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
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原所长、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叶嘉莹(Chiaying Yeh,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生于北京,号迦陵,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加拿大籍华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4年7月2日,叶嘉莹出生在北京察院胡同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传统教育,刚开蒙时,姨母教授她《论语》、语文、数学和书法。1932年,考入私立笃志小学,插班五年级,开始学习英文课程,十多岁时填写诗词。1935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北京市立女二中。抗战爆发后,叶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杳无音讯,叶母忧思成疾,身染重病去世,叶嘉莹遂在伯父教导下成长。194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大学二年级时遇到顾随,并得到赏识,后跟随顾随受读“唐宋诗”课程。1945年,大学毕业先后在北平志成中学(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三所中学任教。
台湾任职
1948年3月29日,叶嘉莹离开北平到上海结婚,婚后与丈夫去往南京,在私立中学圣三学校教书,11月底,随丈夫工作调动迁往台湾省,经友人介绍在彰化女中任教,一年后,产下一女。1949年12月,丈夫被海军监押,半年后叶嘉莹与彰化女中其他几位教师同时被拘捕,后查无实据获得释放,但失去教职,暑期末由堂兄介绍,在台南一所私立女中任教。1953年,因诞下次女,身体虚弱,工作繁重,从台南转往台北,在台北女二中任教。1954年,经许世瑛戴君仁介绍,进入台湾大学任教,教授大一“国文”,次年被聘为专任教授(共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同时兼教中学,后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兼职讲授诗选、词选、曲选等课程,期间,还在台湾教育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讲大学“国文”及古诗十九首。
北美任教
1966年,叶嘉莹应邀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任教,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并与哈佛大学教授、亚洲系主任、汉学家海陶韦合作研究陶渊明。196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任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半年后获聘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生活逐渐安定。
回国任教
1970年,加拿大与中国建交。1973年,叶嘉莹提出回国探亲申请,于1974年获得批准。1974年,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写下2700字长诗《祖国行》。1977年,再度回国探亲旅游时,有了申请回国教书的念头。1978年春,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学校需要教师,便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写了一封申请信,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1979年,申请得到批准,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回国讲学。1979年春,回到国内,在北京大学任教,不久应李霁野邀请转到南开大学任教。此后多年,叶嘉莹的身影曾出现在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直到2002年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
1987年,应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中华诗词学会、国家教委老干部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联合邀请,叶嘉莹在国家教委礼堂举行唐宋词系列讲座,共讲10余次,反应热烈。1989年,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正式退休,应邀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一年,同时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等校作演讲。1990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1991年,在南开大学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现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02年,提出在华永久居住要求,并办理在国内长期居留的身份以及相关手续。2012年6月,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嘉莹正式定居南开园。
创作历程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家庭,文化氛围浓郁,从小接受启蒙教育,先跟随父母读书识字,姨母后来成为她的家庭教师,读《论语》,吟诵《唐诗三百首》。初中时,父亲要求用文言文写信,加深了她对古汉语遣词造句用语的感觉。伯父古典文化修养深厚,尤好古诗,时常以古典诗歌掌故为题与她聊天,第一次做诗的诗题是《咏月》,那一年她十一岁。后又陆续写出《阶前紫菊》《窗前雪竹》等诗(均收入《迦陵存稿》)。其间阅读《词学小丛书》和《红楼梦》等书,对词爱好日益加深,吟诵之余开始独立填词。
1939年,高中时,叶嘉莹文理科均衡发展,曾写《秋柳赋》,获得老师赞赏。1941年北平沦陷,叶母病逝,叶父音信全无四年之久 ,叶嘉莹悲痛欲绝,写下《哭母诗八首》。母亲离世 ,给少女叶嘉莹以强烈震撼,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怀念母亲的诗词,其中包括母亲去世后第一次接到父亲来信,感慨万千,作诗《咏怀》“高树战西风”等。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顾随评价 “太凄凉”。
叶嘉莹读大二时跟随顾随学习唐宋诗课程,正规严格的训练使她羽翼渐丰。1944年,创作七律《摇落》一首及《晚秋杂诗》五首,将六首诗交给顾随,一字未改,还和诗六首,给了叶嘉莹惊喜与鼓励。再作六首,题目为《羡季师和诗六章,用〈晚秋杂诗〉五首及〈摇落〉一首韵,辞意深美,深愧无能奉酬。无何,既入深冬,岁暮天寒,载途风雪,因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此组诗作呈奉顾随后,又和长篇作《七言长句五章再用叶子嘉莹〈晚秋杂诗〉五首韵》。这个时期叶嘉莹诗词创作多且勤,还开始令曲、套数以及单折剧曲的习作。
1948年,币制改革后国民政府百业凋敝,物价腾贵,民不聊生,叶嘉莹创作记录南京生活套曲《越调·斗鹌鹑》。1949年,婚后与丈夫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从1949年12月丈夫被捕下狱到1953年释放,4年间创作很少,仅留下两首词和一首诗。1950年所作五言《转蓬》当时没有发表,多年后发表时另补写小序。
1956年夏,叶嘉莹受台湾省教育部门邀请作文艺讲座,讲五代和北宋词,开始由诗词创作转向诗词评赏,写下第一篇词评赏文章《说静安词“浣溪沙”首》(文言文)和第一篇诗评赏文章《从义山“嫦娥”谈起》。此后,陆续写出多篇类似评赏文章。1958年,应邀为《淡江学报》写下评赏作品《温庭筠词概说》。1959年,在诗词道路上从自娱的评赏,变为有一种对传承责任的反思,如20世纪60年代所写《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70年代所写《漫谈中国旧诗的传统——关于评说中国旧诗的几个问题》等文章,经历了由主观而客观转变后,由作品评赏转入文学理论探讨,写下最早研讨文学理论文章《由“人间词话”谈到诗歌的评赏》。
1966年,离开台湾省应邀赴美国任教,另出版发行台湾中华丛书印行本《杜甫秋兴八首集说》。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菩萨蛮》词。1968年,讲学期满,在返回台湾省前作《一九六八年秋留别哈佛三首》,为台湾《纯文学》杂志撰写《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1969年,接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职,同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迦陵存稿》,在哈佛大学《亚洲学报》发表论述吴文英词的长篇英文论文。1970年,开始研究王国维,撰写《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由台湾三民书局和纯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迦陵谈诗》《迦陵谈词》。
1974年,叶嘉莹重回祖国,创作两千余字七言长古《祖国行长歌》,诗中既抒发了“卅年离家几万里 ,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重返故里的欣喜之情,也概括了二十余年生离死别的经历和生活。1976年,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罹难,叶嘉莹做《哭女诗十首》以纪念。1977年春,再度回国探亲,写下长诗《大庆油田行》,短诗《旅游开封纪事一首》《纪游绝句十一首》等,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1978年,为周恩来总理逝世周年作《金缕曲》,撰写完成《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回国后,陆续与亲朋故旧接续联系,作《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回顾了时艰与友谊,并以“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表达了以传承中华文化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
1980年,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迦陵论词丛稿》。1981年,在成都与缪钺相识,一见如故,作《赋呈缪彦威前辈教授七律二首》。1982年,应邀在四川大学讲授《唐宋词选》课程,与缪钺约定合作撰写《灵溪词说》等,同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和《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1984年,应赵朴初邀请赴广济寺用素斋,写诗《瑶华》,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迦陵论诗丛稿》。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灵溪词说》,台湾国文天地出版社出版《唐宋词名家论集》,写成《论词绝句五十首》,内容包括论词的起源、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陆游辛弃疾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1988年,由台湾大安出版社出版《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名家词赏析》,湖南岳麓书社出版《唐宋词十七讲》,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旧版出版增订本《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20世纪90年代初期,写下长篇论文《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探讨吟诵历史传统、吟诵在诗歌之形式方面所造成的特色和诗歌之本质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教学方面的重要性等。1991年,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诗馨篇》。1992年,由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出版《词学古今谈》,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中国古典诗词评论集》《唐宋词十七讲》,再版增订本《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湖南岳麓书社再版增订本《中国词学的现代观》,为杨振宁七十华诞作诗《杨振宁教授七十华诞口占绝句四章为祝》,在温哥华作《贺缪彦威先生九旬初度》,撰写《端木留学长挽诗二首》,诗末附长篇后记。
人物逝世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在天津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上午10时,叶嘉莹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11月30日9时30分,天津市第一殡仪馆滨河厅外,叶嘉莹先生告别仪式开始前,前来送别的各界人士排着百米长队,大家胸前佩戴白花,送叶嘉莹先生最后一程。来自江苏苏州的文学爱好者王登程告诉记者:“未曾谋面,深受师恩,唯有好好读书、好好生活,把中华优秀文化好好传承下去,才是对先生的最好纪念。”
人物作品
个人作品
相关作品
主要成就
文学研究
叶嘉莹古典诗歌研究贯穿着对中国古典诗歌本质特征理解和阐述,从对诗歌文本阐释出发上升到诸多理论问题探讨,立足于传统评赏方式的同时结合现代诗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对古典诗歌创作和中国古典诗论进行反思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知人论世理论并关注诗歌发展史的线索,呈现出一种感性与理性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立体结构,涉及了文艺理论、美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相关问题。
叶嘉莹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在对具体作品评赏的基础上展开,是一种以文本阐释为中心的研究,带有的感性成份。常以诗人的多情和敏感去体会作品情意,以创作甘苦和经验去分析诗歌遣词造句;她的研究继承了传统诗论特色,不同的是,在继承传统论诗长处同时又认识到其判断由于缺乏客观论证和细密分析而带来的主观性、模糊性的缺陷,主张接纳新的理论学说以弥补其不足。借鉴西方文论反思中国古典诗论,将对诗歌评赏放在中西文化对照、结合背景下,进行评赏实践和理论建设,体现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特色;对古典诗歌研究的第三方面特色是在对具体诗歌的评赏中贯穿着明确的史的意识和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从而做到了点与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叶嘉莹在对苏轼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现在:揭示了词的诗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了苏词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苏词艺术风格成因,认为其风格形成主要受到欧阳修柳永影响;将苏词与欧阳修、柳永、辛弃疾等词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结论。苏轼汲取了柳词中富于感发力量的高远兴象,除去了柳词的浅俗柔靡之失,带领词达到了诗化高峰。苏词风格的形成来自于欧阳修柳永影响。欧阳修影响于苏轼,主要在于疏隽的风格,苏轼早期游赏山水的令词,性质和欧词意境及风格相近,从个性层面讲,欧、苏都具有一种豁达性格特征,对于他们词作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柳词影响于苏轼,一是慢词的创作,苏轼发展了柳词的铺叙手法;二是兴象高远之笔致。如果苏词风格中的“疏”来自欧阳修的话,“旷”则受到柳永影响。对于苏、辛的比较,叶嘉莹认为,超旷是苏轼异于其他词人的主要特色。超旷不能等同于豪放,苏、辛同为豪放词人,都有“放”的特点,但又有所区别:辛词沉郁,苏词超妙,辛词多愤慨之气,苏词富旷逸之怀,辛词之放是由于一种英雄豪杰之气,而苏词之放则是由于一种旷达超逸之怀。
文学批评
文学新批评理论给了叶嘉莹研究方法的导引,促发了她对中西文论持续对比与反思,影响到她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念的最终形成。她从新批评讲求客观实证的理念出发,对古代文论中的“知人论世”观提出思考。在传统文论里,“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是与儒家的伦理本位观念、与传统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的看重等思想密不可分。叶嘉莹借用新批评来鉴照“知人论世”观,从而发现它的非客观性特征。她在新批评的“知性”之外,加上“感性”成分,把“知性”和“感性”统一在一起,一方面强调学术研究的谨慎客观,一方面不放弃自己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在运用西方理论研究古典文学的学术实践中,吸收新批评的理论精髓来阐释古典诗词是叶嘉莹迈出的第一步,她没有止步于新批评,而是注重对西方各种现代文论的多方吸纳,各取所长。
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台湾开始古典诗词的批评实践,积多年经验,叶嘉莹将自已的批评方式总结为“感性与知性之结合”,即对于诗歌的评赏乃是以感性为主,而结合三种不同知性的倾向:一是传记的,对于作者的认知;二是史观的,对于文学史的认知;三是现代的,对于西方现代理论的认知。这种“感性与知性之结合”则是感性为主,知性为辅;它建立在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的生础上,又被史观和理论所统摄,具有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性质。感性的批评是指一种“纯任一已之联想与主观之感受”的批评方式,它的目的在于传达出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感发的生命”。这种批评沉浸着“评诗人之心灵与感情的跃动,”因而“可以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活泼的生生不已的感发之延续”。“感性”批评是从鉴赏入手,吸取我国传统诗话词话特点的直观顿批评。“知性”批评,包括以上所列三项“认知”,还有知识又有理性方面的内容。其中,“传记的”与“史观的”均属古典传统批评已有方法,目的并非以作者的“传记”代替对作品的评析,而是为了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基础上对“诗歌中所传达的感发之生命的质量,作出更为深刻也更为止确的体会和衡量”。
叶嘉莹在批评实践中,对于作者性格、思想,为人,以及作品意象、音声、用字、口吻等,都予以详尽介绍和分析,这是保持批评主体独立性的表现。她在进行诗词批评前,要对文本版本、存佚、真伪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考据,确保研究对象与材料准确与合目的。她的批评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会因人因文制宜,根据主客体契合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具体批评方法。她的“文本细读”批评法归结起来有品匠心、品得失、对比区别、提炼规律、追寻缘由等。匠心的品评,包括炼字用心(如声音色泽、意蕴)、章法运作、情意表达和意境塑造等。得失的品评包括作者匠心的实现与否与读者客观感受。在具体实践中提炼普遍性的规律,是她理性批评的特点。追寻缘由包括作品何以产生毁誉不一或误读难解,作者匠心、文章结构何以得或何以失,何以同中见异或异中有同,又何以带来不同或相同的效果等等。
传统吟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吟诵传统逐渐得以恢复,2009年,学术届提出传统吟诵概念。叶嘉莹从小接受全面、系统的吟诵教育,并打下坚实基础。她对吟诵非常重视,认为吟诵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的传统文化。她认为音调与节奏关系到吟诵的本质问题,重视音调 、节奏及吟诵与内容的结合,通过合理的节奏变化,把诗文内涵表现出来。重视吟诵时节奏的回环问题,遵守每四句一个循回的原则。吟诵是读书方法,读书是为了理解作品,以吟诵的方法去读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这是叶嘉莹一个很重要的吟诵理念。她多年来坚持的吟诵 ,就是“吟诵的正统”,即传统吟诵。
人才培养
叶嘉莹讲述诗词,承袭顾随诗教精神。顾随曾说,一切“世法”皆是“诗法”,“诗法”离开“世法”站不住。在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将现实生活与诗词内涵贯通讲授,既解释诗词意蕴,也着重阐释时代精神、诗人胸襟、处世哲学,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进行解读。
叶嘉莹在诗词教学中善于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既有对诗词作品本身的阐发,也有对相关知识的有机链接。也会对时代背景和作家思想、信仰、性情等进行介绍,以增进学生对诗作理解。讲诗词立足于作品本身,并常有迥异于他人的阐发,在介绍诗人诗作时,从不孤立地讲解某位诗人及其作品,而是将其置于文学发展嬗变的历史长河中,以宏观文学史视野来审视某位诗人地位与贡献,注意厘清文学发展脉络,阐明前后辈诗人之间传承与渊源关系。将古今中外文学理论、诗歌评论融入到诗词讲授之中,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诗词品赏能力,是叶嘉莹在诗词讲授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叶嘉莹将自己真实生活经验、生活感受融入教学,使诗词讲授生动形象,让人倍感亲切。通过比较不同诗人、诗作间差异,以突出和彰显诗人、诗作特点,也是叶嘉莹在诗词教学中经常运用方法。
叶嘉莹的诗教理念,融通西方文学理论方法,注重传承吟诵传统,既强调诗词的文学价值,又弘扬蕴含其中的深切家国情怀。注重传递深厚精神内涵,在为学生讲授诗词时,会将她对国家的热爱、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进行阐释,引导学生形成共鸣与共情,实现“兴发感动”的教学目标。注重融汇中西、深入浅出,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逐字逐句解读诗词,用简单平白的现代语言解释词句意思,将千百年前的历史事物拉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帮助受众加深对古典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时引人西方文学理论,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水平。注重传承诗词中的吟诵传统,从事诗词教学后,她将中国吟诵传统作为研究和教学的重点内容,形成“吟诵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途径”的诗教理念。
叶嘉莹认为诗词教学是一种薪尽火传的神圣工作,是为了让中华诗词这条文化长流绵延不已、奔腾不息。支持她以诗词讲授为生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她心中对古典诗歌尽到传承责任的使命感。她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与教学中,一直贯穿着她所独具的生命美学思想。
叶嘉莹关于诗词教学目标的思考主要包含三部分:传授诗词赏鉴的良方,传达兴发感动的力量,让创作与赏鉴相得益彰。
叶嘉莹诗词教学思想的课程维度的中心是发展中国古典诗词课程,她的古典诗词课程体系主要要素有:关注诗词史的发展流变,分析传统诗词评赏模式,寻访作者的前世今生,对比众作者风格特色与感情品质的差别,引用西方理论分析诗词文本,以及重视吟诵与兴发感动的作用。
荣誉奖项
人物影响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设立,旨在鼓励青年才俊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人生与学术思想为典范,海内外弘扬中华诗教。
创作特点
与以诗歌传世或扬名的作家相比,叶嘉莹更多的是强调诗歌创作之于生命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她从古人诗词中中获得相知慰藉,汲取生命、品德的力量,苦难的打击在诗词精神感召之下,也可以成为一种对品德意志的锻炼。通过诗词创作,使得忧伤、悲愤、无助、欢欣等情绪得到宣泄,使负面情绪得到净化、提纯,升华为一种人生顽强、悲悯、坚毅的精神境界和意志。她的创作,基本体现了作家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
叶嘉莹诗词创作从美学特质上来说,注重的是兴发感动。古典诗词美学意义是她创作所追求的,同样是其作品的特质。题材与体式不拘一格,题材内容没有脱离她的生活轨迹,没有超出她的生活视野。创作体式上以高雅规整的古体格律为主,也有词、曲、赋、剧、杂文等创作,选择怎样的体裁,以最能完美表达情志为标准。
人物思想
“兴发感动”说
“兴发感动”是叶嘉莹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阐发古代诗论、词论,继承中国传统“兴”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兴发感动”说,吸纳了西方文学批评的某些观念和术语,使“兴发感动”说成为一个具有中西融合特点的诗学概念。“兴发感动”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诗学概念,包含了作品的创作、欣赏等环节。“兴发感动”说的新意和价值体现在:第一、“兴发感动”说的内涵体现出作品由产生到完成过程,既包含作者创作准备、表达技巧,作品的质素,还包含作品的欣赏、完成和评价等环节,反映出世界与作者、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读者等关系。第二、在继承传统诗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论等理论,也重视诗论中的读者“在场”,对于读者在作品兴发感动之生命的延续中的作用给予肯定。第三、对王国维提出的“能感之”和“能写之”的要素及两者关系做出新解,对两个批评术语的理论性阐发和运用亦具有开创之功。第四、将“兴发感动”作用确立为批评标准。在衡量作品或理论的“兴发感动”作用时,具体落实到“能感之”“能写之”要素上,最终的旨归仍然是作品的“兴发感动”之生命。
“弱德之美”说
叶嘉莹生命美学思想与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阐述是融为一体的。她在对花间词美学特质的研究过程中,开始思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体,对词的评价能否建立一个明确的共识标准。她认为有必要对“词之美感特质作更为触及其本质的探讨”。在对温庭筠苏轼辛弃疾朱彝尊等人的词作比较后,归纳出一个更为触及本质的美感共性来,即“弱德之美”,她指出:词体的弱德之美,是指感情上那种承受,而在承受的压抑之中的自己的坚持。所以虽然是弱,但是一种德。弱德之美,而弱德是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弱德之美”是她对古典诗词之美数十年的感知与理论探索积累而成的学术成果。是通过对不同词作者所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情感深入了解,对历代各种风格词作进行比较、分析与阐释,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文体“词”的美学本质做出的抽象概括。
社会活动
学术捐助
1993年1月,叶嘉莹捐出退休金一半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及“永言学术基金”。2016年,委托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卖掉她在天津一处房产,卖房款380万元用于设立南开大学迦陵基金,资助有关中华诗词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项目。2017年,再次变卖北京房产,所得1080万元纳入迦陵基金。2018年6月,将自己财产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纳入迦陵基金。2019年5月,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已累计捐赠额3568万元。
学术报告
会议庆典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传统书香世家,原本祖居于叶赫地,本姓叶赫那拉,又称叶赫纳兰,与饮水词人纳兰性德源出一家。因民国以后废除满族姓氏,简化为“叶”字。叶家是蒙古裔满族人,原本属于蒙古土默特族,早在努尔哈赤勃兴时便被吞并。叶嘉莹曾祖父于咸丰年间官至二品,祖父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职于工部,祖母是满族人,从小接受教育,伯父旧学功底深厚,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研读中医。父亲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母亲婚前曾是女校教师,叶嘉莹兄妹共三人,她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这个被汉文化同化的大家庭,一直信奉儒家思想,对叶嘉莹影响很大。叶家恪守礼仪,闲暇时光,叶嘉莹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散步,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研读。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11岁时,在伯父指导下开始学写格律诗词。
婚姻生活
1948年3月,叶嘉莹嫁给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文职人员赵东荪,11月,夫妻二人辗转来到台湾高雄附近左营海军军区。1949年8月,大女儿赵言言出生,第二年年底,赵东荪被怀疑为“匪谍”投入大狱,她也失去工作。3年后丈夫出狱,他们有了第二个女儿赵言慧。丈夫因久被囚禁性情大变、动辄暴怒,找到工作也干不长,一家六口的生计落在她肩上,最痛苦时,她想过用煤气结束生命。1976年,她的大女儿赵言言与女婿在一次车祸中罹难,叶嘉莹悲痛欲绝,开始寻求还乡之路。
氏族成员
人物评价
“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叶嘉莹90岁生日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贺词)
“诗吟人生行万里,游子难舍神州情。君胜文姬归故国,执教诗坛四十年。寸心如水温如玉,培育桃李花满园。桑榆未晚霞满天,落叶有根梦更圆。”(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赋诗)
“叶先生生于荷月,爱荷、写荷、如荷。再读先生居海外时所作宏诗《祖国行长歌》,又感佩归国执教四十周年,以诗化人,桃李天下,诗以记之。‘根归热土乘长歌,月伴迦陵漫咏荷。翠盖摇风心底叩,花开莲现问谁泽’。”(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党组成员马凯评)
“叶先生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研究、传播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展示中华文化持久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了卓越贡献。叶先生勇敢面对岁月磨难,始终坚守初心,为人们展现了中华诗词真善美的人性光辉,诠释了‘弱德’之美的至高境界。”(国务院原副总理、时任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评)
“叶先生对几代中国青年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个人成就无与伦比。”(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评)
“叶嘉莹先生是中华古典诗词的吟诵人和传承者,从教七十余载,以弘扬中华诗教为己任,学贯中西、著述斐然,奔波四海、桃李满疆。纵踏遍世间坎坷,却始终心系祖国、初心不改,培养了大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研古典文学的优秀人才。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领域取得的巅峰造诣,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是南开学人的杰出代表与骄傲,更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楷模与榜样。今天的庆祝大会,就是要礼赞先生热爱祖国、胸怀大公的崇高理想,学习先生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颂扬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品格,这才是“南开大先生”应有的学养、气度与风骨。”(时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评)
“叶先生是中华诗教的代表,是中华诗魂、中华诗韵、中华诗风的感受者、体验者、回应者,叶先生将中华文化作为立身之本,同时是中华文化走向全球的使者,她以国际的眼光视野、现代的学问理论、自身的独特感受,将中华诗学感染到全世界,她话语清晰、条理清楚,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部长、作家王蒙评)
“是叶先生的课,在蓦然回首间改变了我的人生学术选择,点燃了我的古典文学梦想,是叶先生让我理解了文学的力量在于兴发感动,也是她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的追求。近一个世纪以来,先生用生命书写对祖国文化历史最真挚的爱,是她传授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评)
“叶嘉莹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在世界文化之大座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颁奖词)
“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叶嘉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人民日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5:2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