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中是一所完全普通中学,位于市中心
东单地区,交通便利。她的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大同中学。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其前身为大同中学,由北大师生始创于1923年,位于
东城区外交部街,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优质完全中学,早在民国时期就已誉满京城。发展到2022年,这所占地面积近两万平米的完全中学,除本校外,另辖两所分校,是东城区
办学规模宏大,办学条件良好的
公立中学。在校生总共二千余人,教职员工两百多人。该校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市、区教育界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本学科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勤学、乐学的优良校风,
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同类校中的领先地位。
历史沿革
坐落于东城区
东堂子胡同的二十四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中学。说她古老,因其前身正是由北大师生始创于1923年6月的大同中学。早在北平时期,大同中学与贝满、育英、汇文以及
辅仁大学附中等蜚声京城的其它几所中学就扬名天下;说她年轻,是因解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大力关怀下,她青春焕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壮大。
教学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塑胶运动场、
语音教室、多功能教室、闭路视频系统、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藏书十万余册的教师资料室、
计算机房及
宽带网络接入系统。此外还拥有室内体育馆、
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
艺术教育专用教室。
这所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的完全中学,除本校外,另辖两所分校,北分校和东分校,是东城区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好的完全中学之一。在校生总数共两千二百人,教职员工二
百一十四人。学校不仅拥有全区面积较大的塑胶操场。语音教室、多功能教室、闭路视频系统和理化生实验室;而且还有藏书相当丰富的教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宽带网络遍及校园各处,
计算机房整齐一新。全校四十六个教学班,已实现了
课堂教学形式的计算机网络化。各科教师使用现代化
教学设备得心应手。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优势互补,团结进取。
教学课件在全国和市区级的评比中屡屡获奖。东城区政府将投资两千八百万元
教育经费用于建设教学新楼。新的教学大楼将很快拔地而起。届时,
教学环境将更加优美,办学条件也会更加鼓舞人心!
学校多次投入巨资进行校园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更新改造,使教学环境更优美,教学条件更加现代化。新建了、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更新了物理、化学、
生物实验室;学校还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方便的闭路电视系统和
校园网。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丰富了师生们的生活。校园虽处繁华之地,但却闹中取静,
自然环境幽雅,人文内蕴深厚。既有参天的古木、锦簇的花团、流动的瀑布和宽敞、干净、明亮的现代化教学楼,亦有优良的校风、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历史悠久的
文明礼仪传统。
学校教学设备完善,硬件建设一流。楼内不仅拥有全市一流的语音教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闭路视频系统、理化生实验室、藏书丰富的教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而且还有室内
篮球馆、大面积的塑胶操场。宽带网络遍及校园,全校各个教学班,均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课堂教学。
全面发展
为了继承和弘扬历史名校的光荣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
课余生活,
学校组织创办了科技、文艺、体育等各类
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且每年都在市区级的各种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校园风气蒸蒸日上,教育
教学管理水平始终处于同类校领先地位。现代化
教学设施不仅大大丰富了
教学手段,提高了
教学效率,而且也丰富了师生们的生活。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组织了各种科技、文艺、体育小组和社团。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市、区的各种比赛中获奖。在新的世纪,二十四中将不断开拓进取,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一所有特色的设备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的名校。 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优秀的教师队伍收获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学校中、高考成绩一直稳中有升,每年都向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各类名牌大学输送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并涌现出多名高考
东城区单科状元和
高考作文满分的同学。高考上线率在东城区普通中学中连续几年居前列,曾多次在区高考
质量分析会上作经验介绍。其他兄弟学校也曾多次来我校参观、交流。
师资力量
学校共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员工200人,是东城区
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我们始终认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市、区教育界享有较高声望,成为本学科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勤学、乐学的优良校风,
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同类校中的领先地位。
学校拥有一支热爱
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任课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特级教师2人,
高级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12人。
办学理念
教学
以“立足中考、决胜高考”为目标,采取“知识点
日日清”、“重难点段段清”的方式,抓基础、抓落实抓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高度的
责任心,培养学生强烈的上进心,创设
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的氛围,确保每个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管理
以“
严格管理、全面育人”为核心,视校风为第一生命线,从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和
道德修养习惯养成出发,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实施“爱心关注,责任牵手”的育人工程,落实个体关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位与之牵手的老师,在思想、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每名学生成人成才。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
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学校坚持以师德群体建设和校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把
爱国主义教育和
革命传统教育落在实处,把学生
道德品质和良好
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视为重点工程。学校校风良好,学生纪律严明,学习踏实努力。2002年6月,“全国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讨会组委会”将
北京二龙路中学列为重点参观单位。
学校
教学质量管理严格有序,近年来,顺利通过了全面督导、教学工作专项视导等各项检查。学校高考上线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率和高中入学分居普通高中前列,
会考合格率超过市区
平均值。教师队伍的突出特点是结构合理,工作严谨,敬业负责,青年教师的成长形势喜人。
教学特色
近来,学校狠抓素质教育,向全国普通高校和各名牌大学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人材。并涌现出高考区级语文单科状元或高考作文满分同学,2004年高考上线率更是高达100%。
活动特色
学校提出了“优秀学生不埋没,特长学生不萎缩”的培养方针,不仅制定了因材施教和
分层教学的培养策略,而且开展了人生远足、社会实践、科技小组、
学科竞赛、
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
课外活动,让学生的
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到学校的每个生活环节,促进他们的
全面发展。
知名校友
周新武(新中国
广播电视事业和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开创者)
周浩然(革命烈士)
王黎生(无产阶级革命家)
张梦庚(革命烈士)
王士林(中国跳高运动员)
学校领导
地理位置
乘车路线:乘111、106、108、116、110、812、807 路在
米市大街站下车。
乘24、674路在外交部街下车。
乘特1、802、120、120支、37、1、4、52、728路在北京站口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