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鉴湖秋女士
现代柳亚子诗作
《吊鉴湖秋女士》是近代诗人柳亚子先生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辛亥革命先驱秋瑾女士不幸牺牲的悲痛之情,以及对迫害革命志士之徒的极大愤怒之情。
作品原文
吊鉴湖秋女士①
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
填平沧海怜精卫②,啼断空山泣鹧鸪③。
马革裹尸原不负,蛾眉短命竟何如!
凭君莫把沉冤说,十日扬州抵得无④?
注释译文
①鉴湖秋女士:即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所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的少女,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③鹧鸪:一种鸟的名称。在文学作品中,鹧鸪通常是用来表达一种离愁别绪、悲伤的意象。
④十日扬州:指发生在清顺治二年四月(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满清征服军队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
作品鉴赏
该诗是为凭吊秋瑾革命烈士所作。“饮刃”开头二句,是写秋瑾英勇就义,其中化用了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填平”开头二句,用精卫填海的典故,歌颂秋瑾的革命精神,为胜利、理想而不懈奋斗。同时,用鹧鸪啼泣,表达了对秋瑾牺牲的悲痛之情。“马革”开头二句,“原不负”,是说秋瑾很早就立下了不怕牺牲的决心,现没有辜负她“原来的宏愿”。接着对秋瑾年轻就义的惋惜。最后二句,则是用来表达了诗人,对秋瑾被害的“沉冤”有极大的悲愤之情。诗人化入“扬州十日”这个事件与秋瑾女士被害作对比,突出了秋瑾女士的“沉冤”,表达了诗人对于秋瑾女士的沉痛哀悼与惋惜之情,流露出了对清政府迫害革命进步人士的强烈不满与愤慨。
作者简介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抗战时期从事抗日民主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作品《磨剑室诗词集》、《柳亚子诗词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5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