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裂,是指534年
北魏分裂成
东魏、
西魏的事件。
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
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
尔朱兆、
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
元晔、
元恭、
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
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
关中投奔
宇文泰,高欢于是在
邺城拥立
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元修在年底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在长安立
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东魏政权在高欢的控制中,550年,被高欢的儿子
高洋建立
北齐而取代;西魏政权在宇文泰的控制中,557年,被宇文泰的儿子
宇文觉建立
北周而取代。
七月,元修亲率军10余万驻防
河桥(今河南
孟县南),命
斛斯椿为前锋,于
邙山(今
洛阳北)北麓构筑营垒,抵御高欢军。
宇文泰得知
高欢急行军围攻洛阳的消息,即与部将商议对策,遂宣布高欢罪行,同时,命部将
赵贵领兵由蒲阪(今山西
永济西)渡过
黄河,径直向高欢大本营
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进攻;另派部将李贤率骑兵1000继续增援洛阳,接应魏帝元修;行台长孙子彦镇守陕城(今河南
三门峡西);自率军进驻
弘农(今河南
灵宝南)。元修命
斛斯椿与行台
长孙稚,大都督、
颍川王元斌之镇守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
汜水镇);贾显智、
斛斯元寿镇守滑台(今河南
滑县),以迎击高欢军的进军。高欢命相
州刺史窦泰领兵攻滑台;建州刺史
韩贤领兵攻石济(今河南延津东北)。贾显智与
窦泰在长寿津(今河南滑台东)相遇,私通消息,商议投降事宜,被其军司元玄发觉,即报告魏元修。元修派大都督侯几绍率部前往,贾显智于阵中叛变,投降
窦泰,侯几绍战死。
北中郎将田怙亦为
高欢作内应,被魏帝发觉后处死。高欢军继续南下,于是月底渡过黄河,向洛阳进逼。面对高欢军的紧逼局面,魏帝元修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奔投梁;有入主张南下投靠
贺拔胜;有人主张西入
关中;有入主张坚守洛口死战。未决之际,
颍川王元斌之因与
斛斯椿在前线争权,未能占上风而弃军奔回,欺骗
孝武帝说
高欢的兵马已到。魏帝元修遂诏
斛斯椿还军,随即率南阳
王元宝炬等,在5000名骑兵保护下,出
洛阳城,西奔关中,向长安进发。元修等在
崤山(今河南洛宁西北)道与
宇文泰派来增援的李贤部相遇。
八月,
高欢派部将娄昭等追赶魏帝元修,请他东返。元修所派镇守陕城的
长孙子彦弃城逃走。
高欢推举司徒、
清河王为
大司马,承制决事。关西大都督
宇文泰派骑兵2000人迎接魏帝元修,自己于东阳驿(今陕西西安西)谒见元修,迎其入长安。
九月,
高欢追迎元修,攻克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进驻
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尔后退驻河东。不久,高欢派部将
侯景领兵击败贺拔胜军。
十月,
高欢在洛阳立清河王世子
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改年号天平。并迁都
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
东魏。
宇文泰领军攻潼关,斩东魏守将薛瑜,俘其士卒7000人,还长安,晋为大丞相。
十二月,逃入长安的魏帝元修因饮毒酒身亡。次年正月,宇文泰等拥立
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改年号
大统,史称
西魏。自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