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具有百年传统,二十世纪的学术大师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启功等都曾在北师大中文系执教。2002年,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中文学科南下珠三角,开拓新纪元,建立了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
学院概况
文学院凭借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中文优势,努力适应珠三角新世纪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中文人才,发展应用型中文学科,打造应用型中文品牌。以培养的“四有五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才为办学目标,毕业生兼具就业与考研双重竞争力。文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独具特色,学院研制并实行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受到境内外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并被确定为分校科研基金唯一的特别重点课题。在连续四年校本部专家组教学评估中,文学院一直名列前茅。
师资
文学院由特聘教授张明远任院长,余光中教授、白先勇教授任名誉院长。海内外著名学者专家50余人被聘为名誉教授、学术顾问、发展顾问、特约研究员。学院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既有来自北师大文学院的著名教授、博导,也有来自全国多所大学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同时还特别聘请了来自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美国的教授、博士及专业人士。以上几部分师资形成了一支学术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教学力量。学院的专业课有三分之一用英语及双语开设,主干课程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授、副教授主讲,实践课程均由具有专业经验的专家主讲。
学校领导
张明远 (笔名张铭远)特聘教授,文学院院长、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所长、岭南民俗研究所所所长、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任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任日本爱媛大学教养部研究员及汉语教师;1994年任
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研究员;并于
东京学艺大学、神奈川大学担任汉语教师;1995年任香港树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及中文系教授,2001年任香港新亚洲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香港新亚洲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香港景范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200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教授;2005年任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及特聘教授,2006年任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黄色文明》、《中国人的人生曲线》、《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企业文化导论》、《服饰与文化》等;译著有《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等。其中,《黄色文明》一书被列入《20世纪中国学术名著精华》(学林出版社)。在中国香港地区及日本编写与主编多部中小学语文、普通话教材及国际汉语教材。在海内外发表篇论文40 余篇。来分校后十分注重教学改革,策划与主编第一部以培养学生汉语文化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语文》教材,策划与主编《有效提升大学生语文能力》系列教材。主持2007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这是我校第一项以分校名义获得的省级教改项目,此项目获得2009年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我校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还十分注重珠港澳区域社会文化研究,主持并完成珠海市人文社科课题《珠海历史文化名人与香山文化》,主持并完成的课题《珠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究》获珠海市第三届(2008—2009年度)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一等奖。策划并主编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组编图书20余种。
涂清云,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8年在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与中科院物理所联合培养)。
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助理、科学技术处副处长、物理系副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凝聚态物理,发表各类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中文学术论文近30篇,中文教研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各类研究项目10余项。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高等理科教育》杂志编委,《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审稿专家,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等。2012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称号。
唐伟, 男,1952年2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1980年考入北师大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哲学系党总支书记,1996年调校部机关工作。先后任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党委常委。
2002年7月晋升为副校级干部,2002年8月到2005年8月任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 2006年9月至2012年8月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91年任副教授,1993年开始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为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著有《管理方法论》、《管理学》、《现代管理与人》和《管理哲学导论》(合著)、《认识论新论》(合著)、《管理哲学》(合著)、《人的哲学》(合著)等10多本著作,发表《论民主集中制的现代管理学价值》、《民主集中制与科学决策》、《论邓小平的风险决策思想》、《论高等学校的文化责任》、《论管理活动中的经验预测方法》等论文30多篇。
傅爱兰,女,1964年11月生,湖南醴陵人,博士,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0年至198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7年、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学习,获语言学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任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正教授。1993年至1994年为美国德州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至2003年为香港浸会大学访问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务长,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常务副校长。
戴伟,男,1973年8月出生,四川内江人,博士,副教授。1991年至1995年在
北京轻工业学院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重庆渝州大学经济学系任教,1998年至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以来,历任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学院副院长、总支书记、学生处负责人、发展规划处处长、商学部副部长、教学部部长兼人事主任、珠海分校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
金洋,男,1979年10月出生,湖北随州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2年6月在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3年5月至2008年11月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办公室、团委工作;2008年11月至2016年1月历任校团委书记、校办主任(兼任党办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党委副书记。
办学设施
文学院具备优越的办学设施,学院拥有专业资料室。并拥有专门供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已启用的有编辑出版实验室、音像制作实验室,建设中的有语言教学实验室、国际信息化商务秘书教学实验室等。其中编辑出版实验室由香港著名慈善家黎时煖先生捐赠。学院还与学校、机关、媒体、企业广泛合作,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
科研
文学研究
在文学研究方面,文学院以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为特色。“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 聚集了国际顶尖的华文作家、学人,由著名诗人洛夫、傅天虹担任名誉所长,由著名学者谢冕、屠岸等担任顾问。研究所举办了多次海内外的学术活动,尤其是07年3月在我校举办的“两岸四地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反响强烈,研究所已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品牌,并被珠海市确立为“珠海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语言研究
在语言研究方面,文学院以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与普通话港澳推广研究为特色。对外汉语学科带头人
傅爱兰教授等研制的高效普通话教学法,已在港澳地区产生品牌效应,汉语及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在我院很快将形成新的学术重镇。
国际合作
文学院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如与校本部文学院联合培养港澳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与
香港教育学院就该院学生升读该校硕士课程及读取教育文凭课程事宜达成合作,为我院学生赴港深造及就业开辟一条新路。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地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文学院已充分具备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学条件,07年9月,将迎来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未来的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的空间将会非常广阔。
文化建设
文学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先锋,邀请香港著名钢琴家马骢开设“西方音乐史及名作欣赏”、“钢琴演奏”等课程。连续举办了多次大型文化活动:白先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全本演出、由余光中参加的余光中中英文诗作配乐朗诵会、由洛夫参加的洛夫诗歌配乐朗诵会,由国际著名指挥家毕佐鹏、日本著名小提琴家西野优子以及马骢等担任评委的校园钢琴大赛,等等,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