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茄木
豆科印茄属植物
印茄木(Intsia bijuga)是豆科印茄属植物。常绿或半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0米,树干略长,树冠展开。叶互生,羽状复叶,无顶生小叶。花序是顶生圆锥花序。花两性,左右对称,带白色;花梗,具小苞片,托杯拉长。。花冠退化为单瓣,淡红粉红色或白色。雄蕊3,离生具7退化雄蕊。子房上位,压扁纺锤形,花柱长。果实长圆形,荚果扁平,无毛,淡褐色,脉稍隆起,迟开裂,种子可达6颗。种子盘状到长圆形。花期3-4月。果期4-6月。
植物学史
词源:属名Intsia来自当地的印第安人名称;种名bijugus是拉丁语形容词“bijugus,a,um” =有两匹马,biga,指的是有两对羽状的小叶。
同义学名: Macrolobium bijugum Colebr. (1819)、Intsia amboinensis DC. (1825)、Intsia madagascariensis DC. (1825)、Outea bijuga (Colebr.) DC. (1825)、Tamarindus intsia Spreng. (1826)、Jonesia monopetala Hassk. (1832)、Jonesia triandra Roxb. (1832)、Eperua decandra Blanco (1837)、Afzelia bijuga A.Gray (1854)、Pahudia hasskarliana Miq. (1855)、Macrolobium amboinense Hassk. (1866)、Afzelia retusa Kurz (1873)、Afzelia cambodiensis Hance (1876)、Intsia retusa (Kurz) Kuntze (1891)、Intsia cambodiensis (Hance) Pierre (1899)、Intsia tashiroi Hayata (1913)、Afzelia bijuga f. sambiranensis R. Vig. (1948)。
形态特征
形态:常绿或半落叶乔木,通常高10-25米,但在自然界最古老的标本中可达到40米。树干直立,略长,树冠展开;树皮灰色,光滑,底部有扁平的根(根类似于支撑大树的扶壁);生根器能够将大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中。叶柄长1-2厘米,叶互生,羽状复叶,无顶生小叶,小叶1-6,宽卵形至倒卵形,具角质,薄革质,下部中脉有毛,中央肋不对称,顶端圆形,边缘全缘,长6-14厘米,宽4-8厘米,呈亮绿色。顶生圆锥花序,长10-16厘米,开芳香的双生花。花两性,左右对称,带白色;花梗,具小苞片,托杯拉长。萼片4,长0.5-1.5厘米,宽0.5厘米,不等长,卵形,绿色,多萼片。花冠退化为单瓣,长1-3厘米,椭圆形叶片,边缘波浪状,淡红粉红色或白色。雄蕊3,约4厘米长,离生具7退化雄蕊。子房上位,压扁纺锤形,花柱长4厘米。果实长圆形,荚果扁平,长7-25厘米,宽2-6厘米,无毛,淡褐色,脉稍隆起,迟开裂,种子可达6颗。种子盘状到长圆形,长2-3.5厘米,宽1-3厘米。花期3-4月。果期4-6月。
木材:印茄木心、边材区分明显,心材多为红褐至暗红褐色(印茄木木材图a),边材浅黄白色。木材气干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散孔材,生长轮略明显至明显,以浅色轮界薄壁组织为界。管孔肉眼下明显,管孔内含树胶和黄色沉积物,纵面导管沟槽内黄色沉积物显著(印茄木木材图b);管孔数少,大小中等,散生。导管分子单穿孔,管间纹孔互列,系附物纹孔。轴向薄壁组织翼状,少数聚翼状及轮界状。木射线细,非叠生,局部排列整齐;单列射线少,高2-7个细胞;多列射线宽2-3个细胞,2列射线多,高通常为10-15个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印茄木木材图c),射线与导管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木纤维壁厚,壁上纹孔略具狭缘,部分细胞内含树胶。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印茄木通常生长在沿海地区,但也在内陆森林中生长,海拔最高可达600米。生长在石灰质土壤的森林中,主要沿着红树林边界的海岸或水流沿岸生长。在22-28℃范围内的地区生长最好,但可以耐受12-34℃ 。易受霜冻。它更喜欢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3000毫米范围内,但容忍1500-4000毫米。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容忍一些阴影。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对盐碱地和含盐的风非常耐受。适宜pH值5.5-6.5范围内,耐受5-7。具有中等耐旱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属萨摩亚(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北领地、昆士兰)、英属印度洋领地(查戈斯群岛)、柬埔寨、斐济、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砂拉越、马来西亚半岛、沙巴)、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甸、新喀里多尼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北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群))、菲律宾、萨摩亚、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瓦努阿图、越南。
育植技术
印茄木通过种子繁殖,预先划痕并在水中浸泡2-3天,在壤土中添加30%的沙子或珍珠岩,在 25-27℃的温度下保持湿润;新鲜种子在1-2周内发芽。印茄木是生长相对较快的大树,在最佳栽培条件下生长,只适合热带和湿润亚热带气候区,最好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生长。它生长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中,甚至是沙质和石质土壤,有时很贫瘠,有时生长在几乎没有腐殖质的石灰质露头上,这要归功于根部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它能经受干旱期和周期性洪水,甚至是咸水。
主要变种
主要价值
叶子是有蹄类动物的饲料。种子被当地人用于制备药物。印茄木材质中至硬重,干缩小,强度高,耐腐性、抗白蚁性好,常用于地板、细木工、桥梁、码头以及室外景观建筑等。也用于制作木制玩具和耕作工具。过去被太平洋岛屿的居民用来建造独木舟和独木舟。此外,由于其茂密的叶子和开花具有观赏性,被用于重新造林计划中,以巩固土壤和控制侵蚀,在公园和花园中用作防风林和遮荫树。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近危(NT)。
濒危原因
由于印茄木很普遍,在其分布范围内受到的威胁程度不同。该物种的主要威胁也因国家而异。在某些地方,该物种并未受到威胁。对该物种的一个主要威胁是过度开采木材。这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要威胁(Keong et al. 2006, Tong et al. 2009)。由于库存没有被替换,出口国的印茄木产量下降,它可能会对其范围内的其他物种构成更为突出的威胁。这可能会影响所罗门群岛、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亚(Tong al. 2009 年)。印茄木的过度采伐由其生产的木材的价值和质量驱动,其中最大的需求来自中国。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印茄木的非法采伐盛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际市场上的木材价格、低地地区的木材获取渠道以及林业政策执行不力(尽管后者在某些地方正在发生变化)。伐木导致一些地方的高大、笔直的树木变得稀少。通常情况下,树木的采伐周期为50-120年,但很少强制执行。因此,伐木也会减少种子来源,并对再生造成负面影响。
在许多国家,该物种正受到人类人口压力的威胁。这可能会导致过度使用树木作为食物、木材和医疗用途。随着人类聚居区和农业的扩张和侵蚀物种的栖息地,尤其是沿着水道和沿海地区,也存在压力。人类的压力来自当地活动,但也来自旅游业,导致沿海开发和对印茄木产品的需求(如萨摩亚的卡瓦碗)(Atherton 1999)。在所罗门群岛,一般的伐木活动正在导致整个群岛的森林丧失,尽管该物种在该国没有明确的目标(由于形态不良),但这可能会降低栖息地的质量,并鼓励发展,从而导致侵占该物种的栖息地(Midgley and Layty,2009年)。
在澳大利亚,该物种还受到飓风和采矿业的威胁(Cowie和Westaway,2012年)。由于森林火灾,该物种也有所下降。
保护措施
印茄木在塞舌尔、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树(UNEP WCMC 2008, BGCI ThreatSearch 2020)。据报道,该物种来自至少17个迁地采集地(BGCI PlantSearch 2020),但可能会在更多的采集地中发现,并且也用于商业种植。该物种也生长在一些保护区内,尽管这些保护区的执行情况各不相同。在斐济和南太平洋的其他地方,该物种因其文化意义而受到社区的保护。茂物植物园于2009年将该物种重新引入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内的三个地点共种植了450株幼苗。种植后96个月的幼苗成活率为18.6±4.7%(I. Robiansyah pers. comm. 2020)。
有很多国家层面的政策来保护和缓解对印茄木物种的压力:例如,暂停印度尼西亚merabu的圆木贸易。然而,锯材可以交易,这往往是非法走私的漏洞,因此需要加强执法。还可以制定国际政策,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
在种植园的大部分地区都对该物种进行了试验(Sirami al. 2018 年),应继续调查其使用情况。需要进行投资,从印茄木树木中生产可持续木材,包括监测和收获计划。还需要加大补植力度,更好地执行伐木配额和轮换。在进行森林清查研究后,应考虑延长伐木轮伐期并减少配额量;这可以通过开展社区保护工作来实现(Atherton 1999)。该物种的剩余低地森林栖息地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以防人类入侵。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3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