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天主堂
北京西直门的一座独立钟塔的哥特式建筑
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的教堂。
历史详情
其又称圣母圣衣堂,简称西堂,是一座独立钟塔的哥特式建筑
圣堂由遣使会意大利籍司铎德理格神父在1723年用俸禄购地兴建,初称圣母七苦堂,清嘉庆1811年因禁教被强行拆毁,到1867年由孟慕理主教构筑恢复重建。1900年6月15日因义和团掀起的反洋、反教运动,本堂金司铎遇害,圣堂再次被焚毁。1912年由仁爱会修女博朗西耶氏筹资恢复原貌,改名圣母圣衣堂。
康熙四十四年,罗马教皇格肋孟多十一世派遣多罗枢机主教作为特使道中国宣示教皇敕令。多罗主教的随员,意大利籍味增爵会传教士德里格神父 (Teodoricus Pedrini,1670-1746) 受到康熙皇帝的任命,成为专门教授皇子西学的教师,于是德里格神父便留在了中国。雍正元年德里格在西直门内购置土地建设了西直门天主堂,并一直在这里从事传教,直到1764年12月10日去世。
由于创建西直门天主堂的德里格神父是受到罗马传信部指派的神职人员,因而西堂直接隶属于罗马教廷。北京四大天主教堂的另外三座则均为耶稣会士创建,直到1773年罗马教皇宣布解散耶稣会之后才转归划归味增爵会士管辖,成为直接隶属于教廷的教堂。
西直门天主堂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拥有一座三层的尖顶塔楼。
清嘉庆十六年,清政府颁布命令严禁天主教,天主教传教士除在政府供职者外,一概不许居住京城,并不许从事传教活动,同年西直门天主堂的四位神父被驱逐出境,西直门天主堂被拆除,地产查没。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清政府与英法等国达成的协议,恢复天主教在中国活动的权利,由于禁教的缘故,到咸丰年间西堂就早已已改为民居多年,以至于无人知晓这里还曾经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天主教堂,在咸丰十年,英法等国洋人要求清政府归还教产的时候,咸丰皇帝发出了“东西二堂究在何处”的疑问。据《筹办夷务始末》记载,步军统领衙门奉咸丰皇帝之命察访西堂,找到“西直门横桥,有粉房一座,官房排子房等房十八间。后面空院,四至约十六丈零。并汉军陈姓、民人刘姓各住宅,均系旧西天主堂基”同治六年西直门天主教堂重建落成。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6月15日西直门天主堂又被义和团毁坏,此后直到1912年,在原址第三次重建西直门天主堂。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直门天主堂被没收,曾经先后被用作过纽扣厂、电扇厂和同仁堂制药厂的仓库。其间教堂三层高的钟楼也被拆除。1994年,西堂重新开放,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2008—2009年重修了钟楼与庭院,恢复民国时期原貌。
石碑记载
在西堂入口处的墙壁上,镶嵌有一块石碑记载了西堂的历史:
原碑文(繁体中文)
改建圣母圣衣堂碑记
窃维圣教永存苍生洪济数千年轶
废轶兴诚大主之仁慈灵佑在焉遣
使会司铎德理格於一千七百二十
三年独输巨资购置斯基恭建
圣母七苦堂一座一千八百一十一年
适清嘉庆间圣教蒙难全堂被毁迨
至一千八百六十七年主教孟慕理
重为构筑宏工钜制规模一新讵意
一千九百年六月十五日遭拳匪之
祸本堂金司铎遇害台宇院落一炬
无遗一千九百十二年仁爱会脩女
博郎西耶氏复捐资新剏更易今名
落成之日北京林主教饬勒石以志
颠末云尔
西历一千九百十三年二月 勒石
简体中文
改建圣母圣衣堂碑记
窃维圣教永存苍生洪济数千年轶
废轶兴诚大主之仁慈灵佑在焉遣
使会司铎德理格于一千七百二十
三年独输巨资购置斯基恭建
圣母七苦堂一座一千八百一十一年
适清嘉庆间圣教蒙难全堂被毁迨
至一千八百六十七年主教孟慕理
重为构筑宏工巨制规模一新讵意
一千九百年六月十五日遭拳匪之
祸本堂金司铎遇害台宇院落一炬
无遗一千九百十二年仁爱会修女
博郎西耶氏复捐资新创更易今名
落成之日北京林主教饬勒石以志
颠末云尔
西历一千九百十三年二月 勒石
O. M.
TEODORICUS PEDRINI. PRESB. CONGR. MISS., INFAN-
TIUM IMPERATORIS KANGHSI PRAECEPTOR, AN. DOM. 1723
HUNC FUNDUM PROPRIO ÆRE EMIT, IN EOQUE ECCLESIAM
SUB AUSPICIIS SEPTEM DOLORUM B.M.V. DEO DEDICAVIT,
QUÆ TEMPORE PERSECUTIONIS KIATSING (1811) FUNDI-
TUS EST DESTRUCTA.
POSTEA A.D. 1867, ILL. DD. MOULY, C.M., HIC NOVUM SA-
CRUM ÆDIFICAVIT. QUOD DIE 15 JUNII 1900 BOXORES
FLAMMIS TRADIDERUNT, DUM PAROCHUM ECCLESIÆ
MAURITIUM DORE, C.M. SACERDOTEM CRUDELITER
TRUCIDANT.
TANDEM, ANNO DOMINI 1912 LARGITATE BENEMERITÆ
ROSALIÆ BRANSSIER, SOCIETATIS PUELLARUM CA-
RITATIS, TERTIA HÆC ECCLESIA SUB TITULO B.M. DE
MONTE CARMELO ÆDIFICATA EST.
IN QUORUM MEMORIAM ILL. DD. JARLIN, C.M., VIC. AP.
PEKINESIS, HUNC LAPIDEM EREXIT.
教堂建筑
现在西直门天主堂的内部西直门天主堂为哥特式建筑,面积较小,原本建有一座三层高度的尖顶钟楼,从文化大革命期间钟楼拆除后,仅仅在教堂主体建筑北侧余下一座一层楼高度的八角形墩台,教堂建筑的表面被浓密的爬山虎覆盖,整座教堂在周围建筑的映衬下显得颇不起眼,但教堂内部高大的科林斯柱和尖顶券窗使得从内部看来教堂依然高大华丽。现在教堂正面的北墙是倚着原来的北墙后接出来的,圣母山建在了门内,成为北京一座建在室内的圣母山。 重修后恢复原貌。
圣堂由遣使会意大利籍司铎德理格神父在1723年用俸禄购地兴建,初称圣母七苦堂,清嘉庆1811年因禁教被强行拆毁,到1867年由孟慕理主教构筑恢复重建。1900年6月15日因义和团掀起的反洋、反教运动,本堂金司铎遇害,圣堂再次被焚毁。1912年由仁爱会修女博朗西耶氏筹资恢复原貌,改名圣母圣衣堂。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还先后用做过工厂,文革期间又改为仓库,期间钟楼被烧毁,到1994年国家宗教政策落实后才重新开放,恢复其正常宗教活动。
今日我们所看到的西直门天主堂是2008年再次翻修后的成果。祭坛已改为大理石地面;祭台像是一幅三折式金碧辉煌的、尖拱形圣母加冕像;白色中文祭台形似诺亚方舟,而最前边的拉丁祭台是早期教会遗留下的珍贵遗产。侧廊两边的彩色尖窗描绘着救恩史和圣人史迹,取代了以往的花卉图案;与祭台形成中轴线的后方,是北京教区所独有的一个蓝白两色的八角形洗礼池,这是入门圣事的第一步,人须经过水和圣神获得重生加入基督教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把最新的射灯、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备巧妙地隐藏安装在西堂内,减少了视觉上的障碍,使教友在弥撒中更能全神贯注。堂院的一侧,用大理石砌成的喷泉水池环抱在圣母脚下,有红花绿草的点缀、也有飞翔栖息的鸽子
堂区现况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
邮编:100005
交通: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D出口
地铁2号、13号线西直门站A出口向东300米
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 D出口向西50米
公交7、111、105、808路 新开胡同站
本堂主任司铎: 张洪波 神父
副主任司铎: 孙晓野 神父
本堂主保瞻礼: 7月16日
弥撒时间:
主日: 早7:00,早8:30, 上午11:00,晚6:30
平日(周一—周四、周六)早7:00 周五 晚6:30
明供圣体: 每周三 早8:00 至 11:00 周五晚7:30至8:30
彻夜朝拜圣体:每月的第一个周五
慕道班学习: 每周日下午 3:00 至 5:00
交通信息
111. 105. 808 .7 新开胡同站下车 向西走.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23:52
目录
概述
历史详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