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鱼是第一个作为宠物而通过基因改良的动物。另一种说法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夜里发光的鱼。
动物简介
发光鱼是第一个作为宠物而通过基因改良的动物。将发生物光的
水母的遗传基因加入了一只自然界的
斑马鱼的DNA中。最初培育这只动物,是为了让它对
水质污染产生警报,但是由于它有着多彩的外形,因而在宠物市场占有民一席之地。这一物种,于2003年12月,由德克萨斯州
奥斯丁约克镇的技术研究所,引进了美国市场。
另一种说法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夜里发光的鱼,首见长沙某位娭毑腌了一层食盐的雄鱼泛出道道
荧光,所以称作“发光鱼”,事情经过如下:
各方说法
检测有难度,“发光”真因难解
但专家一致认为发现“泛光肉”最好别吃了
“发光鱼”由何原因导致?还能不能吃?记者随后联系了长沙市畜牧水产局以及有关专家,他们对此进行了分析,虽然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专家们一致表示:这类鱼肉还是少吃为妙!
市畜牧水产局:发光鱼难检测
记者随后联系长沙市畜牧水产局对曹娭毑的这条泛
光鱼进行检测,该局办公室一
何姓工作人员表示,前年长沙爆发“蓝光猪肉”事件后,国家对于肉类发光现象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但至今还没出台相关标准,“没有标准,即使做了检测也无法出具检测报告。”
何姓工作人员说,“导致肉类发光的因素太多,包括养殖环境、运输环境、存储环境、发光细菌等,而细菌中能引发肉类发光的种类也蛮复杂,虽然肉类发光情况很普遍,但是很难对此进行检测和界定。”
食品专家:要确定原因有点难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邓放明分析:“如果是活鱼深夜泛光,有可能是养殖环境的污染造成的(生物学特性除外);如果是腌制过后的鱼肉泛光,则有可能是解剖和腌制过程中感染了
发光细菌。”邓放明说,由于这条雄鱼已经腌制了好几天,从外观上看很难确定泛光的原因。
检验医生:可能是磷超标
对于邓放明的分析,湖南省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谢小兵更倾向于养殖水源或运输过程中的
化学物质、
藻类对鱼类的污染,“有可能是水源中的磷超标。”
专家们对于鱼肉泛光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各方对市民提出的忠告却惊人一致:发现肉泛
荧光的现象就不要食用了。
事件概况
事件发生的背景
2012年3月9日,曹娭毑的儿子从红旗区菜市场一流动商贩处买回一条已经剖好的雄鱼。曹娭毑担心鱼肉变质,便在洗净的雄鱼身上抹了一层盐。
发现的过程
2012年3月11日晚上10点多,厨房水壶响起,曹娭毑起身进去准备灌开水。熟门熟路,老人进厨房忙活从不开灯,可待灌完开水,她回头一瞟,竟发现虚掩的橱柜门内闪出一道荧光。打开一看,荧光来自于腌了2天的那条雄鱼。
“老头子,快来看,这条鱼泛光咧。”曹娭毑端着鱼盆赶到老伴跟前。
“不可能咯,鱼怎么会闪光?”老头子一脸狐疑。 见老伴不信,曹娭毑一把关掉了卧室的灯,顿时,整条鱼身果真荧光闪闪。
随后,曹娭毑电话联系上儿子,对于鱼肉泛荧光,儿子也感到很惊奇,“买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的啊,那个骑三轮车的鱼贩子还亲手帮我剖好了。”“本想腌着吃放心一点,现在都不敢吃了。”曹娭毑说,她更想知道的是,这条雄鱼为什么会泛光,吃了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害。
查事件发生的原因
12日晚上9点,记者来到曹娭毑家中。曹娭毑展示了这条腌了几天的雄鱼,在普通的灯光下,这条鱼和其他鱼没有任何差异,然而,将鱼搁到全黑的厨房里一瞧,从鱼头到鱼尾都闪耀着
荧光。13日上午,曹娭毑来到菜市场寻找那名流动商贩,却一无所获。问及其他鱼摊老板,大伙纷纷表示,从未听说过此类情况。
释疑
湖南省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李定文解释,
发光细菌就是有
生物发光能力的细菌,大多数是
弧菌和杆菌,少数为球菌。虽然发光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但生理特性却非常相似。“它们常寄生在各种动物体内泛光,即寄生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