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悌(1502~1568),字思诚,号疏山,学者称“疏山先生”,江西金溪(今
琅琚镇疏口村)人。明代哲学家、学者。官至南京刑部侍郎。著有《疏山遗集》五卷、《易说》十卷、《表章古文孝经》一卷,并曾刊行《皇明舆地之图》。
吴悌(1502年~1568年),字思诚,号疏山,学者称“疏山先生”,江西金溪(今琅琚镇疏口村)人。
嘉靖进士。授乐安知县,
调繁宣城,授御史。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天府进试录考官评语失书名,诸生答策多讥时政,帝怒逮考官。悌为举子求宽,坐下诏狱。出视两淮盐政。及
严嵩擅政,悌恶之,引疾家居近二十年。嵩败,起故官,累迁至南京大理卿。与
吴岳、
胡松、
毛恺并称“南都四君子”。
隆庆元年(1567年),迁刑部侍郎。次年卒,乡人建祠,与
陆九渊、
吴澄、
吴与弼、
陈九川并祀,曰“五贤祠”。吏部尚书
孙丕扬称悌为“理学名臣”,遂赠赐礼部尚书,谥文庄。吴悌为
王守仁学,但清修果介,反躬自得者为多。
帝怒,逮考官
谕德江汝璧、洗马
欧阳衢诏狱,贬官,府尹孙懋等下南京法司,寻得还职,而停举子会试。悌为举子求宽,坐下诏狱,出视两淮盐政。海溢,没通、泰民庐,吴悌先发漕振之而后奏闻。寻引疾归,还朝,按河南。
伊王
朱典楧骄横,惮悌,遗书称为友。悌报曰:“殿下,天子亲籓,非悌所敢友。悌,天子宪臣,非殿下所得友。”王愈惮之。
夏言、
严嵩当国,与悌乡里。尝谒言,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言问故,徐曰:“俟谈少间,当以政请。”言为改容。及嵩擅政,悌恶之,引疾家居垂二十年。
嵩败,起故官,一岁中累迁至南京大理卿。时吴岳、胡松、毛恺并以
耆俊为
卿贰,与悌称“南都四君子”。
隆庆元年(1567年)迁南京
刑部侍郎。次年,在与人讲谈孟子养性章时,痰疾发作,医治无效而卒。万历中,子
吴仁度(字君重,明后期古文家。官至工部左侍郎)请恤。
吏部尚书
孙丕扬曰:“悌,理学名臣,不宜循常格。”遂用
黄孔昭例,赠礼部尚书,谥文庄。乡人建祠,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并祀,曰“五贤祠”,学者称“疏山先生”。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吴悌为
王守仁学,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为多。里居二十年,布袍
疏食,涵养益粹。与四方名士相切磋,所得日深。无日不以正学自力,躬行心得,诚孚于物而
介节凛然,故其当官立事皆切于民生国计。
悌卒后,吏部尚书
孙丕扬称悌为“理学名臣”,其师
黄直称他为“实践之儒”,
罗汝芳谓其“学继象山”,
徐阶则称其“真古君子”,江西布政司右参议崔都甚至说:“得罪权贵止于不为官,得罪疎山则不可为人。”(见《同治金溪县志·卷一九·吴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