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山
古冰川及火山遗址
南宫山,是巴山深处罕见的古冰川火山遗址。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冰川地貌,集奇、险、野、秀、幽于一身,千姿百态、奇趣横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因主峰并排三峰构成笔架状,又称笔架山
历史沿革
1992年,政府对南宫山进行了旅游开发,1997年5月1日,南宫山以森林公园的名称正式开园,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建成22公里旅游专线、修通16公里环形游览步道、景区通讯通电工程基本完成,开发了二郎坪景区和金顶景区,开放了南宫观、真身殿、绮绣阁、观音望海等30余处景点,修建了金顶宾馆、二郎坪山庄、观景亭及星级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较有名气的生态旅游品牌,在省内及周边省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8年,陕西省旅游设计院完成了主景区规划,总体定位“云中净土,世间桃源” 提出将南宫山打造成以宗教文化旅游为核心吸引物,以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以会议科考旅游、民俗节庆旅游等为辅助的、六要素齐备的、中国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以及休闲度假目的地。具体是:(2009—2015年)重点开发南大门入口引景区和以金顶为核心的宗教文化体验区,打造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南宫十八景”,突出宗教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自然观光旅游三大主题,力争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让南宫山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进行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善旅游发展支撑体系。代表南宫山旅游形象和具有拉动作用的旅游项目相继启动。远期(2016年~2020年)抓好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基本完成宗教和休闲并举的旅游格局。发展重点一是对花里镇进行空间格局上的重构和梳理,完成对休闲度假产品的深度开发。二是强化北入口的休闲游憩项目,加快汽车营地、特色客栈、探险步道的建设,完善生态与健身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让南宫山在精神内涵上形成佛教圣境的高度,在内容形式上形成互动参与休闲探险的多元化旅游景区
根据此规划,陕西延长集团和陕西旅游集团将在一期斥资2.5亿元,二期斥资7亿元进行南宫山开发建设。2009年8月20日南宫山成为第五批拟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中的一员。国家旅游局2009年12月28日以旅办发[2009]205号文件发布公告,北京八达岭长城等85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我县南宫山景区名列其中.基本简介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安康市岚皋县东部,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经营面积7648公顷。由二郎坪、金顶、火山石、高山栎和莲花寨五大景区组成。公园以高僧弘一大师真身、古生代火山多次喷发的流迹、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原始次生森林闻名遐迩,已成为陕、川、鄂、渝毗邻地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6),山上始建道观,至清代逐渐演变成佛教胜地,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七月初二,高僧弘一大师在金顶莲花盆中圆寂,真身百年不腐,为南宫山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主峰金顶海拔2267.4M,旁列两峰,三峰耸峙,形如笔架,直插云表。两侧遍地4.2亿年前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石林,峥嵘嵯峨,鬼斧神工,姿态万千。在飘荡的云雾中,如佛如仙,似人似兽,流连其中,如到人间仙境。海螺石,吹之能响,声震幽谷;磬石,击之有声,悦耳动听;无源方池,久旱不涸,久涝不溢,千年古栎,佯死复生,树上长树。高山飘雪花,低山开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溪流飞瀑,云岚蔚蒸,空山灵雨,气象万千。
山之南坡,巨砾堆垒,冰斗、角峰、围谷、面积大,保留完整,为大巴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这种集古生代和第四纪冰川于一体的奇异特征是国内罕见的,因此有极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这里森林环境优美,生物种类繁多,风景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1800多种,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珙桐(中华鸽子树)、红豆杉、麦吊云杉、银杏、延龄草、野大豆等31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苏门羚、灵猫、金雕、锦鸡、大鲵等28种。
佛教圣地
南宫观建于北宋靖康二年,有诗为证:平利西北有名山,中峰金顶顶上天。左右秀峰成笔架,靖康二年南宫观。当时有庙宇19间,道士十余人,香火旺盛,远近有名,宏一达慈在此修炼。据《砖坪县志·祠庙》云:“宏一庙在城隍庙西,厅民公建,祀宏一仙者。”又在附传中作了详细记载;“宏一仙,张姓,宏一其名。性孝谨,家贫,以佣工养母。母卒,始于笔架山结草庵,习修炼术。人与言,亦惟以孝、悌、忠、信常道应之,非高谈玄妙者,卒于道光末年。相传:仙将以肉躯飞升,为其弟子所误,坠岩下。岩高千仞,下皆乱石。仙坠其间,肌肤完好如故,士人即于山上建庙祀之。咸丰时,始迎祀城中,同治元年,郭逆入城,,偶刃其手,逆党遂皆卧病,逆惧,乃建醮去。自是颇著灵应,远近供奉者大至,今稍衰息矣。”张弘一(又作宏一),贵州湄潭县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幼家贫,佣工养母,母卒后遂入四川仁寿县觉钟寺出家,辗转至湖北郧西县极乐寺当方丈,后又到笔架山结草为庵,修行道术。
清嘉庆年间,南宫观曾一度改为观音殿,成为佛教寺庙。曾有山门联曰:勿谓佛法渺茫现有莲盆昭圣迹;始信神功浩大长留肉相显威灵。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初二,主持宏一达慈和法众达鉴自觉大限将至,全迦趺于木制莲盆内,弟子通鉴等跪拜于前,二人题偈一首:“红(宏)光闪烁下灵台,一派恩爱若尘埃。达彻十三劫前事,慈光巍巍大我怀。法语重重点孔毅,众口作词透心才…”;这其实是一首藏头诗,隐含有姓名、身世和志向。语毕,二人溘然长逝。通鉴分别修建舍利塔,将临终偈语刻作塔铭。清道光年间,宏十达慈舍利塔崩塌,暴露出的肉身法相不胫而走。光绪年间,有人将肉身背至县城,供奉在城隍庙内,后又建宏一大仙庙。 1953年,善男信女半夜将肉身盗走,藏在城东岚河北岸五里堰一洞穴内,后被杨和尚(杨和尚本名杨财元,法名绪仁,岚皋县洋溪河人,1934年出家,曾在洋溪河庙、岚皋城隍庙当过和尚,1952年上笔架山担任主持,1956年朝拜过浙江南海)偷偷火化。1979年,一香客从庙前右侧舍利塔滑裂孔洞内发现一具呈黑红色,软组织尚有弹性, 左手五指并拢,右手扶膝,怀中钵内置有如意,参禅已入物我皆无之境,正襟端坐作诵经状的不腐肉身。于是,便假以宏一大仙又回笔架山的消息,在陕川鄂边境传开,引来无数游人香客前来朝拜。
新发现的肉身其实是法众达鉴,姓刘,系四川保宁府通江县洪口场古宁楼房湾人,生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月初七,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初二。据最早看到古尸的游客讲,当时肉身呈鲜活之色,按摸有弹性,头皮发根扎手,美髯略有半寸,银白纯净,面部完整无损,须眉历历可数,视之如一清瘦长老正坐蒲团数那念珠,其神其态栩栩如生。后因触摸者多,加之无人管理,达鉴像是特别害羞,把头直垂到肚皮之上。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170多年的肉身不腐不烂,实在是个奇迹。山上奇景
南宫观始建于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是陕南最早的道观之一。到清代,弘一达慈曾在此修练,改称弘一寺。清道光年,弘一圆寂成仙,肉身百多年不腐。正襟坐于桶中,右手五指并拢,作诵经状,左手扶膝,怀抱一钵,内置如意,现藏于真身宝殿。古尸百多年不腐,乃南宫山又一奇观,吸引众多游人观赏。肉身不腐之谜,有待科学察揭示。
南宫山上另一奇景是一棵已枯死十多年的千年古树,又奇迹般地复生,身上还寄生着十多种小树。上了笔架山垭,沿山道西行,过南天门,便见到这棵扎根在万丈悬崖边上的千年铁坚古树。树高十余丈,树身躯干需二人合围。此树遭过闪电雷击,1966年枯死,1978年复生,树冠虽已谢顶,身上却如袋鼠般地护佑着十几种小树。千年古树死而复生,的确堪称一绝,前往参观的人都凭各自的领悟去联想。这棵树号称“森林活化石”。岚皋由来
风景如画的南宫山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所在县县城位于县境中部,旧名砖坪,系一农庄村舍。原砖坪村在今县城东门外,岚皋建县较晚,但远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自秦汉以来归属多变,沿革如缕。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因境地域辽阔,山大人稀,加之白莲教经常出没于此,攻城掠地,管理不便,清在今县城北五公里砖坪区设丞一名,进行管理,并修筑城廓,俗名“水围城”。嘉庆二年(1797)年移凤翔通判驻此,因城池窄小且交通不便,于是在岚河以南筑城建治,相延至今。道光二年(1822年)改设砖坪厅,1913年改设砖坪县,因水边称皋,城居岚水之滨,故取名岚皋,这就是岚皋县。
金顶日出
到南宫山如不到金顶看日出,就会留下终生遗憾。由宝莲洞向右行驶,经过石林,绕过一段丛林便到了天梯。左面是万丈深渊,头上是悬崖峭壁,一块朽木板成了到达金顶的必由之路。所幸生有古藤悬浮,游客可以攀藤登梯而上,传说心肠不好的人走到这儿就会两腿发软,只好打道回府。离金顶只有一步之遥,便会看到一座乱坟,这就是唐洪海升天的地方。据当时目击者的记载:此坟形状特异厂下粗上细似—倒置的陀螺,上搭十几层红布。两旁竖有红木杆,杆头置一红木升子,周围横七竖八丢着六七个空酒瓶和一碎罐头瓶。
离开坟岗只几步就到了金顶,《砖坪县志》上说:“顶上有方池,大旱不涸”。方池年久失修,只是一块平地,成为游人指点江山的检阅台。不论是登上高山之巅,还是身临大海之滨,观赏日出都是人生一大乐事。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志士,用尽笔墨,描绘激动人心的日出盛况。数年前有一省台记者曾在他的长篇游记中写道:这是最虔诚的时刻,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东方峰峦与天相接的部分,静声屏气,默默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见鱼肚白色慢慢被嫣红所浸润。接着,山尖上便闪出一线金黄,很快形成半圆,一眨眼便是一个浑圆,火球似的跃跃而起,光辉也随之进射,颜色悠忽千变,先朱红,后橙黄,再淡紫,最后变成赤红,灿烂透明,如高炉里沸腾的钢水。
站在山的肩头,自己的视野和形象均达到某种高度。早霞真像是钢水奔涌,浪起涛涌,一层镶金,一层桔红,整个天空都是一座红色的海洋,大地高山都是冒着热气的钢锭。太阳正从红火激浪的皱褶里冉冉升起,开始只是一团烈焰,以后是一弯红线,少半只,半只,再以后,就像婴儿娩出一个劲儿地在子宫中踢蹬。倾刻间,白的云,青的山,绿汪汪的树,红彤彤的太阳,像是浓笔重彩画出来的一样。近观,群龙戏绣球;远望,笔架顶珍珠。远也好,近也罢,都给这美妙绝伦的巨幅山水摁上了印章。
目光回撤,再看脚下的这千方净土,能嗅到潮润的空气中散溢着松脂的清香,能凝视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怎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起宝石花般的色彩,能默望缒绻的浮云眷恋着黛绿的秀峰,能瞅看到清泉的弦索被风的柔指轻轻弹奏,能倾听到抒情的天籁在摇曳的山林问颤响悠远的回音。此时此刻,若邀三两知己在这里把盏临风,品茗茶叶香,笑谈山水间,汤清、气清、心清,器雅、境雅、人雅,这该是最浓郁的氛围了,这该是最高格的游历了。
溪流野趣
有山无水衬不出气度,有水无山显不出精神。从岚河中游向左溯溪而上,两岸桃红柳叶绿,烟村四五家。一线清流藏头露尾在浅沙石罅中钻行,漾漾然泻珠漱玉,潺潺焉濯浴净心。水中的石头全是火山岩溶形成,尽管铁骨铮铮仍叫岁月打磨成冷却了的馒头。这石就是凝固的火,沉默的光,是冷静着的热情。水中的小石子儿,个个花纹绮丽,只只光滑鲜碧,像山水缩微,似星星点灯。
进入上溢,又是一番光景:山势耸峙,石壁陡峭,老树纷披,古藤缀拂,回眸而望,溪流如玉带,田畴似螺纹,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笔架主峰一会儿探出头来,一会儿缩了回去,人称“三隐三现”。再往前行,本以为水尽山穷,岂知涧溪上有涧溪,瀑布上有瀑布,依然是看不完的参差怪石,淌不完的淙淙流韵。从南宫山脚下涌出来的这股清泉,濯足以接受道家的洗礼,沐浴以洗尽旅途的铅华,啜饮以品味水流千载归长江之哲思。最著名的是“饮流戏鲵”,上有珍稀水青繁茂如盖,下有巨石青苔点缀其上,溪流一会儿跌落,一会儿蠕动,水中小鱼悠哉游哉,大鲵暗伏静养,一动一静,别具情趣。头道河巨砾堆垒,河水撞石如银瓶进裂,水声引得山鸣谷应,周围杜鹃满山,盛开时节红白粉紫争奇斗妍,水花、杜鹃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九曲十八弯,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浅滩处,卵石鱼跳,清晰可数;潭深处,溪水青碧,群峰对镜,好似流动的翡翠。潭心倒影时开时合,山中雾岚云卷云舒。溪流两岸,丹峰拥翠,奇石遍布,神态各异。秋冬春夏,阴晴雨雪,暮霭晨岚,四时景致,奇幻百出。这是生命的源泉,是神秘的溪流,珍奇生物在这儿繁衍,鸟兽鱼虫在这儿孕育,这里是鸟的天堂,动物的王国,滋养着茂林修竹,山花水草。特别是学名叫做大鲵的娃娃鱼,随便掀翻几块石头,也许就能看到一条,虽比不上美入鱼那样的娇俏,却也算得上山溪一绝。还有长了毛的螃蟹,贴紧石板的巴岩鱼,顶着青盖的马蹄鳖,小巧玲珑的钢鳅子,美妙绝伦的桃花鱼……渭水(姜子牙)钓利,桐江(严子陵)钓名十而在溢水之上垂钓必定会钓起一个好心情。
这里的水浅,不足以藏龙之首尾;这里的林深,却能卧虎之大气。溪流野趣。目不暇接,正踟蹰间,眼前蓦地横一脉大山,三座青峰一字儿摆开,直插霄汉。这不就是一个大写的“山”字么?这不就是写字的笔架么?
林中搜奇
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树有多秀。南宫山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仪仗队般比肩接踵,或伟岸,或博大,或苍劲,或婆娑,百态千姿,风情万种。树与树之间几乎被巨大的藤蔓和气根充塞了,不知名的古树巨藤,野花闲卉似乎都能讲述一段远古的故事。林中徜徉,满耳鸟语,或圆润,域清丽,或嘹亮,或低沉,似晶莹的露珠从树叶上滑落,似光洁的珍珠在玉盘中滚动。这里有我国独有的毛冠鹿,美丽的金猫,机智的岩羊,灵巧的灵猫,笨拙的狗熊,贪吃的野猪,绚丽的金鸡,红艳的朱雀及画眉、八哥、猫头鹰、啄木鸟、金丝鸟、喜雀等。只要来到这里,就可以感受到原始的含意,能生发出拥抱自然的情绪。
林中的奇藤异木实在让人要对造物主肃然起敬,脱皮树脱下一身戎装,展示着光滑硬朗的胴体,似在参加健美比赛;痒痒树被风一吹,浑身抖动,笑容可掬的憨态让人忍俊不禁。别说藤缠树是一种恩爱缠绵,树枯藤旺的现实让人作另一番思考。沿山道西行,过南天门便发现一棵遭雷击的千年古树,树上长树,怀抱子孙,枯死数载又逢春,堪称一绝。躯干二人合围,高十余丈,树冠虽已谢顶,但身上如袋鼠般护佑着数十种小树,叫得上名的有野樱桃、鸡骨头、铁麻柳、三角枫、青椴皮。此树1966年枯死,1978年复生,是巧合,是因缘,全凭参拜者自己去领悟了。
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给珍稀植物以优厚的生长环境;珍稀濒危保护树种有香果树、杜仲、水青树、山白树、麦吊云杉华榛、青檀、领春木、金钱槭、红豆树、白辛树。列入我国七种“宝树”之一的有水杉和珙桐,水杉属孑遗树种,被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树史可追溯至上白垩纪。珙桐亦称水梨子,为驰名世界的观赏树,由于其花宛如一只栖息的鸽子,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此外,还有天麻、黄连、延龄草、八角莲、野大豆、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和观赏植物。
这里的树棵棵古拙遒劲透出岁月的印痕广似乎一枝一叶都缀满历史的掌故。披拂的藤蔓和云雾草浓若古人之美髯,苍碧的苔痕恍若达摩之影。随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早中晚时段的变化,原始森林以其形其味以及光影声色给人美的享受,如同欣赏到一幅仰慕已久的立体长卷。春天是绿野仙踪,繁花似锦,青翠欲滴,繁星满枝。玉兰婷婷,茶花娉娉、琼枝绰约,花木扶苏、樱花如云似霞广枇杷金果盈枝,还有流水弹琴,百鸟鸣唱,春风拂面,幽香扑鼻;夏天是温润爽适,雾起云涌,杉树幽中含绿,厚朴绿中隐黄,楠、桦深邃,白杨、苦楝鲜亮,笆蕉碧翠,七叶树绿的清纯。—绿荫深处,蝉鸣阵阵,溪流淙淙,加上远处的桃红李绿,淡淡芳香格外怡人,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秋天是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乌桕漆枫霜叶如花,银杏栎杨金黄一片,笑哈哈的是板栗,黄橙橙的是柑桔,红艳艳的是相思果,亮晶晶的是豆荚,—虫吟过午,蛙鸣唱晚,秋高气爽,香 飘万里;冬天是宽银幕,精彩纷呈,目不暇接,青松傲雪,棕榈吐翠,雪笋、雪柱;雪幔、雪塔犹如一座艺术宫殿,无不给人一种沧桑圣洁之美。翠竹凌空,腊梅怒放,满眼满心都是雅致的点缀,只觉红尘渐远,举步就能切入佛境。
除了天然美景,森林公园新造风景林主要分布在金顶和东西石林,有丝连红珠、杜鹃含情、花红柳绿、石林芳草、十里红缨、风蕨舒芳、珍树荟萃、绿叶金果、本草群芳、桑茶情趣、青松红叶、兰桂芬芳、丹枫秋色、踏雪寻梅、红豆相思、翠羽映阁等。绿竹黄花即佛性,炎日皓月照禅心。从原始森林??,如长臂一伸,将万千秀色揽在怀中。
观瀑听泉
南宫山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特别是夏季,秀峰观瀑又是一绝。听到水声,就会感到一种隐隐沉沉的震撼,接着是一阵凉气扑面而来,飞流清碧,银溪滚沸,简直就是一个琉璃世界。再抬头看一碧如洗的青山,曲径通幽的小道便渐渐隐入雾霭之中。天外甘霖使沟沟壑壑都成了瀑布的制造商,百丈冰绡依山而挂,落入深潭时飞球卷雪,送珠散玉,声震山岩,如书法家舞动出一大段飞白。叫得上名的有滴水岩瀑布,其势 恢宏,喷涌下泻,声若宏钟;绿苔瀑布。柔态可掬,穿隙钻缝,如纳游子之衣;杜鹃峰瀑布,银丝白发披肩头,似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如时无?”;冷香瀑布,像一位冷美人在舞动透明的外套,又像美女出浴忘了关掉水龙头。若到了冬季,冰坠、冰环、冰穗、冰练玲珑剔透,像是专为女士们准备的饰物。
在宁静的原始森林广,奔流之音鸣如弹筝,泉月的清响达到最纯净的境界,流动的水声就是静谧世界的阐释,这水声是冷峻的,带着凉意,捉着迷藏,空灵而自信,美妙而绵长。位于宝莲洞神龛下的宝莲泉,不溢不涸,清冽甘美,夜静之时犹如钟磐之声盈耳。笔架主峰下有两石对立,形似彩门,若从这儿归去,便成了好汉们心目中的凯旋门。下方有五瓣石片错落成一朵石莲,名曰莲花盆。花蕊处生一暗泉,如钵似盏,内盛清泉取之不尽,逢旱不竭,遇涝不泄,游人都要取一勺饮之为快。借用李白诗二句:“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还有龙安寨顶的龙安泉,清澈秀美,一尘不染,若泡龙安茶,更是香飘四野,甘冽数日。最常见的是林中小溪,山涧飞瀑,无一丝杂质,有村姑双日之澄澈。掬起一捧,不经意间又悄悄溜掉;放入水中,眨眼便无影无踪,回归自然。夜深人静,唯有泉声如琴在山中合奏:有的低沉雄浑,声若松涛;有的滴水撞石,犹如竖琴;有 的飞流直下,如众人鼓掌;有的潺潺媛,如叙家常。若再有一颗听得山泉的心,就不会再去介意白天的心情。在音乐的泉声中广可以放达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种境界,坚守在泉声的中央,就是坚守高雅的情操。也就在此时才会明白,原本这泉声在白天也会如此清响,只是白天的心太嘈杂,太不安分,为外物所累,忽视了泉声的存在。听泉犹如闻涛,坐景兼欣赏,卧枕听天籁,就想:听泉,其实是在听自己的生命与这世界情结 相交融的主旋律。
石林走笔
南宫山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如佛如神若鸟若兽,似行似卧欲跑欲飞,仪表逼真,形态各异,岩浆溶液构成了高矮错落疏密有致的石林景观。走进石林,景随步移,无数石峰拔地而起,有的如笋似柱 有的直刺青天;有的数石相向,如久别重逢,又像十里相送;有的倒悬欲坠,千嶂叠翠,危石险道,使入惊心动魄;更有明净清泉相映,小桥流水相连。有时是山穷水尽绝无路,林暗石明又一景。而往往又因观赏角度的不同,春秋四季的变迁,早霞暮霭的变化广以及日照方位的差异,给人以不同的印象;犹如生活在梦幻仙境之中。一石一物,一物一景。一石一世界,物一意韵。
一石直立,一石斜靠,相偎相依,情态可掬,让人一看就会想起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诗句。由东向西看,似鳄鱼昂首,口眼牙活灵活现;由南向北望,又像一只巨鼠正在察言观色,静观四方。起伏的山峦如汹涌“的波涛,似龟的巨石昂首引颈在晚霞中奋力向前,恰似金龟出海。一石直立,削发袒胸,身背经书,如罗汉诵经。石林之中有一巨石正昂首向树,意 欲攀援,游人若有耐心,定会“十年等个鳖上树”。有石如唐僧师徒,或骑马,或挑担,或抓棍;或扛铲,似像非像,欲走末走。十米巨石如秃顶罗汉,远远望去,:五官清晰可辨,面西打坐,憨态可人。
西石林既是火山溶液所致,又是古冰川遗址,—笔架主峰,登高俯视,岚河溢水蜿蜒如带,梯田农家尽收眼底。莲花峰西侧的转角鼓楼为石崩堆集而成,驻足审视,若鼓楼而立,向前便有石船晚渡,自有人来指点迷津。从北门而入,抬眼便见二个仙下棋,激战正酣,胜负难以预料。此外还有恐龙丹佛尔、悟空探山、落魂关、仙人桥、石人登山、仙桃岩、仙女观景、师徒授功、慈母之爱、雏鹰欲飞、猴掸师、八戒吃瓜、云照金蟾、 悟空出世等。东西石林遍布山梁溪谷,如同一段历史,有名的和无名的全都站起来让后人评说。
最绝的还数宝莲洞、莲花盆、鸡公石;海螺号等奇石。观者无不扼腕惊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叹赏天地造化的抱朴守拙。宝莲洞原有一副嵌字联,现已绝迹。联曰:宝座无尘垢,莲台有清香。横额:洞鉴凡情。莲花盆在舍利塔左下方,石莲花瓣次第开放,远看像莲花吐蕊,近观似花瓣散落。海螺石状如螺蛳,中空有嘴,对孔而吹能发出不同的声响。相传当年有人把海螺广吹,对面的鸡公石就会遥相呼应,破啼而鸣。正是在大自然的山崩地裂、风剥雨蚀的强大作用下,才使得南宫山奇特景色历经沧桑,多姿多彩,成为一大奇观。
林木是山的衣冠,流泉是山的风韵,飞雾是石林的骨气,石林则是山的骨胳。石林之美胜过世间的艺术品,它承受了千百万年日月精华的滋养,历经风雨的千锤百炼,钟造化之神秀,凝山川之灵气,青春永恒,生命无穷。石虽不言,却能传神传情。观石犹观己,看石如看人,石品就是人品。
民间习俗
守号与狩猎
在靠近大巴山的一些地方,山大人稀,野兽出没无常。为了守卫即将到手的庄稼,苞谷挂须、豆类结荚之时,山里边便出现一些“介”字形的茅庵草舍。这是山民们为保护劳动果实不受野兽糟踏而搭起的临时“哨所”,当地人把这种看秋护粮叫“守号”,把守号人住的简易草房称作“号棚”。
人烟稀少的地方,当庄稼即将成熟之时,狗熊、野猪、獾、土老鼠等,就会夜里出来糟害。最厉害的是野猪,它们常常成群结队,一夜之间就可将几亩庄稼夷为平地。因此,人们在地边搭上号棚,每晚除在棚前烧一大堆篝火外,还要不时地吼唱有韵无词的山歌号子,放土枪、敲梆子、吹牛角号,用来惊吓野兽,避免他们靠近地边。
农闲时,居住在山里的人也想学城里的人来一点“闲适”,带上弯刀背上干粮扛上猎枪外出打猎,俗称“撵山”。他们不但熟悉猎物出没的地方,还能凭响动、气味、足迹、粪便之类的判断出各种不同的猎物,哪些是受保护的,哪些是可猎的,并且对一些山禽野兽的习性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打獾之类的动物,有一两个人即可。打野猪人要多,进山先查出脚迹,由经验丰富的人指挥,找准“交口”,由枪法最好就用墨汁打上码子,的猎手“座交”。“撵脚子”带上自养的猎狗,拿上竹竿或木棍,从三个方向驱赶,嘴里不时地吼着动听的撵山号子。坐交的守候在能隐退的地方严阵以待,只要猎物“上交”,十之八九逃脱不掉。
打死野猪的猎手,从猪脖子上先扯一撮毛用火烧掉,再扯几根蘸上血粘贴在火枪的点火处。装上火药朝天放一枪,通知大家前来分享胜利果实,谁击中的谁优先,将尾巴使劲往后扯,扯到哪里就从哪里砍下来。其余的大伙平分,凡拢了场的个个有份,连带的猎狗也不例外。“见山打猎,人人有份”,这种猎规至今尚存。
杀年
岚皋地方,杀过年猪很有一番讲究。不仅要选择吉日(属牛、属马的日子最好,象征来年喂的猪膘肥体大),还要请把式(杀猪匠)和二把手,准备“卯子”(用棕叶扭成,以备缚肉块之用)。杀猪时要一刀毙命,称之为“过山快”,预兆来年槽头顺。毛要刮得干净,肉也要砍得周正。当毛剖净,将整猪支在大澡盆上,杀猪匠就从脊背处“开边”,看是否“通脊”(首尾膘的厚度均匀),围观者多用手指插入量出几指膘来。也就在这时,内当家的才很自信地走出来,享受人们的称赞。割下猪头,往往要先称一下,好预测该猪的净重,一般是一比十,就是猪头30斤,净肉就是300斤。下来就是实测,也就是将砍下的半边一称,就会得出整条猪的实际重量,此举称之为“吊边”。砍肉也有讲究,常言说:“猪大猪小,二十四个卯”。肉从尾部砍起,依次称之为:坐墩、二道臀、腿筋、黄鳝肉、倒尖、软膛、腰绺、宝肋、槽头、项圈。砍一块从一到十的写法为:“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如三斤二两,就写成“〣 :”,四斤六两就写成“〤〦”。
趁着猪血未冷,“便倒进早巳准备好的豆腐盆里,再加上蒜瓣、花椒之类的佐料,捏成疙瘩放在火炉上面熏干.这种“色香味”俱全的血豆腐干,当地叫“血粑粑”,是炒腊肉下酒的上等佳肴。家家杀猪,家家都有一顿丰盛的泡汤肉,即使刚在邻家吃过,主人也不马虎。所谓吃泡汤肉,也就是主人用刚杀出来的新鲜肉置办一桌酒席;一来犒劳杀猪匠和前来帮忙的乡邻,二来共庆丰年。岚皋人厚道,遇谁家杀过年猪,不论生人熟人,只要赶上了就得入席就坐,如果过多谦让,主人反倒不悦,说你见外。真有点“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味道。
泡汤肉一般用的是“槽头”,因为这儿的肉块头大,一块就是十几斤,而且有肥有瘦,便于厨房调理。待头蹄下水收拾停当,刚把烟吸过,茶喝罢,鲜美可口的泡汤肉就端上了桌。几碟子几碗,有炒有炖,再满满斟上几碗自家烤的柿子酒或拐枣酒。因为酒劲(度数)不大,通常用碗不用盅,真应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说法。一人一碗酒下肚,再猜宝划拳打通关,直闹到夜深入静方罢。虽不是“家家扶得醉人归”,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这种泡汤肉,从冬月初一直要吃到大年三十,只要你勤快肯帮忙,天天都有吃的。
这杀年猪吃泡汤肉的风俗,不知兴于何年,就连地方志上也没有记载,但“文革”期间,杀得起过年猪的家儿屈指可数,若是遇上一顿泡汤肉,那真是享了天福。家家户户都喂三四头大肥猪,除了自家食用外,还要扛到集市去卖,吃泡汤肉成了家常便饭,也就不足为奇了。
民间艺术
报路歌
南宫山所在的县岚皋,山大林密,沟壑纵横,走路全靠两双脚,运输离不了背和抬。由于山路的崎岖狭窄,上坡下坎,过沟捌弯较多,搬运大一点的物件, 特别是几个人抬东西,后面的的视线往往被除遮挡,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为了行路安全,首尾有个照应,在千百年来,流传一种安全走山路的“报路歌”。
最早的报路歌是婚娶抬陪嫁物品时唱的。出嫁那天,稍微宽裕一点的人家都要给女儿预办十台八台。
捌弯就报:“连环之字捌”,后答“你去我不来!”,过沟或路上有水坑时前报:“一路花滩”,后答“两脚叉开!”,过桥时前报:“两边虚空”,后答“端走当中!”。
20纪纪50年代,为了将食盐、布匹等日用品运住山区,除了船载马驮,更多的是用人背挑。这些被群众称为“背老二”“背二哥”的脚夫,上路时都爱结伴而行,启程前还要推举一位眼明嘴巧的人为“领头”。遇到险路或障碍物时,领头便将抬取陪嫁的报路歌借来。
上路的人再多,只要一踏上节拍,步调步会协调自如,似乎背头的重负也减轻了许多。一人报,众人答,加上大山的回声,此起彼伏,精犷中透出幽默的情韵。
报路歌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无调含韵,自由唱和,节奏明快,无拘无束,在搬运大件行李的的过程中,除唱一些流传的固定句式外,还穿插一些逗趣取乐的顺口溜,用来且兴鼓劲。
锣鼓草
锣鼓草的流行,是陕南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独创出来的一种将劳作和唱打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多在播种薅草时演唱,故而得名。
锣鼓草在各地内容风格不一,有的只有歌师押仪二人,阵容变换机动灵活,程序内容侧重礼仪。右的则是歌师押仪三人,阵容庞大,演唱前,脱产的歌师立于阵后,手擎大锣,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开后,歌师就着节拍敲上一通。唱词有正本,有即兴创作,正本曲调则有《麻雀闹林》、《野鸡扑》和《牛搔痒》。过去打锣鼓草,要请端公安神,第一支歌叫《立五门》,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已土”。唱罢才人正题。这种锣鼓草,一般在农忙季节才打,特别是耕地多的农户,在薅草、采茶、插秧、养蚕等农活打架时就非打不可。
住宿
高档床位: 16张 价格: 280 元/天
标准床位: 40张 价格: 150 元/天
普通床位: 359张 价格: 25 元/天
交通路线
到西安有338公里路,坐汽车、火车行驶5小时可到。
到安康有70公里路,坐汽车三级油路行驶1小时30分钟可到。
到汉中有230公里路,坐汽车、火车可到。
到十堰有320公里路,坐汽车、火车可到。
到重庆有450公里路,坐汽车、火车可到。
官方网站
南宫山景区官方网站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上线,除了景区大量实拍美景,其中囊括了当地风土人情、美食小吃、特产等内容。
参考资料
南宫山景区官方网站.南宫山景区官方旅游网站.2013-03-1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21: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