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四节一环保”是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是
住宅小区建设中的最高标准之一。具体说来就是以“
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和‘’
保护环境‘’等标准作为要合理安排城市各项功能,促进城市居住、就业等合理布局,减少交通负荷,降低
城市交通的
能源消耗的参照依据。
要通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与供热
制冷方式改革,以
公共建筑的
节能降耗为重点,总体推进
建筑节能。所有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实施监管。要着力推进既有建筑
节能改造政策和试点示范,加快政府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和可
再生能源。要合理安排城市各项功能,促进城市居住、就业等合理布局,减少交通负荷,降低
城市交通的
能源消耗。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合理布局,提高
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重点是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
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合理发展、基本稳定、
有效控制;加强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制定各项配套措施和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节约用地;城市集约节地的潜力应区分类别来考虑,
工业建筑要适当提高
容积率,
公共建筑要适当提高
建筑密度,
居住建筑要在符合健康卫生和节能及
采光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要突出抓好各类开发区的集约和节约占用土地的规划工作。要深入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的
集约用地。进一步减少
粘土砖生产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
要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要重点强化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要提高
污水再生利用率,积极推进
污水再生利用、
雨水利用。着重抓好设计环节执行
节水标准和节水措施。合理布局
污水处理设施,为尽可能利用
再生水创造条件。
绿化用水推广利用再生水。
要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努力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要大力推广应用
高强钢和
高性能混凝土。要积极研究和开展
建筑垃圾与部品的回收和利用。
要培养市民群众的
环保意识,逐步实现居住区
生活垃圾按照“分类分拣”袋装化进行归集处理,逐步采用垃圾
生化处理技术。积极推广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新理念,积极开展绿色
居住小区试点和推广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的绿色居住小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