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语:རྔ་བ་བོད་རིགས་ཆའང་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英语: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简称“阿坝州”,
四川省辖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与
成都平原接壤,属于典型
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北、西北部与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东、东南部与绵阳、德阳和成都相邻,南、西南部与雅安市毗连,西与甘孜州相接,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辖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84242平方千米。有藏语、普通话和四川方言等,州政府设在马尔康镇。截至2023年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常住人口达82.5万。
历史沿革
阿坝州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蚕丛氏立国后,松潘属古
蜀国领地,为氐羌民族繁衍地,属于
禹贡梁州区域。
公元前316年(更元十年),
秦国灭掉巴、蜀两国后,秦国君王
秦惠文王在松潘设立县级建置湔氐(jiāndī)县,为
松潘建制之始;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南区域被开拓,将冉设置为
汶山郡(治地在今茂县凤仪镇),郡辖绵虒县、
湔氐道、
汶江县、
广柔县、蚕陵县。白水上游氐人聚居在
九寨沟县附近(古称
甸氐道,属
武都郡)。
公元221—222年,即蜀汉章武年间,废除
汶山郡,重新起名为
汶山、冉、平康、白马、匡用。
西晋时期,在
汶山设立西夷校尉。
隋唐时代,广泛实行羁縻州制度,宋代继续沿袭这种制度。元代将
松潘作为政府驻地,在
松潘、岩、叠、威、茂等地方设置军民
安抚司,被流官土官共用,并开始
土司制度。
明代、清代都沿袭了
土司制度,明代将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给各土司及
千户所,清代设立
茂州、
理番厅、
松潘厅、懋功厅。乾隆年间,实行
改土归流最为频繁。如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对杂谷脑土司实行
改土归流。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大小金川之役后又实行
改土归流。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设立
懋功屯务厅,领翰屯五、土屯六、土司二。
民国元年(1912年),阿坝州归属于
川西道,辖
茂县、
汶川、
懋功、
理番、
松潘。民国16年(1927年),
茂县设立四川省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署,到民国24年(1935年)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
松潘、
茂县、
汶川、
理县、
懋功(今
小金)、
靖化(今
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
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中国
工农红军长征时在阿坝州境内开辟松理茂赤区和大小金川革命根据地,创建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
1949年底,解放军进军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各县。1950年1~10月,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靖化、懋功、绰斯甲、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等地相继解放。1952年全州解放。
1950年,撤销四川省原第十六行政督察区改为茂县专区,归属川西行政区,官方政府设立在茂县凤仪镇。同年2月,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接管(原第十六行政督察区)。
1952年8月,重新设立四川省,茂县专区归属省。同年12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3年3月,撤销茂县专区,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地级),1954年3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驻地由茂县凤仪镇迁至刷经寺。1955年11月更名为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958年5月,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1987年7月更名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1个市和12个县,分别为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和黑水县,219个乡镇(镇51个,乡168个),1354个行政村,64个建制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方向,四川省西北部,东经100°30′~104°27′,北纬30°35′~34°19′之间。紧邻成都平原,北和西北与甘肃、青海交界,东和东南与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相邻,南和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与甘孜州相连。南北长约414千米,东西宽约360千米,全州面积84242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千米的17.31%,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地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方向,被龙门山古陆和古老海湾的壁垒分隔,形成两种独特地层风貌。此地域地质构造归属于四川西部的深槽区,同时,它坐落在东部稳定平台区与西部深槽区之间的渐进过渡带上,即著名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
总体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地质构造有四大特点:一,横跨构造断裂带、地震带和高山峡谷,是龙门山地质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岷江河谷、大渡河上游、白水江、涪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三,受断裂带影响,当地的岩石结构显得脆弱且疏松;四,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约有121万亩当地天然草原草场退化。
地形地貌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地势峻拔,高原由丘状高原面和分割山顶面组成,平均海拔在3500米到4000米之间。山势南高北低,河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境内最高海拔四姑娘山屹立于西南,高达6247.8米,与东侧岷江出境处水平距离仅5900米,地势骤然下降,形成5470米的落差。
阿坝州内由高原和山地峡谷组成,各占一半。高原包括高平原、丘状高原、高山原。山地峡谷主要有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和山原,其间分布平坝或台地。
气候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形千变万化,气候也因此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从东南至西北,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逐渐递减。西北部的丘陵高原,以其典型的大陆高原性气候闻名,四季温差微小,冬季酷寒漫长,夏季则清凉湿润,全年平均气温在0.8℃至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高山地带寒冷且湿润,河谷干燥且温暖,年均气温在5.6℃至13.0℃之间。高山峡谷地带从亚热带一路降至寒带,每上升一段海拔,气候转变显著。低于2500米的河谷地区,雨水充沛却快速蒸发,形成了干旱或半干旱的土地风貌;2500米至4100米的斜坡谷地属于寒温带,年均气温在1℃至5℃之间,干湿季节界限鲜明;而4100米以上的高地,终年积雪,冬长无夏。
阿坝州境内阳光普照,日夜温差悬殊,无霜期短暂。冬春之际,干燥的空气中常伴有猛烈的大风,旱灾、霜冻、雪崩、低温及大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22年,全州平均气温9.3℃,较历年同期(8.5℃)偏高0.8℃;年平均降水量704.9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5%。根据阿坝州各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各县近30年平均日照小时数约在1450h~2440h之间,9 月日照与历史同期相比,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 22.0 小时,除金川县、小金县偏多41.3%~45.9%外,其余各县(市)偏少9.0%~40.4%。年总辐射量为4900-6300MJ/m2之间,属于全国太阳能资源B类地区,全州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3000万千瓦。
水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高原沼泽,为著名的高原湿地保护区,主要集中分布于若尔盖和红原两县境内。有大小湖泊为淡水(为主)、咸水(极少)、高山(大部分,集中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或山原地带,多为冰雪融化后形成的冰蚀湖或冰斗湖,亦有高山洼地积水湖)湖泊约540个,总水面约70.5平方千米,总蓄水量约7.45亿立方米,分布于各县(市),金川县数量最多,理县、马尔康市次之,红原最少。其中,茂县叠溪海子最大,蓄水量约1亿立方米。九寨沟风景区内有大小湖泊118个,其中长海最大,长约4.39千米,深约80米。。
黑水西尔芦色水利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完工,属于阿坝州黑水县的中型水利灌溉项目,惠及3.04万亩土地,同时也提升了芦花、红岩、木苏等6乡镇的生活和农业用水质量。
马尔康市脚梭两河水利工程于2020年9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属于阿坝州马尔康市重点水利灌溉工程,覆盖3镇6乡27个村庄,规划灌溉面积达2.44万亩。
四川阿坝双江口水电站大坝矗立在大渡河流域上游(阿坝州马尔康市和金川县境内),于2015年7月13日正式开工,大坝最大坝高达到315m,成为世界第一高坝,兼具发电与防洪功能,设计总库容29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下游梯级电站枯水期的电力输出,提升枯期电量至66亿千瓦时。
土壤
阿坝州地域广阔,拥有独特的立体土壤结构。主要的土壤类型可分为15大类: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风沙土以及黑色石灰土和新积土。这些土壤进一步细分为27个亚类和41个土属。
自然灾害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处于地质断裂带,易发生地震。另外,当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连绵不断,风灾、旱灾、雪灾、虫灾等几乎年年都有大面积发生。地震是当地主要灾害之一。
阿坝州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境内地质结构复杂,断裂发育,分布广泛,区内有大小不同的活动断裂30余条,较大的断裂有龙门山地震带、岷山断裂带,全州有龙门山地震带、松潘地震带、马尔康地震分布区、壤塘地震分布区、若尔盖地震分布区五大区带,境内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阿坝州从公元638年有地震记录以来,到1982年已发生7级地震11次(算上这次是12次)、6-6.9级地震22次、5.9级地震551次,到2018年发生地震事件723次。5·12汶川地震,亦称为“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其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达1510万多人。地震发生后,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时常发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主要的气象灾害包括低温冷害、暴雨雪、冰雹、大风、雷暴、洪涝、泥石流、干旱、连阴雨、寒潮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雪山起伏,江河密布,溪沟纵横,水力资源丰富。岷江干流和最大支流大渡河纵贯全境,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 阿坝州每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46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4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其中汶川县、理县、茂县的占全州的1/3;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整体上阿坝州水资源具有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各类电站单位造价低等主要特点。
矿产资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蕴藏的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55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褐煤、温泉等。
林草资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具有4000余种(各类)植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
珙桐、
红豆杉、
水杉、
独叶草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
四川红杉、
西康玉兰、
岷江柏木、
红花绿绒蒿等61种。有经济价值的高达1500余种(药用植物1200种,芳香油植物70种,淀粉植物37种,油脂植物80种,纤维植物79种,单宁植物68种)。野生中药材1900余种,年生长量8.5万吨,包括
贝母、
虫草、
红豆杉、
黄芪、
红景天、
党参、
羌活、
秦艽、
大黄等大宗药材,被称为“天然药库”。
阿坝州的森林类型以亚高山暗针叶林为主,分布多种,以海拔、坡向等水平方向上,由西北向东南呈规律性变化,分布于各大山脉主山脊及大小山脊两侧。主要有冷杉林、云杉林、红杉林、方枝柏林、红桦林、高山栎林、铁杉林等森林类型,还有灌木树种如杜鹃、沙棘、蒿薇等10余种,以及岷江冷杉、细叶云杉、铁覆膜、华山松、柏林、楠木、红杉、三尖杉等40余种乔木。2022年末林地面积5855.34万亩,常年有效管护天然林5580万亩。森林面积3300万亩,森林覆盖率26.5%,森林蓄积4.6亿立方米。
此外,2022年天然草地面积达4728.3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6.68万亩。人工造林4.56万亩,植树351.9万株。完成沙化土地治理8.4万亩,退化草原改良84.5万亩,春季鼠害防治160万亩,虫害治理62万亩,毒害草治理1万亩,天然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18.6万亩,黑土滩治理1万亩。 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草畜平衡9.9万亩,还湿9.9亩次,禁牧封育种草万亩。湿地面积881万亩,占全省的47.7%。
生物资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具有脊椎动物557种,其中兽类116种、鸟类338种、爬行类32种、两栖类23种、鱼类48种,该地区是10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如大熊猫、扭角羚、川金丝猴、白唇鹿、四川梅花鹿、林麝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梅花鹿、黑颈鹤等3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斑羚、中华鬣羚等103种。
自然保护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共有25个自然保护区,包括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卧龙、若尔盖湿地、四姑娘山、白河),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黄龙、白羊、勿角、铁布、宝顶沟、米亚罗、草坡、曼则塘湿地、三打古、南莫且湿地、弓杠岭),5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29万公顷。
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西南部,地处长江支流的岷江上游,距成都130千米。保护区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总面积为20万公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保护区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1座,主要有四姑娘山、巴朗山、牛头山、钱粮山等。
它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研究中心,被称为”大熊猫之乡”。截至2022年12月,区内共有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1500多只的十分之一,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饲养种群。此外,该保护区还有5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其他珍稀濒危动物,如金丝猴、羚牛等,其他野生动物2000多种;还有24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植物,包括珙桐、连香树、水清树等,另外还有雪莲花等3000多种珍贵植物。具有较完整的高山生态系统。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主要以保护自然风景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九寨沟,生态观光之旅主要分为扎如沟生态游和原始森林生态游两部分。其中,九寨沟原始森林,占地2000多公顷。该保护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拥有74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和18种国家保护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豹、白唇鹿、扭角羚、绿尾虹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林麝、斑羚、蓝马鸡、红腹锦鸡、红腹角雉、斑尾榛鸡、雉鹑、金雕等。
白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坝州九寨沟县(永乐镇)(原南坪县)白河乡,距九寨沟县城10千米,1963年建立,以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为主,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川金丝猴种群,约1800只左右,是川金丝猴种群最大、密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保护区。川金丝猴是一种能适应高寒生活的猴类,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区内还有其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牛羚、豹等。整个保护区面积72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千米,缓冲区110平方千米。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保护高寒泥炭(堆积速率为平均每10年1厘米)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濒危物种为目标,总面积达166570.6公顷。该保护区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作为黄河上游的关键水源涵养区,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237种,其中鸟类有176种,有黑颈鹤、白鹳、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高山兀鹫、蓑羽鹤、大鵟、纵纹腹小鸮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由原来的9种增加至17种;生境修复黑颈鹤、白鹳、黑鹳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7500公顷。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若尔盖县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野生梅花鹿种群乐园,种群数量约1050只;若尔盖还有世界上的高原鹤——黑颈鹤的繁殖地,湿地保护区内约有1000多只黑颈鹤。
四姑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主要保护以原始暗针叶林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大熊猫、雪豹、四川羚牛、白唇鹿、川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主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以及以冰川为主的独特地质地貌。2006年被列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2024年2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阿坝州常住人口为82258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76121人,下降8.47%,年平均下降0.88%。阿坝州共有家庭户251493户,集体户13299户,家庭户人口为734564人,集体户人口为880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7人减少0.75人。
截至2023年末,阿坝州户籍总人口89.67万人。其中,男性45.67万人、女性44万人;藏族54.15万人、羌族16.59万人、汉族16.03万人、回族2.73万人、其他民族0.1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60.4%、18.5%、17.9%、3.0%、0.2%。常住人口8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9万人,农村人口46.4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7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以藏族和羌族作为自治的主体民族,由藏、羌、汉、回、满、土家、彝、苗、壮、蒙古、侗、朝鲜、布依、纳西等民族组成。
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马尔康、黑水等县(市)和金川、小金、理县、松潘、九寨沟县的大部分地区,汶川和茂县也有藏族。按其各自居住的地域,可分为安多地区(阿坝州北部牧区)、嘉绒地区(邛崃山脉以西的大、小金川流域和大渡河沿岸,邛崃山脉以东的理县、汶川等地区)和白马地区(九寨沟县勿角、草地等乡镇)。
阿坝州人口占比最高的是藏族。藏族按其各自居住的地域分别叫作“卫巴哇”(前藏地区人)、“藏巴哇”(后藏人)、“阿里哇”(阿里人)、“康巴哇”(康巴人)、“安多哇”(安多人)、“嘉绒哇”(嘉绒人)等。根据其生产生活方式区别较大的农、牧两业而分为“戎”和“卓”两大类。因此,农民称为“戎哇(巴)”,牧民为“卓巴(哇)”。据藏文《原始氏谱》和《安多政教史》记载,他们均属于藏族原始四大氏族包含色、穆、董、东中的色、董和穆氏族的一些支系氏族。
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和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羌族地区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为高山峡谷。茂县的土门区、北川县和平武县的锁江、徐塘、平南、豆叩、大印、平通六个羌族聚居乡镇属于中低山和深丘低山区。
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包括殷代甲骨文中有羌族的记载,随着时间推移,羌人在秦汉时期分化,冉、(马+龙)部落定居于阿坝州。唐朝时期,羌人部分融入藏族和汉族。现代羌族是古代羌族的延续,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语,但拥有独特的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为南北两种方言。
羌族生活的山区是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飞狐和金丝猴的栖息地。他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逐渐发展了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和化肥等工业。
回族
回族在元朝时随蒙古军队首次涉足阿坝,他们是色目人的后代。明朝洪武时期,又有色目人自甘肃等地被迁移至松州协助建城。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色目人在松州落地生根,无法返回故土。清朝乾隆时期,因军事行动,一部分回族工匠和商人在大小金川地区落脚。到了清光绪年间,来自川、甘、青、宁的回族商人也纷纷迁入该区域。民国以来,由于商业活动或灾荒等原因,回民从北、东、南三路不断迁徙至阿坝的若尔盖、阿坝、马尔康、松潘、九寨沟、茂县、汶川等地。新中国建立后,阿坝地区的回族人口持续增长。
汉族
语言
阿坝州的主要语言包括藏语、羌语和汉语。藏族讲的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安多、嘉绒等次方言。羌族的语言分为北部和南部两种方言,同样属于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回族主要使用汉语,但日常也会融入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汉族则普遍说四川次方言的阿坝州片方言,它归属于汉藏语系下的汉语支。汉语在藏族、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也被广泛使用。
藏语
阿坝州内藏族主要通行两种藏语方言:一是安多方言,二是嘉绒方言。安多方言主要通行于阿坝、红原、若尔盖、壤塘、南坪、金川、小金、马尔康、松潘等地的牧区和部分农区,被称为牧区话。嘉绒方言主要通行于马尔康、金川、小金、理县以及黑水、汶川的部分地区。
羌语
羌语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分为北部和南部两种方言。北部方言覆盖了茂县北部包括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沙坝区、松潘的姓乡、镇坪乡、白羊乡和黑水县的大片区域,细分为芦花、麻窝、茨木林、维古、曲谷、镇坪、三龙、黑虎、沟口渭门9种土语。南部方言则流行于理县、汶川县和茂县南部,包含雁门、龙溪、绵虒、蒲溪、木卡和桃坪6种土语。各土语之间存在发音、语气和意义差异,甚至相邻村落间的语言也有显著区别,因此有“五里不同乡,十里不同俗”的说法。靠近公路、汉族或藏族居住区的羌民通常会说汉语或藏语。由于历史上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一直使用汉字。直到1989年,羌文创制工作正式启动,并进入了推广试验阶段。
回语
阿坝州回族语言中保留了一定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
汉语
阿坝州的主体语言是四川次方言的阿坝州片方言,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分支,汉族和藏族、羌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都用这种方言交流。
宗教信仰
苯教,
佛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宁玛、噶当、噶举、觉囊、萨迦、格鲁等派别。这些教派大约形成于11世纪中叶以后,早期还有其他的派别如稀解、觉域、觉囊、郭扎和夏鲁,但由于缺乏政治支持,它们后来要么合并到其他教派,要么改变了信仰方向。在这五个主流教派中,宁玛派、萨迦派、噶当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具有较大影响力。
羌族的信仰体系以多神崇拜为核心,这是一种原始宗教形式,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他们尊崇自然界的象征如白石,以及祖先神灵,包括家庭、人类和性别神祇。此外,他们还信奉火神、地界神、家畜守护神等众多神灵,每个村寨还有独特的地域神,有的被视为保护神,有的被认为是需要驱逐的邪神。羌族还会敬拜民族英雄和有益于民众的人物,如建筑大师、军事指导者、石匠和木匠之神等。原始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也在当地有所体现,如对羊、猴和龙的敬仰。同时,羌族地区受到道教、佛教(汉传和藏传)、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的影响,其中藏传佛教的影响尤为突出。
阿坝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祭祀仪式中最为频繁的是祭天神,最隆重的是祭山神(一般在农历、四月、十月,一年1-2次)。
经济
综述
阿坝州经济总量从1953年的0.24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462.5亿元,增长192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7万元、1.83万元,分别比1953年增长了146倍、281倍。
2023年第一季度阿坝州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为221.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23年比2022年增长7.1%。第一季度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44.1%,2023年民营经济贡献率为45.5%,拉动经济增长为3.1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阿坝州GDP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含园区)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四川省第一。2023年全年生产总值(GDP)503.19亿元。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32亿元,分别增长8.4%;民营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39亿元 ,增长5.9%;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97.10亿元,增长7.3%;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1.3:34.9:43.8。
2023年,阿坝州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48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122.53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282.18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为19.6: 24.4:56.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14.9%、57.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9、1、3.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067元,增长6.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4%。八大类价格“六涨长二降”,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9%,医疗保健类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5%,食品烟酒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3%。
阿坝州在十八大的10年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4000亿元,是建州后前60年总投资的3倍;人均GDP跃升至56473元,较2012年增长150%;10.38万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70年来,阿坝州经济总量从0.24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462.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7万元、1.83万元,分别比1953年增长了146倍、281倍。
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大力发展蔬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5大特色产业和林产业。以玉米、土豆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余万亩,成熟季主要集中在秋季。油菜籽、蔬菜及食用菌、茶叶、中草药作为经济作物,产量不断增加。甜樱桃、青脆李、红脆李、枇杷、苹果、金花雪梨等水果也成为阿坝州最重要的产业,另外畜牧业也不断增长。
2023年,阿坝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51亿元,增长9.2%。年末灌溉面积4.03万公顷,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14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71.82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4.8%。
2023年,阿坝州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57万亩,比上年下降0.9%。粮食总产量16.5万吨,增长1.2%。其中,夏粮产量0.76万吨,下降18.3%;秋粮产量15.74万吨,增长2.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6.57万吨,增长3.6%。园林水果产量38.46万吨,增长22.3%。
2023年,阿坝州年出栏生猪41.13万头,比2022年增长1.0%;出栏牛64万头,增长13.1%;出栏羊39.38万只,下降3.0%。年末猪存栏33.73万头,下降8.8%;牛存栏212.54万头,下降2.6%。全年肉类总产量10.96万吨,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2.96万吨,增长2.1%;牛肉产量7.22万吨,增长1.5%;羊肉产量0.67万吨,下降5.6%。牛奶产量16万吨,增长3.00%。
第二产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二产业以发供电行业为支柱产业,具有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等。已建成四川阿坝工业园区、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等3个省级工业经济开发区,制造业重点企业有阿坝铝厂(2022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94位)。
2023年阿坝州全部工业增加值是107.23亿元,2023年比2022年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工业化率为21.3%;含“两个飞地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2023年增长5.6%。2024年一季度,阿坝州第二产业增加值31.21亿元,同比增长5.1%;拉动GDP增速1.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5%,拉动1.2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5.6%,拉动0.5个百分点。
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5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9.16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为22户,实现产值为27.17亿元。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9.48亿元,重工业产值分别239.68亿元。
2023年末,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9.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0%。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18个行业大类中有11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40.8%,医药制造业增长26.1%,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主要产品中,石灰石比上年增长102.4%,原铝(电解铝)增长41.3%,铁矿石原矿增长38.6%,中成药增长27.9%,碳化钙增长12.7%,硅增长11.3%,发电量增长4.7%。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2.23亿元,比上年下降3.3%。实现利税总额31.93亿元,下降4.5%。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5%,比2022年下降0.7个百分点。2023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
2023年末,阿坝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在库企业209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4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3.36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阿坝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3.4%。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12.5%,产业投资增长33.5%,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下降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曾长2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8.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8:36.2: 63。
经济功能区
此外,还建成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以下简称成阿园区)和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德阿园区)两个“飞地工业园区”。这两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98.8:1.2:0演变为2021年的77.6:18.7:3.7,比重分别上升17.5个、3.7个百分点。
四川阿坝工业园区
2006年,原州工业经济园区和牦牛经济园区合并,成立了新的开发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的四川省能源高耗能经济开发区。2018年,该园区升级为全国1991家省级开发区之一。园区现由汶川漩口、茂县土门和红原邛溪三个工业区组成,占地面积161.56公顷,主要产业包括铝冶炼、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制品、农畜产品加工和中藏医药制造。截至2020年,园区内有26家大型企业,总产值达到69.68亿元。2023年上半年,四川阿坝工业园区企业62户(包含:园区管辖31户和园区代管31户),企业个数占全州总个数的比重为42.2%。
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坐落在成都市金堂县的淮口、白果和高板镇附近,占地15平方千米。该园区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指导下,以及广东、江西、湖南、吉林等六省援助下,为推进阿坝州5.12地震后的产业重建而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也是四川省“1525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园区。园区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上述六省的产业转移项目,同时利用阿坝州的水电、铝业和锂电池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以及配合成都市的工业化进程。此外,该园区还是阿坝州灾后重建、经济增长、企业升级、品牌推广和财政收入的关键平台。
至2021年底,可供分成的规上工业企业已近百户,达到96户,较2012年首次分成的22户净增74户,增长336.4%,10年内年均增长24.2%。
2023年1-10月,园区111户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0.90亿元,同比增长13.17%,完成工业增加值65.11亿元,同比增长20.3%、工业增加值占比30.8%,拉动全州工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
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
它在2018年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019年荣获“德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称号,并在2022年获得了“第七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荣誉。可供分成的规上工业企业11户,较2017年首次分成的1户净增10户,增长1000%,5年内年均增长85.6%。
2023年1-10月,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8.84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工业增加值31.64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增加值占比11.8%,拉动全州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
202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3.79亿元,其中可供德阿两地分享企业实现产值179.58亿元,增长304.83%;实现税收12.19亿元,同比增长1866.13%;其中入库阿坝约7.47亿元,同比增长6125%,以德阿产业园区为主的飞地园区拉动阿坝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十四五”末园区工业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
重要企业
阿坝州拥有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绿色工厂,20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阿坝州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户,增长60%,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47.7亿元。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增加19家,增长46.3%。
在农业领域,2020-2021年期间,46家企业包括金川县金雪梨果业开发有限公司、阿坝州雪松牦牛肉干有限公司、阿坝县高原黑青稞天然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等被评为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其中9家如阿坝州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原宇妥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红原遛遛牛食品有限公司等在2020年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阿坝州的普通高等院校共2所,拥有711位专职教师,本科在校生8972人,专科在校生4821人,当年毕业本专科学生3702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2954人,普通专科招生1370人。中等教育方面,有2所全日制学校和211位专职教师,2690名在校生。普通中学51所,4422名教师,41879名在校生,其中高中17所,1454名教师,13804名在校生。小学183所,6198名教师,62702名在校生。幼儿园228所,包括民办园,共有26901名儿童在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0.5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7%,男女童入学率相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26%。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阿坝州共有1531个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包括43家医院(综合医院25家,中医和民族医院16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1家),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1个乡镇卫生院,14个妇幼保健院,14个疾控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2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医学研究机构,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02个门诊部等小型医疗机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以及1168个村卫生室。这些机构提供5832个床位。阿坝州卫生系统有10593名工作人员,其中7775名为卫生技术人员,2822人为执业或助理医师,2738人为注册护士。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77%。
新闻媒体
阿坝州新闻媒体中心2024年初正式挂牌,由原阿坝日报社更名,为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直属正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阿坝州委宣传部代管。同时,阿坝州广播电视台职能职责被整体划入,并挂阿坝日报社、阿坝州广播电视台、四川阿坝安多藏语译制中心牌子,内设27个部门,设置27个正科级和35个副科级领导职位,总共拥有215个事业编制。
2024年,阿坝州重点优化用人激励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和客户端等平台信息,并寻求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科学技术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比上一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1.1%,而高技术服务投资增长6.6%。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阿坝州的文化设施包括1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74个乡镇综合文七站,28个博物馆其中包含纪念馆、陈列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54个农家书屋室和14座广播电视台,其中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87%和99.55%。
阿坝州推出《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三年行动计划》,1名传承人入选2023“四川非遗年度人物”;同时,申报了13个(国家、省)文物专项资金项目,资助金额达2700万元;同时强化革命遗址保护,制定红色资源保护法规,并举办了多个关于红色文化和草原保护的活动。文艺方面,作品《云上的呼唤》获得第五届四川文华剧目奖,舞蹈《牦牛革命》在少数民族艺术节上夺冠。此外,出版了《浙江人眼中的阿坝》《达菲尔在阿坝》《全域旅游看阿坝》《横断秘境·户外阿坝》等几部展现阿坝风貌的作品,并在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不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8个,参赛成绩创历史最佳。
体育事业
在2016-2020年间,阿坝州设立了6个省级体育训练基地、8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2个省级幼儿体育基地,涵盖了珍珠球、摔跤、田径等10个大项12个小项比赛项目,培训运动员530人,输送3名到国家队,9名到省队。同时,建设了891个农民体育设施,其中,9个各类体育场馆、3个赛马场、5个滑雪场、20片足球场已经建成,体育场地面积达2.13平方米/人。
阿坝州成功举办了50多次知名体育赛事,包括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汶川马拉松、“红色长征”汽摩拉力赛、半脊峰登山大会、夹金山云越野挑战、安多赛马、ABA综合格斗赛等,吸引了600万人次参与,除此之外,阿坝州还举办了第十五届州运会、第三届职工篮球赛等6场大型体育赛事。阿坝州运动员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87金、78银、91铜。
2022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组队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四川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别获得10金8银12铜,17个一等奖、3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全年开展各类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次,参与者超20万人次,还有20余次其他各类小型群体活动。
2023年,阿坝州承办全省冰雪季、珍珠球比赛等4项省级赛事,举办阿坝州首届冬运会、汶川马拉松、第八届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入选全球“十大”越野赛)、第23届“雪山杯”足球赛等9项州级赛事,另外,还举办阿坝州第十六届运动会(规模大,参赛人数最多),承办“星火杯不”2023年四川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组建阿坝州首支青少年游泳队等。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10金8银20铜。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达95.2万人次,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1.39亿元。
社会保障
2023年,阿坝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22.93万人,其中企业员工9.3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5.73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36.94万人,实际缴费者19.92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分别援助了9452人和66199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66万,城镇职工参保16.44万人,城乡居民参保65.22万人。重点人群100%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并已实施。失业保险惠及8.7万人,其中包括失地农民,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89万人和10.93万人。
2023年阿坝州19.43万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其中15.29万人次得到参保资助,4.14万人次得到门诊或住院救助,医疗救助资金总计8106万元,其中,资助参保支出和门诊及住院医疗救助支出分别是3399万元、4707万元。重点救助对象住院自费部分的救助比例不低于80%。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近97.48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8.6978亿元,职工个人账户支付1.564亿元。
环境保护
2023年,阿坝州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9.9微克/立方米、13.2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标准,两者达标率均为100%。所有城镇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马尔康大气环境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昼间点次达标率为95.8%,夜间点次达标率87.5%;区域声环境噪声等级为二级;交通噪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
政治
交通
综述
“十三五”时期,汶马高速建成通车,成兰铁路九绵高速、久马高速、马俄路、迭玛路、唐花路、雪山梁隧道等项目开建或建成通车,实现所有乡镇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实现所有县(市)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通往青海、甘肃、成都、甘孜等方向有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新改建农村公路4148千米。“四好农村路”示范州创建稳步推进,壤塘、小金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县。建成2个旅游客运站、54个乡镇客运站、229个村级招呼站(牌),茂县光明、松潘青云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
阿坝州的州、县(市)、养护站三级公路养护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自主研发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广泛应用,基本实现机械化养护,现代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运输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汽车站“联网售票”、班线车和旅游车互联网全程监管、县级城市公交“一卡通”全覆盖,完成“十三五”交通运输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阿坝州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08.91亿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是“十二五”期250亿元的2.8倍,年均增长23%。其中:铁路投资106.3亿元,占比15.0%;航空投资2.5亿元,占比0.4%;公路(含场站)投资600.11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331.65亿元),占比84.6%。除隧道外,成兰铁路(阿坝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注:标准下降率指标的基年均为2015年。
阿坝州“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
公路
2022年,阿坝州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超出预期,达到225.38亿元,高于设定的210亿元目标。在乡村振兴方面,完成了146千米若尔盖县阿牙路、金川县撒卡路等的乡村产业路、旅游路和美丽乡村路,超出目标22千米的119.7%。此外,22个撤并建制村的畅通工程项目完工,总里程124.64千米,超出85.9千米目标的145%。30户以上自然村组的道路硬化工作全部完成,共92千米、74条,达成率100%。汶川、黑水和金川三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使得省级示范县总数达到7个,阿坝州在全省名列前茅。
资料来源 :
阿坝州的主要国道包括317线、213线、347线、544线、247线、248线、350线、351线和227线,这些道路正在逐步升级为高速公路和高标准公路。九寨沟-黄龙机场、鹧鸪山隧道、汶马高速公路、成兰铁路、九绵高速公路、久马高速公路、马俄路、迭玛路、唐花路和雪山梁隧道等相继启用,确保了所有乡镇100%能够通达硬面路和公交车。州、县(市)、维修站三级公路养护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国内首创的国省干线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养护,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运输服务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县级汽车站的“联网售票”、班车和旅游车辆的全程互联网监控,以及县级城市公交的“一卡通”全面覆盖。
截至2023年底,相较于2022年,公路客运量达到了584.29万人次,增长率高达81.8%;公路旅客周转量达到了83452万人千米,增长1.8倍。然而,公路货运量减少19.8%至1757万吨;但货物周转量上升6.1%至486022万吨千米。
铁路
西成铁路,始于
成都,途径
茂县、
松潘、
九寨沟,终点是西宁,设计时速200km,全长573千米,是一条客货混运的线路。截至2024年3月,西成铁路在阿坝州段的投资已完成38.1亿元。2024年1-3月完成投资7.6亿元,3月完成投资2.6亿元。3月20日,阿坝州段征地完成96.3%,拆迁完成80.5%,已开工130个工作点,包括14条隧道的30个工点,57个桥梁工点,以及43个路基工点。路基土石方累计完成245.4万立方米,完成率33.3%。桥梁桩基累计完成14892根,进度91.6%,承台完成736个,进度36%,墩台完成306个,达到15%的进度。隧道正洞累计开挖4454.2米,完成10.7%,辅助坑道累计开挖5319.71米,完成69.9%。涵洞累计完成131座,占比61.5%。西成铁路阿坝州段的基本设施建设已大致完成,包括驻地、拌合站、钢筋加工厂、施工便道、临时电力设施等,已有3个梁场竣工,剩下1个仍在建设中。
成兰铁路(阿坝段)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44.76亿元。截至2019年1月,5座
隧道全部开工,累计完成211622.99成洞米,占设计总量89.73%;开工特大桥、大桥、中桥22座,累计完成16632.32成桥米,占设计总量98%;开工框架桥3座,累计完成927顶平米,占设计总量的90.4%;开工框架(盖板)涵8座,累计完成718.84横延米,占设计总量的84.4%;开工路基
土石方6段,累计完成487.15万立方米,占设计总量92.74%。
成宁铁路,成都至
西宁铁路(阿坝州段),从
成兰铁路松潘县
黄胜关站连接,经
若尔盖、甘肃
合作,至
青海西宁,正线长度520千米,估算总投资807.7亿元。其中,四川境内段185千米,按国铁I级双线标准建设,速度目标值200千米/时,设6个车站,项目估算总投资192.3亿元。建设工期7.5年。
川青铁路线路起自成都东站,经四川省成都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海东市、西宁市,接入西宁站,正线全长约836千米,设计时速200千米,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其中,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起自青白江东站,途经青白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安州区,茂县、松潘县,接入松潘县镇江关站,正线全长206千米,设10个站点,包括茂县站,已于2023年11月28日正式运营。每天有22列动车组运行,累计运送旅客151万人次,平均每天运送1.15万人。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未开通外,其他路段均已开通。
截至2024年1月,川青铁路成黄段(阿坝州境内)总投资达228.885亿元,2024年1月完成投资0.48亿元。该段所有15座隧道(累计完成272503洞米)、37座桥梁(包括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累计完成17054.855成桥米)、3座框架桥(累计完成1025顶平米)、14座涵洞(累计完成977.01横延米)和18段路基土石方工程(累计完成525.23万立方米)均已完成100%的设计量。已完成征用各类土地,包括红线内永久用地4369.6673亩、红线外永久用地152.29亩、临时用地8114.8亩和安置点征地733.03亩,拆除872户房屋。
成都-
格尔木铁路(阿坝州段),从成都出发,经彭州、都江堰、汶川、马尔康、青海达日、玛多,至格尔木市,全长约1270千米,其中,四川境内415千米。成格铁路是成库铁路的南段,是川青铁路的重要部分。这条线路设计为双线,兼顾客运和货运,设计时速为160km/h。路线将利用现有成汶线(
青白江站-
彭州-
都江堰蒲阳)改扩建,从都江堰市蒲阳站引出,穿越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至马尔康,然后新建单线至川青边界。沿途设立汶川、理县、马尔康、红原和阿坝县等站点,红原站还能覆盖红原机场。该路线短、隧道少,投资较低,地质条件和施工难度相对较小,有助于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2016年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2016-2030》,2018年阿坝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虽然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被提议尽快启动,但直到2024年5月都尚未开工,作为储备项目等待建设。
阿坝治州还将建两条旅游观光铁路,初期重点建设都江堰到
四姑娘山“交通+旅游”轨道交通旅游观光铁路,即
都四铁路,串联起多个
A级景区。成都主城区到
青城山已经有
成灌快铁在运行。
航空
截至2021年,阿坝州运营着两个客运机场,即阿坝红原机场和九寨黄龙机场。此外,设有金川直升机场,主要用于紧急救援,具备停放四架直升机的能力,占地面积约为50亩。还有另外九寨沟县的彭丰直升机场,处于暂停使用的状态。作为成都航空口岸后的第二个航空口岸九寨黄龙机场将临时开放。
九寨黄龙机场:位于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东北12千米,地处海拔3447米,距九寨沟88千米,距黄龙53千米,与成都的空中距离约240千米,飞行时间约40分钟。跑道长3370米,机场标高为3447.7米(11311ft)。处于九寨沟、黄龙、牟尼沟三大景区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地形北高南低。周围山峦环绕,净空条件有限(南端好于北端)。机场由四川九寨黄龙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管理,2003年开始运营,2006年至2007年间进行了扩建以增加运力。自2003年9月28日,九寨黄龙机场正式通航以来,已开通至21个国内城市的航线,服务过11家航空公司,保障航班近18万架次,运输旅客近2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高峰超175万人次。
自启用以来,成都至九寨沟的旅行时间从地面的10小时减至空中的35分钟,而从机场到九寨沟景区只需1个半小时车程。
阿坝红原机场(Aba Hongyuan Airport):距离府马尔康约 128 千米,距离红原县城约 48 千米,海拔高度约 3535 米,是一座高原民用机场,由阿坝州委、州政府获批新建。红原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4c,跑道长3600米、宽45米。一期工程耗时3年,投资近9亿元,包括跑道、垂直联络道、7000平米航站楼和3个C类机位的停机坪,以及通信和导航系统。2023年9月,机场启动了风险预防和安全管理审核工作。
红原机场航线以国内旅游支线为主,属小型机场,是继九黄机场开航阿坝州第二个机场,主要服务国内旅游航线,尤其是促进了红原、若尔盖等地的旅游业发展。
2023年阿坝红原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7万人,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48万人,同比增长115.1%,全国排名239位。飞机起降次数增长66.7%,计610次,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244次,全国排第239位。
公共交通
2020年2月28日,阿坝州共计开通客运班线43条,运行车辆53辆。其中,马尔康市开通市际班线2条(马尔康市——成都市,马尔康市——都江堰市),运行车辆2辆;开通县际班线4条(马尔康市——阿坝县,马尔康市——红原县,马尔康市——理县,马尔康市——汶川县),运行车辆4辆。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
截至2020年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13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3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67个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
非遗项目
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羌族瓦尔俄足节等民族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州级非遗项目457项。
地方节日
风景名胜
截至2021年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A级景区53个,其中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24个。有
世界自然遗产、
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3项顶级桂冠的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九寨沟、黄龙、
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寨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金川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森林公园,
卡龙沟风景区、
叠溪·松坪沟旅游景区、
三江生态风景区、九鼎山—文镇沟大峡谷、
四川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州自然保护区25个,其中国家级6个(九寨沟、卧龙、若尔盖湿地、四姑娘山、白河、南莫且),省级9个(黄龙、白羊、勿角、铁布、宝顶沟、米亚罗、草坡、曼则塘湿地、三打古)。州级5个、县级4个,总面积227万公顷,占全州面积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