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
汉语成语
势均力敌,汉语成语,拼音:shì jūn lì dí,意思是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释义
双方势力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
 唐·李延寿等《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例句
佚名·《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臣,贵宠,力均势敌。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且傕、汜小竖,樊稠庸儿,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唐·令孤德棻等·《周书·武帝纪》:自东西否隔,二国争强,戎马生郊,干戈日用,兵连祸结,力敌势均。
唐·令孤德棻等·《周书·乐逊传》: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强也。夫力均势敌,则进德者胜。
宋·司马光·《乞裁断政事札子》:群臣有所见不同,势均力敌,莫能相壹者,伏望陛下特留圣意,审察是非。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八七回:吾国东有齐,西有秦,南有楚,北有韩、赵、燕,皆势均力敌。
现代·溥杰·《清宫会亲见闻》:同时,又有势均力敌的三位太妃俨然存在,瑾妃要想再作翻版的西太后就困难了。
现代·闻一多·《什么是儒家》: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便是要使上下在势均力敌的局面中和平相处。
当代·陆地·《瀑布》:双方势均力敌,坚持十来分钟也相持不下
当代·陈祖德·《超越自我》:这是一场恶斗,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极其艰苦的恶斗。
成语用法
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示例
这场比赛对阵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以平局收场。
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法,吕惠卿极力巴结他,帮助推行新法,参与有关重要的变革措施,受到王安石的器重。吕惠卿鼓动王安石倡导暴虐的政策。王安石被罢相时,吕惠卿与他势均力敌,就想方设法倾轧与陷害他。
成语辨析
参考资料
势均力敌.汉典.
势均力敌.百度教育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9:09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