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林,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福建福州人,致公党党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厦门大学副校长、南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副主委,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主任,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96年9月—2000年6月,就读于厦门大学,毕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
2001年9月—2003年8月,就读于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5年12月,就读于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毕业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
2006年9月—2011年6月,就读于
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得地球科学博士学位。
2011年11月—2012年3月,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
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2012年3月—2013年8月,任厦门大学教授。
2013年9月,任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
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12月—2021年11月,任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
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入选“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21年,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
2021年11月—2024年1月,任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院长。
2022年1月,任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主任;同年6月,任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副主任。
2023年8月,任厦门大学副校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史大林聚焦“海洋生态系统中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浮游植物生理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效应”这一全球变化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其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学》《
科学进展》《
自然—通讯》《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和《湖沼和海洋》等国际学术期刊上,被《科学》《
自然》《
自然·地球科学》等学术期刊引用,并入选“2017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截至2019年11月,史大林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据2024年2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官网数据,史大林主持项目课题9项、参与项目课题3项。
人才培养
史大林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中多人在亚太地球科学学会年会、海峡两岸海洋科学研讨会、全国青年地学论坛、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等国际、中国国内学术会议上获优秀报告等奖项,并在毕业后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赴德国和以色列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据2024年2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官网数据,史大林开设环境科学基础实验(二)、环境科学前沿与进展、专业外语等课程。
2021年,史大林作为专业负责人申报的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史大林秉承“以学为本、教研一体、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注重讲授学科专业领域国际前沿和热点,着力推进课程中、英文教学双语建设,大力培养学生阅读参考书和原始文献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前沿进展。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大二那年的暑期(1997年),史大林和
洪海征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到
漳州市长泰区调查野外植被,同甘共苦,回来后又一起整理调查的数据、查找文献,撰写了一篇小论文,过程中他们不断加深了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恋人。后来,二人又共同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6月底,洪海征带着他们4个月大的宝宝从美国回到厦门,入职厦门大学。史大林则在整理博士阶段的数据和样品后,于2011年10月也回到了厦门大学。
科研之外,史大林有着多样化的兴趣,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喜欢游泳,喜欢摄影。
人物评价
几度凤凰花开,几度春风秋雨,他潜心科研,专心学术,精心授业,关心学生。教书以深情,育人以大爱。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感染学生,他以君子的风范和优秀的品格影响学生。数年如一日,润物细无声。(厦门大学2015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颁奖词)
乍看之下,史老师像是“双眼不顾世间事,一心钻研为科学”严肃的人,其实不然,了解之后才发现,他是一个名副其实有情怀的老师。(厦门大学团委青年媒体中心翔安校区分中心评)
史大林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时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孙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