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守尔·斯拉木,1941年10月15日出生于新疆伊犁,多语种信息处理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疆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41年10月15日,吾守尔·斯拉木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9年09月至1964年07月,就读于新疆大学,并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4年08月至1981年06月,在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物理系工作,担任讲师。
1981年06月至1992年05月,在新疆大学物理系工作,担任室副主任、副教授。
1990年12月至1991年09月,在加拿大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做访问学者,进修一年。
1991年10月至2009年09月,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委员、工业组副组长。
1994年07月至2001年04月,担任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
1992年06月至1994年07月,担任
新疆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1994年07月至2001年04月,担任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教授。
1997年09月至1998年08月,在美国莱特州立大学(Wright Stat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进修一年。
2001年04月至2007年03月,担任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校级)主任。
2007年03月,担任新疆民文信息技术开发研究中心(自治区级)主任、教授。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吾守尔·斯拉木研发出20多种多语种信息处理系统软件和工具,开拓了计算机民文信息处理新领域,使它不断发展成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水平,突破和解决了民文信息处理事业的许多关键理论及核心技术。
根据2020年1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吾守尔·斯拉木的主要成就和学术贡献包括:1.开拓了计算机民文信息处理事业,例如多语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多语种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2.推动了民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不同风格多语种的排版、编辑控件嵌入到网络浏览器中,为多语种电子政务、B/S应用系统开发提供支持;3.民文信息处理事业的标准化,自1989年开始主持制定了维文、哈文信息处理三项(代码标准、点阵字形数据标准、键盘布局标准)国家标准;4.开拓市场,使教学、科研与企业一体化,研制了多文种各类操作系统平台、办公软件、电子印刷、CAI教学、网络应用、通信等。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先后发表论文160余篇;主持制定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4多项。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主持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六次,参加25个国家2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主题演讲。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重点项目2项、工程院科技咨询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0多项。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先后有1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多项达到中国国内首创,主持开发30多种支持多语种的新系统新软件,获得14项软件著作权;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培养了20多名科研骨干、9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出版教材9部。
截至2017年7月,吾守尔·斯拉木作为新疆信息技术学科奠基人和领军人物,在学科建设方面,牵头组建计算机应用博士授权点、计算机应用博士后流动站、4个硕士点、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民文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50多个老师、90多个博士硕士生组成的多民族研发团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吾守尔·斯拉木先后担任新疆民文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新疆计算机学会、电子学会、软件学会联盟名义主席,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新疆计算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文信息学会原副理事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字符集与编码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物评价
吾守尔·斯拉木是新疆本土培养第一个院士,也是维吾尔族唯一院士,为中国多语种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及其面向中西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吾守尔·斯拉木作为首席科学家,对民文信息处理事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作出了极大贡献。他长期工作在人才培养教育和科学研究第一线,多次被
江泽民、
胡锦涛、
李鹏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鼓励;连续四次被推荐为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学术严谨、学风正派、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和显著的应用成效。在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中,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作为带头创始人,开辟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的新领域,使它不断发展成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新水平,并在国内占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产生了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中国国内外重大影响。为发展面向中亚、西亚信息化市场的软件加工出口,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示范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何梁何利基金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