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种不二法门,为
汉传佛教天台宗所立,以显示观心大纲。为天台宗高僧湛然的《十不二门》所讲述,十不二门为相互圆融,一念三千即可领悟十妙。 指天台宗所立十种不二法门,以显示观心之大纲者。湛然据智顗之法华玄义所说之十妙,赋予实践之解释,即由迹门十妙立色心不二乃至受润不二等十门,称为十不二门。一般认为十不二门是互不相容、对立的,但由法华圆教来说,十不二门系显示相互圆融,一体不可区分。故从凡夫现实之一念而言,一念本自圆满具足宇宙之一切,观自身为无实体之空,但为虚假之现象,即可悟入十妙之理。
基本内容
十不二门可以分为:
内外不二门
依正不二门
自他不二门
受润不二门
十不释义
十不二门之成立有其先后顺序,内容大致如下:
(一)色心不二门,系根据十妙中之境妙而立。智慧观照之
对象,总摄于一念之中。分别而言,则有色法与心法二种。但因宇宙一切均摄入于凡夫一念之中,故称心外无法。此外,即使是一微尘,亦圆满具足宇宙之一切,故称色法与心法不二,无所区别。
(二)内外不二门,系根据智妙及行妙而立。智慧所观照之
对象,虽有内外之分(即属自己内在之一念心法,与自己以外所有心物之现象),但自三千、三谛之理而言,实无内外之区别,故称不二。亦即内在之心与外在之佛、众生等三法互融,本质上无别。
(三)
修性不二门,系根据智妙及行妙所立。一念之性德,本来具足一切,但必须假借智慧之力,再加以后天之实践修行始可显现,故性与修之关系,宛如水与波;即依修照性,依性起修,故称不二。
(四)因果不二门,系根据位妙及三法妙而立。虽因修德而有因位与果位之别,然此亦仅是本来具足之三千诸法,其现象各有差别,实则因与果二者之本体无异。
(五)
染净不二门,系根据感应妙及神通妙而立。由因果之别,虽可分为被烦恼所污之‘染’,及离烦恼之‘净’,然此亦仅是法性与无明互斥或互用之二面。亦即法性变成无明而作用时,即造出迷之九界,无明变为法性作用时,则随缘而有自由自在之教化作用,故称
染净迷悟无别。
(六)依正不二门,系根据感应妙及神通妙而立。对前所述之净,虽有正报之佛身(
毗卢遮那佛)与
依报之佛土(
常寂光土)之别,但此
依正二报,于理已本具于一心,故无依正之别。
(七)自他不二门,系根据感应妙及神通妙而立。‘自’指施教化之佛,‘他’指被教化之众生。佛随众生根机而施教,众生亦顺适其教化,此乃因众生于理本来具足三千,佛始得以三千之理为果而完成教化,
故自他之感应不二。
(八)三业不二门,系根据说法妙而立。佛陀必以身、口、意三业教化众生,而此三业不外是本具三千之表现,此与众生理具之三千无异,故佛与众生之三业毫无区别。
(九)不二门,系根据说法妙而立。佛之三业作用于教化
对象时,随对象而说方便法与真实教,但其三业是摄入一念之中,于理为同一,故三业所表现之权实之法为不二。
(十)受润不二门,系根据眷属妙、利益妙而立。佛陀对大小权实之机广施权实之益,但能受之众生本具非权非实而成权实之机,故能润之佛亦具足非权非实,以随应权实之机起教化。此即共一地之所生,一雨之所润,故称受润不二。
以上十门,是就迹门十妙立说,然而迹不离本,亦即本门十妙之旨。
不二释义
法华时以前的四时三教,为顺物情为实施权,隔历不融,即称为二。到了法华时,佛随自意开显圆实之理,遍融互摄,平等一如,所以总称为不二。
历史诠释
唐代荆溪湛然(711~782)撰。为湛然法华玄义释签(略称释签)卷十四中之一节,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另有抄录自释签之单行本普遍流通,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又作十不二门义、十不二门论、本迹不二门、
本迹十妙不二门、法华本迹不二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法华十妙不二门、
妙法莲华经本迹十妙不二门、法华
玄记十不二门。 天台大师智顗撰法华
玄义(略称玄义)来解释
妙法莲华经经题之‘妙’义,共立迹门十妙与本门十妙,以阐释佛陀成道之修行与成果两方面。智顗又曾
讲说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等之观心法门,由门人灌顶记录成摩诃止观(略称止观)一书。
玄义与止观二书,可视为天台大师之佛教概论,其后并为天台宗教相与修观方面之经典著作。本书即针对
玄义一书所说
本迹十妙而作之注解,共立色心、内外、修性、因果、
染净、依正、自他、三业权实、受润等十项相对关系之法门,于每项下又援引止观之论点以阐明三千、三谛之要旨,确立十项法门本迹不二、教观一如、解行双修等之真义。故本书可谓总括
玄义与止观两大天台
要典教观相资之宗趣,而成为天台群籍之枢要;于有宋一代,天台宗隆盛,本书更为各方推重,如义寂、
源清、宗昱、
知礼等天台名德皆多次讲布之。 本书之注疏极多,较著名者有道邃之十不二门义一卷、
源清之十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宗昱之十不二门注二卷、
知礼之
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等。
枢要
△二释为三初单就因释二初约法释。
以三千中生阴二千属正国土一千属依。
问
依报亦有假名云何一向在正答并由人能诠属依报何尝自名。
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虽无能所依正宛然。
三谛妙性能融能亡亡则依正不存融则依正宛尔今从融故所以依即正正即依依正宛然互融互入方可得云依正不二况在果中化用不可一向
泯亡但依正相即之处而见依正双亡然兹依正互入所见不同神悟谓其依正之相悉属情境诸佛不断性恶故有普现色身在佛则唯有性善性恶而众生自于性善恶中生于形相其实性之善恶所有境界更互相收复何形貌神智云依正互收乃是三千妙假皆佛所证不思议事今曰二说皆偏当知事中相状即性故融性之互融在相而显相性一体无复异途悉是如来妙证境界讵可见理而非相认事而失性耶。
△二约位释。
是则理性名字观行已有依正不二之相。
虽然未能似显其证而因心中依正已融问相似亦果耶答今取似证证非果乎如法师功德品身现山海等是相似位正中现依也不二之相者然此依正必该十如今但云相正从依正相貌以说文心云即佛界如是相也今谓于十如中指相颇善而惟佛界则失法体佛既能起十界应用故
身土相须通十界或别九界以用法体属九界故若该佛界须约二义一者权应分证亦名佛界二者则指假名寂光法身为佛界也圆通亦云区别身土依正能所故名相状三身四土依正可知今问圆通前云即体之用故有三千妙假依正是果后垂应即用之体是已证遮那依正不二莫不指此为区别耶良由不晓复有附世假立之义是故唯只以寂土法身为体不二。
△二因果对释为四初总明因果对摄。
故使自他因果相摄。
自即己心他即生佛因果通二竖论自己与生为因佛则为果横论三法各有因果因中依正不二摄果依正不二果中亦然故云相摄。
△二别明因生摄果。
但众生在理果虽未辨一切莫非遮那妙境。
前总三法今别在生以生该自又前总该横竖因果今或别竖以众生因理虽然未若他佛已辨果法而动止睹对莫非在于他佛遮那依正之中又或别在横虽然未辨自己佛果依正不二而日用之中莫不已在自己果佛依正妙境。
△三出因局果遍。
然应复了诸佛法体非遍而遍众生理性非局而局。
法体理性同出异名然其性体非遍非局例四土体非垢非净佛悟故遍生迷故局例寂光为净诸土为垢当知名从对得曰遍曰
局体自性彰非遍非局问正义云非遍即局也于生局处佛能遍融非局即遍也于佛遍处生自局限指要释同文心云法体非遍约证故遍理性非局随情曰局问局义可尔法何不遍答理绝百非何遍之有圆通释同今曰正义不合非局为遍非遍为局文心圆通二皆不了本不名遍由对生局所以名遍故圆通以由智通故悟体而遍不云此悟体非遍局文心以理绝百非意谓法体其实是遍云非遍者由遣执也不云本不名遍非由遣执问若云本不名遍何金錍云心体本遍答由对今日情局故云本遍性乃无名岂云本
遍问对局名遍但得相待若绝待遍岂对局得答绝亦无寄绝遍何在。
△四结因果斋致。
始终不改大小无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别。
由前理体非遍非局性恒常住故云始终不改言始终者众生迷真起妄则真终妄始佛返妄归真则妄终真始如净名记云若从事说若
见法性始则见无明终从见法性终名见无明始虽经如此始终若其理体非遍非局如如何易故曰始终不改理既非遍若云遍大其亦无妨理之非遍理既非局若云局小其亦无妨理之非局意言大小遍局皆无妨此非遍非局之理体也又局小之理与遍大之理既是一体非遍非局遂使大遍不妨局小局小不妨遍大故云大小无妨已上出于能融不二之理体也而此理体在生在佛不曾暂别故曰因果理同以此能融之理融于依正则不间因果何者生因亦此理果佛亦此理因果之理既同则因中依正由此理故故依即正正即依而依正无别其果上依正由此理故亦依正无别此约生佛各论依正何别又果由此理依正不二因既同有果上之理则因中依正与果依正故乃无别此乃以果显因若以因显果因中之理本具依正不二其果上之理既同因理则果上依正与因本具依正何别此约生佛对论依正何别。
△三单就果释三初示所现依正。
故净秽之土胜劣之身。
别约果后所现依正然其净秽胜劣竖则三土迭论横则三土各有。
△二同法身寂光。
尘身与法身量同尘国与寂光无异。
下三身土皆云尘者言其多也妙记云诸身既与法身量同诸国亦与寂光无异诸即多也寂光依正之二既一法体三土既即寂光
应身既即法身是则三土诸身亦依正不二。
△三显互融不二。
是则一一尘刹一切刹一一尘身一切身。
一尘之刹即一切刹而云一一者非独此一尘刹即一切刹亦乃彼一尘刹即一切刹故云一一由上但示依正相即而未明
依报即依正报即正今示依正各自互融文心至此引妙记尘刹重重相入为未了者以事显理之文意谓理即无相但以无明未尽故有重重相入之相乃以此事而显于理互融无相今曰以事显理须通二义一者以果上依正互融之事而显众生因迷之理具此依正互融之事故云以事显理莫闻理言便谓无相二者以所融依正之事而显能融之理理何以融必融于事故寄所融之事即显能融之理非谓显于理绝依正人不见此遂成异说。
广狭胜劣难思议。
释上一一尘身皆难思议广狭约所被之境签云被多世界为广被少世界为狭胜劣约能被之身虽摄广狭意在能被。
△三结。
若非三千。
结上因中依正之二。
空假中。
结上因中一念不二。
结上果中之用。
如是方知生佛等。
因果皆有依正不二。
彼此事理互相收。
理因果事各有依正不二是同故云相收又依正是事三谛是理以理收事即二而不二以事收理不二而二此因彼果皆有事理。
△三结。
不别而别
染净是感应依正是神通从感应成神通故依正由染净。
△初标。
七自他不二门者。
此门一性为不二
体言自他者一约过德迷为性过故有自他如辅行云故推此具为心为缘心自缘他德悟三谛故归不二如辅行云不得而得三谛宛然由离性执而悟三谛二约体用俗有事理故分自他如辅行云
俗谛理者缘于俗谛恒河三昧言俗事者缘众生病及神通等利生之事以利生为他故三昧为自了此自他即空中一体故为不二三约中边以真为自以俗为他如辅行云自谓内照他谓随缘此亦真俗异名而已了此自他即是中道乃为不二四约亡照以照三故乃有自他空中为
自俗谛为他了此自他即是一性为不二也第四一义正是今文分自他矣空中为自所化为他故能化应用通
自通他从所依之体是自从所被之机是他以喻显之镜明是自
物形是他中间之像乃通自他全镜明以为像故像为自由形貌而为像故像为他像即能化应身者也应身相貌同机为他应身之体空中为自故此能应通自通他其下文云能应虽多不出十界若取能应之体体是空中故乃为自能应之像从物而有还属于他是故机应皆在利他三千所摄晓此法理不妨以应为自以感为他问若约法理则成体用不二者耶前文已云俱体俱用今何复说答法理虽同用与不等前辩因果不二故俱体为果俱用为因今于化他中辩
自他不二故能应之体为自所应之用为他若谓不然只如以应为自以感为他上染在机净用在应亦可难云何故再辩问可以像相为应自否答亦有此义约像与形义异而辩但非今文自他之意今文不取应用用边名之为自乃取应用体边为自。
△二释三初示本具自即益他二初单约应释二初示自他本末二初标。
随机利他事乃凭本。
能随之自
所化之他标末也今日果用即自益他事皆性具标本也。
△二释二初释本。
本谓一性具足自他。
虽语自他文意在本一性平等为能具也空中之自俗谛之他皆所具也又就三谛中自论能所空中之自是能具也俗谛之他为所具也所以空中通能所者名从对得则为所具体自性彰则为能具若晓此意下文或以空中喻镜无所妨也圆通云一性即空中也自他即妙假感应也今谓此说对面违文既云自行唯在空中岂非今文自字者耶然今亦可云一性即空中故一性是自也以一性空中之自能具俗谛之他故云一性具足自他。
△二释末。
方至果位自即益他。
至果以空中而益物也须了本谓一性具足自他者斯举天然性体在迷在悟不曾增减无见方至之言以性在迷而解。
△二示自他法理虽云一性本具自他未知自他是何法理故今示之又二初通举。
如理性。
同前一性。
三德三谛三千。
同前自他举三德者他宗以谓惟果显证故今特语果德本有举三谛者理本天然举三千者乃是今文指南之道若以下文显之则今三千但在俗谛若以当文类之而此三千即是三谛以对一性是亡皆在而照中辩是则三谛而自而他圆通以理同前一性其说甚善而三谛等不同自他此为失旨。
△二别判。
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三千赴物。
三德三谛通该自他于三千中别指于俗又三德俱中三谛俱空三千俱俗然约三谛三观以辩自他者一者克体空中属自由见思无明牵生迷理障自己故假即属他尘沙不能牵自己报障化他故二者随具在乎己者皆自也成佛岂无慈悲果证须了万法出乎物者皆他也为他必说空中益物乃令断惑是以三俱自行三俱化他识向二义方可解会随智随情随情智耳。
△二机应共释二初明机应不出三千。
物机无量不出三千能应虽多不出十界。
感应三千必该自土须知二意一者自行因果之俗该摄三身及以四土皆名为俗乃以平等一性为真如辅行引十义辩土前九三千成差别义后一乃是诸土之体平等理也二者化他能所之
俗机在
三土应用随机亦在三土此克体也若随具
诠辩法身寂光为生立名亦在用收则该四土又实报中有分证寂光亦可通四但克体收皆三土耳土既如此身亦例然又从教旨以圆教机皆名寂光此则约于所为以说故妙玄云圆佛一时照于十界寂光土机良由
化机为令契于寂光故也。
△二明身土不出寂光。
界界转现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
此就物机三千能应十界点示一性为不二体一身转现诸界身者并由一性本具于
他他即三千转现无穷不出一性现土亦然而云一念者就法言之也下云寂光者功归言之也即是平等非垢非净之寂光矣问今文身土互现互生机耶应耶答通机通应通机者如于同居得四教益即是同居见于方便及以
实报见身亦然若作应愿通生三种眷属则于实报方便见同居也见身亦然若以今文会前一性本具自他者乃通二义一者前文通语具自具他今文别举一性具他故一念寂光即是平等一性者也二者于前两重能具之中乃约空中而为能具即是今文一念寂光界土化用既是所具不离空中故云不出其体用既同故
自他不二即以平等一性体是空中乃会亡照成体用义约此体之自对化用之他为自他门下去镜明皆同此意。
△二示由具三千机应道合二初法二初示机应元由。
理即前文一念寂光或指空中或指平等在果故满在迷故具具之与满同一三千由佛有生乃可应由生有佛乃可感今辩
自他不二非以只一三千而论不二但取三千他用即自行空中故不二也若直以三千作感应不二则未见于自他不二由众生虽具理既未显则无自行所证之德佛既理满自行己证故即自行而益于他是全理满为能应也是故文中于机以三千在理具之下于应以理满在三千之下深有意哉故于佛边虽语三千乃取三千空中理满为能应也其于生边虽语理具乃取
理具三千善恶为能感也能应三千空中是自能感三千是他乃是今文不二之旨若不如此何以贯通上下之文且上文云自即益他而下文云不起自性应无方所。
△二示感应道合。
应遍机遍欣赴不差。
应遍于机机遍于应欣故即赴感应无差问机应无差皆由三千如何以应为空中耶答今文无差须该二义一者单就他字而论应亦三千感亦三千斯亦可云感应无差但于应中乃取应同众生之用为无差尔故曰化他三千赴物能赴能化是应所赴所化是机故此能所无差皆在他字收也二者自他共论自之一字亦是能应于能应边取能应之体空中为自对于化他是故乃曰自他不二良由三千空中之理已显满故故应为自赴而不差。
△二喻三初立。
不然岂能如镜现像。
若不许于由
理具满三千故机应不差者岂得如镜现像者耶今不言
形语像必有下不言镜但云形对理必是镜然
镜喻对法若不分明则法理有碍今略辩之涅盘疏云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则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
章安取明能现像边故以明为假若止观中
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若妙记中镜明性十像生修十亦以明喻空以像喻假团圆喻中或可以明而喻空中像喻于假镜圆以喻平等一性其性十界者十界二字是所具故同像性之一字是能具故同明今文亦通此之二义一者镜喻平等即本谓一性明喻空中之自像喻赴物之他镜必有明下云由尘所遮义含明也二者以镜同明皆喻空中像即喻假知此意已可以语法。
△二释三初顺释。
镜有现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
理即道理性即性分问理之与性何所喻耶答先明感应法理然后方可说喻一者通论二者别论于此各有二义通二义者一者通明机应二者机应通有空中之理及三千事文云理(机空中也)具三千故能感三千理(应空中也)满故能应若别论者一者别在能应如前文云随机利他后云方能称性施设万端及应无方所等二者应别空中机别三千且此应用如何得起岂不由佛自行己证空中者耶于机虽有空中之理与三千之事而不取空中为能感但取三千之事者以空中理体一切咸有何故复有不感佛者由未有于能感之事由众生在事发善恶秽故于能感别在修事问由
理具三千故能感且理具三千岂修事耶答空中之理是能具三千俗事是所
具然此所具若即具而造造即是事故论感佛之机
造善造恶乃是修事以此修事全是三千与佛果用其实无别但为空中之体性迷未显故三千妙用亦乃未彰于是指之
为理具尔能应非无修事别取空中者一切众生何不能应由未显此空中之体若体未显无由应物如云三千未显验体仍迷由体显故三千用显今文自他正取能应之自能感之他咸是天然本性所具如来证此自即益他
自他不二从此而立若从喻说亦别在应其
镜喻者欲喻此应如何得起故以镜喻空中之体形喻能感之机虽然以像而喻应用但欲显于因镜能像推功在镜故以镜有现像之理喻于能应空中之体若但有镜体而无形事像何所起能起之形虽然以空而为其
体空喻理具形喻三千感像在形而不在空是故形有生像之性下云形事即性分是事不见此意徒或云事及云理耳问何云形以空为体耶答今从事说像依镜明而现故揽镜明而为像体形从虚空而立故揽虚空而为形体故楞严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通立依正皆名世界。
出处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6 册 No. 1927 十不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