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桃花(Urena lobata Linn.),锦葵科梵天花属的直立亚灌木状
草本植物,高约1米;
叶片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呈卵状三角形、卵形或圆形;花
单生或近簇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花冠淡红色,呈倒卵形;
果实呈扁球形;
种子呈肾形,无毛;花期7-10月;果期为次年1-2月。地桃花始载于《广西药植图志》,因其生于地面,花似桃花,故名地桃花。
植物学史
地桃花始载于《广西药植图志》,因其生于地面,花似桃花,故名地桃花。
形态特征
茎下部的叶近圆形,长4-5厘米,宽5-6厘米,先端浅3裂,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中部的叶卵形,长5-7厘米,3-6.5厘米;上部的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叶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叶柄长1-4厘米,被灰白色星状毛;
托叶线形,长约2毫米,早落。
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淡红色,直径约15毫米;
花梗长约3毫米,被绵毛;小苞片5,长约6毫米,基部1/3合生;花萼杯状,裂片5,较小苞片略短,两者均被星状柔毛;
花瓣5,倒卵形,长约15毫米,外面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15毫米,无毛;花柱枝10,微被长硬毛。
果扁球形,直径约1厘米,分果爿被星状短柔毛和锚状刺。花期7-10月。
近种区别
主要变种
该种叶形变异较大。
该变种的叶密被粗短绒毛和绵毛,下部的叶较宽而很少分裂,先端通常3浅裂,基部、近心形,上部的叶卵形或近圆形,具锯齿;小苞片线形,密被绵毛,略长过于萼片;花瓣长10-13毫米,与地桃花不同。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220-2500米的干热空旷地、荒坡或疏林下。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较干旱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向阳、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文山、红河、玉溪、楚雄、思茅、临沧、德宏、怒江、丽江等地州)、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也分布至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和日本等国家。
繁殖方法
人工种植时通常使用种子繁殖,每年3月可播种,全年均可采摘。于3-4月播种,直播,按行株距33厘米×33厘米开穴点播,穴深约3厘米,每穴播4-5粒种子,每1亩用种量15-22.5千克。播后覆盖薄细土2厘米,浇水保湿。亦可播种育苗,撒播,当苗高15-20厘米时移栽。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直播苗高约7-1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2-3株。生长期间需追肥2-3次,以人畜粪水或
堆肥为主。
主要价值
药用
据《福建民间草药》记载“地桃花,逐痹驱风”,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之效,可用治风湿痹痛、外感风热、淋证、湿热泻痢等病症。
观赏
地桃花因花、叶形态奇特,被视为观花观叶植物,可盆栽观赏,亦可种于庭园等绿地,以增添野趣。
经济
除此之外,茎皮还富含坚韧的纤维,可用于纺织和搓绳索,常用为麻类的代用品。