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氏歌》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
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
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
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
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
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作品注释
鹤注从旧次编在大历元年。诗云“江城带素月”,知在夔州城中也。
佳人绝代歌①,独立发皓齿②。满堂惨不乐③,响下清虚里。(失叙杨氏歌声。惨不乐,引人凄切也。响下清虚,犹云响遏行云。)
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代而独立。”
②《楚词》:“朱唇皓齿。”阮籍诗:“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③《汉·刑法志》:满堂饮酒,一人向隅而悲泣,则一堂为之不乐。庾信《象戏赋》:“仰冲气於清虚。”
江城带素月①,况乃清夜起②。老夫悲暮年③,壮士泪如水④。玉杯久寂寞⑤,金管迷宫徽⑥。勿云听者疲 ⑦,愚智心尽死⑧。
(次从听者心上,摹写歌声独绝。【卢注】老壮智愚,即满堂中人听若疲而心欲死,所谓惨不乐也。素月清夜,闻声更觉惨凄。玉杯停饮,金管失谐,言听者恍惚神移矣。)
①谢庄《月赋》:“素月流天。”②曹植诗:“中夜起长叹。”③魏武乐府:“烈士暮年。”④《史记》:荆轲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⑤《韩非子》:箕子曰:“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陆机《文赋》:“扣寂寞以求音。”
⑥沈约诗:“金管玉柱响洞房。”嵇康《琴赋》:“角羽俱起,宫徵相证。”
⑦江淹诗:“渊鱼犹伏浦,听者未云疲。”
⑧田子方曰:“哀莫哀於心死,而人死次之。”
古来杰出士,岂特一知己①?吾闻昔秦青②,倾侧天下耳③。
(推开作结,以见世有知音也。前以佳人起,后以杰士收,感慨无限。【卢注】虞仲翔云:“得一知己,可以不恨。”此盖翻其语也。此章,起结各四句,中段八句实写。)
②《列子》: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遂辞归。青饯之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③李陵诗:“侧耳远听。”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
湖北)迁居巩县(今
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
开元(
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
洛阳与
李白相识。后寓居
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
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