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
中国北京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北海公园(Beihai Park)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区,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北海公园占地总面积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命名
北海在金代大定年间(1179年)开拓之初称西华潭,元代改名太液池。北海的“海”与元朝蒙古族的统治有关,蒙古人把湖称作“海子”,元朝时,蒙古族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称大都。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也随之传入。从那时起,北京的湖开始称为“海子”,后来简称“海”。从此,北京地区便有了“海”的名称,并逐渐派生出“北海公园”“中南海”等“海”字地名。
历史沿革
辽朝时期
早在辽代,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都燕京时,城东北郊有一片湖泊,名叫“金海”,又称“海子”,这就是北海的前身。金海中有一小岛,叫“瑶屿”,这或许就是琼岛的前身。
金朝时期
金灭辽后,扩建“瑶屿”,金大定三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艮岳园”,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修建了大宁离宫,从那时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皇家宫苑。当时把挖“金海”的泥土扩充这个岛和环海的小山,岛称“琼华岛”,“金海”改称“西华潭”。
元朝时期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营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年-1271年)忽必烈曾三次扩建琼华岛,重建广寒殿。至元八年(1271年),琼华岛曾改称“万寿山”,又称“万岁山”,以琼华岛为中心,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联系大内和西内,发展成为一个颇有气派的皇宫御园。
明朝时期
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对北海又加以扩充和修葺,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俗称“西苑”),北海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宫后花园。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1426-1435年),将“万岁山”的建筑进行大规模地扩建和修缮。并在圆坻(今团城)上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的小岛上建起了犀山台圆殿。当时为了方便交通,在北海的东部拆桥填土,使团城和犀山台与陆地相连接。明天顺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创建“太素殿”。由于用锡做材料,又称为“锡殿”,也叫“避暑凉殿”。在东岸建起了“凝和殿”,在西岸建起了“迎翠殿”,改团城两面的吊桥为石桥。称为“金鳌玉蝀”桥。(今北海大桥的前身)。
清朝时期
清朝建都北京后,崇信佛教的清世祖福临于1651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创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今永安寺)。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对北海又进行了大规模地修葺和增建,前后施工达三十年之久,建起了许多亭、台、楼、阁。清乾隆自谓“园林之乐,不能忘怀”,于是把江南园林之精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引进皇家宫苑。北海北岸的静心斋,东岸的画舫斋、濠濮涧等“园中之园”,就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建成的。
到了晚清时期,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修“三海”,对北海的古建筑进行了修葺。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小铁轨,在静心斋前修建了小火车站,慈禧常乘小火车到此游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北海遭到了侵略者的践踏和破坏。在北岸的澂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内的一万个金佛被抢劫一空,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抢掠和破坏。
民国时期
1915年北海辟为公园,1925年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北海公园”。但因管理不善逐渐荒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北海已成为一处杂草丛生、污泥淤积的荒园。民国时期按照《清皇室优待条例》,北海为爱新觉罗溥仪的私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拓宽北海大桥改善交通,中南海的围墙南移,北海大桥向南拓宽,马路南移。1959年,仿膳饭庄迁入北海公园琼华岛北侧漪澜堂古建筑群,作为餐饮经营场所使用。1969-1979年,北海公园以“保护中南海安全”为由而关闭,禁止游人人内。1979年以后北海公园重新对公众开放,1987年北海公园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海公园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区,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占地68公顷,其中水面占39公顷。
气候
北海公园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晴朗温和,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年降水量644毫米,无霜期约180-200天。
水文
北海是北京城内最大的湖泊,北海的水源靠城西北颐和园内昆明湖所蓄的西山泉水和近年新导入的密云水库的水补给,水从昆明湖南端流出,经输水长渠(长河)引至城内,再经积水潭什刹海流入北海。北海水出东面的闸门,入故宫护城河,经通惠河泄入北运河。北海水系是原永定河故道,河道自然南迁后倒下一片原野和池塘,北与什刹海相连,南与中南海相连。
生物多样性
北海公园有桧柏侧柏白皮松油松国槐楸树榆树小叶朴桑树九个树种,截至2017年末,北海公园内共有584株,其中A级古树40株,B级古树544株,“白袍将军”“遮荫侯”“唐槐”等古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有乔木约5000株,灌木8000株,常绿灌木30961株。此外北海公园还有大面积荷花,公园内荷花主要品种有微山红莲、白洋淀红莲、北孙各庄红莲、大酒锦、友谊牡丹莲、太空莲3号。
北海公园内有少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花脸鸭、野鸭、鸳鸯,,以及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的秋沙鸭
园区布局
北海公园主要由琼岛、东岸、北岸、团城景区组成。北海根据“一池三山”的传说建造面成。北海造园采用主景突出式的布局,以琼华岛为中心,山顶为白塔,南面为寺院,南一桥横跨团城与北面山顶和山麓通相呼应。北海公园有两条游览线路,第一条为游览团城、琼华岛,约2小时,线路为团城-北海南门-永安桥-永安寺-白塔-向东下山-琼岛春阴碑-长廊-漪澜堂、道宁斋-阅古楼-回永安桥可出南门;第二条为游览全园风景,约4小时,线路为团城-琼华岛-漪澜堂-陟山桥-濠濮涧-静心斋-西天梵境-九龙壁-快雪堂-阐福寺-五龙亭。
重要景点
琼岛景区
永安桥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桥,明代称“太液桥”,乾隆八年改建为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桥,两侧有望柱48根。1979年时对永安桥进行过全面修葺和加固处理。永安桥桥面全部更新并新装88根莲花形望柱和荷叶图案护栏板。桥的两端有古石狮、有古牌坊,是北海公园内最大的桥梁,永安桥和白塔山合在一起就是“北海”的标志。
永安寺位于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清世祖福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名白塔寺。寺内建筑有正觉殿、普安殿、圣果殿、宗镜殿、转角房、顺山房和白塔。乾隆六年(1741年)改称永安寺。乾隆八年(1743年)对永安寺进行扩建,增设法轮殿、钟楼、鼓楼和永安寺山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增建善因殿及引胜、涤霭二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二亭内各立一碑,分别镌刻乾隆御制《白塔山总记》和《白塔山四面记》。
“琼岛春阴”为金代“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碑身正面镌刻乾隆皇帝御书“琼岛春阴”四个大字,其他三面分别镌刻乾隆题诗。
阅古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为保存《三希堂法帖》石刻而建,平面作半月形,上下两层,延楼二十五楹,左右围抱。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诏令将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名家书法手迹汇成《三希堂石渠宝籍法帖》并摹刻上石,共刻石495方,后藏于此。
铜仙承露盘是清乾隆皇帝仿汉武帝故事而建。于石座上竖汉白玉蟠龙柱,柱顶端立一双手托盘的铜人,通高6.6米。据记载,汉武帝曾在建章宫神明台置仙人承露盘,用以承接露水,相传用其服药可以长生不老。清乾隆皇帝立此并非为了承露,乃是缀景之物。
智珠殿,半月城位于琼岛东麓山脚下,坐西面东与陟山桥相对,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智珠殿建在半月城城台上,红墙绿瓦,雄伟壮观,四面有五个牌楼相对,中轴对称、布局别致是中国古建筑中比较少见的,殿内原供奉文殊菩萨一尊。半月城因其城池呈半月形俗称半月城。乾隆年间始建称之为般若香台,所以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据说般若香台在琼岛春阴景中,是观景小憩之佳处,乾隆皇帝常在此处观景、饮茶。
东岸景区
濠濮间位于北海东岸的画舫斋和春雨林塘之南,与画舫斋和春雨林塘同期建成,殿宇和游廊均为灰筒瓦屋面。占地面积4416平方米,建筑面积350.12平方米。
画舫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原据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画舫斋位于北海东岸,形似停泊在水边的一条大船,实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画舫斋前殿为春雨淋塘,中有小池,北为正殿画舫斋,东西各有一处精巧别致的院落;东为古柯亭,西为小玲珑。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当年乾隆皇帝经常到此游玩,光绪皇帝曾在此居住,慈禧太后也经常来这里游宴、听评书。
先蚕坛位于北海东北隅,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先蚕坛”,成为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先蚕坛是北京九坛之一,是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皇室祭祀“蚕神”的地方。
北岸景区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横梁跨度13.5米,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殿四面窗扉、楠扇细镂花纹,殿内高处悬挂金匾,上书“极乐世界”为乾隆御笔。殿四面环水,有桥可通,东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栏石桥,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殿内原有南海普陀泥塑一座,山上布有二百二十六尊罗汉佛像,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普陀胜境,故有“罗汉山”和“海岛”之称。
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古庙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从而使这一文物得以复原。
九龙壁是原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96米,厚1.60米,长25.52米。壁的两面用七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两面各有九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唯独这座是双面壁,它是中国琉璃建筑艺术的精华。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位于北海北岸,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为明代普通官房。占地面积约八千七百平方米。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静心斋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珍品。
快雪堂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增建快雪堂院落,192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的著名将领蔡锷(字松坡)将军,经黎元洪批准,将快雪堂三进院落拨作“松坡图书馆”第一馆,梁启超出任馆长,第一馆专藏中文书籍(石虎胡同成立第二馆藏外文书籍)。松坡图书馆内,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1929年初梁启超病故,因经费不足,松坡图书馆两馆合并,1949年5月又与北平图书馆合并,图书馆继续开放几年后关闭。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
五龙亭位于北海太液池西北隅,建于明嘉靖朝(1522-1566年),中为龙泽亭,左为涌瑞亭、浮翠亭;右为澄祥亭、滋香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并安装了青石栏板、柱子。现存五龙亭成为人们眺望白塔及北海湖光山色和休息的地方。
“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境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贯成一线,是北海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西天梵境原为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清代于1759年重修,并向西扩展,1980年经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
团城景区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金代为大宁宫一部分。元代称圆坻,亦称瀛洲。至元元年(1264年)在其上建仪天殿。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改名承光殿,岛四周砌圆形城墙。城高4.6米,面积约6176平方米,周长276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扩建,成此规模。团城上殿宇堂皇别致,松柏苍劲挺拔。承光殿内陈设有白玉佛。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团城横遭洗劫,衍祥门门楼被击毁,白玉佛左臂被击伤,团城上的珍宝文物也被洗劫一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团城多次进行修缮,1961年国务院将团城及北海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仿膳饭庄玉瓮又称“渎山大玉海”,制作于至元二年(1265年)。口呈椭圆形,通高70公分,周长493公分,重约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龙、海马、海猪、海犀等出没于波涛之中,栩栩如生。元世祖忽必烈曾将玉瓮放置琼华岛广寒殿中,传说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广寒殿倒塌,玉瓮失落民间。清乾隆十年(1745年)发现后,乾隆皇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瓮亭,将玉瓮陈设于亭中配以汉白玉雕花石座,命翰林四十人,各赋诗一首,刻于亭柱之上。
文化活动
祈福文化盛典
自1752年开始,每到农历十二月初一,乾隆帝都会莅临阐福寺,举行声势浩大的书福盛典,为家人祈福、为万民祈福。整个仪式由祈福、书福、带福、赐福、迎福,以及受福六个部分组成。2004年,北海公园开始举办北海迎春祈福文化节,文化节结合皇家御苑环境,活动划分为“福、禄、寿、喜、财”五大主题区域。活动引入皇家祈福盛典、皇家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集章纳福、冰上娱乐、冰上音乐会等项目。
北海菊展
2022年,北海公园于10月28至11月13日举办题为“菊灿沁香”的北京市第四十三届菊花(市花)展暨“第十届北京﹒开封菊花文化节”。展览内容包括标本菊、小菊盆景、插花、大立菊、多头菊、造型艺菊等菊花多种菊花栽培技艺,共布置品种菊、小菊、多头菊、小菊盆景、造型艺菊等花卉1万5千盆。北海公园举办的菊花展览从1954年开始举办,至2022年已举办43届。
《印·静心》文化深度体验活动
2023年,北海公园在静心斋景区开启《印·静心》文化深度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引导讲解、中华传统文化展演、糕点品鉴等内容。活动中游客还可欣赏到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昆曲《牡丹亭》、川剧《变脸》等节目。
冬季传统滑冰
清代从乾隆朝开始,每年在北海冰面上,举办大型冰嬉活动。由此清朝以来在北海上举办冰嬉活动成为惯例。民国时期,北海作为公园开放,这片冰面随之成为皇城根下的北京市民冬季溜冰的重要场所。溜冰也成为广大冰上运动爱好者对北海的深刻记忆之一。近年来,北海冬季一直为北京的冰雪爱好者在南门小湖区开放冰场。2019年的冰场活动,还进行了模拟性的冰嬉表演。
其他看点
北海公园游船
2024年,北海公园游船正式开航,北海公园10个码头提供4人座、有6人座、8人座、小摆渡船、大摆渡船、龙舟等10大类460艘游船,还新增了40艘仿古船,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游船营业时间为9:00至17:00。
北海24节气门票
北海公园根据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首发了北海24节气门票,选用了北海24处著名景点与之对应。比如春分,对应的是铜仙承露盘。北海公园在发售节气门票的时候,有的游客姓为了要收集齐24节气门票,特意来排队购买。
保护
2009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单霁祥局长到北海进行调研时指出:北海应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底,北海公园完成了《北海皇家园林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申报文本》(委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并上报市文物局。2012年11月“北京中轴线(含北海)”正式列入中国遗产预备名单,并于2013年1月29日提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大会。
2014年,北海管理处与仿膳饭庄谈腾退问题。仿膳饭庄也非常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把占据仿膳饭庄原址的高档餐饮清退,仿膳饭庄也顺利地从漪澜堂迁回到了它的原址。2016年,北海管理处与仿膳饭庄签署了腾退协议,至此,仿膳饭庄由此搬出漪澜堂,搬回到它北岸的原址。自2016年仿膳饭庄搬迁起,北海公园就开始与天津大学合作,做漪澜堂古建群落修缮方案和保留方案。2019年,修缮方案和合理利用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批复。2024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文化
诗词
影视
重要事件
重大荣誉
相关事件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北海遭到了侵略者的践踏和破坏。在北岸的澂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内的一万个金佛被抢劫一空,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抢掠和破坏。天王殿琉璃阁上至今还留着侵略者的弹迹,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价值意义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中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北海既是一座封建王朝的著名皇家园林,同时又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典型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极高的文物价值。
北京历史见证
北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格局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海一直都是皇家问政、祭祀、庆典、礼佛、求仙、接见外藩与使臣,以及游憩、闲居等与国家政治生活密不可分的核心场所之一。
北海生态价值
北海在降温、增湿、防尘、减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提供生物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至2010年,北海内园林植物每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1770吨,释放氧气1077吨,滞尘155吨,园林植物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741万元/年。北海水面吸热约为21.78E+6(K.KC/年),对周围环境起到了很好的降温作用,其吸热降温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381万元/年。通过植物与水体的生态经济评价,北海的植物和水体所产生的总经济效益约为1122万元年。只要北海不遭到破坏,每年都会持续不断的发挥生态效益及其经济价值。
旅游信息
公园门票
旺季门票:10元/人联票:20元/人淡季门票:5元/人联票:15元/人。
开放时间
4月1日-10月31日:6:00至21:00开放,20:30停止入园;园内景点院落(永安寺、团城、阅古楼、画舫斋、静心斋、快雪堂、小西天、西天梵境、阐福寺、万佛楼遗址)8:00至18:00开放,17:30停止进入。除团城外,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11月1日-3月31日:6:30至20:00开放,19:30停止入园;园内景点院落(永安寺、团城、阅古楼、画舫斋、静心斋、快雪堂、小西天、西天梵境、阐福寺、万佛楼遗址)8:30至17:00开放,16:30停止进入。除团城外,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乘车交通
公交3、13、42、701路汽车;107、111、118路电车北海北门站;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B出口;公交101、103、109、124路电车、685路汽车到北海南门。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历史悠久的北海公园.新华网.2016-09-13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15:42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