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发生于
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至次年,是
北魏军统一北方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战争背景
东晋十六国后期,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的有北魏、夏、
西秦、北凉、
北燕等,其中北魏占据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建都于
平城(今山西
大同市东北)。由于北魏能注意巩固内部,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知识,重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注意农业生产,因而发展成为一个较强的政权,由它统一北方的条件接近于成熟。当时阻碍北魏对西北地区统一的主要势力是匈奴族赫连氏的夏政权。它占据陕北、关中和内蒙古、宁夏、甘肃各一部分,扼制着北魏统一西北的战略地带。北魏为实现其统一北方的目的,必先灭夏。因此,魏、夏之战即成为不可避免之势。
战争历程
北魏始光三年(426)九月,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闻夏主
赫连勃勃卒,诸子互相残杀,局势动荡,遂遣司空
奚斤率兵4.5万袭夏蒲坂(今山西
永济西南),宋兵将军
周几率万人袭陕城(今河南
三门峡市
陕州区)。
十月,魏帝自平城(今山西
大同东北)出发,于十一月进至君子津(今内蒙古
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时值黄河封冻,遂率轻骑2万越河袭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
靖边东北白城子)。
胡夏国都统万城始建于东晋
义熙九年(413),夏国役使10万劳力、历时7载建成。城坦高约8丈,基厚30步,上广10步,宫墙高约4丈,蒸土筑就,锥不能进,异常坚固。
夏主赫连昌见魏军来攻,率兵出战,败退入城;魏军于城北大肆抢掠,俘、杀数万人,得牛马十余万,因城坚难下,遂徙其民万余家而还。夏弘农太守曹达闻周几将至,不战而走,周几长驱直入三辅(今陕西关中地区)。奚斤攻克蒲坂,并于十二月率兵进入长安(今西安西北),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氐羌皆降于魏,北凉主
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均遣使附魏。
北魏始光四年(427)正月,魏帝还平城,闻夏主命平原公赫连定率兵2万往攻长安,遂下令大造攻具,再谋攻夏。
三月,魏帝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另遣将于君子津造桥。四月,魏奚斤军与夏军相持于长安;魏帝欲乘虚袭统万城,命司徒长孙翰等率3万骑为前驱,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兵3万为后继,南阳王伏真等率步兵3万运送攻具,另以将军贺多罗率精骑3000居前为候骑,充当前哨。
五月,魏帝留下
龙骧将军陆俟督诸军以防柔然,自率众离平城,从君子津渡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
拓跋焘突发奇想,打算巧攻统万城,决定留下所有步兵,自己亲率骑兵去进攻。所有大臣都认为步兵是攻坚主力,不可舍弃。拓跋焘力排众议说道:“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不得已,然后用之。今以步兵,攻具皆惊,彼必惧而坚守。若攻不时拔,食尽兵疲,外无所掠,进退无地。不如以轻骑自抵其城,彼见步兵未至,意必宽弛;吾羸形以诱之,彼或出战,则成擒矣。所以然者,吾之军士去家二千余里,又隔大河,所谓‘置之死的而后生’者也。”这便是拓跋焘给群臣的理由。(《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
于是
拓跋焘留下大多数大臣和所有的步兵以及辎重,以轻骑3万倍道先行。
六月,魏帝率军至统万城,分兵埋伏于深谷之中,以少数人马至城下诱战,夏军坚守不出,魏帝退军示弱,另遣5000骑西掠居民;夏主得知魏军“粮尽”,且步兵未至,乃急率步骑3万出击。魏帝收众伪遁,引而疲之,夏军分两路追击。时遇风雨,飞沙蔽天,魏军逆风,不利作战,魏帝分出两队精锐骑兵为左右两队,绕到夏军主力身后而顺风击之,大败夏军。赫连昌不及入城,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魏军入统万城,获夏王、公、卿、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以万数,府库珍宝、器物不计其数,马5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
与魏军相持于长安的赫连定闻统万已破,亦奔上邽。魏帝率军东还,以拓跋素为征南大将军,与执金吾桓贷、莫云留镇统万城。
拓跋焘赏罚分明,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拓跋焘成年后,颇识事体,生活十分清俭,讨厌奢华。因此,在拓跋焘进入统万城之后,见夏国皇宫富丽堂皇,大怒说:“竖子之国,一个巴掌大的国家,竟敢如此滥用民力!如此奢华!怎能不灭亡!”有不少大臣向拓跋焘提出,加固京城的城防,并且加强城建。拓跋焘不以为然,说:“古人说得好:‘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造了那么坚固无比的统万城,最后不还是被朕攻灭,国破家亡。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朕更需要人力上战场去打仗,而不是发动老百姓去建造房屋城墙。”而作为国本的军事上的开销,拓跋焘则绝不吝惜。
由此可见,夏国灭亡是于它的奢华残暴是分不开的。
战争评论
军事点评:此战,魏太武帝审时度势,见统万城坚而不强攻,采取孤立统万扫清外围之策,并且极其善于骑兵野战指挥,获得较大战果。
拓跋焘简介
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字佛貍,北魏皇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魏太武帝。在拓跋焘统治期间,北魏统一了
黄河流域,使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魏王朝经拓跋圭、嗣父子两代的经营,统一大漠,东破库莫奚,西败高车,大胜后燕,尽取黄河以北山西、河北之地,隔河与南朝刘宋政权相峙。处于上升阶段的拓跋氏雄心勃勃力图统一北方,拓跋焘为拓跋嗣长子、拓跋圭之孙,他即位后,频频征讨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