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ST)是隶属于
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是中国首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是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是首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之一,是全国首批试点八年制医学教育院校,是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1891年,
德国海军随舰医生
埃里希·宝隆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1900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
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多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
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
1907年6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同时,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克纳佩利用在中德两国募来的捐款,成立了“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当时规定,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
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
上海德文医学堂,并成立了董事会负责学校的管理。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
福沙伯(第二任校长)、福尔克尔;三名
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
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
虞洽卿(荷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冯·吕特等。埃里希·宝隆医生被正式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负责学堂的管理。
曲折发展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医学堂的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即上海凤阳路)。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
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
Deutsch(德意志)”在
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
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3月17日,
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
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12月,更名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
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
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因此,5月20日被定为校庆日。
1927年8月,同济医工大学由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
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
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27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含医学院),国立同济大学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牌大学之一。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师生同舟共济,由上海西迁入大后方,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
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
194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回上海。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1948年8月,医学院细菌研究所登报招收研究生。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由一所文理医工法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一所以土木、建筑类专长的工科大学。
1950年2月,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4年10月,由武汉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合并的武大、协和合作医院,成为中南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后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为
武汉协和医院)。
1955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迁入武汉,并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
武汉同济医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
武汉医学院。同年,
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该院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
1956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2年,经卫生部批准,武汉医学院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第一批改为六年制。同年,在医学系增设了德语医学班,并在部分年级开设了德语普通班。
从1966年开始,“
文化大革命”导致十年动乱,学校连续5年未招收学生。
1972年,增设药学系。
1978年,学校在卫生系基础上增设环境医学专业。从此,全院各学科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0年,医学系恢复德语医学班,学制为六年。
1981年11月,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开设三年制卫生管理专修课。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1986年,成立法医系。
1987年2月,在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科学部。
1991年,成立妇幼卫生系,并被批准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2年10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学校。
1993年,“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学校。同年成立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卫生管理系、教育技术中心。
改革兴盛
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与
华中理工大学、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
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实行四部一省共建的办学体制。
2000年6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建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委员会。
2006年9月25日,
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管理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兼任委员会主任。同济医学院从此虚体化,
华中科技大学校方整合同济医学院告一段落。
2007年5月20日,同济医学院举行100周年院庆活动。
2010年,成为首批10所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部,中心)之一。
2019年12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综合排名位列前10位。
2022年4月28日,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湖北省工人先锋号”。
2023年11月26日消息, 同济医院军山院区即将正式运营。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拥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系、生殖健康研究所、口腔医学院以及10所临床学院(附属医院),设有1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人,临床教师35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600余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5人等;拥有3个国家教学团队。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3人):
缪小平、
朱铃强、郭欢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6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重点学科(9个):生物物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泌尿外)、妇产科学、麻醉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学
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5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3个):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内科学
湖北省重点学科(5个):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中药学、公共管理、图书情报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0个):妇科、病理科、专科护理专业、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新生儿、小儿消化、中医妇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胆胰外科、肝脏外科、胃肠外科、甲乳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感染病科、康复医学科、小儿外科、过敏反应科、老年病科、器官移植科、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骨科、医学影像(核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检验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5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血液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骨科、胸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中西医结合科、检验科、临床护理、普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病科、临床药学、整形外科、老年病科、急诊医学科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国家精品课程、1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国家特色专业(4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天然药物化学、临床输血检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药理学、妇产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环境卫生学、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妇产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儿科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外科学
临床专业学生实行两校区三阶段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主校区学习一年,在同济校区基础医学院学习1年半,后期进入附属医院的临床学院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和临床医学专业中德班(六年制)学生在主校区学习2年,在同济校区基础医学院学习2年,后期进入附属医院的临床学院学习。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主校区学习一年后,进入同济校区相应学院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9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包括34个湖北省临床医学中心)等。累计获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湖北省创新群体3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荣获国家三大科技奖30余项。2000年以来,医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计200余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近45亿元。2017年以来,连续7年每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突破350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0项。
学术期刊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出版有《医学与社会》、《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等4份学术刊物。
《医学与社会》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医学与社会》主要刊登医学与人文社会交叉学科方面的文章,创刊于1988年,2006年7月开始由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承办。2008年6月,《医学与社会》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由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为中国唯一一本报道医学
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并适时兼顾国际间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动态的学术刊物。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s Journal,AJ)数据库及《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数据库等收录为源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医学、法医学、药学和中医中药学等方面的论文。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MEDLARS和DIALOG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系列18种分册收录和检索。
医疗机构
截至2017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共拥有9所直属附属医院和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附属梨园医院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直属附属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
第四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五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第六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第七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肿瘤医院)
第八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
第九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第十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与德、美、英、法、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医院、研究机构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国际校际合作协议40余个,共建中外合作科研基地9个,与一批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学生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研究等。
文化传统
院庆日
5月20日
——源于1924年5月20日,学校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
院训
团结 严谨 求实 奋进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同济广场
2012年校园十大景点之一。
同济医学院院史馆
同济医学院院史馆由原学院生化楼改建,该馆于2007年同济医学院建院100周年之际开幕。201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武汉市文化遗产第八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该楼被列为“一级保护建筑”。
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长廊
原院史馆旧址地势低洼,汛期淹水,2017年学院将该院2号教学楼4层会议中心的长廊改造成院史文化展示厅,命名为“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长廊”,“长廊”于同济医学院建院110周年之际开幕。另在长廊边辟出1间会议室,建立了“院史实物展览室”,布置有28个展柜,展品172件。“院史文化长廊”如今成为了学院文化建设的新地标。
知名校友
梁伯强,1916年—1923年,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金问淇,1919年—1920年,医预科国家一级教授,妇产科专家。
贝时璋,1919年—1921年,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其震,1923年入医学院,医学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富华,1925年—1932年,药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陶桓乐,1935年毕业,国家一级教授,呼吸内科专家。
谢敏晋,1932年—1936年,微生物学家,生物制品学家。
裘法祖,1932年—1936年医预科,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忠弼,1936年起求学,执教于同济,病理学家,世人称之为同济活化石。
邵丙扬,1942年毕业,内科学家,首创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酒石酸梯钾三日疗法”。
陆再英,1957年毕业,《内科学》、《诊断学》主编。
桂希恩,1960年毕业,传染病专家,贝利·马丁奖章获得者。
戴宗晴,1965年起师从裘法祖,全国劳模,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何界生,1969年毕业,原卫生部副部长、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
王宝韫,1939年—1958年执教同济,国家
一级教授,内科学家。
梁之彦,1941年起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生理化学家。
童第周,1941年—1943年执教同济,实验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奠基者之一。
荣独山,1946年—1949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放射学奠基人之一。
姚永政,1947年创建同济寄生虫学馆,国家一级教授,寄生虫病专家,“姚氏钉螺”发现者。
杨述祖,1946年起创建同济病理学馆,国家一级教授,病理学家。
李宝实,1947年—1955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耳鼻喉专家。
张涤生,1949年—1955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整形外科专家。
屠开元,1947年—1955年执教同济,国家一级教授,医学教育家,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蔡宏道,1949年起执教同济,临床检验学家、环境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学家。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