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匏,汉语二级字,读作匏(páo),是中国古代对一个球体的葫芦的称呼。匏最广泛的用途就是从中间剖成两半做水瓢,民间将匏俗称瓢葫芦
现代释义
匏páo(ㄆㄠˊ)
1、〔匏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俗称“瓢葫芦”。
2、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基本词义
◎ 匏 páo
〈名〉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hù)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
本义:葫芦的一种,即瓠。
同本义 [gourd]
匏,瓠也。——《说文
匏有苦叶。——《·邶风·匏有苦叶》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其器陶匏。——《汉书·郊祀志下》
匏,也是中国古代所说的“八音”之一,《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中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中国古乐器中的笙、竽属于匏音。
匏樽,酒杯。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宋· 苏轼《前赤壁赋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匏【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韵》薄交切《集韵》《韵会》《正韵》蒲交切,𠀤音庖。《说文》瓠也。从夸,包声。取其可包藏物也。《诗·邶风》匏有苦叶。《注》陆佃曰:短颈大腹曰匏。《陆玑诗疏》匏叶少时可为羹。
又可淹煮,至八月叶卽苦。《严粲·诗缉》匏经霜叶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鲁语》苦匏不材於人,共济而已。
又《尔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内,施簧管端。
又以为飮器。《诗·大雅》酌之用匏。《礼·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又《韵会》匏瓜,星名。在河鼓东。《集韵》或作瓟。
说文解字
匏【卷九】【包部】
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薄交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匏)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爲轉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从包。从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韵會作从夸、包聲。亦誤。今正。从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从包之意。藏當作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ʰɑu˧˥ 日语读音 HISAGO韩语罗马 PHO现代韩语 포越南语 bầu
客家话 [梅县腔] pau2 [海陆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台湾四县腔] pau2 [陆丰腔] pau3粤语 paau4潮州话 颇欧5(袍)
普通话:páo
粤语: pau(4声)
围头话:pau(4声)
客家话:pau(2声)
赣方言:pau(4声),匏辣(pau4lat4)——女孩子身体好行动快性格辣。该个妹子长得几匏辣
匏艺
匏艺,是指范匏工艺,就是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芦上使葫芦按照模具生长,匏艺起源于中国明代,兴盛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道光以后逐渐衰败,至 今仍有民间范匏艺人在种植,市场上也可以见到各种现代匏器
匏器
简介
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徐九公(一说为梁九公)所创。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说:“葫芦(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可见到了16世纪,带各种花纹、文字、诗词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见。清康熙时,匏器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工艺品。
现存的匏器实物和款识,以清康熙时期为早,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其中康熙年间的匏器以六瓣碗、缠莲寿字纹盒、八方形笔筒、蒜头瓶和四弦琴等物为最精。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曾在瀛台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此时期匏器工艺已臻精致,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至乾隆年间,这种“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的钟爱,以为可胜金玉,乾隆御制诗中以匏为题材的即有数首。这些宫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赏玩外,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臣以及馈赠外国嘉宾使臣。清代中期后,宫廷范模匏器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范匏制作已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同治、光绪款者零零星星,更难得见。而勒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在道光中叶之后相继出现,这些造型奇特、纹饰优美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洗拭和人为的摸抚摩擦,器色日渐深沉,犹如蒸栗,莹澈润细,愈具欣赏魅力。
制作
匏器制作可分为三大类:1、本长葫芦,即通过倒栽、勒脖、夹板、打结等方法,长成形态各异的葫芦,达到翻、脖、肚、底的理想比例。2、用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如刀刻、针刻葫芦。3、是将模具套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有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现介绍一下部分匏器制作的工艺。
刀刻葫芦
刀刻葫芦,此工艺在匏器中出现的较晚,分为山东刀刻单肚葫芦和刀刻书画葫芦。前者选用无柄葫芦,先将其染成红色,然后施刻。花纹均是由线刻、点刻组成的图案,刀法流畅,线条飞动,具有粗犷淳朴的意趣。此种匏器多用作饲养蝈蝈的虫具、供小孩儿游戏的玩具等,收藏价值不是太大。刀刻书画葫芦一般先由名家在葫芦上作书画,然后由葫芦雕刻家运用浅刻法加以完成,这样珠联璧合无疑是葫芦雕中最具艺术性、最具收藏价值的一类。这种作品需要艺人有深厚的书画功底为基础,再用精 湛的雕刻技法加以表现。有一些名家自画自书自刻,若书、画、刻俱佳者,更为难得。如图片所示:
针刻葫芦
即以针尖在葫芦上细刻,表现出各种图案,采用的多是圆球状的小型葫芦,所刻图案格局性强,细微精致,多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存在,在民间广泛流行。
范制葫芦
范制葫芦,又称模子葫芦、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范制葫芦的方法,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然后再经过裁割,涂黑漆里,镶象牙、玳瑁等口,即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范制匏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夹范,仅以两片木板将幼葫芦夹起来,长成后的葫芦呈扁形,这是最简易的范制葫芦。二、素范,范模光素无纹,仅求葫芦的整体造型的变化,但对造型的要求非常高,轮廓线条的曲直长短的不同,体现了器物的艺术性的高低。三、花范,范模刻成各种图文的形态,葫芦通过花范培育,便可获得各种人物、花卉、鱼虫、山水图案和文字及各种造型的器物。
范制匏器雕刻精致,制作精良,极富艺术性。2003年在嘉德秋拍中曾以63.8万元拍出一件清模印八仙纹匏瓶,至 今仍保持着匏器拍卖的最高记录。此件匏器范模清晰,纹饰寓意吉祥,器型优美,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匏器艺术品。范模是匏器文化的直接体现,所以雕刻精致的阳模阴模也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有的范模制作名家也是被载入史册的人物,所以名家制作的范模一直受世人瞩目。
主要用途
此外,“匏器”的种类按用途来分,可分为实用器和陈设品两大类,从各种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乃至赏玩之物,应有尽有。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尚和审美取向,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此外,匏器在具有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那些经过收藏者长期把玩摩挲的传世器物,更给人以古朴、凝重的美感。
康雍乾时期的匏器大多都用在陈设上面,在制作上多不计血本。匏器在制作上,审美要求极高,一般情况下,百只才能有一只真正符合匠工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审美性。此时的匏器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钟爱,是因为它有多变的造型和精 湛的工艺。经过加工之后的葫芦,表面可以产生繁复的图案,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葫芦的形态,来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美感。每年制成的工艺品数以百计,有碗、盆、瓶、壶、盒、罐、炉等等。
匏器还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装药、盛烟和饲虫,还可以作单纯的观赏摆件。葫芦所具有的特殊质地和色泽,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之气,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老熟的葫芦色黄如金,时间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浆最后达到紫润光洁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其中用葫芦做成的虫具是最有特点的,在诸多的虫具中,葫芦虫具以其典雅别致最受鸣虫爱好者和收藏者的珍惜。最讲究的是口和盖,锯掉葫芦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红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虬角或象牙的盖(也叫芯子),畜养蝈蝈的还要在口内装一人用黄铜丝盘成的胆,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葫芦虫具。盖又分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珑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还有雕有图案的蒙芯。虫具匏器既有实用价值,也具独特的艺术价值。那些经过玩者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挲而由黄变红,由红变紫,价值就变的更高了。口的材质和厚薄最重要,因为会影响蝈蝈的音色。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17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