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岫,在江西省丰城市荷湖乡东北6.5公里山下,因背靠后岫山而得名。属于荷湖乡
教堂村管辖。为
罗田李氏之后,全村为李姓,先祖为唐太宗幼子曹王
李明之后。
李明,生母杨氏,本是齐王
李元吉的正妻。
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被兄长李世民杀死,杨氏被李世民收入后宫。
李明的生辰并不见于史书记载,但是后世推测,其最早的生辰不早于
贞观八年。贞观二十一年,李明受封曹王。贞观二十三年,实封八百户,同年太宗去世,高宗即皇帝位,实封加至一千户。
高宗永淳元年七月,在
武则天的授意下,黔州都督逼杀李明。高宗并未深究,只是罢免了
黔州府衙的所有官员,并将李明就地安葬。
李明共有五个儿子,分别为俊、杰、价、偹、偲。
李俊、李杰在垂拱年间就已经遇害。神龙年间,李杰的儿子
李胤被封为嗣曹王。之后,李明的另一个儿子
李备回到朝廷,朝廷改封李备为曹王,李胤被停封。开元十二年,李胤再次被封为曹王,授予
银青光禄大夫、右武卫将军的官职。李明的爵位因此得以继承,其家族和后人也成为唐朝皇室中谱系最为完整的支脉之一。
李胤再次被封为曹王后,其子李戢承袭,李戢之子李皋继续承袭。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李皋奉母逃至民间,在蜀地又遇到唐玄宗,玄宗皇帝重新将其纳入皇帝族谱。
李皋生有三子:李道古、李象古、李复古。但
李象古、李复古无后而终,
李道古的儿子也无后而终。
而李明的五子
李偲,无缘封王。其子李昌,其后李训,其后李挺,其后李宗。李宗的年代,正好遇上了安史之乱,于是投军于自己的叔叔李皋,随军驻守武汉。后李宗之子李瑜当了一个小官长江令。李瑜生有六子:暀、昵、暕、曙、映、晴,次子李昵生有二子,李昵次子
李晟(此李晟非西平郡王李晟)生有三个儿子竚、翊、〇。第三子李〇生有五子,此时已是唐朝末年,各地方武装纷纷割据,时局动荡不定。李〇次子
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翁仲石兽。
曹王明五子
李偲的后代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在这次突变后,李崇的家人无心于官场,从子(本家侄子)
李枢(李怀谦之子),就是李暕的三世孙,游学来到丰城县广丰乡之葛山,求学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孙李贵再迁居丰城县长宁乡之罗田,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罗田李氏。这就是后岫李氏的直接来源。
李崇的儿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子李胜迁居丰城县正信乡即段潭乡,二世孙李从,字伯顺,择地依湖建村,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下李)。湖茫李氏和滕王李元婴的后人长期杂居,滕王李氏也称湖茫李,只不过称为上李。
明万历间(1573一1620年),李遇廷由金华礼坊(今
丽村镇礼坊里)徒此。
与后岫李氏相隔一公里左右的王家李氏,同出于曹王李氏之后。在荷湖东北7公里山坡上。明初,由南湖李家(今属石滩公社)徒此。居原王氏旧宅,沿用旧村名。不过,至今仍不清楚其接续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