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北站(Xiamenbei Railway Station,TMIS:34178,电报码:-XKS,拼音码:XMB),位于中国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是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一等站,途经线路有
杭深铁路、杏厦铁路、
甬广高速铁路。厦门北站是国家高速铁路网规划中沿海通道上的重要客运站之一,也是一座集铁路、城市道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换乘、商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
历史沿革
1956年,高崎站开工建设,为
鹰厦铁路上的一座车站。
1958年8月,高崎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2年5月,高崎站由四等站升为三等站,并更名为“厦门北站”;8月30日,厦门北站扩建
厦门港东渡港区配套工程交付使用。
1984年,厦门北站改造扩建工程动工。
1985年5月20日,厦门北站东渡港区专线正式通车使用,并于厦门北站南端铺设一条通往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卸油线。
1987年,厦门北站由三等站升为二等站。
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杭深铁路福州至厦门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境内设置厦门西站。
2007年7月,厦门西客站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成立。8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将该指挥部更名为“厦门(新)站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及车站建设方仍称其为“厦门西站”。9月28日,厦门(新)站片区开发建设工程开工建设。
2008年7月10日,厦门(新)站站房工程开工建设。
2009年1月8日,厦门(新)站站房钢结构开始施工。9月9日,厦门(新)站站房主桁架吊装合龙。11月,厦门(新)站站房主体结构完成施工。
2010年4月9日,厦门(新)站被正式命名为“厦门北站”,原厦门北站复名为高崎站(2012年更名为
厦门高崎站)。4月26日,厦门北站随
杭深铁路福州至厦门段(时称
福厦铁路)开通客运而同步投入运营,开行往福州、杭州方向的动车组列车。10月26日,厦门北站开始承担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作业。
2012年6月29日,
龙厦铁路开通运营,厦门北站开行往漳州、龙岩方向的动车组列车。
2013年12月28日,杭深铁路厦门至深圳段(时称
厦深铁路)开通运营,厦门北站开行往深圳、汕头方向的动车组列车。
2014年3月1日,厦门北站因
厦门站进行封闭改造而开始承担原厦门站的全部始发、终到动车组列车作业。7月2日,厦门北站开行“G”字头高铁动车组列车。
2015年2月4日,改造后的厦门站南站房恢复运营,厦门北站停止承担原厦门站的全部始发、终到动车组列车作业。
2016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公示《新建铁路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中显示,
福厦高速铁路(即
甬广高速铁路福州至漳州段)厦门段设站由原先的新建厦门东站改为与既有厦门北站并站。11月15日,原中国铁路总公司、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甬广高速铁路福州至漳州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建厦门北站甬广场工程随之获批。
2017年9月30日,位于厦门北站北侧的新建厦门北站甬广场开工建设。12月28日,厦门北站开行“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12月31日,厦门北站北进站口启用;同日,接驳厦门北站的
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地铁厦门北站随之投入使用。
2019年7月10日,厦门北站开始办理普速列车始发、终到业务。同日,厦门北客车整备所启用,原在厦门站始发终到的所有普速列车均调整至厦门北站始发终到。12月30日,厦门北站开始推行电子客票,旅客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即可乘车。
2021年8月,厦门北站甬广场站房工程开工建设。
2022年1月10日,厦门北站开始推行“
铁路e卡通”服务。6月25日,厦门北站甬广场站房主体结构封顶。10月8日,厦门北站甬广场站房钢屋盖完成施工。
2023年2月23日,厦门北站换乘中心智能天窗施工调试完成。4月13日,厦门北站甬广场站房外部装修全部完成。9月28日,厦门北站甬广场随甬广高速铁路福州至漳州段开通而同步投入运营。
交通区位
厦门北站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后溪镇岩内村珩圣路399号,东临
沙县—厦门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7)、学院路,西临圣果路,南邻集美北大道、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高速厦门枢纽互通,北临圣岩路。车站距
厦门市人民政府约17.5千米,距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约13千米,距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约17千米,距
厦门轮渡码头和厦门
中山路步行街约20千米。
厦门北站在杭深铁路上行距
晋江站约46千米,下行距
前场站约12千米;在杏厦铁路上下行距
杏林站约11千米;在甬广高速铁路上行距
泉州南站约60千米,下行距
漳州站约42千米。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厦门北站杭深场站房采用巨型空间桁架支撑网架结构体系,其外形新颖、流畅,加以轻盈、富有张力的钢结构,体现了闽南民居“燕尾脊”的意象。整体形象代表厦门的精神与面貌,充满时代特征,彰显地域特色。厦门北站杭深场的站房与站前广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是一座集铁路、城市道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换乘、商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
厦门北站甬广场站房设计体现“文化传承,丝路远航”的设计理念。采用坡屋面、立面柱廊、拱顶等形式,传承既有杭深场站房闽南及嘉庚建筑风格。与既有杭深场站房外观上相互呼应,整体造型气势恢宏、美观大方,既体现对传统历史的呼应,又包含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在局部装饰细节和元素纹样上,以凤凰木、白鹭为设计元素,寓意往来旅客如同朝凤的鸟儿在此集聚;幕墙玻璃上装饰的金色窗花以厦门海洋、市花三角梅为装饰元素,体现厦门海上花园的生态园林城市形象。
截至2023年9月,厦门北站总建筑面积约37.99万平方米。杭深场总建筑面积16.24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6.78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高架候车厅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跨度132米、长度220米;站台长度450米,采用无站台柱雨棚,站台雨棚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甬广场及换乘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1.75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高架候车厅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钢桁架南北跨度约267米,东西跨度约143米;站台雨棚建筑面积5.51万平方米;换乘中心及站房附属设施等建筑面积约3.48万平方米,换乘中心东西长144米,南北宽73米,其正上方感应式智能天窗面积约1400平方米。
整体布局
截至2023年9月,厦门北站由杭深场、甬广场、换乘中心三部分组成。厦门北站整体延续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杭深场和甬广场站房南北并列设置,各楼层标高一致,两座站房之间建有换乘中心,以实现相互贯通衔接的功能,换乘中心东、西两侧分别建设普通公交场站和快速公交场站,换乘中心地下建设有轨道交通车站。
厦门北站杭深场与甬广场站房均为线上式站房,站房主体共有五层,采用“上进下出”的格局,其中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自下往上分别为轨道交通站台层、轨道交通站厅层、地面铁路出站层、高架铁路进站层及高架铁路候车厅层。出发的旅客可驾车通过高架车道或步行通过自动扶梯由地面抵达二楼的出发层,即高架层候车室。到达的旅客可通过地道由站台抵达地下一层的出站层出站。
站台线路
截至2023年9月,厦门北站站场总规模13台27线,分为两个站场:南侧1~10站台及站线为杭深场,引入
杭深铁路及杏厦铁路,站场规模6台12线,其中到发线10条,正线2条,侧式站台2个,岛式站台4个,站台面10个;北侧11~23站台及站线为甬广场,引入
甬广高速铁路,站场规模7台15线,其中到发线13条,正线2条,侧式站台1个,岛式站台6个,站台面13个。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厦门北站自助售票、取票设备位于厦门北站南售票处大厅内。截至2021年12月,厦门北站共拥有22台自动售票机和3台自助取票机。其中持新版卡式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旅客,可在厦门北站的19、20号自助设备上刷卡购票、取票。
便民设施
厦门北站公安制证窗口位于南售票处大厅1号窗,可办理乘坐旅客列车临时身份证明。
厦门北站在杭深场3出站口与地铁厦门北站1出入口之间设有到达旅客换乘地铁专用通道,乘坐铁路列车到达厦门北站的旅客可经此通道免于重复安检程序直接乘坐地铁。
2019年12月30日,厦门北站开始推行电子客票,旅客无需取票,刷证即可乘车。2022年1月10日,厦门北站开始推行“铁路e卡通”服务,旅客可在12306应用程序开通“铁路e卡通”并凭此扫码乘车。
据2022年4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介绍,厦门北站候车厅内设有商务座候车区、军人候车区、重点旅客候车区、哺乳室、商业区。另外厦门北站还为重点旅客设置了无障碍通行通道,为中转换乘旅客设置了中转换乘通道等。
客运流量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厦门北站地下设有地铁站
厦门北站,该地铁站位于厦门北站杭深场和换乘中心到达层地下。截至2017年12月,厦门北站途经的地铁线路有厦门地铁1号线,共开放6个出入口。
公交线路
厦门北站换乘中心西侧设有快速公交(BRT)车站。截至2024年1月,厦门北站快速公交车站共开通快速公交线路3条。
厦门北站换乘中心东侧设有公交枢纽站。截至2024年1月,厦门北站公交枢纽站共开通公交线路16条。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厦门北站建设过程中面临以下建设难题:
1、杭深场站房建设过程中面临高温、台风等严峻气候条件;
2、杭深场站房的前期设计给后续建设带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清水混凝土A型塔柱施工、大跨度弧形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超长轻薄巨型钢管桁架整体提升施工、临海复杂地层超长桩施工及既有线站房下地铁施工交叉作业等施工难题。
3、甬广场站房中轴线下方是运营中的厦门地铁1号线隧道,地铁隧道与站房基础底板之间重合总长度达250米,两者相距仅3米。
4、甬广场主站房钢桁架南北跨度约267米,东西跨度约143米,由22705根杆件拼接而成,焊缝总长超过14千米;同时由于采用弧形钢结构打造波浪造型,屋盖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达24米,施工难度大。
厦门北站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施工技术有:
1、杭深场站房屋盖结构首次采用了双向巨型混合框架结构体系,采用132米大跨度钢桁架加双向不等高交叉桁架组成的新型网格结构;
2、杭深场站房采用了大跨度现浇预应力清水混凝土竖向弧形箱梁,建设方在施工中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分层分段浇筑确保箱梁的弧度精度,控制曲线造型;
3、针对临海复杂地层超长桩施工,建设方采用回填黏土块石混合料、超前钻探孔、水下定向聚能爆破、相似三角形法等技术,保证了成孔质量。
4、甬广场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地铁隧道结构安全,建设方在隧道周围设置压顶墩、围护桩、抗拔桩等措施,确保了施工过程中每天300余趟地铁列车的行车安全。
厦门北站建设过程中主要的技术创新有:
1、杭深场站房应用了大跨巨型桁架异形曲面结构综合施工技术,针对杭深场站房超长超薄桁架平面外刚度小、稳定差的难点,通过模拟计算分析,采用“导向架辅助提升”施工技术和先进设备,运用“自下向上组拼、支护结构限位、整体先主后次和多点对称同步焊接”的拼装技术,确保了跨度132米、高度23.8米、厚度1米的超长超薄桁架组拼精度,并同步进行了跟踪监测,有效控制了整体提升过程中桁架应力、变形和稳定性,解决了超长超薄桁架平面外刚度小、稳定性差的难题。
2、针对甬广场主站房钢桁架施工难题,建设方自主研发“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钢结构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变形及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升了钢结构的安全平稳。
科研成果
荣誉表彰
厦门北站杭深场站房工程于2015年5月获得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杰出结构工程奖,于2016年3月获得第十三届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此外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金奖”、2011-2012年度铁路优质工程奖二等奖等荣誉。
文化特色
厦门北站甬广场北进站口和候车厅内的风箱外侧采用浮雕和壁画的形式展示“
厦门二十名景”,包括东环望海、东渡飞虹、鳌园春晖、万石涵翠等;出站层分别设置了以厦门城市、鹭岛花园、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壁画墙,充分营造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氛围。站房内还设置了面积600平方米的文化展厅,全方位展现厦门历史、地域、文化特色。
建设规划
厦门北站地下将建设厦门地铁4号线车站,位于厦门北站换乘中心地下。该地铁车站于2017年7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6月与厦门地铁4号线同步开通投用,届时厦门北站将成为厦门地铁1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
价值意义
厦门北站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沿海快速铁路的一个重要客运站,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在此交会,使其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厦门北站还建有长途客运站、地铁、城市快速公交、公交车站及出租车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主要人流集疏广场等配套设施,并连接周边的沈海高速公路、沙厦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324国道等,建成真正的“零距离换乘”综合性交通枢纽。“现代便捷”是厦门北站投用以来旅客给予的评价。(央广网评)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