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性耳鸣
疾病症状
噪音性耳鸣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能与杂音和噪声区别,后者检查者能听到,而患者也常能听到。耳鸣性质可能是嗡嗡声、鼓声、轰鸣声、咚咚声、嘟嘟声或包括更复杂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始终在变。它可以是间断性,持续性或搏动性(与心跳同步)。通常伴有耳聋,耳鸣产生的机制仍然不明。几乎是所有耳疾都能发生的症状,包括耵聍或异物所致的外耳道阻塞,感染(外耳道炎、鼓膜炎、中耳炎、迷路炎、岩锥炎,梅毒、脑膜炎)等。
疾病病因
长时间在噪音重大的环境下工作会引起耳鸣,耳鸣是患者耳部的一种幻觉产生,也许外界并非有这种自己感觉出来的声音,这也是耳部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在严重感冒,流鼻涕的情况下也会使人产生耳鸣等症状,这些都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引起耳鸣也分主观和客观两种,噪声性耳鸣是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鸣,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鸣。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因此,减少或消灭噪声,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两种病情主要引起的原因:
(1)中耳、内耳的感染和外伤:累及中耳的感染性疾病及外伤可伴有或继发耳鸣。一般认为这种耳鸣反映了中耳传导途径的障碍,同时亦累及内耳,其中包括:
①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②慢性非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③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及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
④迷路炎;
⑤中耳乳突手术;
⑥累及外耳、中耳及内耳的头部外伤
(3)耳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症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疾病
(5)全身性疾病
(6)噪音、耳毒性药物和老年性耳蜗损伤
(7)精神因素
客观性耳鸣是一种少见的现象,其特点是耳鸣的声音不但患者自己感觉到,而且检查者或旁人可不通过置于患者外耳道口的听诊器同样能够听到。这种耳鸣是耳内或周围声音的传播所致,并可用微音器或频谱分析仪记录下来。
噪音是直接造成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也是耳聋的重要诱因。如长时间在一个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工作或是生活,听觉细胞就会逐渐受到损伤。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一些外来的损伤,可能是车祸、直接损伤、剧烈震动等都有可能造成耳内组织器官的损伤
压力过大的累积是现今社会很多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压力、疲劳等会使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局部血管充血等情况,可能造成局部缺氧缺血的情况,若出现在耳部就会影响耳朵的组织功能,影响听力。
耳毒性的药物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医学研究表明,能够造成耳聋的药物常见的有氨基甙类抗生素,还有一些抗肿瘤药物、利尿剂、抗炎止痛药等。
诊断鉴别
轻度耳鸣:间歇发作,或仅在夜间或安静的环境中出现轻微的耳鸣,耳畔萦绕打鼓声、流水声等。此类耳鸣如果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噪声环境,一般可自行消失。
中度耳鸣:持续耳鸣,在十分噪杂的环境中仍感受到耳鸣,有时会影响情绪,心烦意乱。这时患者需要注意平时耳鸣的变化,长时间耳鸣,应及时到专业耳鼻喉医院诊治。
重度耳鸣:持续耳鸣,严重影响听力,时间稍长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对方的交谈上,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时常心烦意乱、易怒,影响工作和社交活动。重度耳鸣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避免造成极重度耳鸣。
极重度耳鸣:长期持续的耳鸣,此类耳鸣常常出现眩晕,且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在咫尺他们也经常难以听准,患者难以忍受耳鸣带来的极度痛苦。极重度耳鸣的耳聋的前兆,如若不及时治疗,为造成耳聋,给听力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
临床症状
很多噪声性耳鸣患者,检查出自己患了噪声性耳鸣都觉得很意外。其实噪声性耳鸣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表现。噪声性耳鸣具体有以下症状:
耳鸣多为嗡嗡声、鼓声、轰鸣声、咚咚声、嘟嘟声或包括更复杂的声音,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日夜烦扰不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Hz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终于普遍下降,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检查:耳鼻咽喉部位的一般检查多无异常。纯音电测听为感应性聋。噪音性耳鸣的治疗
噪音性耳鸣是一种在听觉上出现了听觉紊乱,在不同程度的工作环境下多少会引起一些不同程度的耳鸣,好多的客服工作者都会有这些症状,因为长时间佩戴耳麦,还有在工厂车间工作的人,长时间在各种机器的声音下工作,所以有这些工作的朋友应该定期检查耳朵,如果发现就及时治疗,其实治疗起来也很简单。
绿色疗法
一、用声频共振治疗系统控制的声波及中低频生物电磁波,形成立体叠加共振透入病灶,作用直接、明显。
二、穴位注射激发,吸取传统中医的精华,在耳朵周围的一些敏感穴位注入恢复神经的药物,一般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十天内不断的刺激穴位,作用比较持久。对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中毒性耳聋等有较强的恢复听力作用。
三、药物介入,根据不同症状、配制不同药物,直接置入耳道,配合声频共振治疗,可使药物有效、直接介入到病灶。每个人的机理特性都不一样,以前传统的吸高压氧疗法,静脉给药(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电磁波照射等疗法已渐渐被淘汰。而“五联绿色疗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高效治疗手段,不少患者都在1-2疗程内得到满意的效果,甚至恢复正常听力。
四、物理疗法,采用光电离子治疗将药物紧密接触人体,在红外线的热辐射作用下,人体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有显著的疗效。
五、免疫调节疗法,应用多种免疫增强调节免疫功能,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加强疾病康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联绿色疗法”特点:
1.绿色疗法:不开刀、无创伤;
2.特别适合痛感恐惧者、病症轻微者。
3.中西医结合,既有中医的精华,也有现代高技术治疗系统配合。
4.疗效明显,特别是对于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耳鸣,中耳炎。
5.采用智能化操作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6.专家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辩证施治。
疾病预防
减少噪音方面的预防
1.控制噪声来源: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噪声车间与其他厂房隔开,中间种植树木;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装吸音材料;机器安装密度宜稀散些;机器与地基之间,金属表面与表面之间用适当的充填材料;管道噪声用包扎法防声、气流噪声可用消音器或扩大排气孔等。
2.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长时间大音量戴耳机听音乐,耳朵不但会痛得厉害,还会因此对听力造成伤害。耳机塞在耳朵里,贴着鼓膜很近,鼓膜在特殊的环境中连续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地震动、反复受刺激,没有伸缩的余地,特别容易出现鼓膜疲劳。长时间的声音刺激会从鼓膜经骨链传到耳蜗,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造成噪声性耳鸣。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3.减少接触时间: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预防
一、少吃过甜、过咸、含胆固醇过多、纤维素过少的食物
这些食物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可促进内耳血管病变而加速老年人耳鸣、耳聋的进展。
二、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蔬菜、硬干果
维生素C、E能提高人体对氧的利用率,改善末梢血流量,对内耳起保护作用。新鲜绿叶蔬菜中含维生素C多,黑芝麻、植物油、核桃、花生等含维生素E较多。
三、多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四、适当摄入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老年性耳聋者都有血钙偏低症状,而血钙偏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含维生素D较多。
饮食注意
1.补充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如:猪肝、羊肝;动物血,如猪血、羊血、鳖血以及瘦肉、蛋黄、菠菜等。
2.补充含锌量丰富的食物:黑米、鱼类、牡蛎、瘦肉、粗制面粉、洋葱等。
3.补充含镁丰富的食物:黑枣、核桃、芝麻、香蕉、海带、紫菜和杂粮等。
4.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鲜奶、乳制品、豆制品、排骨汤、鸡蛋、鱼汤、水果、新鲜蔬菜以及动物内脏和粗粮等。
5.补充含B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绿叶蔬菜、白菜、南瓜、蛋黄、鱼肝油等。
6.补益肝肾的食物:桂圆肉、枸杞、大枣、小黑豆、鳖肉、动物内脏、肾脏等。
7.黑米50g、芝麻30g、核桃仁30g、胡萝卜50g、桂圆肉15g、瘦肉50g、蛋黄10g共煎成粥,或加盐,或加糖调味而食之。
既然噪音性耳鸣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所注意,不可长期让耳朵处于疲惫的状态,比如说每天都将耳机挂在耳朵上6小时以上,这样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伤害。此外就是避免噪音污染,远离噪音源。如果不得已必须在噪音下工作学习,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自己的耳朵。
疾病治疗
在防治耳鸣方面,要保持情绪稳定,减轻思想负担,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忌烟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在治疗上由于病因复杂,要根据不同病因,积极治疗引起耳鸣全身性疾病,处方毒性耳鸣要立即停处方,噪音性耳鸣要脱离噪音环境等。处方物方面要首选镇静剂,再根据不同病因选用解痉处方、血管扩张处方及维生素和营养神经处方,如临床常用卡马西平、西比灵、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其次配合鸣天鼓(打躬击鼓)即两手心掩耳、两腿微屈,做打躬状,头低过腿,两手交替,以食、中及无名指轻击脑后数十次。可听到遥远天边击鼓声。再抬起身体慢慢直立,将耳廓以食指滑过,中指敲击乳突部数十次,有助于耳鸣减轻或消失。
注意:在无医生监测的情况下,不要服用过量烟酸,因为会出现诸如肝中毒等副作用。表明,大多患耳鸣的人缺乏维生素B12,营养学家推荐每天服6微克维生素。
出现噪音性的耳鸣的患者,一般的病症表现情况都会比其他类的耳鸣患者表现更为严重一些,而且由于大部分患者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原因长期处在嘈杂的环境,所以耳鸣的情况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加重。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仅要保持自己心情的愉悦,另外,需要避免嘈杂的环境困扰,如果不得不在嘈杂的环境中,建议可以使用耳塞,隔绝外音,这样能使病情的恢复更快。
疾病食疗
1.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
中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酱、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
2.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
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天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
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铁,虾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黄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苋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铁量仅次于苋菜,豆制品平均含铁量约占4至6毫克。
3.多食含锌食物
导致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明显降低,影响耳蜗的功能而导致听力减退。
天天应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
4.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5.养成喝牛奶的习惯
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胡萝卜素
保健手法
1.用拇、食、中指揉搓耳廓及耳后颈部十多次,再按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每穴15-30秒。
2.用拇、食、中指捏住耳廓牵引法十多次,然后用中指插入耳内做快速的震颤法。与此同时,病者自己用手捏往鼻子向外鼓气,可反复做2-3次。
3.每日早晚捏提耳廓20-30次。
疾病危害
耳鸣的出现不仅造成听力方面的障碍,同时预示了其他疾病,一般会出现全身性疾病、体力虚弱、耳部疾病、颈部疾病及神经衰弱等,这些疾病的并发,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此,耳鸣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具体危害有以下几点:
1.影响情绪: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有的人宁愿听不见了也不要耳鸣,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更有的人,因为到处求医均被告之“不好治”、“没有好办法”等,则想到自杀 。
2、影响睡眠:耳鸣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响的厉害,使人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特别浅。有人诉说,睡眠不深时可以被耳鸣吵醒(耳鸣如同外界声音一样能够吵醒主人)。因为半夜醒来后,耳鸣仍然响个不停,所以使人烦躁不安,辗转难眠。
3.影响工作家庭:因为听不清别人尤其领导和老师的讲话,而且自己忍受着耳鸣带来的巨大痛苦,却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所以工作效率下降,对工作和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因为耳鸣而长期求医吃药,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巨大经济压力。如果不被家庭成员所理解,则影响家庭和睦
4.影响听力:非常响的耳鸣能够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耳鸣常使病人休息不好,产生极烦闷的感觉,以至于头昏,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警惕:拖延不治,殃及池鱼,耳鸣可致聋!)
日常保健
1.耳朵保健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2.耳朵保健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3.耳朵保健要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4.不规律、强刺激噪声,不仅能引起心理不适,而且能伤害听力。噪声损伤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损伤,很难治疗。强烈刺激的音乐也会使听力下降。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嘈杂的环境。
5.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6.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身体体质好了,才能让我们远离疾病困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1 20:40
目录
概述
疾病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