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族是居住在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
小金、
马尔康、
理县、黑水、
红原和
汶川部分地区,以及
雅安市、
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
嘉绒人,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
名词由来
“嘉绒”一名因嘉莫
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
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
民族历史
史料记载
据汉文史料记载,古代生息、活动于今州境地区东南部河谷一带, 称之为“嘉良夷(嘉梁)”、“
白狗羌”、“哥邻人”、“
戈基人”等民族,为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唐时与
吐蕃人移民及驻军融合后,成为
藏族。
嘉绒地区解放前的地方土官常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西藏,汶川县境内的
瓦寺土司、金川县境的
绰斯甲土司、雅安地区宝兴县境的
穆坪土司等都有渊源于西藏的族谱记载。杂谷土司、梭摩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将悉坦谋。
《安多政教史》载:“多麦南北的人种大部分是吐蕃法王(按:指
松赞干布)安置在唐蕃边境驻军的传人,……”。在公元5-6世纪时,
嘉绒地区人户很少,为措巴首领割据称雄时期。7世纪初叶,吐蕃
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
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吐蕃之中,由赞普的将领充任嘉绒各地首领。嘉绒地区在《
安多政教史》一书和讲藏语安多方言的藏族中称‘查柯”。其因是:“历史上
吐蕃赞普曾派遣大臣柯潘前来嘉绒地区担任首领和武将,他的官邸在松岗以北,吐蕃王室在圣谕和公文中称他为‘嘉木查瓦绒柯潘’或‘查瓦绒柯潘’,简称‘查柯”’。柯潘是从西藏四大家族之一的扎族中招募来大批士兵的指挥官,主管唐时吐蕃的“西山八国”。
历史发展
古代称之为“嘉良夷”、“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的“羌、氏、夷”等族,实为“皆散居山川”的土著居民。在吐蕃第九代赞普布德贡甲时期,即大约东汉顺帝时期(126年),吐蕃地区最原始的佛教——
雍仲本教,就由吐蕃传入了州境,并逐渐兴宏起来,吐蕃文化的传入和对嘉绒藏族古代先民的影响始自东汉,
印度佛教则晚于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才在州内发展起来。由于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长期影响,印度佛教(早期是雍仲
本波教)逐渐成为上述民族全民的信仰,加上吐蕃人大量移民和军事占领与统治,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同化,与吐蕃人长期的相互交往,从而形成统一的嘉绒藏族。
古典婚礼
婚礼程序
婚礼前夜称作花夜。新郎要在祖屋的锅庄旁接受长辈与平辈人的祝福,当地称作挂红。新郎及接亲人牵上白色的马或怀孕的母马来接心爱的新娘,婚礼举行的当日清晨,新娘在亲友的相送下来到新郎家的日子要带上哈达、酒、糖果之类,以备散发。一大早,在祖屋里外的地面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白色石灰画上海螺、莲花等吉祥图案,然后在屋外吉祥图案的末端放上一桶清水和柏枝。当新娘从白色的马或怀孕的母马上下来时,新娘的舅舅一边念诵吉祥的祝词与经文,一边用柏枝沾水祭祀天地神灵,然后新娘进到屋内,婚宴正式开始。结婚那天的清晨,新娘在最亲近的几位亲戚陪同下,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这时,阵阵莽筒声、唢呐声响起,新娘和她平时要好的姐妹们齐声共哭,因为新娘要走向新的生活,是激动也是对娘家的留恋。新娘的乡邻们在路边唱起了嘉绒山歌:“阿爸阿妈送送达尔加(出嫁姑娘),心酸心疼心相爱,愿你们吉祥如意、一路平安。”来拉亲的队伍也以山歌对答:“阿爸阿妈请放心,新娘永远是你女,普亚(新郎)是你儿,一切都会美”。到了夫家,四方来参加婚礼的人们,带上哈达及礼物,献给一对新人,青年男女跳锅庄、喝杂酒,老年人在屋内饮酒,诵祝愿祷词,一道难题摆在新郎面前,因为新娘和伴娘的装束完全一样,红头巾盖着她俩的脸,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伴娘,要由新郎自己来认。新郎颇费思索,从自己送给新娘的信物手镯、戒指认出了真正的新娘,于是红头巾揭开,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乡亲们见面。这一天敬酒是敬“哑巴酒”,即新郎新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话,敬酒的话由伴郎伴娘代为表达。能歌的亲友,则在敬酒时高唱藏族的敬酒歌,同唱敬酒歌——— 《阿拉江瑟》。进行情歌对唱,酒宴完全融在了美妙的歌声与醇香的美酒之中。晚上,则在新郎的祖屋里通宵达旦地舞蹈。
婚礼文化
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显示出这种婚礼折射着东女文化,体现了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人类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每一个经过的人都要回答问题,或者喝上三杯美酒,新娘也不例外。刚过拦红关,一大群新郎家的男男女女会将一些人抛向空中。让他们钻过红绸。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
酿酒法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
甘孜州东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宝兴及
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小金等县,而
丹巴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头。是
嘉绒藏族聚居地,当地藏族群众多有自制藏酒习俗,且所制藏酒风味独佳。由于酿酒全过程及所有原料为本地独有,使嘉绒藏酒风味与众不同,其酿酒方法有以下过程:
首先,具备酒曲(当地语称“吾俄基”)。在每年的夏季、采集当地的一种叫“吾俄基麦朵”的花草,采集时须在手上涂摸少许酒,否则会被刺,采集后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砣备用。
其次,煮料。酿酒原料由玉米、小麦、青稞、高粮等组成。将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锅煮成半生熟备用。
再次,将煮后的原料在竹制平筛内摊开,待稍凉后加入酒曲拌匀,趁热放入发酵缸(为土陶罐内),加盖并外包毪衫或棉被保温,发酵2—3天即可。
然后,生酒。当有酒味溢出后,去掉保温毪衫、棉被,再静置15一20天,即可有酒香味或酒液出现,当地称“杂酒”。
再后,蒸酒。在锅庄上置一口大生铁锅,加入适量水和麦草(隔垫用)及猪骨(可去异味、改善酒的品味等),内置个土陶罐(密闭式的,用于酒液较多的酒料)或木质蒸茏(开放式,用于干酒料,须在蒸隔上铺一层麦杆,以防酒料下漏),加盖后在锅庄内加带火的灶灰将大铁锅内水煮沸并使笼内有水蒸汽溢出,加入发酵完全的酒料,装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笼上放置一口生铁尖底锅,并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围密封(此时,传统习惯上在蒸笼上吊一把刀镇邪),在笼顶铁锅内加入冷水或冰块,并随时更换以保持低水温,继续蒸煮出酒。
最后,酒质控制。蒸馏出的酒,浓度可达50——60度,蒸馏期间要定时品洒,至酒味出现微酸时应分装以区别酒质,大约在50度以下和50度以上的酒分别装罐密封备用即可。
民居住宅
嘉绒藏寨自古以来就利用本地区多石之特点,用黄泥作粘合剂,砌石墙造住房,以巨木为梁,横搭杂木,盖土于上,坚固不漏;累石灰墙、架巨木为梁的方式不衰。以钢筋水泥及石土为主体,浆砌构造屋柱,提高嘉绒藏寨的安全系数。
寨子多修于向阳、避风之坡地,以几户至几十户为一寨子,砌石如同砌砖,把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砌为墙,大石块砌一圈,用小石和粘土取平,再往上砌一圈,逐层砌盖,墙体基宽顶窄,墙面略呈梯形。
民间传说
白石崇拜的传说
嘉绒藏族的屋顶四角都供有一块白石,是他们的神灵,播种,收获,年节祭祖,
嘉绒藏族都要对白石进行祭祀,屋顶平台靠山的一方有一个白石砌的鼎状物,上面放有陶罐,每逢家中有重要事情,就用陶罐祈福。
关于白石崇拜,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候,羌人和嘉绒藏人在迁徙中,遇到一支身强力壮、英勇善战的戈基人。藏人、羌人与戈基人作战是屡战屡败,不得已准备弃地远迁。这时羌人的一位首领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让所有藏人、羌人在颈上系上羊毛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终于打败了
戈基人,藏人
羌人得以安居乐业。为报答神恩,从此以后,
嘉绒藏族和羌人便奉白云石为最高天神,这种习俗相传。
嘉绒藏族土司的传说
其一:远古之世,天下有人民而无土司。有一天,天上降一虹,落于奥尔卯隆仁地方,虹内出一星,直射于嘉绒,其地有一仙女,名喀木茹米,感星光而孕,后生三卵,一花,一白,一黄。三卵飞至琼部山上(即指今西藏琼部地区)各生一子。长子为花卵所生,年长东行为绰斯甲王,其余二卵,一白一黄,各出一子,留琼部为上、下土司。绰斯甲王出三子:长日绰斯甲,为绰斯甲土司;次日旺甲,为沃7土司;三日蔼许甲,为革什杂土司。
其二:又瓦寺土司之起源神话,与绰斯甲者略同,其内容:天上
普贤菩萨乌斯藏之琼都,首生二角,额上发光,额光与目光相映,人莫敢近之,迨琼鸟飞去,人至,见有遗卵三枚:一白、一黄、一黑,取置庙内,诵经供养,三卵产三子育于山上,三子长大,黄卵之子至丹东、巴底为土司;黑卵之子至绰斯甲为土司;白卵之子至涂禹山为瓦寺土司。传说后来的
嘉绒十八土司嘉绒藏历年
藏历年在川西峡谷的嘉绒地区,有一个关于英雄与妖魔的神奇故事。所以每年大年初一早晨到晚上,当地人都要敬阿弥各尔东神仙,并举行打火仗,把妖魔卡巴洛绒打死。
在很古的时候,有位以打柴为生的嘉绒女,一次砍柴归途中在一块形式狮子的石头上疲劳地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怀孕了,后生下一子,取名阿弥各尔东。 阿弥各尔东很能吃,第一天要吃
糌粑1升肉3斤,第二天吃糌粑3升肉6斤,第三天吃糌粑1斗肉12斤。以后每天都按比量成位增长。母亲苦于无力抚养而忍痛将其放生于深山老林中。母子离别时,阿弥各尔东说从此以后彼此实难想见,如果母亲要见儿时就请个羊毛兜,以此为约吧。
当时嘉绒地区有个妖魔叫卡巴洛绒,专吃活人。藏王不得不每天送一个人到他的魔穴去。阿弥各尔东出生的第三年,山寨里的人大半被吃,嘉绒面临灭种之灾。藏王便叫阿弥各尔东的母亲去请他回来降妖。身负重托的母亲手里提着羊毛兜来到深山老林。走到一处遍地堆满了兽骨的地方,她吓得大喊阿弥各尔东,并急忙爬上大树。随着一阵风起树摇,一个宠然大物举手将母亲轻轻地托住放在地上。惊吓的母亲看出这是自己的孩子,悲喜交加。阿弥各尔东说母亲来了,儿子没有什么孝敬您的。说着就顺手撅下一根树干,从牙缝里剔出一腿兽肉递给母亲。母亲说起了藏王的请求和乡亲们的期望。
阿弥各尔东欣然应允,请母亲回复藏王准备一把1300斤重的铁锤、一把1300斤重的铁钉钯、一把1300斤重的火钳、13口大铁锅、13块大猪膘、13大猪油饼子、13斗粮的馍馍、13头羊肉、13坛酒。并说我见山寨房屋都染白就下山,次日就与卡巴洛绒决斗。 虎日12日,阿弥各尔东下山并做好了战斗准备,吃完了13斗粮的馍馍、13只羊的肉、喝完13坛酒、头戴13口大铁锅,肩扛藏王为他准备的铁钉把,手持铁锤和火钳,走到魔窟前大呼”卡巴洛绒出来。卡巴洛绒在洞内说天下第一,举世无双,是那哪个狂徒大胆,直呼我的名还叫我出去,他让大儿子去看看。大儿子回来说,外面有个比你更大的人在喊你。
卡巴洛绒妖眼一瞪,胡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一气之下将大儿子吃了。外面喊声不断,他又差二儿子去看。二儿子看过说,哥哥方才说的是实话。他又把二儿子吃了。外面的喊声扰得他心烦,于是只好自己出去看个究竟。阿弥各尔东见他出来说,你的个头真个寻常,我特来专程拜访。卡巴洛绒说你的个子也不一般,我才吃了3个人,还饿得慌,正好你来了给我充机。 阿弥各尔东让他先动手。卡巴洛绒不客气地手舞铁锤朝阿弥各尔东头上狠狠一锤,顿时火光四射。阿弥各尔东戴的大铁锅被打烂了口,接着他又举起钉钯,朝阿弥各尔东背上一钯,结果抓下来的是那13块猪膘,妖魔吃了还说他还有点肥呢。然后又朝他胸前狠狠一钯,又抓下了13个大猪油饼子。卡巴洛绒又全部吃了下去,咂咂嘴说你真肥!
阿弥各尔东说该轮到我了,于是举起1300斤重的铁锤朝妖魔头上一砸,顿时卡巴洛绒脑浆横飞,又用1300斤重的铁钉钯朝妖魔胸前一抓,他的肠肝肺全挖出来,用1300重的火钳夹妖魔心一扭,卡巴洛绒彻底呜呼衰哉了。 (妖魔死后,庞大的身躯被人们用火烧掉,结果飘散出的灰烬居然变成了苍蝇和蚊子。)妖魔被消灭了,山寨里一片欢腾。
藏王设宴慰劳降妖英雄阿弥各尔东,并说由于妖魔作恶,可怜的百姓就没过一天的安生日子,
如果不是你,咱们嘉绒地方人快灭绝了。你智勇双全,盖世无双,拯救了百姓,我这王位该让于你。 阿弥各尔东连连摇头,说不可不可,你没有听过三天不摸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的民谣吗?我离开深山就会失去捕食能力,但我食量大,食欲又很强,百姓供得起吗?我除掉妖孽,人们会供我为神,我再做国王,人们对我必尽其所有。如果是这样,前有卡巴洛绒吞食之血肉,后有我阿弥各尔东食民供奉,如此百姓的日子何时才能昌盛呢? 阿弥各尔东执意要回山上。
为纪念这次降妖胜利,
藏王规定每年虎月十三日为嘉绒年,而以房屋染白为约,就是阿弥各尔东探亲的日子,所以每年虎月13日,当地人都用最高级别的佳宴,和每年冬月11日前把房子粉刷白,请阿弥各尔东神仙一起同山村人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