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区
河南省安阳市市辖区
北关区,隶属河南省安阳市。位于安阳市区东北部,总面积8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北关区下辖9个街道、1个镇。区政府驻灯塔路166号。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关区常住人口327762人。
历史沿革
清末,安阳县划分10个区。北关区域时为中区、东一区的一部分和北区的南部。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区改为第一区,东一区改为第二区,北区改为第十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安阳城以南、北中山街为界,以东设新邺镇。其中,城外邺东、邺西两个乡的一部分属现行北关区境域。1949年5月,安阳城解放,安阳市划分4个区,第一区即北关区前身。
1955年12月,撤销一区、二区建置,成立解放路、北关等7个街道办事处。
1956年11月,又恢复区建置,第一区改称车站区。
1958年10月,将区改称人民公社,车站区为红旗人民公社。
1960年8月,撤销车站区(红旗人民公社),分别划归文峰区(灯塔人民公社)和安阳桥区(卫星人民公社)管辖。
1972年,筹建北关区。1972年8月,调整市行政区划,设4个县级区,从原文峰区、郊区所辖行政区划出部分区域置北关区。
1973年8月,北关区正式成立,区行政机关驻红旗路北段。
行政区划
2016年12月,安阳县柏庄镇划归北关区。
截至2022年10月,北关区下辖9个街道、1个镇:红旗路街道解放路街道灯塔路街道豆腐营街道洹北街道彰东街道彰北街道民航路街道曙光路街道柏庄镇。区政府驻灯塔路16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阳市北关区位于城区的北关和西关,西以京广铁路为界,与殷都区毗邻;南以西环城路、解放路与文峰区接壤;东从石家沟至漳涧、北由洹北至纱厂,与郊区错落相交。地理坐标北纬36°05′55″—36°10′36″、东经114°19′35″—114°25′47″。总面积89平方千米。
地质
北关区地层属于华北地台沉积类型。土质大部分为黄壤。在构造上位于汤阴地堑北端的汤东断裂和汤西断裂与安阳断裂交汇处,汤西断裂南起黄河北岸,经新乡、安阳向邯郸以北延伸,倾向东,长约90千米;汤东断裂由白璧至淇门,走向约25°,倾向西,长约26千米;安阳断裂西起林州市姚村,经林州市河顺、安阳县许家沟向安阳以东延伸,走向近东西,倾向北,长约55千米。北关区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端,新构造运动剧烈,具有发生中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是国家强度区划八度之内的地震设防区。
地形地貌
北关区境域属于平原地带,为太行山东侧洪积平原的一部分,并与洹河、洪水河冲积平原相互交错。境内地势开阔平整,起伏微弱,呈西北向东南缓降伏。最高海拔80米,最低海拔70米。
气候
北关区气候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冬长春旱。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
水文
地表径流
主要由降水形成。年平均降水量为606.1毫米,最多时达852.9毫米(1998年)。
过境水
过境水属海河水系的洹河及万金渠等客水。
洹河俗称安阳河,源于林州市清泉寺,过横水镇成潜河,至安阳县善应镇小南海以泉群形式涌出地表,蜿蜒东流,经郊区大司空村流入北关区境内,由区东北部出境进入郊区。测定一般流量为8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流量为2400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仅为0.29立方米/秒。
万金渠流经西关街道办事处辖区的马市街进入文峰区,又经解放路中段进入北关区境内,由安漳路东段热电厂出境进入郊区。常年流量10立方米/秒。
地下水
北关区属于强富水区。地下水质量好,矿化度低,一般在389毫克/升~1280毫克/升之间。含水层厚度超过20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3月,耕地3899.06公顷(5.85万亩)。园地335.93公顷(0.50万亩),林地445.93公顷(0.67万亩)。草地1.49公顷,湿地0.1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780.52公顷(5.6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613.94公顷(0.92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1.85公顷(0.27万亩),其他土地31.11公顷(0.05万亩)。
植物资源
辖区主要以林木、花草为主。
林木分用材林木和经济林木两种。用材林木有洋槐泡桐法桐、青桐、海桐国槐、毛白杨、侧柏、栾、沙拉杨等,经济林木有果木、垂柳、松柏等。
花草分木本和草本两种。木本有牡丹、月季、海棠、迎春、腊梅、杜鹃、玫瑰、紫薇等近百种,草本有鸡冠花、丁香花、美人蕉、水仙花、佛手仙人掌、君子兰、黄杨秋等近百种花卉。
动物资源
北关辖区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
兽类有刺猬、、兔、黄鼠狼等。
鸟类有麻雀、鸽、啄木鸟乌鸦喜鹊、燕、鹰、猫头鹰等。
爬行类有蛇、蜥蜴等。
两栖类有青蛙蟾蜍等。
昆虫类有蜜蜂蜻蜓蝴蝶、蛾、蟋蟀、蝼蛄、天牛蚂蚱、吉丁虫、金龟子、瓢虫等。
水生动物有、鱼、等。
矿藏资源
煤及煤层气、铁、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石英砂岩、含钾页岩、霞石正长岩、水泥粘土、饰面石材、地下(热)水等矿藏。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5年,北关区总人口25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关区常住人口327762人。
民族
截至2008年,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20个民族(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壮族朝鲜族侗族撒拉族苗族、白族、彝族布依族藏族傣族哈萨克族黎族水族普米族)。
政治
经济发展
综述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8.5亿元,年均增长15.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416元,年均增长14.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1亿元,年均增长4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7.2:70.8,与“十五”末的4.2:18.0:77.8相比,一产下降2.2%,二产增加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1.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
2014年,北关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7344万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24.6%,高于全市6.1%,增速位居六区第一。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621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1128万元,三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7%。
2019年,北关区生产总值完成139.66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9.16亿元,同比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8.1%。
2023年,北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下降1.8%;第二产业增加值48.9亿元,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32.3亿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0.7:26.8:72.5。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北关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1.7%。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
人均收入
2023年,北关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71.57元,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86.27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56元,增长7.1%。
第一产业
截至2010年,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4个、养殖场(户)55个;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460栋,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10亩;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工程稳步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农田水利化程度达90%以上。
2014年,北关区农村共硬化沟渠3000米,新打机井9眼,地埋管道3000米,引进和推广彩椒、紫甘蓝等名优新稀蔬菜品种20余个,新建标准化蔬菜大棚150栋,小拱棚700栋。2014年,北关区已形成了李家庄、周家营、六寺村3个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彰东街道办事处连续3年被市政府评为“特色农村经济先进街道”。全区常年菜田面积累计达7800亩,经济林果600亩,花卉苗木400亩,食用菌50亩,建有标准化蔬菜大棚650栋,日光温室250栋,小拱棚3600栋,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11720头、859头、1163只、229285只。
2014年,彰北街道冯家庙村塑料大棚14栋,日光温室10栋,定植各类优质苗木2万余株。该村西边的桃村口村也不甘落后,一座占地百余亩、投资130万元的温棚果蔬基地正紧锣密鼓建设中,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温棚桃、杏为主,逐步配套建成后,预计亩效益可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15000元。“精致型”高效农业正以强劲发展的势头向前迈进,每年促进全区农民增收比例可占到70%。
2023年,北关区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亿元,比上年下降1.8%。粮食播种面积86495.44亩,较去年下降27.7%。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3879亩,较去年下降2.2%;秋粮播种面积42616.44亩,较去年下降42.95%。油料播种面积75亩,同比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2026亩,同比增长4.3%。粮食总产量37852.3吨,同比下降29.3%。其中,夏粮总产量19984.6吨,同比下降7.1%;秋粮总产量17867.7吨,同比下降44.1%。油料产量14.21吨,同比增长21.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8756吨,同比增长4.95%。园林水果产量1015.6吨,同比增长6.8%。中草药产量2吨,同比下降9.1%。猪牛羊禽肉产量201.38吨;禽蛋产量185.7吨;牛奶产量77.7吨。生猪存栏619头;生猪出栏1579头。
第二产业
2012年,北关区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18.5%。
2014年1-9月,北关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累计达31862万元,累计增速为21.2%。其中两家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区总量的50.3%,累计增速为35.4%;十三家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区总量的49.7%,累计增速为10.0%。
2015年1-9月,北关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累计达31862万元,累计增速为21.2%。其中两家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区总量的50.3%,累计增速为35.4%;十三家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区总量的49.7%,累计增速为10.0%。
2023年,北关区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3.0%;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1.3%。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第三产业
2010年,北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3亿元,年均增长17.2%。
2012年,北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6.3%。
2014年,北关区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11.9%,六区排名第一。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8%;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45.7亿元,同比增长12.7%。
截至2015年10月,北关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424万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12.0%,六区排名第二。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425万元,同比2014年增长13.9%。1-10月份累计实现零售额102731万元,同比2014年增长48.4%。
2023年,北关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4.6%;金融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5.2%;房地产业增加值14.9亿元,增长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2.1亿元,比上年增长7.31%;利润总额2.8亿元,增长15.89%。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十一五”末,北关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43元,年均分别增长12.9%和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1亿元,年均增长22.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8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6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393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24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21亿元,发放救灾救助资金663万元。
2023年,北关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71.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86.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56元。
基础建设
2008年,城区改造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整治,开展大规模的街区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和危旧房屋,实施旧城改造;辖区49条主次干道全部硬化、美化、亮化;对庭院、道路及休闲场所进行绿化,建成了洹园、双虹园、双阳园、洹春园、观澜园、汇芳园、憩园、紫薇园、承峰园等。建设居民小区有洹北小区、曙光小区、六二六小区、星光园小区、康乐花园、雪莲公寓、万达花园、金水花园等,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居民近4万人。同时建有商场(店)、学校、幼儿园、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花园游乐场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为居民营造了舒适、温馨、安宁的生活环境。
2010年,北关区建成户用沼气池1603座,卫生厕所改建136座;修建农村道路48条,总里程达52.8千米。
2014年,北关区特色商业区围绕人民公园、市妇幼保健院、工人文化宫等辖区独特的商业发展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儿童消费、孕婴保健和青少年培训等特色商业建设,形成了以恒基六一广场为中心的儿童主题消费乐园,以市妇幼保健院为中心的孕婴、儿童、妇女消费产业带,以工人文化宫为中心的休闲娱乐中心等特色商业街区。其中一批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运营。与国内500强企业生活广场项目,一期营销中心已开工建设。投资20亿元的保利文化广场项目已完成6.24万平方米地面附属物的拆除,即将全面开工。
科技发展
“十一五”期间,北关区连续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考核,争取省、市级科技扶持项目17项,累计申报专利268件,授权188件。
2012年,共组织实施各类计划项目63项,科技经费由2006年的16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363万元,年均增长11.3%。2012年来,共投入科技经费1137万元,全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达到85%以上,科技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46%,共有3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31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科技技术贸易交易额3654.2万元。2006年—2009年,我区累计申报专利208件,其中发明47件,占申请总量的22.6%;专利授权171件,其中发明38件,占申请总量的22.2%。
教育事业
2002年,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73所(含幼儿园)。其中,中学9所,小学16所,幼儿园26所,其他学校22所。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全区中小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生毕业率,均保持在100%。
截至2010年,北关区连年“荣获”安阳市教育优秀县区称号,农村16所小学整合为9所。
截至2015年,人民大道小学、自由路小学、永安街小学、健康路小学、灯塔路小学、南厂街小学、园林路小学、安阳桥小学、胜利路小学、豆腐营小学、永安东街小学、南漳涧小学等12所小学。
文化事业
2002年,全区创建文明单位166个。其中,省级文明单位36个,市级文明单位81个。群众性文体活动普及,全区扩建、新建公共活动场所132处;大型广场有市政广场、文化劳动广场、红旗渠广场等,还有其他各类体育活动场馆遍布辖区;组建业余文艺表演团队10多个。
截至2002年年底,共举办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幼儿舞蹈、体育舞蹈等学习班10期,学员400余人,培养文化艺术骨干300余人。为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创作编排舞蹈22个,组织参加省、市文艺汇演、调演50余次。组织全区性的音乐、舞蹈、歌咏、民间艺术汇演等文化艺术活动100余场次,演出节目1500余个,参加表演人员5000余人,活跃了辖区群众文化生活。
2002年,区文化馆为副科级规格,有管理人员4人,设馆长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人。
2010年,北关区新农村书屋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北关文明大讲堂”得到推广。
交通
北关区作为安阳市乃至河南省的北大门,火车站、京港澳高速主出口、汽车站、汽车东站、公交总站均在辖区内,市区四个主要出口占其二,距离邯郸马头机场仅30千米,交通便利。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庙会,又叫“庙市”或“节场”,最早是一种隆重的民间祭祀活动。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安阳桥南边的河岸上有一座龙王庙,老百姓也称之为“大王庙”;河北岸还有一座关帝庙。它们不但是生意人求财祈福的祭庙,也是洹河安澜的护佑神。安阳桥庙会就是为了祭祀“大王”而兴起的庙会,最初源于附近的船工们祈福保平安而约定俗成的活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
明代中后期,洹河漕运兴起,商品贸易流通造就了这一带商业繁荣。肇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安阳桥古庙会,围绕桥南的大王庙和桥北的关帝庙,渐次拉开帷幕。据《安阳市北关区志》记载,“关帝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前来祭拜祈福的人群范围扩大,不仅局限于船工、商家,而且扩展到普通民众,再加上航运商业繁荣,此处成为货物集散的中转站。那时,安阳桥东河岸上修建了便于船只停靠、存货的货栈,货栈中存放大量粮、棉、煤、木料等生活用品。运货的铁轮大车、独轮车、肩挑背扛的脚夫每天来回穿梭于安阳桥到城内的各集市之间。安阳桥村的大街上店铺种类繁多、商品琳琅满目,安阳桥一带一度成为经济繁荣、商家众多的商品集散地。
特色风味
地方风味小吃是大众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北关辖区地方风味小吃由来已久,且源远流长。老一辈人都会做的皮渣,出了安阳界就喝不着的粉浆饭,用荞麦面、猪血混合蒸制而成的血糕,堪称安阳“三宝”;从明朝万历年间流传,曾被乾隆钦定为贡品的燎花、三不沾;百余年历史煦安阳三熏、扁粉菜;在红白喜事上少不了的八大碗,其扣碗酥肉传扬最广;已历300余年,集酥、薄、轻、空于一体的芝麻糖,都是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此外,还有粉皮、筲灌肠、烩菜、老庙牛肉、麻花、腊八蒜、毛丸子、炸菜角、炸糖糕、绿豆丸子汤、豆沫、饸饹面、槐叶饭、安阳菜条、安阳卤面、安阳锅盔等。
旅游名胜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明义士故居
明义士故居是加拿大汉学家明义士博士曾经生活和收集、研究甲骨文的旧居。明义士博士早年来华传教,曾经在此居住达13年,他的四个孩子有三个在此出生。其中1916年生于安阳的次子Arthur Menzies(汉名:明明德)1976-1980年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明明德先生任内曾经到安阳两次访问。2004年11月,安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明义士故居为安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景
漫水长虹:在市西35里固现村西,到傍晚太阳快落山时,河水出现彩虹十分美观。
鹿苑春辉:即大生寺,在市北关外现北关公安分局,春天生辉景色幽雅。民国21年拆毁无余。
韩陵片石:在市东北15里韩陵山定国寺,北魏普泰二年丞相高欢破尔朱兆后建定国寺刻石旌功。
柏门珠沼:在市西45里水冶镇西北珍珠泉,广遂渠发源于此,门前两颗柏树根分首并,形成一门,传说从此门进出不生百病,因而,到此游人,喜欢从此门穿过。泉池中冒出串串水泡像珍珠一般,故曰柏门珠沼。
漳河晚渡:在市西北40里丰乐镇,原安阳、磁州交界处,此处晚上渡河十分明亮,如同白昼不用掌灯。
龙山积雪:在市西南40里九龙山上有一片终年积雪不融。
鲸背观澜:在市北5里,元至元二年建,即今安阳桥,站在安阳桥上看东西两边,河水泛澜景色十分壮观。
善应松涛:在市西南善应村,俗名小南海。
洹水公园
洹水公园是安阳市的一座风景园林,筹建于1984年,1993年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450余亩,其中水面130亩。风景秀丽的园林景观和根据安阳周遭历史典故建成的历史文化公园。洹水公园的名字体现了安阳丰厚的历史底蕴。
著名人物
刘顺(1950—1998),郑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前任安阳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殷契印社副社长,安阳甲骨学会副会长。擅长四体书,能诗文,善绘画,工篆刻,尤其以甲骨文书法见长。
杨清河,男,1967年6月生,汉族,河南省安阳县人,大学学历,建筑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河南超越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1997年,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1998年,被安阳市政府评为优秀私营企业。1999年,杨清河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安阳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1 20: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