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不仅有特定的含义、标志,而且有多种功能、价值和类别。名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反映时代的属性。历史上的名山不一定永恒存在;今日的名山不一定历史就有。可见我们在研究名山时,必须运用发展的、历史的观点,重点揭示某名山的
审美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名山的审美观,指它的美学形象和美学特性。如由山、水、林、草等构成的
自然美,包括形象美、线条美、色彩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形象美又可分出雄险美、险峻美、端庄美、格局美、怪诞美等。人们按照传统的山水审美观,一般将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形象地概括为:雄、奇、险、秀、幽、旷等美学形象特征,每座名山都由这些基本形象,按照自然的节奏和韵律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空间综合体。如:“光雾天下红”,“
泰山天下雄”,“
黄山天下奇”,“
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等。
名山的价值观,指在科学上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这种科学上的典型性,深刻地反映和渗透于研究和认识地球发展史、地质变迁、自然地理规律等学科领域中。如
桂林山水风光,是世界上罕见的
喀斯特景观发育形态,如彩叠山、
伏波山、
象鼻山等,对研究
喀斯特学和
喀斯特地貌学都有典型的科学意义。
武夷山、
丹霞山等有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黄山、华山、
天柱山等有造型优美的花岗岩
山岳景观;
峨眉山、
太白山、
贡嘎山等因地层齐全、构造典型和动植物种类丰富,而被誉为“天然
地质博物馆”和“天然生物园”。
名山的历史观,指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如泰山、
嵩山、
恒山、五台山等,在秦汉以前就已开发,还有不少名山开发历史均在二三千年以上。名山的这一特点,无不给它们留下丰富的文化景观和遗迹,如古建筑、宗教文物、摩崖石刻和大量历史人物活动遗迹等。这些众多的人文景观内容,使之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典型的科学研究价值。被人们誉为“历史文化宝库”。
名山的类型,以海拔高度分有5000米以上的极高名山;海拔3500~5000米的高名山;海拔1000~3500米的中名山;海拔500~1000米的低名山;海拔500米以下的极低名山。以
相对高度分有山体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
坡度大而陡峻、主峰明显、群峰簇拥的高名山风景;山体相对高度在千米以下、主峰不甚明显的低名山风景。
名山县位于
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幅员面积614.27平方公里,人口25.85万,辖9镇11乡。东距成都90公里,西临
雅安13公里。古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驿站,今天是川藏国际旅游线的起点。此外,名山还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萝北县名山镇西1公里处的一座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