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学联合会(简称“国际儒联”,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简称“ICA”)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由世界各国、各地区与儒学有关的学术团体、机构和个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国际学术文化联合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
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与儒学有关的学术团体,为了弘扬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
1994年10月,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1995年7月,国际儒学联合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
1999年10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李瑞环会见了前来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的中外专家学者。
2004年10月9日,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召开。
2009年9月23至16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
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国际儒学联合会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授予特别咨商地位。
2019年11月16至19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及济宁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10月19至21日,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举行。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会员大会是联合会最高议决机构。
1、会员大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2、会员大会的职能:
(1)选举产生并通过会长、副会长、理事;
(2)审议修改章程议案;
(3)审议联合会预决算;
(4)审议工作计划、工作报告;
(5)议决其他重要事项。
会员大会须由半数以上的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决议须经到会会员(或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会员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执行委员会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而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联合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会长由执行委员会推荐,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副会长由会长推荐,经会员大会通过。会长、副会长任期为五年,可连选连任,但一般不超过两届。
会长代表联合会掌管一切会务,为会员大会主席,在会员大会休会期间,主持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
1、执行委员会是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2、执行委员会由会长主持,会长缺席时由会长所指定的副会长主持。
3、职能:协商推荐会长、理事长、理事候选人,提交会员大会、理事大会表决;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代行第11条第2款(3)(4)(5)项规定的会员大会职责。
4、执行委员会成员组成:职合会发起会员单位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孟学会(中国台北)、韩国儒教学会、日本斯文会、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新加坡国立大学汉学研究中心、香港人文科学学会、越南代表,联合会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会推举的部分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主任。
5、团体会员担任执行委员会的代表,如在任期中发生职务变更,由新任接替,须向联合会提出申请,经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
1、理事会的组织:
(1)理事长由执行委员会推荐,经理事会选举产生;
(2)设副理事长若干名,由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协商通过;
(3)理事总人数不超过380名;
(4)理事由常设机构从会员中提名执行委员会审议,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5)理事长为理事大会主席,主持理事大会,理事长出缺时,由指定的副理事长代行理事长职责;与会长共同主持执行委员会议;
(6)理事长、副理事长任期均为五年,可连选连任,但一般不超过两届。
2、理事会职能:
(1)审议会员大会提出的提案;
(2)负责筹划联合会所需的财政支援;
(3)就国际间儒学和有关学术交流活动进行组织协调;
(4)推举理事作为执行委员会成员。
1、联合会设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宣传出版委员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国际联络委员会、顾问联络委员会、儒学与企业管理委员会、基金管理委员会等作为办事机构。秘书处设综合、财务、业务等职能部门。各委员会的设置或撤销由常设机构提出,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
2、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长由会长聘任,副秘书长由秘书长提名、会长聘任。秘书处所属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由秘书长聘任。
3、秘书长协助会长处理日常事务,主持秘书处工作,协调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4、各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会长聘任。基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由会长兼任,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由会长聘任。
截至2024年12月,国际儒学联合会设有9个常设机构。
组织会员
截至2024年11月,国际儒学联合会拥有882个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
联合会会员分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
凡赞成联合会章程的与儒学有关的团体、机构向联合会提出申请,履行有关入会程序,经办公会讨论同意,报执行委员会备案,即可成为联合会团体会员。
凡赞成联合会宗旨的个人,向联合会提出申请,由两名理事推荐,经常设机构审核通过,经办公会讨论同意,报执行委员会备案,即可成为联合会个人会员。
凡经常设机构推荐,自己同意,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作为理事候选人者,即成为联合会会员。
担任联合会荣誉会长、荣誉理事长、荣誉顾问、顾问者,经自己同意,即可成为联合会会员。
会员两年不缴纳会费,经催促提醒,半年后仍不缴会费者,视为自动退会。会员有严重违反联合会章程或有违法行为者,经执行委员会批准,予以除名。
会员拥有如下权利:
1、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均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一个团体会员为一票;
2、参与联合会活动,利用联合会设施;
3、对联合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会员应尽下列义务:
1、遵守联合会章程,积极参与联合会各项活动;
2、各团体会员、个人会员有义务提供该地区的儒学工作情况;
3、缴纳会费。
业务资产
联合会以组织、协调、推动、服务为工作方式,以开展文明互鉴、学术研究、传播普及、教育培训、编辑出版、国际交流、信息综合为基本职能。具体工作包括:
1、开展儒学研究活动与评价儒学研究成果;
2、开展儒学文化、亚洲文明与世界其他不同文化文明的互学互鉴活动;
3、举办儒学和其他学术文化会议;
4、举办儒学和其他学术文化讲座;
5、在中国和东亚有关地区开展有关儒学的教育培训和传播普及工作;
6、编纂出版儒学和其他有关学术文化的著作、期刊与资料;
7、收集、整理发布国际儒学和其他有关学术文化综合信息;
8、编辑发行联合会活动及国际儒学和其他有关学术文化信息导报;
9、促进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其他学术文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10、开拓其他有助于国际儒学发展的事业。
联合会财政收入为会费、捐赠、政府项目资助、孳息以及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学术交流
和合文明论坛是国际儒学联合会于2020年创立的文明对话与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以“和合”的东方智慧应对时代之变,凝聚共识、增进互信,共同走向美好未来。论坛创办以来,截至2024年已先后在北京、新加坡等地举办4届,分别以“中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增强亚洲文明互鉴、促进亚洲共同发展”“和合共生·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文明多样性与现代化”为主题深入交流研讨,在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产生了影响。
2024年5月21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大学、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4和合文明论坛”在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
2024年10月31日,2024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出席并讲话。大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阳明心学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阳明学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尼山论坛,即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许嘉璐倡议发起,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2024年7月10日,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该届尼山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深化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电视栏目
《国际儒联讲堂》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凤凰卫视共同打造品牌文化栏目,第一季邀请到
王蒙、
叶嘉莹、
楼宇烈、
彭林、蒙曼、张其成六位学者作客讲堂,深入挖掘儒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让古老文明跨越时空、启迪当下。
学术期刊
《
国际儒学(中英文)》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管,国际儒学联合会、清华大学主办的期刊。该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国际儒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儒学创新发展,提高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水平,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国际儒学联合会与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等6所高校,以及
故宫博物院、
凤凰卫视等2家文化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设7家研究(研修)基地,包括国际儒联山东大学研究基地、曲阜研修基地、阳明研修基地、南孔研修基地、朱子研修基地、儒学与企业文化研修基地(南通)、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贵阳)。
截至2024年12月,国际儒学联合会还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东盟中心等重要国际组织,以及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法国、意大利、德国、埃及、摩洛哥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关学术文化机构开展友好交流合作。
荣誉表彰
2021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2019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国际儒学联合会评估等级为4A级。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纳通国际儒学奖”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纳通医疗集团在四川大学设立的儒学专门奖项,旨在推动研究儒家学术,弘扬儒学精神,培养儒学人才,促进西部文化建设。
培训工作
2023年11月4至11月10日,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尼山圣源书院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尼山乡村(社区)儒学志愿讲师培训班在位于孔子诞生地的济宁尼山圣源书院举办。
研习活动
2024年7月14日,国际儒学联合会2024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结营仪式在贵阳孔学堂举行,标志着该次由埃及、苏丹、尼日利亚、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尼泊尔、越南、巴基斯坦、新加坡、韩国、蒙古国等15个国家的22名营员组成的汉学研习营活动落幕。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徽图案由水墨旋风、圆形地球和书法字体“儒”构成,代表儒学研究,外环为联合会的英文名称和成立年1994,表示联合会于1994年成立。
团体宗旨
联合会的宗旨是弘扬儒学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推动儒学文化、亚洲文明与世界其他不同文化文明的互学互鉴,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服务,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服务。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