柱,并饰有金顶。至五世达赖时,摄政王第巴·桑结加措对该寺曾予以扩建,形成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琼果杰寺大门外,立有“琼果杰寺志”石碑,是三世达赖时所立。在寺后山坡的玛尼石佛龛中,供有三世达赖的脚印石;寺后门外的草地上,埋有一块石板,极受香客尊崇,据说凝望此石可以看见使自己如愿的图像。琼果杰寺位于加查县崔久乡,是通往神湖的必经之路。前往神湖的游客一般在此住宿,翌日清早,徒步或骑马约需2-3小时,即到达闻名遐迩的神湖。琼果杰寺经历代达赖喇嘛修缮扩建,逐渐成为达赖喇嘛夏季行宫之一,有第二宫殿之誉。
“夏珠林”意为讲经修炼的地方。公元1300年,洛桑扎巴活佛将白定寺搬迁到达布仲巴(县城所在地),取名嘎玛夏珠林寺。第9代活佛嘎玛旺久多吉于公元1669年将嘎玛夏珠林寺由原来的噶举派改为格鲁派(黄教),并正式定名为达布夏珠林寺。由此成为西藏藏传佛教即格鲁派的祖寺而出名。该寺尊奉“能仁王”神灵,并供奉有杰钦嘎玛赤列、吉祥天姆两位护法神。达布夏珠林寺以讲经说法为主,其辩经在藏传佛教中颇有影响。
达拉岗布寺--修建于公元1121年,由米拉日巴(达布噶举派创始人)的大弟子达布拉吉·索朗仁钦创建。该寺位于海拔4200米的半山腰上,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于虚幻飘渺的天上仙境,四周丛林茂密,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区内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寺庙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历经八百八十余年而不衰。达拉岗布寺在十年“文革”动乱期间被毁,寺内文物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达拉岗布寺得到了重新修缮,寺内现存有唐卡等大量文物。如今又成为众多虔诚信仰者的佛教名寺。达拉岗布寺因此成为“嘎举派”(白教)的母寺而誉满雪域高原。
注意事项
加查县海拔过高,旅游时要注意高原反应,用携氧片或提前用红景天。
民俗
舞蹈
加查县县内哲巴村居民喜跳鼓舞,藏语称“卓”,系桑耶寺“卓”舞的一个流派。
体育运动
加查县民族体育运动有抱石头、赛马、拔河等。
民间禁食
不食狗、猫肉,不食毛驴、骡马肉。不食鸭类肉,除狗熊、马熊的,不食其它兽类肉。除鱼外不食青蛙、蛇和海生动物等类肉,除鸡和野鸡的,不食鸟类肉,不食老鼠等肉,除火麻草、茴茴草和野葱等,不食其它的野菜。
重礼节
在加查县,过去若见长辈、头人或受尊敬的人,
活佛或拜访贵宾时,要脱帽、弯腰,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朝拜佛像或接受活佛摸顶时,要合掌躬腰,叩头或磕头于平辈或一般人,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过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平民若在途中遇见头人、活佛时,及早回避躬身道旁,脱帽低头、吐舌,若是骑马的平民,下马站立路边,若是坐在地上的,赶紧站立以示敬礼奉上哈达和见面礼。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到寺庙的经堂或佛像面前时,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的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民间节日
1、每年藏历初一为藏历年(藏历元月1日)。
2、每年藏历12月1日为农事年。
3、每年藏历元月26日-29日是多加(驱鬼节)。
4、每年藏历4月15日是萨嘎达(萨嘎达节)。
5、每年藏历5月15日是窄领茎桑(世界敬神日)。
6、每年藏历6月4日是卓巴次西(迎神节)。
7、每年藏历8月是俞果尔(望果节)。
8、每年藏历9月22日是古巴拉普推青(九降神节)。
9、每年藏历10月25日是甘丹阿母却(燃灯节)。
10、每年藏历11月6日是念巴西宗(集九恶日)。
11、每年藏历12月29日是古士同(驱鬼日)。
婚丧嫁娶
结婚:县内青年男女都有女嫁、招婿,主要视双方家庭劳动力而定。
加查县丧葬方式天葬、水葬、土葬、火葬、封葬等五种,以天葬、水葬为主,间以土葬、火葬、封葬的表葬方式。
服饰
加查县藏装的俗装与附近地区基本相似,但有本地特色,甚用料以绸、缎、牛皮、山羊皮、氆氇、毡毪子、呢子、化纤布等材料终缝制。男子服饰特点是盘发,以红或黑丝线加辨,盘结于头顶,富裕者,在发辨上穿有象牙卷,耳带金长耳环或大耳环。女子的服饰更重华丽,色彩也鲜明,都是金、 银、铜制作的精美饰品,如花纹镯子,变形戒子、项链,以各色丝线加粗、加长发辨。胸带“嘎马”(精细山盆,内装护身等等)耳带金或银环,头带“巴珠”,腰佩有玲珑剔透的小腰刀以及银无铜币和用银片装饰的腰带等。
食品
县内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有以下几种:
粮食:青稞、小麦、碗豆、乔麦等。
油:酥油、清油。
肉类:牛、羊、猪油为主和奶制品。
加查县内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
特产
加查县盛产核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铁核桃等10余种,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肉满、肉质香醇甜润而著称,是历代达赖喇嘛和达官显贵的贡品。据测定加查核桃含油率64-80%,粗蛋白11.3-17.1%,既可食用,又可补脑健身,是优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药材,同时核桃木材质细腻坚实,纹理美观,是军工和高级家具用材,根深叶茂寿命长,又是绿化山区、庭院和道路的好树种。
花椒
加查花椒主要有半红花椒(又称朗县花椒)、红花椒(又称本地花椒)和内地引进的花椒三种,主要产于安绕、加查、冷达等干热河谷地带,由于加查县气温昼夜温差大、两水适中,所户花椒稳大粒多,个大均匀,皮厚籽小,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味重而回味长久,是藏东南的优质花椒,但生产规模不大,年产量1.9万斤左右。
加查县“七山一水三分旧”的地理地貌,特征相对突出,共有大小荒坝16个,随着规模较大的8个大荒坝的陆续开发,为加查花椒生产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加查冬虫夏草
加查县的冬虫夏草(俗称虫草)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品种之一,产于坝、催久两乡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线之上,年产量3000斤左右。虫草是蝙蝠蛾幼虫草经虫草菌感染,由雪水、奇寒冷天气、净土滋育而成的冬天呈虫形。夏天呈草状的纯天然药品,滋阴壮阳,是集医病、滋补多种功效于一体的佳品。
在加查,5、6月份是采挖虫草的最佳时机,6月份下旬至7月份是市场交易的高峰期,每斤售价18000元至22000元。加查县虫草业已建设有规范的交易市场,但仅限于原产品直接交易尚未有经过加工处理。
名人
噶尔·东赞(-公元667年),新唐书称禄·东赞,俗称轮布·噶哇。相传轮布·噶哇出生于今加查县安绕镇嘎玉村(有资料记载噶尔·东赞是堆龙人,在本地民间一值传说属加查人),以打铁为生。
松赞干布广招贤士,噶尔·东赞被选中,为纪念噶尔·东赞,群众把他的出生地叫做“嘎玉”。西藏吐蕃王朝著名贤臣禄东赞,他曾出使唐朝,以其聪明才智赢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为松藏干布成功迎娶文成公主立下大功,成就了汉藏联姻、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
塔波拉杰·索朗仁清(公元1079-1153年),意为“福宝”,又名岗波杰,米拉日巴的大弟子,宋朝西藏著名佛学家,继承玛尔巴·米拉日巴一派噶举传承,阐发弘扬成为塔波噶举体系的一代大师。塔波拉杰有40多种著作传世,其中《解脱道庄严论》《贡波修法》《噶当教法次第论》《塔波拉传·胜宝庄严》《底洛巴和那若巴传记》《玛尔巴和米拉日巴传》《岗波巴传·如意宝》《拉米语言耳传·明鉴等皆颇有影响。
色珠加措
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法名
曲吉尼玛,即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1883年2月19日(清光绪九年正月十二日)生于前藏塔布地区嘎村(今加查县安绕镇嘎麦村),乳名仓珠嘉措。1888年2月26日(清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在清朝驻藏大臣文硕的主持下举行
金瓶掣签仪式,仓珠嘉措被掣定为九世班禅呼毕勒罕。1937年12月1日2时50分,在玉树甲拉颇章宫内圆寂,享年五十四岁。12月23日,国民政府追赠九世班禅“护国宣化广慧圆觉大师”封号。允为护送班禅藏专使。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共青团加查县委员会被拟推荐为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并予以公示。
2023年12月15日,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人员现场审核,加查县被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千年核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