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和
唐代乐名
唐 代乐名。 唐 初 祖孝孙 斟酌南北,考证古音,修定雅乐制成。名目是:豫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和、昭和、休和、正和、承和。
基本信息
shí èr hé唐代乐名。
唐初祖孝孙斟酌南北,考证古音,修定雅乐制成。
名目是:豫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和、
昭和、休和、正和、承和。
其乐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号《大唐雅乐》。
十二和之细目如下:
一曰豫和,以降天神。
二曰顺和,以降地祇。
三曰永和,以降人鬼。
四曰肃和,登歌以奠玉帛
五曰雍和,凡祭祀用以人俎。接神之时用曲亦如此。
六曰寿和,以酌献、饮福。
七曰太和,以为行节。
八曰舒和,用于文、武二舞之出入。
九曰昭和,皇帝、皇庆子举酒时奏之。
十曰休和,皇帝、皇庆子用饭,肃拜三老时奏之。
十一曰正和,皇后受封时奏之。
十二曰承和,皇太子在东宫,有会时则作。
词语出处
其乐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号《大唐雅乐》。《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初, 祖孝孙 已定乐,乃曰‘大乐与天地同和’者也,制《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数。”按,《十二和》乐词见《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唐祀圜丘乐章》。
参考资料
十二和.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17:39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