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菝葜科菝葜属植物
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是菝葜科菝葜属植物;根状茎粗厚,块状,枝条光滑,无刺。叶片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下面通常绿色,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伞形花序,总花梗通常明显短于叶柄,极少与叶柄近等长;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一芽;花序托膨大,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花绿白色,六稜状球形,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兜状,内花被片近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蕊靠合,花丝极短;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浆果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厘米。茎长1-4米,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厘米,宽1-4(-7)厘米,先端渐尖,下面通常绿色,有时带苍白色;叶柄长5-15(-20)毫米,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
伞形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总花梗长1-5 (-8)毫米,通常明显短于叶柄,极少与叶柄近等长;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一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毫米;花绿白色,六稜状球形,直径约3毫米;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约2毫米,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毫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蕊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10毫米,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近种区别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
土茯苓喜温暖环境,耐干旱和荫蔽。生于山坡林下、路旁丛林及山谷向阳处。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繁殖方法
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采用组织培养繁殖。
种子繁殖:宜选沙壤土或黏壤土栽种。春季播种,覆土2-3厘米厚。生4长期间应经常松土和除草。苗高3厘米左右时应搭架,以利藤蔓’曦、攀援。
组织培养:繁殖蠢材料:采用药圃里或野生的土茯苓根状茎荤、为外殖体。
⒈培养基:
①芽启动培养和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6-BA1.0毫克/升+NAA0.2毫克/升;
②壮苗培养基:3/2MS+6-BA0.05毫克/升;
③生根培养基:改良H+NAA0.5毫克/升。
以上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在3/2MS培养基上为4%,在MS、改良H培育基上为3%,培育基均用0.7%琼脂固化,pH5.4-5.8,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1600-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
⒉外殖体诱导:根状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切取侧芽,用70%酒精溶液浸30秒后,再用0.1%升汞消毒8-12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6次。剥取侧芽的生长锥接种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
⒊继代增殖:切取已分化的芽苗,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再切割后接种到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⒋根的诱导:当新芽长至2-3厘米高后,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⒌试管苗的移栽:将生根后的试管苗打开瓶盖,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萌苗3天,洗净根部琼脂,即可移人沙壤土、泥炭土各占1/2的混合基质中,保持温度不低于15℃开始10天覆塑料薄膜保湿,以后逐渐揭除。
主要价值
土茯苓为中国传统清热解毒常用中药,具有调中止泻、健脾胃、强筋骨、除湿、利关节等功效。现代分析土茯苓含生物碱、挥发油、已糖类、鞣酸、植物甾醇、琥珀酸、胡萝b苷、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异黄杞苷、异落新妇苷、柚皮素等多种成分。临床和药理治疗试验表明,土茯苓具有利尿、镇痛、抗癌、抗动脉硬化、抑菌抗炎及增强肌体免疫作用。另外,土茯苓含有的甾体皂苷元为中国制作口服避孕药的主要半合成原料。也可用于制糕点或酿酒。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
参考资料
土茯苓.植物智.
土茯苓.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0 10: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