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
云南省丽江市辖区
古城区,隶属云南省丽江市,位于丽江市东北部,西、北连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东与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接壤。全区总面积1262.7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古城区常住人口为28.13万人。有纳西普米等10余个民族。截至2021年10月,古城区辖7个街道、2个镇、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安街道。
历史沿革
据《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
县域在战国时期属秦国边地,楚庄蹻建滇国时属滇国之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东汉时期,属益州越嶲郡遂久县。蜀汉建兴三年划归云南郡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属宁州云南郡西姑复县。
唐代,吐蕃和南诏先后在铁桥城(今塔城乡)设神川都督府。
宋大理国前期,属剑川节度,后属成纪镇善巨郡,时县境有三赕(丽江坝)、九赕(巨甸、石鼓等)等几个行政区。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征大理国,在境内设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为茶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丽江”之名从此始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设丽江路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任元朝丽江宣慰司副使的阿得归附明朝,明朝置丽江府。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仍设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解除木氏土司统治权。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丽江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丽江府,丽江县属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腾越道,直属云南省。民国三十年(1941年),隶属于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设丽江县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隶属于云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先设于维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迁丽江,与设于鹤庆的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合并。
1961年4月10日,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2003年4月1日,丽江撤地设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设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年5月18日,古城区正式成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4年7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龙山乡更名为金安乡,金安乡更名为金安镇
截至2020年,古城区辖7个街道、2个乡、2个镇:西安街道、大研街道、祥和街道、束河街道、金山街道、开南街道、文化街道、金安镇、七河镇、大东乡、金江白族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古城区辖7个街道、2个镇、2个乡:西安街道大研街道祥和街道束河街道金山街道开南街道文化街道金安镇七河镇大东乡金江白族乡,区人民政府驻西安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城区位于丽江市东北部,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0°23′,北纬26°88′,西、北连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东与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接壤。全区总面积1262.78平方千米。
地质
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兼有横断山峡谷和滇中高原特征。
地形地貌
古城区地形地貌复杂,有山地、盆地(俗称坝子)、河谷三大类型。七河镇本里课村海拔3200米,为全区最高点,金江乡金沙江出口处,海拔1219米,为全区最低点。
气候
古城区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雨量丰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立体气候明显。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古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蕴藏有铁矿、锰矿、铜矿、铝土矿、粘土、陶瓷土、无烟煤、水泥原料石灰矿、建筑用沙矿、页矿。
土地资源
古城区面积126277.85公顷,土地类型多样,其中:耕地12817.10公顷、林地101308.41公顷、园地953.91公顷、草地39506.6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09.7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921.62公顷、交通用地1853.62公顷、其他土地2952.20公顷。全区共有耕地12817.10公顷,其中:水田2226.76公顷、旱地7122.24公顷、水浇地3468.10公顷。
森林资源
古城区森林覆盖率为71.63%,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427.99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古城区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有猕猴、黑熊、凤头鹰、红隼、血雉、红腹角雉、白腹锦鸡、野猪等35种。珍稀野生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滇山茶和毛红椿等。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古城区常住人口为288787人。
截至2021年9月,古城区总户数为50646户。户籍人口160680人,其中:男性79371人、女性81309人。全区共有39种民族,其中:汉族33643人、彝族2610人、白族22303人、纳西族94247人、哈尼族70人、壮族357人、傣族366人、苗族1451人、傈僳族1923人、回族555人、拉祜族15人、佤族8人、景颇族9人、瑶族15人、藏族1084人、布朗族10人、阿昌族5人、怒族29人、普米族1099人、德昂族1人、独龙族7人、蒙古族44人、基诺族1人、水族15人、满族107人、布依族45人、朝鲜族15人、侗族16人、土家族45人、黎族7人、畲族13人、土族25人、达斡尔族2人、羌族7人、仡佬族5人、锡伯族2人、摩梭人519人、穿青人3人、维吾尔族2人。全区20周岁以下的人口为34796人,其中:男性17634人、女性17162人;21至40周岁的人口为45499人,其中:男性21885人、女性23614人;41至60周岁的人口为53257人,其中:男性26850人、女性26407人;61至80周岁的人口为23254人,其中:男性11342人、女性11912人;81至100周岁的人口为3867人,其中:男性1659人、女性2208人;100周岁以上的人口为7人,其中:男性1人、女性6人。
截至2021年末,古城区户籍总人口达162669人,其中:城镇人口109899人,乡村人口52770人。少数民族人口128183人,占总人口78.8%,其中:纳西族94535人,占总人口58.1%,白族22540人,占总人口13.9%。出生落户1620人,出生率9.95‰,同比下降2.0个千分点;死亡注销934人,死亡率5.7‰,同比下降1.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2‰,同比下降2.2个千分点。
2023年末,古城区常住人口为28.13万人,城镇化率81.80%。
政治
区委书记:杨澄
经济
综述
2021年,古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977830万元,增长速度为8.3%,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8227万元,同比增长8.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6082万元,同比增长6.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3.6%,其中:工业增加值183172万元,增长8.0%。建筑业增加值284865.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23521万元,同比增长8.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19%。
2021年,古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4.6:23.2:72.2调整为4.5:23.6:71.9,从拉动经济增长来看,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10.3个百分点。
2021年,古城区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户数达53131户,同比增长8.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12.7亿元,同比增长9.2%,占GDP比重为57.0%。
2021年,古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8%,同比上涨0.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2.5%;居住价格下降0.7%。
2021年,古城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120万元(不含上级转移支付等其他所有收入),同比增长6.0%;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61883万元,同比增长7.4%。
2021年,古城区累计入库税费收入437317万元,同比增长23.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9490万元,增长7.5%;社会保险和其他非税收入完成197827万元,增长51.0%。
2021年,古城区全社会在库投资项目180个,同比增长33.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9个,房地产项目81个。本年新开工项目68个,同比增长4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同比增长50.8%,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3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控股完成投资增长89.7%(不含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占总投资3.9%,下降7.9%;第二产业占总投资7.8%,下降33.5%;第三产业占总投资88.3%,增长138.4%。全区在建亿元以上项目97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2.9%。其中:房地产亿元以上项目60个,增长9.1%。从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2%。建设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72.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11.7%;国内贷款资金增长146.1%;自筹资金增长39.1%。
2021年,古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12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7元,同比增长11.6%。
第一产业
2021年,古城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844万元,同比增长6.7%,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0%。其中:农业产值74834万元,增长17.1%;林业产值5364万元,增长6.5%;畜牧业产值57615万元,下降4.7%;渔业产值2693万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38万元,增长12.9%。
2021年,古城区粮食播种面积136950亩,同比下降0.5%,粮食总产量38988.65吨,同比增长0.9%。其中油料产量1026.8吨,下降12.7%;蔬菜产量27871.2吨,增长0.8%;烤烟产量2269.2吨,下降6.0%;水果产量8956.95吨,增长17.29%。
2021年,古城区渔产品产量1338吨,同比下降25.9%。
第二产业
2021年,古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
2021年,古城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83172万元,同比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020.5万元,同比下降6.1%;利税总额51028.2万元,同比增长17.9%;利润总额31757.1万元,同比增长23.8%。
2021年,古城区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57个,实现增加值284865万元,同比增长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6%。
第三产业
2021年,古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85469.1万元,同比增长3.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62779.3万元,增长4.6%;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2689.8万元,下降2.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完成400330万元,下降0.1%;商品零售完成785139.1万元,增长5.1%。
2021年,古城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63万美元,同比增长5.9%。
2021年,古城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79577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境内存款4371320万元,增长3.6%;住户存款2066303万元,增长3.3%;非金融企业存款1004222万元,减少1.4%。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96405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境内贷款3796340万元,增长17.9%;住户贷款1560536万元,增长13.5%;企(事)业单位贷款2235804万元,增长21.2%。
2021年,古城区电信业务总量为37379.4万元,同比增长6.9%;固定电话用户17.6万部;移动电话用户39.2万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5万户。
2021年末,古城区已建成营业的知名品牌和高端酒店11家,星级饭店162家,星级特色民居客栈90家,旅游住宿床位约12.2万张。旅行社152家,旅行社分社2家,散客服务网点76个,导游服务公司6家,旅游汽车公司和车队9个。旅游景区(点)46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
2021年,古城区接待游客1687.3万人次,同比下降10.8%,其中海外游客1.1万人次,同比下降77.3%,国内游客1686.2万人次,同比下降10.6%。旅游业总收入达279.2亿元,同比下降35.4%。
2021年,古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45257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住宅投资312322万元,下降7.2%。房地产开发施工房屋面积31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8.9万平方米,下降42.2%;竣工房屋面积52.0万平方米,增长72.5%;商品房销售面积(含期房)39.7万平方米,下降25.3%。商品房销售额(含期房)277298万元,下降26.6%,其中:现房销售额8783万元,下降34.3%,期房销售额268515万元,下降26.4%,分别占销售额的3.2%和96.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5.8万平方米,下降6%,其中:住宅10.0万平方米,增长23.5%;商业营业用房4.8万平方米,下降9.4%。
交通运输
古城区内有香格里拉大道、民主路、南过境路、象山东西路、镇东路、福慧路等主干道形成的交通中心网络;大丽路、丽永路、丽宁路、南过境路是通向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干道。已开通14条中国国内航线的丽江机场就位于古城区的南大门七河乡。坝区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卫生路,山区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
2021年末,古城区公路通车里程为1620.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2千米;一级、二级公路51.5千米;三级、四级公路1517千米(含县道263千米、乡道251千米,村道1003千米)。公交线路36条,可运营公交车201辆。从耗能区分,燃油车63辆,新能源车138辆。其中:19座以下公共汽车90辆。
2021年,丽江机场共起降民航航班3.9万架(次),同比下降8.8%;旅客吞吐量422万人(次),同比下降16.2%;货邮吞吐量1.4万吨,同比增长26.8%。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1年,古城区发明专利有效量50件,各种专利授权16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7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41件。2021年科技培训2100人次,科技宣传覆盖面6000人次。
教育事业
2021年,古城区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受益学生27916人,免补金额2603.08万元;中小学新建校舍开工35764.76平方米,竣工35764.76平方米,投入14172.08万元。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在校学生38564人,专任教师3459人。小学37所,招生3471人,在校生19982人,同比增长2.1%,毛入学率119.2%,辍学率0;普通初中7所,招生3142人,在校生8559人,同比增长2.5%,毛入学率136.2%,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高占比42.5%,初中巩固率110.4%,初中完学率98.6%;普通高中5所,招生1757人,在校生5313人。
2021年,古城区中等职业教育(职高、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5所,招生928人,在校生3409人(含丽江师专职高班)。教育进修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11301人。
2021年,古城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9.8%,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8.8%。
文化事业
2021年末,古城区有艺术表演团体86个,文化艺术活动(线上为主)182场次;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5.75万册,文物管理所1个,乡镇文化站11个;电影放映1269场,观众五万余人次;电视覆盖率99.9%,广播覆盖率99.9%。
医疗卫生
2021年末,古城区卫生健康系统公立机构(含区卫生健康局)共16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参公管理)1个、疾病机构1个、医学会1个、流动人口管理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5个、农村卫生室33个。民营医院8个,门诊部及个体诊所121个,医务室和卫生所9个。公立医院(含基层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病床数356张,民营医院病床160张。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26名。公立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使用覆盖率100%,除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全区居民规范性电子健康档案10.2万份,建档率45%。全年婴儿死亡率为2.03‰,孕产妇死亡率为0。
体育事业
2021年末,古城区境内拥有综合体育场馆4个,运动场14个,足球场70块,篮球场365块,活动室126间,地掷球、门球、小金属球场地84块,老年人排球场96块,健身路径106条,网球场4块,健身步道3条,高尔夫球练习场2块,晨晚练点144个,场地面积达691136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1年,古城区新增城镇就业39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511人(含离退休参保6638人),比上年增加1813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7600人,企业职工及个体工商户27911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039人。全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7659人,比上年增加2032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5210人,比上年减少2447人。失业保险参保18802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023.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3375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38.8万元。
2021年,古城区城乡居民共202331人次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9506万元;城镇职工153260人次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4526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享受6336人次,补偿金额726万元。
2021年,古城区享受农村低保1145户,2310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27035人次,861.5万元;享受城市低保210户,340人,发放城市低保4338人次,174.2万元;享受特困供养人员286户,296人,发放特困供养人员保障金3614人次,355.0万元。
2021年,古城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58.2万元,21897人次。其中发放生活补贴73.4万元,10476人次;护理补贴84.8万元,11421人次。4454人享受80岁以上高龄补贴,发放151.9万元。已建成“儿童之家”60个,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4.376万元,享受补助人数2人。
基础设施
2021年,古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千米;绿地面积872.44公顷,绿地率36.4%;绿化覆盖面积1003.2公顷,绿化覆盖率41.8%;公园43个,绿地面积389.3公顷。
环保事业
2021年,古城区环保投资完成12924.0万元,同比下降42.3%。项目环评执行率100%,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森林面积92173.1公顷,森林覆盖率72.9%。全区城市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93.1%。
历史文化
纳西先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纪录方式,它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展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笃信万物有灵,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经书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东巴古籍文献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纳西古乐保存至今,还有22个曲目。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1995年,大研古乐会出访英国引起轰动;1997年2月,在香港艺术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98年,在被称为中国最高音乐殿坛的北京音乐厅演出;1998年5月,受挪威国王的邀请,在挪威国庆节上隆重演出。
风景名胜
综述
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先后荣获“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一”“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一百个小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和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等称号。
主要景点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千米,始建于南宋末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道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成为全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束河古镇, 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千米处,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玉龙雪山蜿蜒而下的三条主干水系——青龙河、九鼎河、疏河穿城而过,从古镇西北处九鼎龙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使束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清泉之乡。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保护名录。2005年,束河古镇荣获中国最佳人居环境魅力名镇和全国4A级风景旅游区称号,并于同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黑龙潭位于丽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从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千米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中外闻名的黑龙潭。黑龙潭不仅是丽江古城的活水源头,也是古城区的旅游景点。潭内随势错落的古建筑有龙神祠、得月楼、锁翠桥、玉皇阁和后来迁建于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国寺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楼及清代听鹂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筑。位于黑龙潭中央的得月楼上,悬挂有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楹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黑龙潭曾被列入《中国名泉》《中国风景名胜》等书。
荣誉称号
2020年4月,古城区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古城区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年2月,古城区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2月,古城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33。
2020年6月30日,古城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古城区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古城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1月,古城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5月10日,古城区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名单。
2021年10月27日,古城区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2年3月,古城区入选2020年度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2024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1 23:3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