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
治疗学名词
治疗学名词。系八法之一,亦称和解法。是利用药物的疏通调和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肝胃等方法。凡热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燥渴,说胡话等实证的,都不能使用本法。
简介
适应范围很广,如外感少阳证,肠胃不和,肝脾不和以及疟疾等病证,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胁肋疼痛,默默不欲饮食,恶心,呕吐,心下痞满,肠鸣腹泻,腹痛,月经不调等。因为病证不同,和法的具体运用也不同,常用的治法有和解少阳、和解肝脾、和解肠胃等。此外,因疟疾多从少阳经辨证论治,所以习惯上截疟也属和法范畴。
和解肝脾 用疏肝、健脾的药物,治疗肝脾不和的治法。适用于肝气犯脾和肝郁脾虚之证,证见胸胁胀满,胁肋疼痛,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神疲食少,妇女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等。常用柴胡、枳实、芍药、当归、陈皮、白术等药。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证候选用不同的方剂。如证见脘腹疼痛,泄泻或痢疾后重者,用四逆散透解郁热、疏肝理脾;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用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证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弦缓者,用痛泻要方疏肝补脾。
和解肠胃 用温中、清热药物,治疗肠胃不和的治法。适用于邪犯肠胃、寒热挟杂之证,证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腹痛,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常用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甘草等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调整胃肠功能。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临床上应注意以下两点:①病邪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或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虚,脏腑虚极之寒热等,不宜用和解少阳法。②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不宜用和解肠胃法。
主要功效
和法主要使用于邪在半表半里、脏腑气血不和、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病证我们根据小儿体属“稚阴稚阳”的特点,在临床上采用和解少阳法治疗小儿外感寒热往来调和营卫法治疗体虚感冒、自汗盗汗、荨麻疹,调和胃肠法治疗心下痞调和肝脾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取得满意疗效。
词汇解释
①五治法之一。指通过和解、调和或缓和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邪经或邪在半表半里的病证。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舒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伤寒明理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医学心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②推拿手法名。即合法。《保赤推拿法》:“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儿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0 19:4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