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头藜(学名:Sympegma regelii Bunge)是苋科、合头草属植物。根粗壮,黑褐色。老枝多分枝,黄白色至灰褐色;当年生枝灰绿色,稍有乳头状突起,具多数单节间的腋生小枝;小枝基部具关节,易断落。叶片直或稍弧曲,向上斜伸,先端急尖,基部收缩。花两性,通常1-3个簇生于具单节间小枝的顶端;花被片直立,草质,具膜质狭边,先端稍钝,脉显著浮凸。胞果两侧稍扁,圆形,果皮淡黄色。种子直立;胚平面螺旋状,黄绿色。
直立,高可达1.5米。根粗壮,黑褐色。老枝多分枝,黄白色至灰褐色,通常具条状裂隙;当年生枝灰绿色,稍有乳头状突起,具多数单节间的腋生小枝;小枝长3-8毫米,基部具关节,易断落。叶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直或稍弧曲,向上斜伸,先端急尖,基部收缩。
花两性,通常1-3个
簇生于具单节间小枝的顶端,花簇下具1(较少2)对基部合生的苞状叶,状如
头状花序;
花被片直立,草质,具膜质狭边,先端稍钝,脉显著浮凸;翅宽卵形至近圆形,不等大,淡黄色,具纵脉纹;
雄蕊5,
花药伸出花被外;柱头有颗粒状突起。
胞果两侧稍扁,圆形,果皮淡黄色。种子直立,直径1-1.2毫米;胚平面螺旋状,黄绿色。
合头藜是一种适中温超旱生耐盐夏绿半灌木,荒漠草地的重要建群种或共建种。它具有较广泛的生态幅度,在天山南坡、帕米尔东坡、昆仑山北坡均有大面积生长,并沿着库鲁塔格向东分布到嘎顺戈壁,在巴里坤山地亦有出现。其分布的高度在天山南坡焉耆以西直到帕米尔东坡是由东向西逐渐升高,海拔1400-2100米,而在昆仑山北坡则是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海拔1800-2900米。它一般生长在石质山地及剥蚀残丘上,也出现在山麓及干谷中,土壤为砾质、石质或沙壤质的棕色荒漠土及荒漠棕钙土。
以合头藜为单优势种构成的荒漠草地广泛分布在昆仑山北坡和南天山低山带的沙壤土及砾石上,草层盖度10-20%,草层高20-30厘米,亩产鲜草60公斤;在这些地区合头藜还与
高山绢蒿(Seriphidium rhodanthum)、
内蒙古旱蒿(Artemisia xerophitica)、
纤杆蒿(Artemisia demissa)、
红砂、
驼绒藜、
圆叶盐爪爪(Kalidium schrenkianum)、
小苞瓦松(Orostachys thyrsiflora)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荒漠草地,群落盖度10-50%,草层高15-35厘米。在天山南坡的阿克苏地区合头藜与
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在东疆与
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
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等组成山地砾石质荒漠草地型,群落盖度5-15%,草群高度20-40厘米。合头藜与灌木亚菊、
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组成的山地荒漠草原草地在东疆有大面积的分布,它还作为重要的伴生种参与到许多荒漠草地中。
分布于中国新疆(伊吾、哈密、吐鲁番、托克逊、和硕、焉耆、库尔勒、库车、拜城、阿克苏、乌恰、喀什、于田、叶城、策勒、塔里木盆地四周及东疆地区)、甘肃西北部、青海北部、宁夏、内蒙古西北部。中亚、哈萨克斯及蒙古也有。
合头藜通常于4月上旬芽开始萌动,4月中旬长出新叶,6月中旬始花,花期持续到7月,8月中下旬结实,10月上旬种子成熟,11月初干枯,冬季以干枝1条状态越冬。若遇夏季干旱的年份,花果期则相应地推迟月余,种子不能成熟。
合头藜具有抗旱、耐寒、耐盐等特点,它适应干旱的方式为落枝,即当年生枝条春夏之交时由基部向尖端木质化,早热季节来临时每一枝条先端来不及木质化的部分被旱死,以后就逐节脱落。小枝秋冬凋落,次年新生枝条繁茂,植丛呈黑绿色,故群众有“黑柴”之称,秋后植丛变成黄色。
合头藜枝叶繁茂,叶多汁并带有一些咸味,是骆驼喜食的牧草,被认为是荒漠区骆驼的三大抓膘植物之一。其粗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骆驼采食后具有明显的催肥作用,早春乏弱的骆驼采食合头藜后能很快复壮,秋季在合头藜草地上放牧则抓膘快。骆驼喜食其当年生枝条,秋末结实期及干枯后则嗜食全株;羊春秋喜食,夏季采食较差,冬季不食;牛和马基本不采食。属良等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