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铺街道,隶属于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地处灞桥区西部,
浐河西岸。北靠
未央区大明宫街道,南依
雁塔区等驾坡街道,西接
新城区胡家庙街道,东临泸河与
灞桥街道相邻,总面积15.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原为古长安城东门外十里的一个驿站。据无量庙碑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临浐河设驿站,名为浐河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改称十里铺。清嘉庆《成宁县志》称东十里铺。
建置沿革
1949年,属西安市第十区,分设2乡。
1955年1月,属长乐区一和二乡,一乡驻尹家街,二乡驻十里铺街。
1956年4月,一乡和第二乡部分村庄合并,设十里铺乡。
1957年7月,划归灞桥区。
1958年,为红光公社十里铺管理区。
1960年5月,为长乐公社十里铺管理区。
1961年4月,成立十里铺公社。
1966年10月,更名向阳公社。
1968年2月,复名十里铺公社,属西安市郊区。
1980年4月,复属灞桥区。
1984年5月,改设十里铺乡。
1994年6月,改设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2年,十里铺街道辖十里铺、长乐坡、长石、华清园4个社区,草南、草北、张家坡、黄家坡、高楼、尉家坡、长乐坡、小寨、张家湾第一村、张家湾第二村、十里铺、董家门、尹家街、米家崖、蒋家湾、李家堡、周家坡、苏王、老人仓、杜家街、秦孟街、杨家湾22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辖十里铺、华清园、长乐坡、长十路、草北、尉家坡、李家堡7个社区,张家坡、黄家坡、高楼、草南、长乐坡、小寨、张一、张二、杨家湾、十里铺、米家崖、蒋家湾、苏王、周家坡、杜家街、秦孟街、董家门、尹家街、老人仓19个行政村;下设32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十里铺街道下辖14个社区、9个村。办事处驻十里铺街。
地理环境
十里铺街道地处陕西省
西安市灞桥区西部,浐河西岸。北靠来央区大明宫街道,南依雁塔区等驾坡街道,西接新城区胡家庙街道,东临泸河与灞桥街道相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2千米,总面积15.6平方千米。距区人民政府4.10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辖区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万人,城镇化率29.4%。总人口中,男性50286人,占49.3%;女性51714人,占50.7%;14岁以下10009人,占9.8%;15—64岁75072人,占73.6%;65岁以上16919人,占16.6%。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101967人,占99.97%。2011年,十里铺街道人口出生率4.2‰,人口死亡率2.7‰,人口自然增长率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53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十里铺街道财政收入达到3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第二产业
2011年,十里铺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2011年,十里铺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职工0.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商业网点890个,已成为省级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十里铺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交通运输
十里铺街道交通便利,陇海铁路横贯东西,西(安)临(潼)高速公路、709、203等数十条公交线路穿梭其境,米秦路直通东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幼儿园(所)7所,在园幼儿1100人,专任教师78人;小学7所,在校生1628人,专任教师157人,完全小学7所,在校小学生2900人,教职工2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453人,专任教师7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辖区内职业技术学校4所,即西安工业技工学校、陕西陇海技校、西安现代机电技术学校、西安华夏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高等院校1所,即空军工程大学。2011年,十里铺街道教育经费达0.1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1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1.8%、3.3%。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有锣鼓队、秦腔自乐班等群众艺术团体25个,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芯子、高跷、粗铜器等。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体育场地35个,100%的社区和农村安装体育及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达占常住人口的85%。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十里铺街道各级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19个,病床156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61张,固定资产总值0.3亿元。专业卫生人员268人,其中执业医师109人,执业助理医师51人,注册护士108人。2011年,十里铺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万人次,住院手术359台次,出院病人970人次。2011年,十里铺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5‰、2.2‰、1.7‰。
社会保障
2011年,十里铺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9户,人数323人,月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07元,比上年增长9%;城市医疗救助78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3户,人数233人,月支出9.9万元,月人均427元;农村医疗救助18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2人次,共支出11.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85人次,支出1.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人。社区服务设施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4个。新增就业人员500人,有19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7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6566人,比上年末增加211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647人,比上年末增加373人。
历史文化
米家崖遗址
米家崖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西岸,分布的中心区域在西安市灞桥区米家崖村周围。遗址南北长约2.5千米,宽约0.5千米。主要的出土物为陶器、骨器、石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骨器的制作技术极为发达,磨制精细,出土数量多。玉器有少量发现并多数残损。
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因为米家崖一带出土的红陶与半坡文化遗存接近,比如有与姜寨遗物相似陶罐、陶盆、陶碗,这些器物在造型及装饰手法上与姜寨器物不分伯仲,姜寨文化就是典型的半坡文化遗存。再是为客省庄文化遗存,米家崖遗址出土的许多物品属于这一时期,比如双耳斝、鬲、三耳罐、双耳罐等与康家遗址遗物如出一辙。
2016年5月23日,中美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发现了5000年前酿制啤酒的证据,这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酿酒证据,说明中国古人可能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享受喝啤酒的乐趣。他们在米家崖的两个窖穴里发现了与制酒相关的器物,包括阔口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可移动的灶,年代测定为介于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通过残留物的科学分析,从中找到了啤酒酿造的三个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