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俄: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英:Peter the Great St.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为
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是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
5-100计划大学。
办学历史
1899年2月19日,沙皇
尼古拉二世签署了有关在圣彼得堡建立理工学院的命令。
在学院建设过程中,俄国政府仿照沙皇
彼得一世向欧洲派出专家考察当地的大学建设经验。最后以
牛津和
剑桥两地的大学为样例,设计出了理工学院的蓝图。
德·伊·门捷列夫、阿·尼·克雷洛夫、阿·斯·波波夫、德·康·车尔诺夫等多位世界著名学者都曾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更成为了首批教授和系主任,树立了不同的科研学派。
1918年六月,理工学院更名为“第一理工学院”。
1920年,在俄罗斯电气化发展的背景下,理工学院承担了“西北地区电气化设计开发” 项目中一部分最为复杂的工作。
在20-30年代,理工学院科学家对能源和冶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层研究与规划。
在30年代,理工学院参与了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决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理工学院照常开展了学生培养与科研工作。当时坚持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在设计与发展军事装备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航空设计师奥·康·安东诺夫、尼·尼·波里卡尔波夫,以及二战优秀坦克设计师米哈依尔·科什金。
1946年十月,理工学院改为高等教育部直属,获得了独立开展教学计划的权利。
自1950年起,理工学院开始培养外籍学生。1965年面向外籍学生开设了预科系。
1968年,开创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的特殊设计局在理工学院成立。中央机器人技术与工程控制论科学研究与规划设计院是俄罗斯最大的科研中心之一,由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维·阿·罗博达主持工作。
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参与了地球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与发射工作,并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东方号”送进了太空。
20世纪70年代,理工学院科研团队在水能、动力机械制造、通用物理与核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其中以尤·谢·瓦西里耶夫、罗·阿·苏里斯、维·叶·戈兰特、列·涅伊曼、格·尼·亚历山德罗夫为代表的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在理工学院工作或学习的科学家中,一共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谢苗诺夫(化学,1956年)、
卡皮察(物理,1978年)以及
阿尔费罗夫(物理,2000年)。
1975年,理工学院成为全苏唯一一所获国际认可并被国际大学联盟吸纳的技术类高校。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校科研人员就开始了对现代科学的研究,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生态学及环境保护。
1999年2月19日,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百年纪念日。
自2000年以来,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开始积极发展新学科。
2003年,开设法律系、管理与信息科技系;2005年,开设外语系。
2007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获得国家教育专项资金对创新型教育规划的拨款。
2010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获得“国家研究型大学”学术地位。
2013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通过评选,成为俄罗斯教科部5-100-2020项目的十五所高校之一。项目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保证至少有五所俄罗斯高校进入QS世界高校排名前100位。
2016年理工大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成立办事处的俄罗斯高校,2016年4月21日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了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办事处的成立典礼。 2017年4月19日理工大学在西班牙马德里开设了信息中心。
2019年4月15日,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旭与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校长鲁茨科伊签署了两校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为中俄航天航空创新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2023年10月25日,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谭铁牛智能系统2023年11月14日,作为圣理工大学对华访问的一部分,
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分院院长、圣理工大学校长安德烈·鲁茨科伊院士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胡金波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参考资料:
办学条件
江苏圣理工学院设有两个硕士学位专业:
机械工程(授课语言:俄语);
信息与通信工程(授课语言:英语)。
机械工程(授课语言:俄语)和信息与通信工程(授课语言:英语)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采用“1+1”教学模式。第一学年在江苏师范大学学习,第二学年在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学习。江苏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学生享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学、食宿和图书等教育资源和服务。
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有学业任务且通过论文答辩的学生,由俄方颁发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回国后通过申请认证可获得中国教育部学位认证书。
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委托江苏师范大学进行自主招生,考生无需参加国内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标准不低于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在俄罗斯的标准),被录取的学生由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注册为硕士研究生,由江苏师范大学与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培养。
西安工业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理工学院于2023年4月由教育部批准设立,是西安工业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西安工业大学所属二级学院。
2023年11月15日,西安工业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理工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西安举行,标志着该学院首届新生开学。
国际双学位项目的实施已无限期暂停。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特别推出了双学位项目。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合作,探索新机会,加快发展。
在双学位项目框架下,学生可根据具体需要安排学习计划,从而提高职业发展潜力。所有学生可同时在本校及相关合作院校进行学习,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只要同时满足两所学校的毕业条件,即可获得两个学位。
双学位优势:
除了在国外学习及获得双学位(或更多)的机会以外,学生还可以收获重要的人生经验: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提供400多个不同教育层级的项目,其中约有20个双文凭项目,使毕业生同时从俄罗斯和外国大学获得文凭。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合作伙伴大学位于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英国、
葡萄牙、
芬兰及其他国家。 例如,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提供以下双文凭本科项目:“
工业管理”(合作大学为德国维尔道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国际商务”(合作大学为芬兰塞那约克应用科学大学)等。 双文凭硕士研究生项目包括:“
土木工程中的能源效率和节能”(合作单位是巴黎高科、巴黎高科桥路学院、法国电信、法国国立高等先进科技学校、法国矿业大学联盟、法国国立高等光学学院、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电力工程”(合作大学为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
国际商务发展”(合作大学为奥地利的上奥地利应用科学大学)等。
最受欢迎的双文凭项目之一是英语授课的硕士研究生项目“
智能系统”(Intelligent Systems)。该项目在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已运行10年以上,并一直受到应招生青睐。这不足为奇,因为,首先,该项目的主题是现代世界中最火的领域之一,全球始终会需要信息技术人才。其次,学生不仅在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学习,而且有机会在三所外国合作大学之一进修,分别为:
德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
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或
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 应招生是根据入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时通过的考试而被录取到外国合作伙伴大学。在两年的学习中,学生第一年在俄罗斯度过,第二年在国外度过。 该项目由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物理系统与管理高等学院编制,教学完全以英语进行。本项目旨在培养能够开发智能系统和技术、信息处理和自动化系统并将其付诸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学习数字设备的高层集成与建模、认知多智能体系统、软件开发技术、数学和计算机建模、专业活动所需的外语、神经信息学和神经技术、研究方法和其他学科。 毕业生可以从事软件开发、应用神经技术以及现代的优化和决策方法、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创建和使用智能系统,例如在能源和运输领域的工业自动化方面。 除获得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外,毕业生还将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硕士学位)、拉彭兰塔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和技术物理硕士学位)或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机电硕士)的文凭。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在各个专业领域提供范围广泛的英语硕士学位课程:
合作交流
社会评价
知名校友
高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电机工程专家。
傅恒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原校长、材料及冶金学专家。
卡皮察 物理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因发现液氦的超流动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8 年)。
库尔恰托夫 苏联原子弹之父。在他的领导下,建造了苏联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欧洲第一座原子反应堆,造出了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 杰出的设计师。传奇的 T-34 坦克的创造者。
奥·康·安东诺夫 最杰出的飞机设计家之一。他曾设计过多达50余种的滑翔机,奠定了俄国滑翔机事业基础。
米哈伊尔·伏龙芝 政治家和军事人物,南北战争期间红军最大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申请信息
一、报考条件
1.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要求。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往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并取得学士学位。
3. 招收的学生仅限于该硕士专业所属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本科毕业生。
4. 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外语基础。
二、报名时提供如下材料
1. 报名表。
2. 俄语或英语等级证书(成绩单)。
3. 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往届生提供)和大学成绩单。
三、面试和录取
面试内容:专业综合能力和外语水平。
经面试合格后,依据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录取。
(以智能系统为例,不同项目申请条件存在差异)
1. 英语达到B+ (CEFR B2) 或同等水平。
2. 需要相关领域的学士、专家或硕士学位。
3. 通过相关研究领域的考试。
4. 进行英语面试(可使用 Skype 选项)。
需要在理工大学官网招生系统上提交护照、成绩单、学位证、学历证原件扫描件及俄语翻译公证件,并上传英语电子版个人简历、动机信、本科获奖或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得专利的证明材料(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