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小石积
蔷薇科小石积属植物
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 C. K. Schneid.)为蔷薇科小石积属的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株高达3米;小枝细,幼时密被灰白色柔毛;冬芽小,扁三角状卵圆形;小叶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5-1厘米,先端尖或窄尖;小叶柄极短或近无柄;伞房花序有3-5花,萼片卵状披针形,全缘,花瓣白色,长圆形;果呈卵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形态特征
为蔷薇科小石积属的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1-3米。小枝细弱微弯,红褐色或紫褐色,幼时密被灰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多年生枝黑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小叶片7-15对,连叶柄长2-4.5厘米,幼时被绒毛;托叶披针形,有柔毛,早落;小叶片对生,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0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或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均疏被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极短;叶轴上有窄叶翼。
花两性;顶生伞房花序,有花3-5朵,直径2-3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早落;萼筒钟状;萼片5,与萼筒近等长,外面有柔毛;花瓣5,长圆形,白色;雄蕊20;花柱5,基部被长柔毛,柱头头状。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蓝黑色,萼片宿存反折;小核5,骨质,表面粗糙。花期4-5月,果期7月。
产地生境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1500-3000米的坡灌木丛中或田边路旁向阳干燥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甘肃。
生长习性
生长适温15℃-26℃度;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有播种、托插。
种子采集与调制:选择生长迅速、健壮、无严重病虫的壮龄华西小石积作为采种母树,果实由红变黑时成熟,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进行种子采收。种子采回后及时处理,先装入尼龙袋中沤2-3天,然后隔着袋子用脚来回采踏,直到种子与果皮分离,之后用水冲洗干净,除去虫蛀粒,摊于通风处阴干,经常翻动,待种子含水量为10-20%时,装入麻袋,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备用。
浸种催芽:用45℃温水,加入0.5%高锰酸钾,搅匀溶解,把种子倒入水中浸泡2小时,清除浮在水面的秕种,换水浸泡48小时后捞出进行催芽。将浸泡过的种子放于竹筐内,盖上湿毛巾或湿布,置于通风向阳或温暖处,每日用清水冲洗种子2-3次,当有1/3的种子裂嘴露白时便可播种。
播种:
容器规格:容器太小不利于根系生长,也影响人工林的生长。容器太大则质量大,搬运不便,故选用的是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
基质:选用3泥炭土:1蛭石(体积比),泥炭土具有含水率高、通气性能良好、重量轻的特点,育苗效果较好。
装土和排列:装填基质时不要压得过紧,将装好的容器整齐摆放在已平整好的苗床上。摆好后,每床四周培土,以防止营养钵倾倒。苗床之间间隔30厘米作步道。同时在圃地四周修建排水沟,以免积水造成苗木根腐。
播种:种子应播在容器中央,播种量为5-8粒,用营养土覆盖种子,播种后加盖经过消毒细沙,既能防止水分蒸发和日灼,又能避免灌溉或下雨冲击幼苗和表土。
栽培技术
种后管理:即用遮阳网进行遮荫,播种后视天气情况,一般3天喷水1次,以保证出苗,出苗率可达86%,随着苗木生长阶段不同,浇水量也有区别。苗木出土1个月后,撤去遮阳网,就可以补苗、间苗,做到及时拔草,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苗木出圃:经2年培育,华西小石积出圃率80%左右,苗高达40厘米,地径达0.6厘米的规格,就可以出圃上山造林。
病虫防治
幼苗出齐后每10天喷洒0.5%的高锰酸钾液防治立枯病,喷40%的乐果0.6%溶液防治蚜虫
主要价值
药用
华西小石积的叶和根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湿之功效。主治咽喉炎,腮腺炎,痢疾,肠炎,腹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水肿,子宫脱垂,痈疮,无名肿毒,外伤出血。
观赏
华西小石积春季开白色素雅串串小花,秋季满树果实像串串黑色珍珠,是有开发价值的景观植物,可以作为盆景、地被、绿筒及景观树。
参考资料
华西小石积.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6:5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