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836─910),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诗人
韦应物的四代孙,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五十九岁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乾宁四年(897),时年六十二岁,被“宣谕和协使”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结识了
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907年)唐亡,力劝王建称帝,被任命为宰相,蜀之开国
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谥文靖。
韦庄诗词都很有名,诗有《浣花集》十卷。其词无专集,散见于《花间集》、《
尊前集》和《
全唐诗》等总集中。
此书所选诗,五、七言古律及歌行均有,所录释子诗十家,妇女诗十九家。亦为诗选兼收僧道及女子诗开了先例,其中蜀妓薛陶(涛)诗,即初见于此书。此书在我国早已亡佚,明清人都没有见过。但在日本却有流传。一九五七年,
日本京都大学清水茂教授读了
夏承焘教授的《韦端己年谱》,知道中国已无此书,就寄赠夏老江户(享和三年)昌平坂学问所官版本书影照片一份转赠夏承焘教授江户(享和三年)昌平坂
学问所官版本书影照片一份,夏老即交与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58年影印出版。1版1次,线装玉扣纸1册全、32开69叶(138面)此为杨博文藏书,钤印“会稽小海泉阁”,品好。
韦庄身经丧乱,滞留京都,流落巴蜀,遭遇
杜诗之情境,故首选之。“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语虽平常,非
饱经忧患者不能为也。“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升平之世,谁能知之?
众女郎多写闺怨,不脱脂粉之气;宋二女承恩应制,难见个人风采。廉氏妇流寓峡中,音调铿锵;程家女书情明志,声情并茂。
薛涛,真乃女中
诗杰,盛誉当时,流芳后世。男子词染脂粉味,多受讥讽;女子诗浸须眉气,常得激赏。人情有悲有喜,性格有内向有外向,故诗风不应以男女为限。女道士
鱼玄机诗名卓著,因
笞杀女童而被戮,悲夫!先遭抛弃,后受孤苦,人不能忍,遂致褊狭,乃世之过也;然杀人偿命,亦罪有应得,惟后世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