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类型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诊断标准
DSM-5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模式;起自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4项(或更多)症状: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形成原因
一些理论学家认为,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易患病的基因、习得性恐惧(learned fears)、令人不安的思维方式(upsetting thought processes)是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原因。但在这些原因和这种障碍之间的直接因果联系是否存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性研究的检验(Barlow,2001)。
许多学者认为,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具有的羞耻感,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内心经历和父母训斥造成的。他们发现,如果经常遭受父母的嘲笑,孩子就会将这种屈辱的经历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也不相信会真正得到他人的爱。
在一项研究中,具有这种障碍的病人比控制组的被试更多地回忆起在童年时使自己感到受挫的家庭气氛,以及不会认为父母爱自己或为自己感到骄傲(Barlow,1995)。但对这个研究结果的解释需小心,因为这是一个回溯性的研究,是依靠被试的回忆报告所得到的结果。也许病人正是由于对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非常敏感,所以其回忆报告的情况可能距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距离。但这个研究结果对于人们今后更多地了解这种障碍的原因还是有意义的。
治疗
对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消除自卑感
(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一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例如:
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十分钟。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二十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钟。
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说来,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
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
许多病人对治疗师的真诚表示怀疑,并担心在治疗关系中遭到拒绝。因此,最初的治疗任务就是要通过支持和共情等方法,建立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心理动力学的方法是帮助病人揭示其症状的根源,并修通在无意识中起作用的自我的力量。行为治疗家通常采用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要求病人逐渐增加其社会接触。虽然这些行为干预方法会最终减少病人的焦虑和社会孤立状况,但病人在最初应用所获得的社交技巧时,会感到非常困难。病人由于缺少自信和过分小心,会使其很难将所学到的新的行为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并从中得到锻炼。认知治疗家已经成功地帮助一些有这种障碍的病人,改变了他们使自己烦恼的信念和想法,增加了他们对情感不适的承受能力,建立了积极的自我形象(Beck,Freeman,&Davis,1990)。此外,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有时对降低病人的焦虑和不安是有效的。
研究还表明,团体治疗对许多回避型障碍患者是有效的。因为团体本身对其成员就有社会交往的需求,是一种对病人进行训练的有效形式。同时使用暴露疗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支持等方法,也能取得一些成效。
相关案例
基本情况介绍
来访者为一位在读高二的女生,她有一个从小和她一起上学的朋友,在高中之前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然后自从上了同一所高中后,她和这位朋友的关系逐渐冷了下来,同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以前好了。此外,她感觉到她的这位朋友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打击她。当她正在认真学习时,这位朋友总是时不时地和同班同学在一旁讨论“只靠死记硬背在高中已经过时了,也对那种靠死背考出来的几分毫不在乎”这些话题。这位女生自己觉得这位朋友的这些话语都是说给她听的,是在有意地打击她。也在此后,她们俩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了,最近,她们两个的座位位置更近了,无形间她更加在乎这位朋友对自己的看法,自己老是感觉在受到朋友的影响,这同时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成绩。来访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该来访者也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独自上台讲说时会脸红,紧张到声音颤抖;晚上睡觉晚,白天醒来又总是担心当天的学习效率下降。她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来访者情况分析诊断
这位女孩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为畏缩、心理自卑,在面临困难时基本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无能对付,主要表现特征是: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②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③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回避;④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避不回答问题;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⑥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陷入痛苦,很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被人讥讽,过分担心自己的情绪状况,常因此显得焦虑不安。
心理学家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由于自卑感引起,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由于神经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治疗与建议
(1)求治者要消除自卑心理,要善于肯定自己,不要因为好友的指责就低估了自己,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增强自信心。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
(3)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在公共场合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与周围的人沟通聊天。
(4)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通过体力上的劳动减轻精神压力。
(5)求治者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学习方法,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学习。不要跟别人比,只要跟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比,稍有进步就要鼓励自己。
(6)不要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好友身上,可以请老师帮助调换一下座位,使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在学习上;或者找好友谈一谈,也许一切误会便会消除。
(7)在上台演讲之前要充分地做好准备,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多锻炼几次就好了。最后,要使自己的精神适当放松一下,比如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听听音乐,看看杂志,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放下学习包袱,失眠的症状将会有所缓。
注意事项
1.害怕与人交流和回避型人格障碍之间并没有决定性的联系。回避型人格更多地指对亲密关系和感情的一种回避,并且由此引发对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回避。如果是愿意并且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亲密感情的话可能是社交障碍,比如社交恐惧。不要将问题想得过于严重。
2.人的气质在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分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个性。如果从小就比较内向害羞,不太敢于与人交流,那么可以说在个性里就存在这种潜质,需要的是进行一系列的社交训练。从与一个朋友顺利交流开始,等不再紧张与一个朋友交流时,增加到与两个朋友交流,以此类推。市面上有不少教导呼吸放松方法的书籍,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的教导来放松自己在与人交谈时的紧张情绪。慢慢进行一个转化。
3.如果社交回避非常严重的话,那么仅凭自己调整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效果的。因为在害怕与多人交谈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原因所在,或许是曾经有在社交场合受挫,或许是童年时有其他亲密关系上创伤经历,或许是曾受过性方面的猥亵,这些都有可能。如果是因为这些心理原因诱发的社交回避,那么就必须要求助心理咨询师来进行一个有效调整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11:01
目录
概述
诊断标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