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树蛙
树蛙科、张树蛙属两栖动物
台北树蛙(学名:Zhangixalus taipeianus)是树蛙科、张树蛙属的两栖动物。体形短小,呈椭圆形;头宽大于头长;吻端钝圆;吻棱不明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吻端;瞳孔平置;鼓膜不甚明显,约为眼径之半;犁骨齿列细长,几乎近平置;舌较大,呈梨形。前肢短壮,前臂及手长略大于体长之半。后肢短,前伸时胫跗关节几乎达眼后缘,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而大于足长;内蹠突大、呈椭圆形,无外蹠突。背面皮肤粗糙,满布颗粒状疣粒;颞褶明显;无背侧裙。腹面满布扁平疣。生活时背面颜色可随环境而变化,体背面一般为鲜绿色,偶为蓝绿色或暗黄褐色,少数个体有白点。
动物学史
台北树蛙是在1978年由台湾大学梁润生及王庆让教授共同发表的台湾特有种,是台湾蛙类中,第一种由台湾学者发现并命名的种类,在台湾蛙类分类学史上有其重要意义。发表的模式标本采集于中国台湾台北县树林镇,所以称之为台北树蛙。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35毫米,雌蛙体长36毫米左右。体形短小,呈椭圆形;头宽大于头长;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明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吻端;瞳孔平置,眼间距约为上眼睑宽的1.5倍;鼓膜不甚明显,约为眼径之半;犁骨齿列细长,几乎近平置;舌较大,呈梨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短壮,前臂及手长略大于体长之半;指长顺序3、4、2、1;指平扁,指和趾端均有吸盘和马蹄形边缘沟,第三指吸盘大于鼓膜的12,第一指吸盘较小而不及上眼睑宽的一半;指间具微蹼;关节下瘤发达,有指基下瘤;掌突明显或无。后肢短,前伸时胫跗关节几乎达眼后缘,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而大于足长;第三趾与第五趾几乎等长;趾吸盘小于指吸盘;趾间全蹼,外侧蹠间蹼不发达;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大、呈椭圆形,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粗糙,满布颗粒状疣粒;颞褶明显,斜向口角后方;无背侧裙。腹面满布扁平疣。
生活时背面颜色可随环境而变化,体背面一般为鲜绿色,偶为蓝绿色或暗黄褐色,少数个体有白点;体侧及股前后具深色细云斑而无黑色大斑点,指、趾及其间的蹼为黄色。腹面为黄色,有的个体咽喉部具细云班。
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
卵群包裹于白色卵泡中,卵粒乳白或乳黄色,动植物极不易分辨,卵外包有一层胶膜,连同胶膜直径约3.7毫米,卵粒直径3毫米左右。
头体呈卵圆形;吻端钝圆;体背面扁平,腹面圆;尾呈披针形,尾鳍较低,上尾鳍起自体末端之前,向后逐渐升高至后段变窄,尾末端钝圆。鼻孔和眼均在头背侧:出水孔在体左侧下方,有游离短管;肛孔开口于下尾鳍基部右侧。第34-38期蝌 的头体长为8.2-14.3毫米;体宽为头体长的0.62(0.48-0.76)倍,体高为体宽的0.84(0.67-1.10)倍;口宽为体宽的0.47(0.32-0.69)倍,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眼径为头体长的0.13(0.09-0.15)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8(1.4-2.4)倍而为体宽的0.32(0.26-0.37)倍;尾长为头体长的2.0(1.4-2.6)倍,尾高为尾长的0.27(0.18-0.45)倍。口在吻前端腹面,两口角及下唇缘有交错排列成两排的粗短乳突,下唇乳突中央中断,缺4-5个乳突位置;口角处有副突3-4个;唇齿式Ⅰ∶4+4/1+1∶Ⅱ;角质颌适中,上颌缘呈弧形,中央无凸起。生活时背面棕褐色、绿褐色或橄榄棕色,其上具有深色斑点,在尾肌和尾鳍上的不规则褐色斑点较大;腹面色浅透明,可见回旋的肠管。
生活习性
台北树蛙生活在海拔100-2000米的山区、丘陵和平地的阔叶林缘,尤其喜栖于河流、山溪两岸杂草丛生、灌丛繁茂的地带。雄蛙有筑巢行为,通常在水田、池塘、沼泽和水沟等静水域边的覆盖物下掘成小土坑,并在其中鸣叫。雄蛙叫声长而低沉,单独一只鸣叫时,叫声是一到两个音节、低沉而缓慢的“呱──呱──”;形成合唱时,叫声则较急促,变成三到四个音节的“呱—呱—呱—呱—”。有时候尾音还会加上短促的“咯、咯、咯”,以增加变化及吸引力。
分布范围
中国台湾特有种,分布于台湾北部和中部,主要分布于台北、苗栗、宜兰等县。
繁殖方式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近危(NT)。
列入中国台湾农委会《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等级Ⅲ(其他应予保育之野生动物)。
台北树蛙栖息地分裂,环境质量下降和捕捉过度,其种群数量稀少。
参考资料
Zhangixalus taipeianu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1:37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