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由1953年成立的欧洲混凝土委员会(CEB)和1952年成立的
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在1998年合并而成,下设45个国家团组,拥有数千名个人和企业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代表中国于1980年加入国际预协,成为该协会的会员国之一,每年缴纳会费3700
瑞士法郎。自1981年起,本会常务理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何广乾研究员担任国际预协副主席。参加国际预协各工作委员会的中国专家有:
程庆国、张琳(工程实践委员会)、黄大能(混凝土委员会)、陈厚群(抗震结构委员 会)、陆光闾(预应力材料委员会)、洪定海(混凝土海上结构委员会)。
1991年9月3-6日,国际预协与本会联合在北京举办国际
预应力混凝土现代应用学术讨论会。来自24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93位专家和中国的15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国际预协主席华尔特教授和副主席何广乾研究员共同主持。建设部部长候捷、中国科协副主席张存浩、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许溶烈1994、1998年本会还组团分别参加在
美国、
荷兰召开的国际预协第12次和第13次大会。在1998年5月国际预应力协会第13届大会上,宣布《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CEB)与《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合并,成立《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本会推荐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陶学康为该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代表。
202年11月22日,国际结构
混凝土协会 (fib ) 2020年国际学术大会开幕式在上海顺利召开。防疫常态化的形势下,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幕式上,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 (fib)主席Tor Ole Olsen先生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吕西林颁发了“ fib 终身荣誉会员”奖。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 (fib) 每年评选“终身荣誉会员”奖一名。吕西林院士是首位获得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 (fib)年度重要奖项的中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