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雨蛙
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
华南雨蛙(学名:Hyla simplex)是雨蛙科、雨蛙属的两栖动物。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或宽圆而高;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短斜行。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边缘沟;指间基部有蹼迹;关节下瘤及掌部小疣清晰。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跳关节达眼后角,;趾端与指端同,吸盘略小;关节下瘤及蹠部小疣清晰;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背面皮肤光滑;颞褶细而斜直;内附褶棱状;腹面满布颗粒疣。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33-37毫米,雌蛙体长40毫米左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或宽圆而高,吻棱明显,吻端和颊部平直向上;鼻孔近吻端;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短斜行。
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边缘沟,第三指吸盘略小于鼓膜或与鼓膜几乎等大;第二、第四指等长,指间基部有蹼迹;关节下瘤及掌部小疣清晰。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跳关节达眼后角,左、右跟部重叠,足短于胫;趾端与指端同,吸盘略小;外侧3趾间具半蹼;关节下瘤及蹠部小疣清晰;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光滑;颞褶细而斜直,其上无疣粒;内附褶棱状;腹面满布颗粒疣。生活时背面蓝绿或绿色,体背面绿色与体腹面黄白色在体侧截然有别,体侧和前、后肢均无黑斑点。
雄蛙体略小,第一指婚垫棕色;有单咽下外声囊,咽喉部皮肤松弛;有雄性线。
第36-40期时全长平均31.5毫米,头体长约12.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2.2%左右。早期蝌蚪生活时背面黑色,两条金黄色宽带纹自吻或眼后分别在背上方至尾肌前部上方,逐渐变窄以至消失,尾肌下部无黄色纵纹,尾鳍无斑点或很少斑;后期蝌蚪背面的宽纹渐成绿色,背面黑色变浅,尾鳍上出现斑点。体肥硕、尾弱,早期者上尾鳍从吻端开始,后期者在背中部;眼位于头两极侧;出水孔位于体左侧,无游离管;肛孔斜开于尾基右侧。上唇中央约1/3的距离无乳突,两侧居乳突2-3排,排列不规则;下唇乳突2排参差排列,口角处副突较多;唇齿式为Ⅰ∶1+1/Ⅲ。
生活习性
华南雨蛙多生活在海拔50-1500米的林木繁茂的地区,常栖息在林边或高秆作物上。在中国海南该雨蛙生活于海拔20-300米各类水域附近的草丛间或常在甘蔗地或竹林里,雨后在玉米叶上、田边树上、灌丛上鸣叫,鸣声响亮。在中国广西南宁该雨蛙栖于芭蕉、菠萝、甘蔗的叶上或竹林或小树丛中;3月下旬开始鸣叫。该蛙不完全冬眠,曾于1963年12月31日在中国广西医学院院内发现该雨蛙非常活跃,当时气温24℃,湿度80%。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越南、中国,也可能分布于老挝。
中国分布:分布于海南(澄迈、琼山、文昌、乐东尖峰岭、三亚崖城)、浙江(开化、江山、松阳)、广东(高州、茂名、粤西沿海)、广西(南宁、凭祥、兴安、资源、金秀、玉林、桂平、上思、六万大山、大容山)。
繁殖方式
在中国广东大陆该雨蛙产卵在树叶折叠处有水的间隙中或产卵于池水中的杂草上,有的还产卵在树木或竹竿裂缝之积水中。在广西南宁该雨蛙4月间产卵。在海南岛1月初可采到成体,4月间获得刚完成变态的蝌蚪;7-9月在文昌、尖峰岭等地采到仅有后肢芽的蝌蚪,可推断此雨蛙在海南岛产卵不受季节的限制。卵产于静水塘或临时水塘内;蝌蚪底栖。
亚种分化
费梁等(2000)对海南岛标本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分布于中国海南的华南雨蛙(Hyla simplex hainanensis)与华南雨蛙(Hyla simplex)的原始描述和产于广西(南宁、龙州、凭祥)的标本有明显区别:广西标本从吻端,沿头两侧及体侧有很醒目的深棕色细线纹,该线纹一直延伸到肛部会合,此特征与华南雨蛙(Hyla simplex)的原始描述相同;海南标本则无上述细线纹,两者很易区别,因此将海南标本定名为Hyla simplex hainanensis。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华南雨蛙能攀缘到高秆作物的上部,如玉米、棉花、甘蔗、黄麻、水稻等。能捕食爬在庄稼上部的多种害虫,如玉米螟棉铃虫卷叶螟稻叶蝉以及鞘翅目昆虫。
参考资料
Hyla simplex.The 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3:2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