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道(1900-1984),江西
永新人,字靖方。1925年考入
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历任连
国民党党代表、连长、营长、团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周志道(1900―1984),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国民党将领。江西永新人。原名尚志,字靖方。
1925年秋,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1926年3月,正式升入第四期政治科,编在第三队。同年10月毕业后,任第十七军第二师二团一营一连上尉连党代表,随军北伐,曾参加宜兴、扬州仙女庙等战役。1927年5月,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辖补充第六团二营八连连长。
1927年9月,周志道任第二十二师师部参谋。1928年4月,任第一军教导团第一营一连连长,参加
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
1929年4月,参加
蒋桂战争,任独立第十四旅第一营副营长兼第三连连长。
1930年4月,参加蒋冯阎
中原大战,任独立第三十二旅第一九四团第三营少校营长。
1931年2月,在江西
修水被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击伤。1932年6月,升任该旅第一九六团中校团附,参加对
中央苏区的“围剿”,在
宜黄再次被红军打伤。旋升任该团代理团长。同年底,任陆军补充第一旅军官大队上校大队长。1933年8月,任该旅第二团上校团长,参加“围剿”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
方志敏率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时,率部参加围追堵截。12月,参加
谭家桥战斗,使红军抗日先遣队遭到重大损失,红十军团副军团长兼十九师师长
寻淮洲重伤牺牲。周志道亦被红军击伤。
1935年2月,率部开赴川陕边境地区,参加阻截
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6月,陆军补充第一旅改编成新编第十一师,
王耀武任师长,周志道任该师第二团团长。8月,新编第十一师改为陆军第五十一师时,任该师第三〇三团团长。
浴血抗战
1937年8月,上海八一三
淞沪会战爆发后,周志道率三〇三团随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对日作战。9月,陆军第五十一师扩编为两旅制之师时,升任该师第一五一旅少将旅长。11月,率部移防青浦,掩护国民党军队自上海撤退。12月,又参加
南京保卫战。在南京水西门与日军激战中,所部三〇一团团长以下官兵阵亡七百余人。
1938年5月,
徐州会战时,率部驰援豫东,转战砀山、回龙集及兰封、大小毛菇砦、三义岩之间,所部三〇二团团长又在作战中阵亡。6月,蒋介石在
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后,随五十一师由河南撤退到武汉,旋驻防德安。10月,
武汉会战时,又在德安外围张古山与日军激战,给日军以重创,所部官兵亦伤亡两千余人。
1939年4月,率部参加
南昌会战。8月,升任五十一师副师长。1939年9月,参加
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3月,参加
上高会战。1942年5月,参加
浙赣会战。同年11月,升任陆军第五十一师少将师长。1943年5月,参加
鄂西会战;11月,又参加
常德会战。1944年5月,参加
长衡会战。1945年4月,参加
湘西会战。8月,升任陆军第一〇〇军副军长。
在抗日战争中,周志道因对日作战有功,曾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
宝鼎勋章和
云麾勋章。
兵败退台
1946年国民党军队整编时,陆军第一〇〇军整编为陆军第八十三师,周志道任副师长(师长
李天霞)。同年7月,率部在
苏北进攻华中人民解放军。7月13日至8月27日,
华中野战军在
粟裕指挥下,发起
苏中战役,
七战七捷。第一战,就在宣家堡、泰兴歼灭李天霞、周志道指挥的整编八十三师两个团又两个营,共三千余人。此后,又继续率部在苏北
东台、
盐城,鲁南
郯城、
临沂等地同人民解放军作战。
1947年7月,周志道升任整编八十三师中将师长。同年秋,在鲁东南的
日照、
莒县、
诸城、
沂水等地同华东野战军作战。
1948年春,在苏北地区;6月,在河南
睢县、
杞县地区,继续同人民解放军作战。8月,整编八十三师恢复陆军第一〇〇军番号,周志道任军长,下辖第十九、四十四、六十三等三个师。9月,派十九师空运济南,增援王耀武,被解放军歼灭。
11月,该军拨归第七兵团
黄百韬指挥。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起
淮海战役。战役的第一阶段(11月6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东
碾庄地区全歼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在此阶段的作战中,周志道指挥的第一〇〇军在碾庄地区被全歼,周志道亦被击伤。11月22日,第七兵团在碾庄地区全部被歼,黄百韬被击毙,周志道乘夜带伤逃脱。
1949年4月,任重新组建的第一〇〇军军长,并兼任第五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6月,因伤未愈被免去本兼各职,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
人物离世
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周志道随国民党残部退到台湾。后任防务部门中将参议、台军“陆军总司令部”高参室中将主任、台糖公司顾问等职。
1984年5月,在台北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