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铮(1916-- )浙江
诸暨人,著名的农业分析化学家,1932年毕业于诸暨中学,1951年6月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曾任农科院土肥所所长、教授、研究员。
简介
周鸣铮,浙江诸暨人,生于1916年6月,193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今中国农业大学),1951年6月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曾任农科院土肥所所长、教授、研究员。
北出版著作颇丰,提出“平衡施肥法则”和“植物生长周期施
肥法则”理论。是我国土壤分析和测土施肥的开拓者之一。
周鸣铮先生既是我国早期的农学界第二位硕士生,也是一位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科学的主要开拓者,曾经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同陈仪将军一起赴台湾负责过技术接收工作。其一生写有大量著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六五”规划期间,周鸣铮先生担任了
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全国各主要土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课题总负责人,跑过17个省市。尤其是周老先生对
黑龙江、吉林、
辽宁三个省的农业生产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先后应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辽林省农科院、
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邀请,多次前往指导、讲课或作学术报告。一生中他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农业发展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周鸣铮(右)。
生平
周鸣铮,原籍
浙江省诸暨县城关镇,1916年6月29日生于浙江省
镇海县。农业分析化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农业化学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土壤分析和测土施肥的开拓者之一。他
自幼文理并重,学习成绩突出。1935年考入
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
七七事变后,从北平回浙江,借读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后又取道
江西到
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化学系借读,受到当时国内著名土壤学家
邓植仪、
陈振铎的教诲,坚定了以土壤肥料学为自己的专业方向。1939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在邓植仪的鼓励下,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1942年获土壤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受聘为浙江省合作供销处技术专员。1943年被聘为
英士大学讲师,主讲土壤学和肥料学。次年,又增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因教学有方,成绩斐然,1945年晋升为副教授,时年仅29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
台湾光复。1946年夏,周鸣铮应陈振锋的邀请,赴
台北接管肥料检验实验室,任农林验检局肥料检验科技正。后来又派他任
花莲港分局筹备主任,并委以分局长之职。当时台湾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裕,但他无意于担任行政官员,7个月后即返回英士大学继续任教。
在英士大学期间,周鸣铮敢于针砭时弊,宣扬民主,接触进步学生,支持学生运动。与其他进步教师一道组织“读书会”,学习《
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帮助中共地下党做好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为安定人心,保护学校,迎接解放而努力工作。1949年春,他秘密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社”。作为一名教授而与青年学生并肩战斗,实为难能可贵。浙江解放后,他转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担任校委会常委,分管教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鸣铮被分配到浙江医学院药学系任教,主讲定性、定量分析化学和卫生分析等课程。1950年应聘到浙江大学农学院兼课,主讲土壤肥料学。他兢兢业业地把自己丰富的学识贡献给新中国的教育事业。1957年1月,周鸣铮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较早入党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一。1957年浙江医学院药学系并入沈阳药学院,他才正式调到浙江农学院。1958年,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升格为厅级单位,为了加强领导和科研工作,调周鸣铮任该所土壤肥料系副主任、兼任浙江农学院土壤肥料系副教授。他服从组织分配,开始走上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岗位。
从1958年到1964年,周鸣铮一面承担教学任务,一面从事科研工作。他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通过科研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工作,使他逐步成长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跨学科的,又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科研工作者。
60年代中期开始,周鸣铮的工作重点从实验室建设和土壤农化测试方法的研究逐渐转入土壤养分肥力的研究,特别重视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他广为搜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测土施肥成就引入中国,为我所用。无论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在1974年冬开始身患
脑血栓、半身瘫痪卧床长达3年的时期里,他忍受着精神上或病痛的折磨,也未间断过查阅、翻译、整理资料的工作。
80年代初,农业部邀请他参加国家攻关项目“全国主要土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并担任总顾问。在5年时间里,他不但培养了一批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的技术骨干,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逐步发展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测土施肥学科体系。
80年代以来,他倾注全部心血先后完成了《土壤肥力学概论》和《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两部论著,共70余万字。这是他一生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国内外本专业有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尤其是《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一书是迄今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测土施肥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其内容和资料都较完整而且实用,对推动我国测土施肥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周鸣铮现在年事已高且身患多种疾病。1985年离休后,仍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学术工作。直到1987年脑血栓复发才不得不停止工作。
培养科技人才
从40年代到60年代,周鸣铮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近20个春秋。先后开设过14门课程。他擅长教学又酷爱教学,为培养专门人才作出了贡献。亲自动手编写教材,是他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个特点。依靠扎实的基础,深厚的外语功底,涉猎大量资料,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早在50年代初期在浙江医学院任教时,就单独编写出版了《卫生分析》一书。后来在浙江农学院兼课时,又参加了我国第一本统编《土壤学》教材的编写。为了教好每一门课,他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同时向新的学科渗透。为了提高专业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1954年他到
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等4个单位进修仪器分析长达一年。回校后,除为本校开课外,还应其他学校邀请前往讲学,并在《浙学农业科学》上开辟专栏,连续发表分析仪器系列文章。1960年,
浙江农业大学与浙江农科院合并,周鸣铮任农业化学系主任。这是一个培养农产品加工及产后服务的新专业。他承担了创业的任务,亲自编写了《农产品化学及分析》等教材。在教学中,他重视基础教学,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不宜过早强调“专”。他不断把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生动、深入浅出地把复杂的问题讲深讲透。
生产实践相联系
50年代时,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设备陈旧,测试技术大都处于国际上30年代水平,一般只能开展一些常规测试项目,工作效率低,耗用费用多。周鸣铮到所工作后,意识到土壤农化分析是农业科学的基础手段,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首先应使测试手段现代化。他积极建议并努力促成组建新的综合性实验室。1962年,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中心实验室,周鸣铮兼任主任。他如愿以偿,一心扑在实验室建设上,从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购置,研究项目的拟订到管理事务,都一一过问。他组织并依靠全室科技人员,改进实验器材,开展多项新的测试方法研究,完成了“土壤全磷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用
四苯硼钠测定
钾的新容量法”等一批早期研究成果。在技术力量不足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他团结全室科技人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先后引进了
分光光度计、
极谱仪、吸收光谱仪、
色谱仪等多种先进仪器,拓宽了分析领域,提高了分析质量,推动了土壤农业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在当时,这个实验室无论在规模上或仪器设备上,还是研究成果上,在国内农业科研单位中是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之一。 周鸣铮主持下的中心实验室,从一开始就注意分析测试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他认为,分析资料不只是用作撰写论文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应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果土壤测试结果不能作为合理施肥的参数,犹如医院的化验报告不能帮助确诊病人的病情一样。60年代初,他就和科研人员合作,采取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养分肥力问题。他首先引用
美国土壤学家勃莱(BrayR.H)提出的“相对值”、“相对产量”等概念,明确了土壤养分提取测定值的应用方法,使提取值的指标与作物产量联系起来。他撰写的《浙江省稻田磷肥效果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关系》一文,为全面开展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研究打下了基础。
60年代时,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都已采用“测土施肥”技术(SoilTestingandFertilizerRecommendation),把测定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作为推荐肥料用量的主要依据,并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化肥投入很少,主要依靠农家肥料,因而合理施肥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周鸣铮意识到,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化肥用量必然增加。合理施肥问题就会突出,因此,必须进行超前研究。
他认为,合理施肥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以不同
肥料种类为出发点研究合理施肥;以不同作物营养要求及其品种与地区间差异为基础来研究合理施肥;以不同土壤供肥能力为依据的合理施肥。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需肥特性确定产前定肥和各种养分的比例上面
。当时国内对“土壤肥力”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养分肥力为主的欧美传统观点尚未被国内土壤肥力工作者所普遍接受;而“水、肥、气、热”或“吃、住、喝”的观点则给土壤肥力测定与指标的拟订带来困难,以致有人认为土壤肥力是不可测定的。周鸣铮首先提出:“水、肥、气、热互相协调为土壤肥力的广义范围,而养分肥力及其因子则为其狭义范围,两者似可同时存在,并不相互矛盾。因此,土壤肥力是可以测定的。”国际上通称的“土壤测定”即为“土壤肥力测定”,国内简称“测土”,完整的名称应该是“土壤养分肥力测定”,即指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供应能力。明确了测土施肥的概念和范围。
他认为,我国之所以尚未建立完整的“测土施肥”制度,其原因在于对“测土”不够重视。我国农业院校教材中,“土壤测定”是附属于农化分析的,其重点仍是分析。他认为,“测土”当然离不开分析,但“测土”的重点却不是分析,而是如何把有效养分从土壤中正确地提取出来。这才是土壤农业化学的重要部分。“测土施肥”是一门介乎土壤学、肥料学和分析测试之间的边缘学科,要胜任“测土施肥”研究工作,必须掌握这3门学科知识。
为了推动我国测土施肥学科的发展,周鸣铮一方面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资料,详尽而系统地介绍给国内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针对测土施肥具有很强的地区性,结合我国土壤类型、气候与作物进行研究。从70年代后期起,他为《土壤学进展》、
《土壤通报》、《国外农业——土壤肥料》等全国性刊物撰写了数十篇论文和文献综述,内容十分广泛。从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提取测定方法及其适应性,到土壤测定的相关研究和校验研究,以及测土施肥的科学基础等等。在此期间,他还翻译出版了《土壤测定与植物分析》一书。这是一本由
美国土壤学会组织50多位著名专家合写的、全面论述用土壤养分测定与作物的植株分析法来指导科学施肥的重要著作。它的翻译出版,受到广大土壤工作者的欢迎。
六五期间,周鸣铮担任了国家攻关项目“全国各主要土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的总顾问。这个有14个省(市、自治区)科研单位参加的科研课题,是我国全方位开展土壤肥力测定和测土施肥研究的一次尝试。这时他已65岁高龄,且有偏瘫后遗。除了负责课题的设计和技术指导外,在5年时间里,他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北上
黑龙江、吉林,南下广州,西至
乌鲁木齐,东涉
福建,跑遍了17个省市(区),向各地科技人员作了几十次学术报告,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测土施肥技术骨干。1985年7月在乌鲁木齐因车祸受伤,他带着剧烈的伤痛,坚持讲学,受到当地科技干部的赞扬。
周鸣铮在测土施肥研究中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改进了美国土壤学家Truog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目标产量
测土施肥法。原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够严密,经周鸣铮和他的合作者多年研究,对该方法作了补充和改进,现已成为我国推广应用的几种主要测土施肥方法之一。周鸣铮和他的合作者还创造了“以土定产”和“以产定氮”施肥方法。因为氮素在土壤中很容易移动,目前尚没有可靠的方法来测定土壤中的氮素肥力。该方法是基于作物的基础肥力产量与足肥最高可得产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系;而最高可得产量与基础肥力产量之差额与需氮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一原理拟定的。这一方法先后在
浙江省和全国许多地区的
水稻和旱作物中推广应用,其理论价值和实际效果都得到了肯定。
肥料发展方向
对于我国肥料的发展方向,从领导部门到土壤肥料学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对肥源的政策与出路一直是以有机肥料为主。有人还提出“走有机农业道路”。周鸣铮从50年代开始对化肥和有机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肥源的政策和出路等带全局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不到1.5亩,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这就决定我国农业增产将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要方向。提高单产的主要手段有三:增加肥料,特别是化肥用量;改良作物品种;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这三者中,推广高产耐肥品种和提高复种指数都不能独立于肥料之外而自行改革。因此,增加肥料投入是提高单产,走向农业现代化的最根本措施。
他赞同并倡导这样的剖析,即六、七十年代颇为流行的“猪多、肥多、粮多”的说法,只不过是养分在土壤一一
植物——
动物——土壤之间的一个闭式循环。每循环一次必有损失,周而复始的结果,土壤肥力不但不会递增而只会递减。而且,“猪多”不可能是起点,它有赖于“粮多”,而“粮多”又有赖于“肥多”。农业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在自身循环以外增加投入,才能突破闭式循环。因此,他认为只能是“肥多、粮多、猪多”。这个“肥”必须包括化肥。应该充分肯定化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因为它从农业自身循环以外给土地增加巨大的增产能力。周鸣挣引用计算资料表明,1克氮的合成耗能值与增施1克氮增加的生物产量,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贮藏能值相比较,增施化肥后能量可大幅度增殖,而不是亏损。
周鸣铮也肯定有机肥料的优点和重要性,主张在积极发展有机肥源的同时,应估计到有机肥发展的客观限制性。现代农业必须是高投入、高产出与高效益。我国有机肥源的总潜力有限,远不能满足高产的需要。他认为,有机肥料的关键问题是肥源不足,积肥造肥用肥的劳动效率很低,有的与粮棉油争
茬口,有的需较多投资,有的还存在劳力和卫生等问题。今后有一定发展前途的绿肥、
厩肥、
秸秆还田等,也应考虑它们的限制条件、代价与先决条件。因此,尽管近年来有不少文章和报告提倡大力发展有机肥料,实际情况仍是成效很少。在有机肥源紧缺的情况下,应该大力发展化肥工业,增加化肥的投入,促使作物根系和生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他认为,对于肥源的政策与出路应该“有机无机并重”,走“以无机促有机”的道路。
人物简历
1935—1939年 考入
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获农学士学位(1937年与1938年 分别借读于浙江大学农艺系和中山大学农林化学系)。
1942年 毕业于
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获土壤化学硕士学位。
1942—1943年 任浙江省合作供销处技术专员。
1943—1946年 历任英士大学农学院讲师、副教授。
1947—1949年 任英士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1949—1957年 任浙江医学院药学系副教授。1950年后兼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58—1960年 任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系副主任,兼浙江农学院土壤肥料系副教授。
1960—1963年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先后任农业化学系主任和中心实验室主任。
1964—1985年 历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兼中心化验室主任。
1985年12月 离休。
主要论著
1 周鸣铮编.卫生分析.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2
朱祖祥,俞震豫,周鸣铮编.土壤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3 周鸣铮.
离子交换树脂在土壤可溶盐分分析中的应用.浙江农学院学报,1957,2(1):121—130.
4 周鸣铮译.化学工业中的气体分析.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58.
5 周鸣铮,沈冬莲.用四笨硼钠测定钾的新容量法.土壤学报,1963,11(3):318—324.
6 周鸣铮,于文涛,沈冬莲等.土壤全磷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土壤学报,1965,13(3):300—311.
7 周鸣铮,于文涛,方樟法.土壤速效氮的测定方法研究.土壤,1976(5—6):316—323.
8周鸣铮.土壤速效氮测定的矿化率法.土壤农化,1978(2):25—37.
9 周鸣铮.土壤有效磷测定的
物理化学方法(上)、(下).土壤学进展,1979(1):39—50,1979(2)45—56.
10 周鸣铮.土壤钾有效度测定方法的进展(上)、(下).土壤学进展,1979(4):39—48,1979(5):46—56.
11 周鸣铮.土壤测定的相关研究与校验研究(一)、(二)、(三).土壤通报,1979(1):45—48,1979(2):43—47,1979(3):45—47.
12 周鸣铮.土壤速效磷化学提取测定法探讨(一)、(二).土壤通报,1980(4):47—48,1980(5):42—45.
13 周鸣铮.有关水稻土养料肥力的某些研究的论述(上)、(下).土壤学进展,1980(5—6):11—22,1981(2):12—23.
14 王竺美,周鸣铮.浙江省水稻土基本肥力与最高可得产量之间的关系.土壤学报,1982,19(3):315—322.
15 周鸣铮译.土壤测定与植物分析.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322.
16 周鸣铮.测土施肥的科学基础.土壤通报,1984,15(4):156—160.
17 周鸣铮编著.土壤肥力学概论.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20.
18 周鸣铮.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肥料问题.土壤通报,1985,16(5):193—196.
19 周鸣铮.美国测土施肥科学的进展.国外农学——土壤肥料,1986(6):1—3.
20 周鸣铮,陆允甫.浙江省红壤地区玉米的定产定氮研究.土壤通报,1986,17(3):97—100.
21 陆允甫,周鸣铮,吴益伟等.浙江省红壤地区玉米估产测土施肥研究.土壤通报,1986,17(4):163—167.
22 刘成祥,周鸣铮.对Troug—Ramamoorthy测土施肥方法的研究与讨论.土壤学报,1986,23(3):285—289.
23 陆允甫,周鸣铮.红壤旱耕地速效钾测定方法与指标的研究.浙江农业科学,1986(4):162—166.
24 周鸣铮,王竺美.浙江省水稻土“因产定氮”基本公式及其有关参数的探讨.土壤学报,1987,24(2):128—133.
25 陆允甫,周鸣铮.红壤旱耕地速效磷测定方法与指标的研究.土壤学报,1987,24(4):325—334.
26 周鸣铮.中国的测土施肥.土壤通报,1987,18(1):7—13.
27 周鸣铮.土壤速效磷化学提取法的体系及其适用性.土壤学进展,1987,15(6):1—12.
28 周鸣铮.土壤速效磷提取方法筛选研究的进展.土壤学进展,1987,15(4):9—16.
29 周鸣铮编著.土壤肥力测定与测土施肥.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485.
30 周鸣铮.略论有机肥料与配方施肥问题.土壤通报,1989,2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