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学报》是南洋研究的重要刊物,也是东南亚地区刊龄最长的一份国际性华文
期刊,自1940年创刊至
2011年,已经出版了64卷,均为知名中外学者和文教界人士所撰写。其中不乏高水平和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0世纪30—40年代,新加坡文化出现过蓬勃发展的景象,那是因为这个时期大批中国文化人南下,尤其是
1937年“
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
抗战爆发,大批中国文人学者南下,其中就有
胡愈之、
郁达夫、
巴人(
王任叔)、
杨骚等文化名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加坡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学者与作家,他们胸怀祖国,放眼
南洋,充分利用自己身在南洋的有利条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做了很多实地考察。在这班学者、作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加坡开创了南洋研究的风气,引领了南洋研究的大方向。当时新加坡与马来亚半岛的两大华文报章《
南洋商报》与《
星洲日报》,都经常发表有关南洋研究的文章。
在此基础上,
1940年3月17日,由文化界名人
姚楠、
刘士木、李长傅、
关楚璞、张礼千、
郁达夫、
许云樵等筹组的“中国南洋学会” 正式成立,许云樵出任学报主编,不定期出版《南洋学报》。
1958年,因环境变迁,南洋学会前的“中国”二字取消,学会今仍存在。
战前《南洋学报》不仅是新加坡
华文的主流学术刊物,在整个
东南亚也是首屈一指的高水平杂志。姚楠、李长傅、张礼千、许云樵等名家都在刊上发表有关南洋研究的论文,包括考证、田野调查等。其中许云樵在创刊号上发表的《丹丹考》获得蚁光炎学术奖的南洋历史研究第一届奖金。(蚁光炎学术奖是抗战时期迁到
重庆的
中央研究院设立的多个学术奖之一,纪念遭日军暗杀的
泰国爱国华侨领袖
蚁光炎先生。)
《南洋学报》出了两卷(期),因
1942年2月新加坡遭日军占领,南洋学会被迫停止活动,《南洋学报》也被迫停刊。
1946年,即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南洋学会恢复活动,《南洋学报》也恢复出版,这家学术杂志一直维持到现在,
2011年8月出版了第65卷(期),是东南亚地区寿命最长的华文学术刊物。
《南洋学报》的文章包含中英文专论,研究对象以南洋(东南亚)课题为主体,主要概括为:史地考证、考古资料、文献译述、史料
钩沉、移民现象、跨国网络、华侨华人、民族研究、人口问题、社会互动、文化
掌故、教育专论、报业历史、
马华文学、民间宗教、风土民情、佛教艺术、政治经贸等领域的微观分析和
宏观探讨。学报也刊登书评、文化学术活动及出版信息。基本上《南洋学报》是每一年出版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