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原型出自古汉字。“囧”的读音同“炯”,在古汉字中的意思是光明,可在网络上,变成了
郁闷、
无奈、伤心的意思。“槑”字由两个“呆”字组成,读“梅”,在网络上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网络上常见的“萌”源于
日本,这个 “萌”是动词,与中文中草木发言的意思十分相似。一般“萌”的意思是:读者看到
美少女时的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如见到幼苗欣欣向荣而获得的幸福感受造成的面红耳赤。囧萌一般多为
天然呆,而且要
LOLI,超天然属性。
词义解释
“囧”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因此根据形状,“囧”被赋予
郁闷、
尴尬、
悲伤、
无奈、
困惑、
无语等等意思,示意
很好很强大,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同
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原是
台湾某青年用orz 来代表郁闷,因为“orz”很像一个人跪着,后改为“囧rz”,更加形象,后才出现郁闷等网意。)本作“冏”同“窘”(粤语与“炯”同音)。
“萌”则是风靡网络,.动词有“
狂热”,“
喜欢”,“爱恋”,“欣赏”,可爱,让人有感觉的意思(此用法为日本语用法)。但用起来又有一点不同。萌用法是xx+萌,xx可以是人名(角色名),职业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名+萌”即使很喜欢那个人(物)。非常喜欢的心情。这种喜欢的心情,就如草木发芽般,打心底而来。 还指很可爱的意思:萌猫,指很可爱的猫。萌:原意为“植物发芽”,“事物的发生”,在动漫用于一般只特对于
动画,
漫画,游戏中的角色,情节等要素的强烈的爱好。曾与“
秋叶原系”等词语一同选入
日本2004年流行语大赏。
萌这一概念是存在于《
美少女战士》中的
土萌萤,土萌萤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
ACGN界的萌一词,也因此土萌萤也被因此称呼为萌之始祖。
一般都认为,‘萌え’一字是由‘燃え’所变化而来,来源是出自日文的IME
输入法。‘萌’本意是指读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一种
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热血类作品经常使用‘燃烧’来形容这状态,用罗马拼音输入的话,就是‘Mo E(も え)’。利用
日文输入法的话,输入Mo E只会显示‘燃え’和‘萌え’。为了区分因为美少女而热血的状态,和传统的热血的分别,就借用同音的‘萌え’来形容,并成为ACGN界的一种网络黑语。 根据日本
同人辞典,‘萌’的来源还有其他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出自1993年NHK放送的《天才电视君》的女主角‘鹭傼 萌(SAGISAWA.MOE)’主角在她有难的时候,会大叫她的名字‘萌~!’一部份的迷因此而模仿。另一个说法是由TV动画《美少女战士SAILOR MOON S》中的土萌(TOMOE)萤出现等等说法。但却还没有一个是确定的,所以‘燃え’、‘萌え’的说法就成为现时最被接受的一套说法。
另一个说
法则跟汉字的本身意义有关。根据《商务学生词典》,‘萌’指草木发芽,及比喻事物的开始,所以用作‘开始吸引目光’的‘引申义’也是有可能的。也有说是指看到美少女时,就如春天降临一样的感觉,而草木萌芽则在春天,因此就借用来代表这种‘心花怒放’的状态。由于笔者本身日文水平有限,加上对这方面没什么研究,因此也不详述了。
发展变化
‘萌’的起源众说纷纭。但‘萌’的系统化发展,与养成游戏及GALGAME(俗称
美少女游戏)有密切的联系,恋爱游戏与‘萌’的系统化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关系是很理所当然的,是‘Gal Game’必然的发展结果。一般都认为,《心跳回忆》(台译:纯爱手札)是恋爱培育游戏的始祖。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在它之前已有不少H-Game有追求女孩的成份。从笔者的角度看,《心跳》固然是促进了‘萌’的系统化发展,而在它之前的PC H-Game《同级生》更具有殿堂级的意义。
《
同级生》是90年代初的H-Game作品,也是elf公司的其中一个镇山之宝(另一个是《龙骑士》系列)。在《同》之前,当然还是有以‘泡妞’为题材的游戏(当然也是H-Game),但直到《同级生》之前,还没有一套作品是如此清楚地将女角完全‘归类’。重新审视这一套十年前的作品,会发现今天很多所谓‘萌’的元素都有包含:千金小姐、运动少女、青梅竹马、御姊、老师,甚至极端点的,还包括校医、护士、OL、人妻、朋友妻等元素。唯独‘萝莉’一项,因为当时‘有害图书整肃运动’而不敢加入,否则其元素会更完整。到了后来的《同级生2》还加入了义妹、眼镜娘、偶像、义母等元素。由此可以看到,‘萌’的元素本来就跟‘H’的元素是密不可分的。
《心跳回忆》作为纯爱系恋爱游戏的老祖宗,制定了一个非AVG恋爱游戏的基本规格:所有女角是完全平等的,玩家可以用接近一样的手法(如育成特定的能力值,或制造指定Event)去追求不同的女角。每个女角都有其自己的故事,而故事之间是可以完全不衔接,并不会像《同级生》般,由不同女角的故事去构成一个大故事。而正正因为女角们是完全独立的,厂家就必须替每一个角色塑造一个独有的卖点,否则将很难吸引玩家追求所有女角。而这种‘务求每个女角不一样’的想法,正是促成‘萌’概念系统化的背景。
‘Gal Game’对‘萌’概念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就以《心跳回忆》为例,一出就是十三个女角,Konami如何为这十三个女角塑造独一无二的特征?那就只好将一大堆女角受欢迎的元素,进行一套系统化的分类,于是就形成了一套女角的方程式出来。诗织是传统的青梅竹马(
幼驯染)、虹野是典型运动学部经理、如月是文系眼镜娘、纽绪是古怪科学家、清川是运动女将、美树原是害羞少女、伊集院是男装美女,这些都是将传统美少女的受欢迎元素,系统化整理后的‘萌’概念。这些概念到了今天仍然被大量应用:‘幼驯染’是王道中的王道,还有哪套是没有的;《草莓100%》的东城是传统的文系眼镜娘,另一女角西野则是传统的料理少女;《Happy Lesson》里的如月是古怪科学家;《君望》的凉宫遥则是传统的害羞少女。由此可见《心跳》在萌的系统化发展历史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心跳》的另一意义,是因为它将女角限于‘
乙女’这一年龄层。《心跳》不能像《同级生》般加入教师、护士的元素,于是就只能集中于年龄以外的萌元素,制作单位逼着对萌元素进行更细微、更系统化的整理,否则将无法为十三个女角做独有的设定。情况就如在餐厅点菜,以前只懂得在牛肉、猪肉等不同种类中选择,如果食肆只能提供牛肉的时候,就一定要再对牛肉进行更系统化的分类,于是就有分西冷、T骨的分类。《心跳》的系统化整理,令传统美少女的受欢迎元素,得到了细致的系统化整理,使系统化概念有了成型的背景。
随后的Gal Game,基本上已离不开《心跳》走出来的路──将‘萌’精华化、系统化。而这种系统化的‘萌’,亦吹向了动画界。要提到萌动画,就不能不提《
机动战舰大和美女》。这套作品可说是一套‘放在动画里的Gal Game’,因为整个故事设定都跟Gal Game如出一辙。在战舰上,一个男主角配搭多个女角,基本设定跟Gal Game完全一样。而女角们也要个性化,大量将萌元素分类和加入,如青梅竹马的女主角、偶像、
无口的萝莉、身材好的大姊姊、眼镜娘等,完全是全方位渔翁撒网。
而
星野琉璃的意外成功,更造就ACGN业界大量开发
萌系的作品。而为了开发新的萌元素,就不断加入新的尝试,将其他旧的美少女受欢迎元素更精华化。情况就有如,将一大堆过往的受欢迎美少女角色,丢将一个离心机中,将不同的精华部份分隔开来。于是就能归纳出某些萌元素特别受欢迎,某些就应该避免。而由此开始,萌的系统化整理就更快、更广,慢慢形成一些例牌的公式设定,如
猫耳、
女仆、巫女、
无口、
天然呆。由服饰装扮,到生活或语言习惯,所有萌元素都被归纳和整理。这亦慢慢造成了只要加入特定的萌元素,就连一之猫、一只羊,甚至一个西瓜都可以萌的神奇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