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城是
台湾历史上清朝台湾府的府城,1887年后因行政区改制而改称
台南府城,又因为台湾县衙与后来的安平县衙位于此城内,亦可视为1887年前的
台湾县城与之后的安平县城。该城始建于
雍正年间1723年,初建木栅城,后改以三合土为材,共有城门十四座。台湾割日后,城池逐渐倾毁,台湾日据时期的市区改正期间有部分城墙拆毁后于原址辟建新式道路,到1917年左右已大致遭到拆除,历时约194年,但仍有部分残存。
范畴
主要为现今
台南市中西区西门路以东的范围以及附近的东、南、北区的小部分,而西门路以西至
安平区旧聚落(一鲲鯓)之间则是昔日的
台江内海。
历史
台南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堡,应是1625年(明熹宗
天启五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今
赤崁楼的位置,建造的一座粗糙但能防火的城砦,还在市街周围建造竹篱,其北、东抵德庆溪岸,西抵台江海岸附近,南抵后来的
普罗民遮城南侧不远处。但由于不久后发生的瘟疫令人民迁离,导致该竹篱后来就失修倒塌了:18。1652年,台湾爆发了
郭怀一事件,隔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便建造了普罗民遮城。
康熙年间,
施琅一举攻下澎湖,
郑克塽投降。但此时的清廷对台湾这个化外之地并无太大兴趣,攻台充其祇是为了根除反清势力,甚至有“收澎湖、弃台湾”的计划。随后施琅上呈《
恭陈台湾弃留疏》,力谏台湾之战略价值,才使台湾正式成为大清版图,台湾府治即设于今日之台南,为台湾首府。
台湾府(今台南)自明郑时代即全台行政中心,清代台南依然是全台重心,
台湾道、台湾府皆位于台南,城市发展成熟。惟清廷施行台湾不筑城政策,居民之身家性命未获保护,官署的安全也没有保障。虽地方官员一再呈请筑城,但结果是台湾府设置的开始四十年没有筑城。
木栅城时期
从筑城开始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木城时期:19。
由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
朱一贵起义,于是在雍正初期台湾知县
周钟瑄开始修筑木栅:20。其长度在《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和《
续修台湾府志》都写说是两千一百四十七丈(6.87km),而《
重修台湾县志》和《
续修台湾县志》是写两千六百六十二丈(8.518km):20。而在这时所筑的府城只有七门[注1],而且西边未完全被包围,以致当时(大)西门独自耸立著,两边未与木栅相连:41。
筑城年代争议
传统说法及一些方志[注2]认为台湾府城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台湾县知县周钟瑄筹画以木栅筑城:95。不过另有一说认为台湾府筑城的时间并非雍正元年,而是雍正三年(1725年)。
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石万寿亦是认为1725年才筑城者之一,他主要是依据《重修台湾县志》中“郡治设栅城时,知府
孙鲁令朝阳引路画界,不害民居。”一文,认为知府孙鲁亦与筑城有关,但孙鲁雍正四年方上任,知县周钟瑄也是雍正四年卸任,所以认为《大清一统志》所载之雍正三年筑城较有可能。台南市文献委员范胜雄也支持此看法,并引
巡台御史禅济布之奏折为证。该奏折于雍正三年三月十六日所上,并提到兴工日期是在二十七日。故此说为台南市文化资产保护协会和财团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会所采用,于2005年发起举办台南建城二百八十年活动:11。
竹城时期
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竹城时期:19。
由于雍正十年(1732年)的吴福生事件,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福建总督
郝玉麟奉旨加植莿竹[注3]以强化城防:96:20。而除此之外,还在小北门与后来小西门的位置建了大炮台,在大西门外设四座敌台,小北门外设两座敌台:22。
乾隆元年时,始将七座城门改为石制,并建了十五座窝铺:23。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时,台湾知县
夏瑚又在莿竹外增植绿珊瑚这种有毒汁的灌木来进一步强化府城的防御:96:20。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台湾知府
蒋元枢再补植莿桐:96:20与林投树:24,并添建了小西门和整修炮台与
窝铺[注4]:23。
三合土城时代
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到日本
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大幅拆城为止为土城时期:19。
由于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三年(1787年至1788年),台湾爆发
林爽文事件,林爽文于
彰化起事后,烽火蔓延全岛。战事前后历经一年四个月,清廷调动四省的兵力才平定,是清朝治台最大规模的抗清事件。台湾各地的城墙均由木栅或荆竹所筑,除府城以外,其他四座县厅城全部沦陷,曝露出木栅或荆竹不足以防御的缺点。事平之后,
福康安、工部仕郎德成、福建巡府
徐嗣曾提出将原来用荆竹为插的台湾府城改建为土城。这项提议被予以接受,于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到五十六年(1788年至1791年)原本的木栅竹城便由台湾知府
杨廷理改建为土城:95:25。此次改建,最重大的变动就是将大西门往内移动约一百二十余丈(400m):25,使
五条港区成为城外。这时的府城城垣高一丈八尺(5.76m),顶宽一丈五尺(4.8m),底宽二丈(6.4m),城周两千五百二十丈(8.064km):26。
然而到了
道光三年(1823年),由于暴风雨导致西边海岸淤浅,在加上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
张丙事件,于是来台处理的
闽浙总督程祖洛奏请加盖西外城:27。准奏之后,便依照举人郑朝兰的建议在程祖洛的监督下“民捐民办”,改建
嘉庆十年(1805年)府城三郊为了防范
蔡牵而加盖的木栅,并开拱干门、
兑悦门与奠坤门:27,而府城大东门外也扩建了东外城,开仁和、东郭、永康三门:28。这一次的扩建,令城墙周长增加到两千七百丈(8.64km):28。
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与八月发生的暴风雨,令城廓倒塌极为严重,同治十三年(1874年)
沈葆桢进行了台湾城最后一次修筑工程,修筑时间为七月廿五到十二月十五(1874年9月5日-1875年1月22日):100:67。
毁弃与拆除
日本统治台湾后引入西方都市计划概念,认为城墙有碍都市发展且不再具有防卫意义,故逐步将之废除。首先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台南停车场(即
台南车站)启用,当时铁道直接凿穿
大北门与
小南门附近城垣而过。而稍后陆续发布的市区改正计划,台湾城大部分的城墙在这段时间遭到拆除,直到日据时期结束绝大部份的城壁皆已消失。
现存城门的部分只剩下大东门、
大南门、
小西门以及兑悦门四座。城垣遗迹则有小东门一带以及大南门一带。
地理
台湾府城建立在
嘉南平原西南的台江内海东南岸,平均海拔约2至19米,地势大致是由东向西微微倾斜。在从胜利路(海拔19米,正城东墙所在地)到西门圆环(海拔4米,昔日大西门所在地)长达1.8公里距离间,约往西每100米海拔就下降0.833米:7。
在正城区里,西垣主要延著3至4米等高线发展,而东垣则是沿着19至20米等高线发展:7。正城内最低处是西北方的小北大街(今西门路三段一带)以西的区域[注5]:7,而城内另一低处则是在米街、抽签巷、蓬寮街、草仔巷与二府口之间[注6]:8。至于最高处则是位在东边的高地[注7],乃三爷宫溪与柴桥头港溪、德庆溪、竹溪的分水岭:8。而在东西垣之间的缓坡面则流有起源于小东门附近的德庆溪和起源自小南门附近的
福安坑溪流过:8,以及魁斗山、仑仔顶、鹫岭及尖山等小山丘分布:16。
西外城区是由海埔新生地演变成的,现今的地势海拔在1至5米之间,上有许多新生河道被利用来航运:16。其中最为著名的即
五条港,是清乾隆初期由府城三郊所开辟整修的五个港道,是当时商业的精华地带,但随着台江的逐渐消失,清末时只能靠台南旧运河维持与外海间的航运:19。而五条港由北到南分别是:
新港墘港:因专运水肥又名“粪沟墘港”。从德庆溪顺流而下,天的信义街经民族路三段176巷。有支流老古石港:14延伸到兑悦门与集福宫:19。
佛头港:又名“秃头港”,其港道从镇渡头西北延伸,接着东沿今民族路三段南侧直到景福祠。而在景福祠这里再分为三条东西向港道,分别是北边的王宫港(通正城米街广安宫)、次南的妈祖港(通正城
大天后宫)与南边的关帝港(通正城开基武庙):19。
南势港:从水仙宫前沿着今天神农街南边西行,斜贯协进国小东北角至镇渡头:19。
南河港:从今天民权路、大井头遗址沿着今和平街西行:19。昔日的接官亭便位于此港道上。
安海港:此港道在施姓大宗祠附近分为三条:14。北为松仔脚港:19、中为外新港(通正城
开山宫,运输蔗糖用):19、南为番薯港(通正城沙陶宫:15)。
城区
台湾府城座东向西,城垣的北东南三方略成弧形,西面截直临海,形若半月,故有“半月沈江”之称,市街起伏于台南台地七座小山丘和几条小溪之间。明
永历十八年(1664年)时
郑经依十字街(今民权路与忠义路)为轴心划
承天府治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此后城市大致沿十字街的四个方向扩张,城市纹理由十字街逐渐扩张演变而来。
坊
台湾府城是台湾道、台湾府、台湾县的驻地。城内德庆溪与福安坑溪刻画之地势棱线,促使主要大街自大西门东行,而向东南曲折。清朝承袭
明郑规画府城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坊置“签首”管理之:68。不过四坊的界线并不是成“十”字形,而是“K”字形或“片”字形:68。
在中心部十字街附近,草花街分隔了镇北、东安二坊,帽仔街则分隔了镇北、西定二坊,而宁南坊北端以草花街、帽仔街与镇北坊接壤,东西方则以上横街附近带状地带与东安西定二坊相邻:68。而在中心区之外,西定与镇北坊是以德庆溪及县口街、代书馆街、关帝庙前各街之西侧为界;西定与宁南坊是以庙前街、安海街、檨仔林的西侧为界;宁南与东安坊是以打石街、府文庙东边至大南门为界;镇北与东安坊是以观音亭街、兴济宫前、米市街西侧至大北门为界:68。
而在道光时,由于人口与市区的成长,所以又将原有四坊各自拆成上下坊,如东安坊便拆成东安上坊与东安下坊,每一坊依然设签首治理:69。而
咸丰元年(1851年)城内又分成了正城的东段、西段、南段、北段、中段和西外城的大西门外北段与大西门外南段,并以此实行了六段警备制[注8],这是一种由户而街而境,再由境结合成段的联境保甲制度:70。而各段保甲设有总签首,各街再设签首,而每一户负责出壮丁或雇夫(每街约需8到10名):70。武器方面则由官府提供枪支子弹,民间自备刀枪棍棒等冷兵器:70。其戒备在冬防时期与有民变较为森严,并于保甲的指挥系统置有总理、委员、局长,必要时官方还会派遣营勇支援:70。
街道
台湾府城的街道在中心区沿袭荷兰时期的规画,呈现格子状的规画。其中心即为“十字街”,并以此为基础增加直交的道路。但从中心区延伸出去后,南北方的路网各自受到德庆溪与福安坑溪以及大型建筑影响,导致有些道路不得不迂回而不复整齐规画:41,东边则是受地形与众多大型建筑影响而呈现不规则路网:44,西半部则是东西向道路较规则,但南北向略显不规则:44。
[编辑]设施
由于台湾府城一带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而且在
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之前,全台最高行政中心便位于台湾府城,所以在府城里建有许多的设施。
行政机构
巡道衙:为台厦兵备道[注9]、
台厦道[注10]、台湾道[注11]或台湾兵备道[注12]之官衙,设在西定坊,相当于今天台南市永福国小的位置:21。
台湾府署:是台湾知府
倪象恺于雍正七年(1729年)利用明代承天府署改建而成,位于东安坊,相当于今卫民街宪兵团本部附近,武德街的两侧:21。
台湾县署:原本在东安坊,乾隆十五年(1750年)移到镇北坊赤崁楼右边,即今天成功国小一带:21。
台湾分府衙门(二分府、二府衙或台湾海防厅):原本设在
鹿耳门,于雍正八年(1730年)移到府城西定坊,约为今永福路二段35巷与府前路一段304巷间:22。
军事机构:府城的主要军事衙署为总镇标营、城守营与台协水师营,其中由于台协水师营设在今台南市安平区,所以实际上镇守府城海防的是镇海营。而在城内的军事衙署,除了马兵营之外,都在德庆溪北岸并占地极广:22。
总镇标署(总镇标营,正式名称是“镇守台澎总兵官署”):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总兵
杨文魁所建,位在镇北坊,相当于今天
台南公园西边旧陆军兵工配件厂一带。乾隆五年(1740年)添筑土城,座东北东朝西南西,开有东西二门,南边邻云霄街(新店尾街)。直辖于台湾镇台(总兵),为号令全台军事要务的机构:22。
镇标左营〈左营游击署〉、左营守备署:位在镇北坊:22。
镇标右营〈右营游击署〉、右营守备署:位在东安坊:22。
城守营参府署:设于雍正十一年(1740年):22,相当于今天北区富北路国有财产局附近:11。
道标营:由镇标左、右营遣兵驻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六十年(1721年)撤,而同治八年(1869年)又复置,并升“游击”为“都司”:22。约在今天台南车站圆环西南部份:11。
军装局:为储藏武器之处,约在今天台南市新光影城与大亿丽致饭店所在地:22。建筑时间为同治十三年六月初四到十月十三(1874年7月17日-11月21日):67。
马兵营:在今天府前路一段上的原台湾台南地方法院:22。
火药库:有两个。一个约在今天
成功大学光复校区内,另一个在台南公园南边与成功路间(昔日督标公厅与中协衙之间):22。而成大里的火药库是同治十三年六月初三到十一月三十(1874年7月16日-1875年1月7日)间所盖成的:67。
镇海营:在五条港分叉点镇渡头附近,约为今天台南市协进国小的位置:22。
军工厂:为造水师战船之处,有南北二厂。北厂在今台南市立人国小背后,南厂则在台南
保安宫西边保安路与康乐街交会处:22。
文教
府文庙台南府儒学:在宁南坊,即今
台南孔子庙一带:28。
县学文庙: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在东安坊:28。约在今东门圆环与开山路之间的府前路一段上:11。
文昌祠:在县学宫崇圣殿后;一在崇文书院:28。
魁星堂:原在西定坊道署旁(今台南市永福国小附近),即中社书院,后来改名奎楼书院[注13]:28。
敬圣楼:雍正四年(1726年)由
施世榜所建,即南社书院:28。在大南门外,相当于今树林路二段与永福路一段交会处附近:11。
海东书院: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建在府学之西:28,约今天台南市忠义国小上:11。后曾屡次迁徙,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迁回孔庙西边(但非原址),之后寻址于此。
崇文书院: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在府署之东(今台南市武德街附近):28。
正音书院:在台湾县署之左,约今天成功国小一带:28。
引心书院:嘉庆十五年(1810年)于檨仔林街,后来改称台湾县书院并移到柱仔行街,而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改为
蓬壶书院并迁到
赤崁楼附近。原由邑绅黄拔萃私设,后来改为官设:28。
产业
昔日在台湾府城里有旺盛的商工业活动,而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内某些区域。
三郊
主条目:府城三郊
三郊是昔日台湾府城里最大的三个商人公会,分别是北郊、南郊与糖郊[注14]。他们主要是在五条港区活动,靠着与中国大陆间的贸易赚进了大量的财富。而在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三郊也在地方公共事务上出了很多力:29,也自组了地方自卫组织,强化了府城的治安,就某方面来说宛如基层行政机构一般:30。事实上包围五条港区的西外城改建为老古石城前的城栅,便是三郊怕海盗
蔡牵进攻府城而在嘉庆十年(1805年)自掏六千两银子在三天内完成了从小西门经镇海营到小北门长达一千两百丈(约3.48公里)的木栅:27。
六条街
六条街即是六和境的竹仔街、武馆街、大井头街、帽街、下横街与武庙街:30,其在祀典武庙内设了“六和堂”作为办事处。这一带是府城的零售业商业街,商品是从“郊”那里批来的,而在六条街周围则有工夫店与手艺店,如:30:
曾振明街:香店的专业街,街名由来是这里有知名的香铺“曾振明号”;其如紫檀、罗粘等原料是从大陆进口的:30。
米街:是碾米业集中之处:30。
粗糠崎:在米街之后,是运送碾米后的粗糠到仁和街的路段:30。
仁和街:是糖果、糕饼业的集中处:30。
顶打石街、下打石街:加工船肚石的专业街:30。
做篦街:古称做灯街,是条卖竹器的街道:30。
蓬寮街:又名帆寮街,是专门作船帆之帆布的街道:30。
打银街、打铁街、做针街:出售金属制品的街道:30。
草花街:贩售草花之处:30。
麻糬巷:制作麻糬之处:30。
鞋街:做鞋之处:30。
牛磨后:制糖之处:30。
市集
除了上述地区外,在府城内还有其他的市集。以下是光绪末年时府城内的市集:31。
宗教
过去在台湾府城的宗教大致为儒、道、佛、斋四大类:33,后来清廷开放传教后,基督教也开始在城内出现,例如同治四年(1865年)来台的马雅各传教士便曾在看西街设立医馆。:195但当时传教士受到居民排斥,便改高雄旗津一带传教。后回到府城时,改至东门城外(今属东区)建立据点
府城里的庙宇会形成所谓的“境”,成为一个个的祭祀圈,如六合境、四安境等:69。特别的是,基督教传教时也使用传统宗教的联境的作为教会名,例如太平境教会。
名胜
七寺八庙:指府城内十五间有名的寺庙。
府城八景:是昔日府城的胜景,但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景观已经不存。
轶闻
蒋公子败地理:传说台湾知府蒋元枢在府城的建设其实是为了要破府城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